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考古是中國宗教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它利用宗教學和考古學的方法研究與古代道教活動有關的遺物遺跡,以達到復原古代道教活動歷史的目的。
本書作者遍查道家典籍、中國考古資料,對道教的起源,不同時期道教不同教派活動的地區和特點,不同時期不同教派之間的關係,道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造像崇拜的起源和神系的發展問題,道教齋醮儀式、法術,以及道教的注鬼學說和屍解學說等均有獨到見解,是一本研究中國道教史、道教思想與學說的重要著作。同時運用眾多考古材料,如銅鏡、印章、錢幣、造像(石、銅、陶、瓷等質地的各種道教神像)、簡牘、寫紙、石刻(碑刻、墓誌、鎮墓卷、畫像石、刻繪)、陶瓷器、藥物、燒煉用具設備材料,以及宮觀建築、摩崖石窟、壁畫、墓葬等遺跡,對中國古代道教進行了系統地研究,解决了許多考古發現未曾解答的問題,是一本重要的中國宗教考古著作。全書資料詳贍,論證精闢,見解獨到,是迄今為止,海內外第一部專門研究中國道教考古的著作,填補了中國考古學的空白。書後附有“道教考古文獻目錄”與“引用書目”,方便讀者查閱使用。本書適宜於道教史、道教思想、比較宗教學學者以及中國考古學學者使用,也是道觀收藏使用之書。全書有彩圖和黑白圖約600幅,大16開精裝。
第一卷
壹 东汉墓葬出土解注器和天师道的起源
绪论 考古材料的发现和研究
第一章 道教的注鬼论、解注术和解注器的定名
第一节 道教文献记载的注鬼论和解注术
第二节 道教所载不同的解注法术
一 解注的名称和类型
二 解注的法术
第三节 注鬼论和解注术所属的教派问题
第四节 “注祟”、“重复”和“承负”
第二章 东汉墓葬出土解注器
第一节 解注器的确定和种类、器型
第二节 陶容器
一 东汉解注陶容器的类型和材料
二 地域分布、年代和组合
三 东汉解注陶容器在墓中放置情况的考察
四 器铭校读与考察
第三节 券版
第四节 石羊
第五节 铅人和其他代人用品
一 文字
二 实物
第六节 药物
第七节 印章
第八节 解注器发展的阶段性
第三章 解注器反映的宗教历史面貌
第一节 解注器材料所反映的宗教理论观点
第二节 解注器文所反映的神系内容和“天帝使者”、“天帝神师”
第三节 解注器文所反映的宗教组织情况
第四节 解注器所反映的宗教科仪法术
第五节 解注器材料所属教派和初期天师道的酝酿形成过程
一 教派问题
二 文化渊源
三 初期天师道的酝酿形成过程
(一) 刘邦、刘安、汉武帝与道教有关的宗教活动
(二) 成、哀时期《包元太平经》的出现和 与道教有关的宗教活动
第六节 中原地区初期天师道和张陵五斗米教(正一道)的关系
第四章 从东汉墓葬解注器看中原地区初期天师道的性质和形成原因
第一节 中原地区天师道的性质
第二节 中原地区初期天师道产生的原因
一 秦和西汉时期人鬼灵魂观念的转变
二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的天灾人祸、疾疫流行造成大量人民的死亡
三 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
四 谶纬学说的盛行
五 家族合葬多室砖石墓的盛行
六 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贰 河南偃师县南蔡庄乡东汉墓出土道人肥致碑及有关道教遗物研究
一 碑文问题
二 石碑形制
三 随葬解注陶器
四 总论
叁 中原和西北地区魏晋北朝墓葬的解注文研究
第一章 中原地区魏晋北朝墓葬的解注文材料和相关遗迹
第二章 甘肃地区魏晋墓出土解注文材料
第一节 解注文材料的发现和分布情况
第二节 解注文陶器器形特点及其变化情况
第三节 陶器文字的校录和器物类型
一 有纪年之器文
二 无纪年之器文
第四节 解注器的年代、组合与分期
一 解注器的年代
二 解注器的组合
三 解注陶瓶、泥瓶与解注陶钵
四 甘肃地区魏晋解注器的分期
第五节 部分解注器文字内容的考释
第六节 关于建兴二十八年合同契券文字的说明
第七节 甘肃地区魏晋解注器的特点
第三章 甘肃以西地区汉晋唐墓出土的解注器文
第一节 青海、新疆解注文材料的发现
一 青海地区
二 新疆地区
第二节 甘、青、新疆魏晋墓解注器文和天师道的西传
第三节 西北地区出土十六国、唐代文物与佛道关系
一 墓葬出土随葬“衣物疏”
二 石塔八卦
余论
肆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华岳庙碑》与寇谦之新天师道
一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和《华岳庙碑》的著录和关系
二 《大代华岳碑》的释文校录和句读
三 部分碑文考释
四 碑文反映寇谦之新天师道的有关活动内容
五 《大代修华岳庙碑》与汉《西岳华山庙碑》
伍 北朝道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
第一章 实物材料的发现和著录
第一节 有纪年之北朝道教造像
第二节 无纪年之北朝道教造像
第二章 时代和地域分布
第三章 造像名称和造像内容特点
第一节 造像名称
第二节 北朝道教造像及佛道混合造像的特点
一 北朝道教造像的特点
二 北朝道教造像与佛教内容的混杂情况
第四章 造像发愿文题名和文字
第一节 姚伯多造像发愿文考释
第二节 其他部分发愿文的校读、考释
第三节 造像关系人题名的考察
第五章 北朝道教造像的教派关系和兴盛原因
第一节 北朝道教造像的起源及其与楼观道的关系
第二节 北朝楼观道造像兴盛的历史原因
余论
第二卷
陆 重庆、甘肃和四川东汉墓出土的几种西王母天门图像材料与道教
第一章 材料的发现与内容
第一节 重庆巫山和甘肃成县东汉墓的西王母天门画像棺饰铜牌
第二节 川南、川西东汉墓出土的西王母天门材料
一 画像石棺
二 画像砖
三 摇钱树座
第二章 天门与早期道教的最高尊神――――天帝
第三章 道书记载的西王母和天帝
第一节 西王母和天帝、天门的关系及其在道神中的职掌
第二节 天帝使者和天仓
余论和结语――――早期西王母传说的源流和不同区系
柒 晋吴南朝买地券、名刺和衣物疏的道教考古研究
绪论
第一章 晋吴南朝买地券的发现、分布及文字校读
第一节 东吴时期的买地券
第二节 西晋买地券
第三节 东晋买地券
第四节 南朝买地券
第五节 隋代买地券
第二章 吴晋南朝买地券的特点、类型与分期
第一节 吴晋南朝买地券的特点
第二节 吴晋南朝买地券的类型
第三节 五金南朝买地券的分期
第三章 吴晋南朝买地券券文内容及神符
第一节 部分重要券文内容考释
第二节 典型买地券通释
第三节 五金南朝买地券与神符
第四章 不同类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试析
第一节 B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二节 C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三节 D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四节 E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五节 F型买地券的道教内容及其渊源
第五章 名刺
第一节 名刺的时代、区域分布及刺文内容
第二节 名刺的用途和性质
第六章 衣物疏
第一节 衣物疏的时代、区域分布和疏文内容
第二节 衣物疏的用途和性质
第七章 买地券、名刺及衣物疏所反映的道教史诸问题
第一节 吴晋买地券与早期天师道的南迁
一 东汉镇墓文与早期天师道
二 早期天师道传入江南的时间和路线问题
第二节 吴晋名刺、衣物疏与五斗米教(正一道)的东传
第三节 南朝买地券与南天师道
第四节 《女青鬼律》。《玄都鬼律》等书的时间和教派问题
一 《女青鬼律》的时代和教派
二 《玄都鬼律》的时代和教派
三 《女青鬼律》和《玄都鬼律》的关系
四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的成书时代
第五节 魏晋北朝及萧梁以后买地券罕见之原因浅析
捌 江西、四川考古发现的九天玄女材料和有关文献记载的考察
一 考古发现的九天玄女材料
二 文献记载的九天玄女材料和九天玄女考古材料的性质
三 九天玄女考古材料的意义和反应的道教史诸问题
玖 前蜀王建永陵发掘材料中的道教遗迹
一 生墓代死之王建石真
二 棺床石刻守护尸体之随斗十二神和天乐图
三 尸体防腐剂水银
四 哀册文中所表现的道教思想内容
附录 杜光庭《王氏神仙传》辑佚
拾 川渝黔地区考古发现的河洛图书与先天八卦图研究
第一章 考古材料的发现
第一节 河洛图书材料及其类型
第二节 先天八卦
一 非墓葬出土类
二 墓葬出土类
第二章 河洛图书数之组合区分及其与先后天八卦之关系
第一节 河图、洛书象数的组合与区分
第二节 先、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的关系
第三节 安丙族人墓的河洛象数与八卦
第三章 地下出土先天八卦与河图洛书材料的道教性质、意义及其与堪舆葬术、丹鼎烧炼的关系
第一节 铜镜上的先天八卦
第二节 墓葬出土先天八卦、河图洛书与道教、风水堪舆
一 道教与风水堪舆葬墓术的结合
二 墓葬出土八卦、河洛象数材料与道教、风水堪舆之关系
三 墓葬出土八卦、河洛象数材料的意义
第四章 从考古发现材料看“河洛之学在蜀”
拾壹 江西樟树北宋道士戴知在墓出土墓志与石刻画像考
一 墓志铭文考释
二 石刻画像的考释
拾贰 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南宋建福宫藏殿遗址试掘材料的考察
一 何谓“藏殿”?
二 “藏殿”的不同类型与“飞天法轮藏”
三 会庆建福宫藏殿遗址的性质和进一步发掘的必要
拾叁 江西高安南宋淳熙六年徐永墓出土“酆都罗山拔苦超生镇鬼真形”石刻
拾肆 四川省自贡市邓井关罗浮洞南宋“太上断除伏连碑铭”石刻拓本考说
一 碑铭校录及刻碑情况考察
二 关于“伏连”
三 解冤释结、保存拔亡与断除伏连的关系
四 三尸与伏连
五 关于碑文盟约戒誓内容
六 碑额之神符、日月与天尊题名
七 碑末题名署衔
拾伍 四川平武明王玺家族墓出土部分道教文物的考察
一 “石诰命符”
二 壁画墓主像和“寿山福海”及其渊源
三 金龙
四 余论
拾陆 重庆云阳云安盐场明代玄天宫遗址和四川地区与盐业有关的道教遗迹
拾柒 江西、四川明墓出土的道教冥途路引之研究
一 冥途路引材料的发现和释文句读
二 路引文字重点内容考释
三 “玄天上帝”及有关诸问题
四 冥途路引的类型和文字异同
五 冥途路引与明代通行路引制之关系及其他相关问题
第三卷
拾捌 墓葬出土道教代人的“木人”和“石真”
第一章 材料的类型和器文释读
第一节 木人类
一 北方地区
二 南方地区
第二节 石真类
一 蜀地型
二 江南类型
第二章 建兴二十八年松、柏人木牍文字的考释
第一节 材料的著录
第二节 器文校读考释
第三章 唐宋时期代人材料研究
第一节 器物文字的考释
第二节 几种唐宋代人材料的道教性质
第三节 渊源和流变
拾玖 江苏、陕西、河南、川西南朝唐宋墓出土镇墓文石刻之研究
第一章 镇墓文石刻的类型
第一节 “华盖宫文”与“敕告文”石刻
一 华盖宫文
二 天帝敕告书
第二节 五精石
第三节 “八威真文”石刻与“灵宝五真文”
第四节 “消灾真文”石刻
第五节 “五方五帝灵宝真符”
第六节 “炼度真文”石刻
第二章 几种真文石刻在墓葬中的组合情况
第三章 综论
第一节 关于随葬真文石刻墓葬的墓主身分问题
第二节 唐宋灵宝、上清道派活动中心的转移,教派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他
第三节 川西宋墓真文石刻与“太上真元大道”
第四节 宋代“华盖宫文”和“天帝敕告文”的余波
贰拾 隋唐五代宋元墓出土神怪俑与道教
第一章 神怪俑的含义、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 神怪俑的分区与分期
第三章 部分神怪俑的名称、性质
第四章 神怪俑分区分期及其性质、作用所反映道教有关问题的讨论
贰拾壹 江苏明墓出土和传世古器物所见的道教五岳真形符与五岳真形图
第一章 道教五岳真形图的形成和道书所载“五岳真形图”的类型
第二章 “五岳真形图镜”
第三章 与五岳真形图有关的“含像镜”
第四章 道书记载和考古材料所见“五岳真形符”
第一节 《三皇内文遗秘》与道书记载的五岳真形符
第二节 五岳真形符的古器物材料
余论
贰拾贰 三件唐代道教石刻和唐代佛道之争
一 河南洛阳出土开元六年《大唐大弘道观主故三洞法师侯尊〔敬忠〕墓志》
二 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常道观开元十三年、十八年刻《常道观敕并表》
三 河南洛阳出土唐懿宗咸通三年《女炼师支氏墓志》
四 综说
五 附说青城山“唐玉真公主墓”辨伪
贰拾叁 “道教考古”玉“道教考古学”
一 “道教考古”的概念、性质和作用意义
1 什么事“道教考古”?
2 道教考古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 道教考古研究的学术意义
二 中国大陆道教考古现状简析
1 主要成就
2 存在的问题
三 建立“道教考古学”分支学科的一些构想
图版目录
引用书目
道教考古文献目录
后记
《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是关于唐节愍太子李重俊墓的发掘报告。该墓是唐中宗李显定陵陪葬墓之一,位于陕西富平县宫里镇南陵村西
《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中在简单叙说尼雅与精绝相关背景资料外,介绍给大家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内容是国内外
《写作与沟通:慕课版》内容简介: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语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本书以项目式的教学形式设计了不同的学习、生活
《一本书读懂融资融券》内容简介:什么是融资融券?中外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状况如何?投资者是如何通过融资融券业务获得收益的?融
动画运动规律全攻略 本书特色 运用对象的运动规律是使动画角色产生生命力的关键要点,是动画人必须掌握的基础动画知识与表现技能。《动画运动规律全攻略》一书是由周霞与...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 本书特色 1.2008年是安迪·沃霍尔诞辰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正火热展开,本书作为沃霍尔的自传,其出版恰逢其时。...
佐藤可士和-把创意经营成生意 本书特色 作为日本当下*炙手可热的艺术指导、创意指导,佐藤可士和的作品跨足广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被誉为“能够带动销售的...
本书从零开始,讲述了基本概念和系统的方法学,包括在银幕上充分发挥剧本最大戏剧潜力的系统方法学,以及明晰的把剧本转化为电影
陶艺设计 内容简介 艺术设计是将设计者的思维观念,通过设计的形式语言用图形的方式来展示的;今天,传媒的多样性和密集性,以使公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
本书是对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掀起的“新纪录运动”的实践上的展示与理论上的分析。上半部以访谈、对话的方式,让这个运动中的多们主
《漫画结构力学入门》是以漫画的形式,针对初学者的常见错误,对什么是内力、单位面积内力,截面二次力矩、截面系数的重要性作了
《躺着赚钱》内容简介:如何让自己快速提高财商,早日实现躺着赚钱的理想?本书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投资理财全过程,也是一本专为
孔子庙堂碑 内容简介 《书法技巧讲座》是从历代书法名家中选出各种书体、各种风格的字,将凡是认为其基本用笔、结构法适宜于学习、模仿的真迹挑选出来,作为范本。在每卷...
柳公权《玄秘塔碑》偏旁部首精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以柳公权《玄秘塔碑》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重视基础,系统介绍柳公权《玄秘塔碑》的偏旁部首,为致力于学习柳...
中国电影与意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中国传统艺术与美学所追求的意境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电影艺术,涉及电影艺术的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和美术等方方面面,但更侧重...
长言雅音论昆曲 本书特色 本书即终于对昆曲音乐性、演唱的审美传统的研究以及曲唱理论的梳理,此外还从净末丑等脚色的演变、剧本的当代改编和昆剧生态环境的重建几个方面...
文徵明书千字文三种-历代名家小楷从帖-05 本书特色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文徵明小楷《千字文》手卷。其中一件为纸本,高二十八厘米,横五十二点七厘米,卷后识...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他们作为新锐导演逐渐浮出水面,与张元、贾樟柯、王小帅、娄烨、路学长等第六代导演相比,他们是“压迫”的
20年代后期至1932年写的古建筑调查报告、文章和《中国雕塑史》等,由傅熹年校阅并注释。目录 AHANTERRA-COTTAMODELOFATHREESTOR
从建筑上看林徽因,林徽因仍可算是才女林徽因,也可以看到作为学者的林徽因。她与梁思成先生一起倾其毕生精力,研究中国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