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CSCC)成立于2012年3月。中心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平台,旨在依托本校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 华文明的研究,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我们知道,自明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华以后,欧洲和北美,即所谓“西方”的学者对中华文明展开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历来称为“汉学”(Sinology)。近年来,中国学者为了与清代“汉学”相区分,又称其为“海外汉学”。在欧美,学者为了区别传统的“Sinology”,又主张把现代研究称为“China Studies”(中国学)。ICSCC旨在促进中国学者与海外汉学家在中华文明研究领域内的国际交流,推动双方之间的对话与融通。
历史上,欧美汉学家有自己的旨趣和领域,他们的方法和结论,常常别开生面,新论迭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外的国际学者早已跨越障碍,深入到中国文化内部;中国大陆的新一代学者也已经接续百年传统,回到国际学术界,与海外同行们频繁交流。但即便如此,海外汉学家和中国本土学者在很多方面,诸如文献整理、田野调查、新领域开拓以及方法论、世界观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海外学者所长,即为本土学者之短,反之亦然。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很难为另一种文化内的学者所理解。甚或是说: 外国人必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他者”的文明。这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用某种原教旨主义的方式堵塞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事实上,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现实中,人们都不只是生活在单一的文化中。东海西海,圆颅方趾,文化的特殊性是相对的,人性的共通性才是绝对的。为了达成对中华文明的正确理解,显然还需要中外学者坐下来,用对话、讨论的方式作沟通与融合。无论如何,海外汉学家早已成为与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华人学者同样重要的研究群体,他们对于中华文明也有着独到的理解。“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本土学者加以重视,全单照收和简单排斥都是要不得的极端态度。
四百年前,明末“西学”翻译运动先驱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我们把明末的这句格言引申出来,作为中外学术交流中的“金科玉律”。中西方学者之间相互借鉴,即了解对方工作的真实意义和真正主张。立场不同,可阐发双方优长之学;视角各异,可兼收领域互补之效;观点针芒,实可在讨论之后达成更加充分的会通和融合。四百年来,明、清、民国的经学家、国学家,一直和欧美的传教士、外交官和“中国通”切磋学问,现代中国的儒学、佛学和道学,无一不是在与利玛窦、艾儒略、林乐知、李提摩太、李佳白、费正清、李约瑟等欧美学者的对话交流中,经过复杂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离开了“西学”(Western Learning)和“汉学”(Sinology)的大背景,从徐光启、阮元的“新学”,到康有为、章太炎的“国学”,都不可理解。我们相信,学术领域此疆彼界的畛域之分,既不合理,也无可能。海外汉学(中国学)与中国本土学术并不冲突,所谓的主客之争,那种有你没我的势不两立,完全没有必要。
有鉴于此,ICSCC设立专项资金,面向海外,每年邀请国外优秀中青年学者访问复旦大学,与本校、上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同行学者们充分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工作坊、论文集和学术专著的编译出版等,构建访问学者与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促进海外汉学家与中国本土学者之间的互动。中心邀请来访的海外学者与中国学者合作,将他们主持的工作坊论文,经过作者本人的修改、增订,或由编者整理、翻译,结集出版,即为“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系列。我们希望藉此工作,展现中外学者精诚合作的成果,以飨学界。
前言
近世国家与江南地方宗教
劳格文 徽州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李天纲 江南镇乡祭祀体系中的地方与国家:以金泽镇及苏、松二府为例
高万桑 江南本土仪式专家授权及管控(1850—1950年)初探
王健 理学践行及地方响应: 明代中叶江南毁淫祠事件探析
何善蒙 “迎神赛会”还是“普通烧香”?
郁喆隽 民国时期上海地方政府的宗教管制政策及其效果
龙飞俊 上海龙王庙的太太们
地方道教与国家
丁荷生 从道教研究的角度看闽南文化:以台南为例
张广保 明代的国家宫观与国家祭典
赵卫东 明清泰山东岳庙道士基本状况探析
王岗 明代辽王的荆州崇道活动及其政治命运
郭峰 梅莉 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光绪二十二年传戒戒子宗派研究
地方宗教与文化
魏明德 台湾原住民的小米仪式与族群重建
白若思 探讨文本、仪式与表演的关系
王启元 晚明冯梦祯信仰的微分
秦至汉初历法研究 本书特色 李忠林编著的这本《秦至汉初历法研究》依据出土历简资料对秦王政元年(前246)至汉武帝太初改历前的历法做了系统的探究。判定这一时期分三...
史集:第二卷 本书特色 《史集》是中世纪波斯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拉施特(1247—1318)主编的一部久享盛名的世界史名著,是研究中世纪亚欧各国的历史,特别是蒙古...
中华上下五千年:献给孩子的历史(6册) 本书特色《中华上下五千年》全套共6册,适合6-12岁。 《中华上下五千年》概括了华夏族汉族的故事,带领孩子掌握历史文化,...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内容简介:余光中亲选全新散文集,书中包涵四大主题:生命的爱与孤独;生活的智慧和意趣;文化的美和体
辛亥革命回忆录(全8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而编辑的回忆录★ 第七、八集是20世纪60年代编辑的第1...
《秦汉工匠》内容简介:透过文物,讲述阶层流动、经营算计、男女分工、罪与罚、汗与泪的秦汉工匠史 ★ 男女工匠,是名士、是奴婢、
裴宜理(ElizabethJ.Perry)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
《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内容简介: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位富有正义及使命感的法学教授对社会热点及法律问题的关切与思考。全书所涉
本书是从东条英机内阁末期开始,成功地推翻东条内阁过程中,同时接受日本战败的现实,为了不使战争责任涉及到昭和天皇、围绕接受
《马克思恩格斯论生产主义的特征》内容简介:本书旨在梳理马恩论述的共产主义特征,坚持“纵横结合”的分析路径,将许多过去忽略的
《高效研发:硅谷研发效能方法与实践》内容简介:数字化时代,提升研发效能是组织的共同期望和挑战,而这需要系统方法的支持。最近
《泰兴银杏》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叙述了银杏在泰兴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特征,重点展示了泰兴人民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银杏
1.崔永元:我们真的知道北洋时代发生了什么吗?这一时期,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民主宪法,第一次在亚洲实现真正的民主选举这一时期,
历史为谁变脸 本书特色 我们不着眼于那些象牙塔里的空洞讲章,拒绝那些老气横秋的呆板说教,在体裁和写法上葆有开放的姿态,致力于讨论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本书中的作者...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内容简介:1984年本书第一次出版时,距离大屠杀已有四十余年,物证被销毁,记忆已模糊,有人刻意回避,也有人
《石墨烯的探秘之旅》内容简介:石墨烯的发现是科学领域“以小见大”的典范,也是好奇心驱动下探索前沿科技的经典案例。本书以知识
蒋介石在台湾-第一部 本书特色 蒋介石退居台湾后做的**件大事是什么?台湾出兵朝鲜的真相如何?“台湾托管”前因后果如何?蒋介石诅咒“朱毛”,却学毛泽东土改,仿中...
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有助于解决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若干理...
《1000个您最想知道的育儿问题》内容简介:为什么宝宝怎么会出黄疸?为什么宝宝老是便秘?为什么宝宝睡觉爱出汗?为什么宝宝会掉头
《三国史话》内容简介: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