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清末民初政治激变下众声喧哗的思想现场
聚焦新文化运动反孔批儒背后复杂的历史成因
走进儒学转型过程中知识精英曲折的内心世界
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孔批儒思潮是近百年学术界最为聚讼纷纭的问题之一。本书从戊戌以降儒教自身新生转进的历史视角观察新文化反孔批儒思潮的兴起与展开,基于 全新的材料及问题意识,重建了儒教传统的转型与新文化形成之间的历史关联。康有为、章太炎分别是近代孔教运动的领导者和批儒思潮的发动 人。他们彼此间、他们与新文化人的思想对话揭示出反孔批儒的多层次历史动力。明治日本将儒学忠孝伦理纳入"国体论",并从台湾开始侵占中国;受此触动,近代儒教形成了批判性的自我认知,新文化批儒有持续的跨文化背景。面临基督教的挑战,儒教正信与异端之争急剧裂变,内部的废淫、排异使新文化的反孔教拥有了来自传统的知识支撑。孔教曾经是帝制社会国家意识形态,它试图迎接近代国民思潮进行制度建设,但却在民初政治纷争中被新文化人视作奴隶的道德,而没有跨越其现代转型的最大屏障。随着1920年代知识话语的代际转换,戊戌前后为人津津乐道的康有为孔教思想逐渐隐没。
儒学转型与文化新命
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1
导言作为儒学转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
一、从儒学自身新生转进的历史视角观察新文化反孔批儒问题
二、儒学的近代转型
三、儒学转型进程在戊戌后的新变
四、沿康、章及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走进思想现场
第一章“真儒术”认知拥有的明治日本触媒与新文化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章太炎从拥康到反康及其思路的延续
第一节 章太炎与明治日本“国体论”的对话
一、《答学究》的缘起、依据及相关拥康佚文
二、《书〈原君〉篇后》与《谋臣论》的两种儒学伦理
三、围绕《客帝论》的争论与中日近代政治图景的异同
第二节 《儒术真论》的成立及章太炎学问独立意识的完成
一、《人定论》对殖民地台湾“天意论”的反抗
二、《绝颂》对殖民地台湾“祝颂”的抵制
三、《儒术真论》的成立
第三节 近代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从章太炎到周氏兄弟
一、“真儒术”与康、章分歧
二、《民报》时期章太炎超越儒教圈的亚洲构想
三、周氏兄弟等批儒的跨文化性
第二章 儒家正信异端之争的近代裂变及其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以《訄书·原教》篇的渊源及演变为线索
第一节 《訄书》初刻本(1900)“王鲁改制”“鬻庙辟佛”思想与戊戌的改革
一、康有为戊戌“保大教,废淫祀”主张的背景
二、章太炎与康有为“鬻庙”思想的共振
三、章太炎与康有为“正祀”观念的同异
第二节 《訄书》重订本(1904)破“文野之见”、立“宗教信心”思想与晚清的革命
一、章太炎对姉崎正治宗教学思想的扬弃(上):从语文学出发的宗教认知
二、章太炎对姉崎正治宗教学思想的扬弃(下):革命欲求与宗教信心
三、《原教》上下篇所作整合与东亚思想之交流
四、齐物理论与革命构想
第三节 《检论》(1915)扬“圣人之知”、抵“淫祀之首”思想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
一、康、章换位及其与政府政策之离合
二、章太炎的正信建设:扬“圣人之知”与以《周易》为“世间法”(上)
三、章太炎的正信建设:扬“圣人之知”与以《周易》为“世间法”(下)
四、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上)
五、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下)
第三章 孔教对“国民”思潮的回应与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教之关系——康有为与梁启超、陈独秀
第一节 康、梁在孔教能否为“国民义”思想上的分合
一、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上)
二、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下)
三、康有为对国民义的接纳与踌躇
四、康、梁同行及1915年后的再度分途
第二节陈独秀反孔批康的历史重探
一、陈独秀对孔教与国民三层面的对应及其关注点的变易
二、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上)
三、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下)
四、多元舆论的敞开与中滞
五、余论
结语1920年代知识话语的代际转换与康有为孔教思想的隐没
附录一 戊戌政变后章太炎致康有为佚信考释
附录二 章太炎在《台湾日日新报》刊发诗文汇总表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内容简介:➢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本书编者约翰·布罗克曼召集了146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疾病的价值》内容简介:疾病与生命紧密相随,其历史与生命体一样古老长久,然而疾病的本质是什么,其价值如何,却始终未受到医学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公元976年至997年军政故实-(上)-4 本书特色公元976年,太宗赵光义即位。践祚第二日,颁布“五条意见”(即位大赦诏),不...
苗族简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族源和迁徒、原始社会及其解体、土司制度时期的苗族社会、改土归流后的苗族社会、鸦片战争后的苗族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等。...
秦风汉韵-一本书读懂秦汉文明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厚重精美的青铜器、古朴的陶器、色彩亮丽的漆器、五彩缤纷的瓷...
云南考试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上**个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国家,中国是考试的故 乡,考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一种措施、一种制度,尽管...
本书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研究的重心而论,文化史在儒学的复兴及其演进,政治史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第1辑) 本书特色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第1辑)》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关系的异同——兼论王氏高丽并非高句丽的继承者...
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元 本书特色 轻松的语言洞察历史真相,专业的眼光破译千古之谜;点评千秋人物的成败得失,探索悬而未解的历史疑案。1000多则精彩纷呈的经典故...
《银行业信息安全攻防与风险管控》内容简介:本书从系统安全的攻与防两方面探讨银行系统所面临的互联网安全挑战。全书系统,充满现
老照片-第八十七辑 本书特色 由冯克力先生主编出版的《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内容简介:德国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发生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
历史哲学教程 内容简介 翦伯赞在书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具体反映、关于中国社会形势发展史等方面的问题。20世纪即将过去,中国历史学经历了...
世界第一等战俘营 本书特色 59年前的1950年冬初,我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万里赴戎机”,自广西梧州军中,奉命只身北上,出国抗美援朝。从此,在异国战地,连续...
宋史研究-第八卷 内容简介 《宋史》是元代史家撰修的一部纪传体断代皇朝史,记载了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南宋帝昺祥兴二年(1279)共计320年的历史。它不...
《亚洲史概说》内容简介:在辽阔的亚洲大陆上,分布着东亚的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种异质文明通过
1774-1904-英国与中国西藏 本书特色 余台山主编梁俊艳著的《英国与中国西藏(1774-1904》本文库所收大别为三类:一,研究专著;二,译著;三,知识性...
《中国江南六朝考古学研究》内容简介:公元3至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分裂、族群对峙的时代。本书关注当时南方社会的
《好的婚姻,要守护财产和爱》内容简介:世界变化越来越快,离婚大战在我们身边时有上演。作为一名离婚律师,吴杰臻律师目睹了婚姻
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军事地图本 本书特色本书通过对北宋、南宋时期十场典型战争的历史再现,真实还原两宋年间战争场景的波澜壮阔——四攻太原,雍熙北伐,澶渊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