中国的人牲人殉习俗,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历经商周秦汉,直到辛亥革命前后,跨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人牲人殉的长期存在?人牲人殉的产生、发展与衰落,与中国历史社会有什么关系?本书对此作了系统考察与论述,具有较高的资料与学术价值。
人牲人殉的起源(代序)
一 人牲
二 人殉
三 割体
第一章 中国史前期人牲人殉遗存的考察
一 人牲遗存的考察
二 人殉遗存的考察
三 疑似人牲人殉的遗存
第二章 商代的人牲
一 商代前期
二 商代后期
第三章 殷商墓葬中人牲人殉的考察
一 人牲人殉的区分
二 安阳殷墟墓葬中的人牲人殉遗迹
三 安阳殷墟以外商墓中的人牲人殉遗迹
四 结语
第四章 西周的人牲人殉
一 西周的人牲
二 西周的人特殊
第五章 东周的人牲人殉
一 中原文化区
二 北方文化区
三 齐鲁文化区
四 楚文化区
五 吴越文化区
六 巴蜀滇文化区
七 秦文化区
第六章 秦汉至明清的人牲
一 献俘祭庙(或祭社)
二 杀仇祭奠
三 “淫祀”
第七章 秦汉至明清的人殉
一 秦、西汉
二 东汉魏晋南北朝
三 隋唐
四 宋元明清
第八章 明清皇室的宫妃殉葬制
一 明皇室的宫妃殉葬
二 清皇室的宫妃殉葬
第九章 人牲人殉与中国古代社会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英文提要
草书指要 本书特色 这套书技法丛书,共分四册:一为《楷书指要》、二为《行书指要》、三为《草书指要》、四为《录书指要》。介绍各种笔法的起源、发展变化,讲途讲叙执笔...
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 内容简介 《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作者王本兴使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电脑、复印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将微小的拓片文字放大,将其整理归纳、影印成《甲...
史诗墨象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写字是文人**的素养。用今天的书法标准来衡量,古文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书法家。今天,书法已脱离了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而成为一...
中国草书字典 内容简介 《中国草书字典》共收入180个部首,部首次序基本按笔画数目多少排列。汉字书法是我国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世界...
陆弘石,笔名“弘石”等。热衷研习中国电影史,兼及影视现状批评。发表史论和评论文章近200篇。●撰著《中国电影史》(与舒晓鸣合
《中国话语: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演讲录》内容简介:本书为2019年“中国政治经济学40人论坛”的演讲录。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
《老子(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内容简介:本书追述老子的成长历程,写老子的少年之思,去周都
(明信片绘本)凤凰民间美术图片 本书特色 “凤凰”是一个寓意了人世间阴阳和合的美好词汇。凤凰的民间美术则把人世间阴柔与阳刚的美丽体现到一个人文境界的极限。远古的...
彷徨于飞-徐冰《凤凰》的诞生 本书特色 《彷徨于飞:徐冰的诞生》图文并茂,通俗生动,深入浅出,兼容专业性与趣味性,丰厚的文化沉淀,藉以满足和提升艺术受众的欣赏水...
内容简介4000余幅高保真出土玉器图片,涵盖中国近80年,特别是新中国50多年田野考古科学发掘出土玉器全貌。书中90%的玉器图片为首
文徵明书醉翁亭记等三种-历代名家小楷从帖-04 本书特色 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有一件轴装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原作为纸本,高五十三点五厘米,幅宽二十八点六厘米...
陈梦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浙江上虞人。1932年于中央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青岛大学、燕京大学、昆明
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颜真卿楷书毛笔字帖《多宝塔碑》结构布局 本书特色 书法在知识理论学习之外,*重要的就是狠下苦功,勤加练习。《历代名家碑帖临摹丛帖》本着学...
颜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 本书特色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
本书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其中的一些导演,如深作欣二和佐藤纯弥,以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颜真卿与《多宝塔碑》李伍强颜真卿(708—784),唐代杰出书法家。字清臣,祖籍琅玡(今山东临沂)人,...
二笔画-宝宝跟我画 本书特色 1.《二笔画》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分类细致而合理,每一图案旁边有简单清晰的步骤,条理清晰,使刚学画的孩子能够很轻松地掌握技巧,很快...
明.董其昌二帖-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董其昌为晚明杰出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又富于收藏、精于鉴赏,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绘画擅长山水,以董源、巨然为...
艺术概论 本书特色 全书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特质”、“艺术的类别”、“艺术的材料”、“艺术的内容”、“艺术的形式”、“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欣赏”、“艺术...
作品目录译者序序言前言第1章 内容!内容!内容!1.1 人们为了内容而来1.2 内容=对话1.3 Web=电话,而不是文件柜1.4 用户在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