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代性挑战:清王朝的应对》,“现代性虽产生于‘西方’,却不等于‘西方’。在某种程度上说,西方与非西方都是现代性的载体,是现代性由先而后的历史展现过程--1840年,由英国挑起中英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在暴力、屈辱和反抗中开始了‘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过程。”本书以此观点为前提,顾了清末中国首次面对现代性问题时的反应,并探讨了对其后的历史进程的影响。
目录
第一部分主题
绪论现代性的语境………………………………………………………………………………003
第一章 “天下”的破灭……………………………………………………………………………009
一 华夏中心的“天下观”……………………………………………………………………009
二 中国不“中”………………………………………………………………………………017
三 体制的屈从…………………………………………………………………………………025
四 “礼仪”的屈从……………………………………………………………………………034
本章小结………………………………………………………………………………………………047
第二章 “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知识”………………………………………………………048
一 “师夷长技”的艰难曲折…………………………………………………………………048
二 器物的“性质”……………………………………………………………………………054
三 “特殊”与“普适”的激辩………………………………………………………………066
四 从“西学”到“通艺”……………………………………………………………………073
本章小结…………………………………………………………………………………………076
第三章国家观念:从伦理到契约……………………………………………………………………078
一两种国家观念…………………………………………………………………………………078
二“通上下”……………………………………………………………………………………084
三权利观念的引入………………………………………………………………………………089
四私权与公权……………………………………………………………………………………093
五“立个人”……………………………………………………………………………………107
本章小结…………………………………………………………………………………………113
第四章制度失败………………………………………………………………………………………116
一制度变革的初次尝试与挫败…………………………………………………………………116
二被动的“新政”与“立宪”…………………………………………………………………122
三改革与革命……………………………………………………………………………………128
四立宪派“革命化”……………………………………………………………………………145
本章小结…………………………………………………………………………………………154
第二部分专题讨论
杨国强无以“共”,何以“和”? ………………………………………………………/ 161
许纪霖宪政是民主的根本保证 ………………………………………………………………/ 167
刘昶宪政框架下,确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171
萧功秦“旧者已亡,新者未立” ……………………………………………………………/ 174
姜义华百年发展,屡败屡战 …………………………………………………………………/ 178
吴景平尊重辛亥,理解辛亥 …………………………………………………………………/ 182
冯筱才革命的使命应是让民意成为合法性的渊源 …………………………………………/ 184
季卫东法治与宪政民主是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 ……………………………………………/ 186
王永钦土地制度决定国家长期经济发展路径 ………………………………………………/ 189
杨奎松政治文化应从培育诚信商业精神做起 ………………………………………………/ 192
曾亦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对当代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 196
沈志华谁也不想把国家越办越穷 ……………………………………………………………/ 200
张济顺民众了解真实历史是探索宪政之路的前提 …………………………………………/ 205
许小年改革之路非走不可 ……………………………………………………………………/ 208
陈小鲁宪政是突破官商勾结陷阱的可靠制度安排 …………………………………………/ 210
第三部分相关链接
中古·近代化·民族惰性陈旭麓 ……………………………………………………………/ 215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李时岳 ………………………………………………………/ 219
革命不易,改良更难李泽厚 …………………………………………………………………/ 237
人心变乱最可哀杨奎松 ………………………………………………………………………/ 246
编后记 ……………………………………………………………………………………………259
英文目录暂无英文目录
清季推动宪政,以立宪团体为主要机关。当时热心推动立宪的领袖人物,无不以组织团体为进行之方。倡导立宪的领袖人物首推康有为、
《网络创新指数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暂不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的数据)以及陕西省10个地级市进
北京水利史 本书特色 《北京水利史》作者(吴文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考古发掘、历史文献和当代研究成果,梳理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其水源供给及水利开发存在的...
《你最好的样子就是做自己》内容简介:不忘初心,做真实的自己,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蒋勋、刘墉、毕淑敏、梁实秋
《写给设计师看的印前工艺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解平面设计中需要掌握的印前工艺知识,从基础知识到技巧运用,从文件设
《爱丽儿》内容简介:★开启拉丁美洲民族主义思潮的思想家,沉闷与迷茫时代的“敲钟人”。拉美史上畅销作,一出版即引起轰动。★描
人鉴:(资治通鉴)的通识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资治通鉴》中有关成功的事例,从《资治通鉴》中撷取成功智慧,以使读者能切身感受到古人的成功与智慧。有人说,成...
1928-1933-长城以北-一寸河山一寸血-全景式展现中国正面抗日战场-01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近的历史,那...
《希罗多德的镜子》内容简介: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不仅记述了希腊人和波斯人之间重大的历史冲
葛兆光,1950年生,复旦大学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
中国通史-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陈恭禄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专家★ 本书是蒋介石高度肯定、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
中国智慧故事.3:教育伦理篇(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智慧的百科全书。不管读者属于哪一个族裔,来自什么文化背景,都会发觉这是一本弥足珍贵的宝典,因为中国...
《Swifter》内容简介:作者赴美参加了Apple的WWDC 14,亲眼见证了Swift的发布,并从这门语言正式诞生的第一分钟就开始学习和钻研。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力求通俗生动,深入浅出,既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及旅游企业的培训教材,也适合旅游工
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本书特色《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是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问题的著作。《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体裁写出的,有人据此把它算作《苏格拉底言行录...
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 目录 导言 提出问题**编 历史、马克思主义和机构**章 需要历史第二章 重读马克思:在阅读德里达之后第三章 历...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精装全八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权wei专家针对部级领...
史记 内容简介 《史记》贯穿经传,整理诸子百家,纂述了三代而下以至其当代的史事,为中华民族保存了纪元前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这一巨著,是先秦所有典籍无可相比的。作为...
《哈佛燕京图书馆书目丛刊(第16种):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晚清民国间新教传教士中文译著目录提要》著录哈佛燕京图书
青原志略 本书特色 《青原志略/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由方以智编著,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的一种,共十三卷,旧题“释大然撰,施闰章补辑”,今改称方以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