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由于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把中国排除在战胜国对日交涉之外,中日“战争状态”持续20余年,到1972年才实现“邦交正常化”;并且仍然不幸的是,具有了邦交形式的中日关系反复受到“历史问题”的控制而呈现国家外交对抗和民众情绪对立的僵局。政治“议和”之后历史“和解”的“烂尾化”综合症,考验着政治家的外交能力;而把“不正常”中日关系对象化的知识阐释和思想把握,则是学术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第一章导言:历史再探讨的意义和理论新思维的可能性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一)中日关系论的意义危机
(二)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对学术发展的意义
二学术史与研究概观
(一)中国方面的研究概述
(二)日本方面的研究概述
(三)先行研究的比较特征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
(三)本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东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原型
一野坂参三的延安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
(一)野坂参三与中共日本研究的开端
(二)野坂参三对中共日本认识的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及其历史局限性
二新中国的“一边倒”国际战略与对日外交的始动
(一)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的对日政策原则
(二)新中国对日外交的起步
(三)亚洲冷战体制与新中国对日外交的目标、模式
第三章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下“人民外交”的展开及其挫折
一人民友好意义的“人民外交”
(一)协助日侨回国
(二)“人民间”贸易协议
二以民促官意义的“人民外交”与冷战体制的结构性障碍
(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提出
(二)以民促官遭遇困难:美国因素和台湾问题
第四章政治经济“分离”与“不可分”的原则较量
一日本的敌视、蔑视立场与中国对日外交的政治整顿
(一)引爆中日关系的导火索:从“刘连仁事件”到“长崎国旗事件”
(二)厘定原则:中国对日政策调整的过程与逻辑
二政治经济分离:国民外交攻势下人民外交的民间化转型
(一)贸易三原则——国民外交取代人民外交
(二)民间贸易体制的确立——政治经济分离
三政治经济不可分:军国主义复活危机中人民外交的复权
(一)军国主义复活:冷战转型期的东亚政治和历史心理
(二)象征对抗:民间贸易的再“人民外交”化
第五章邦交正常化:“法律解决”与“政治解决”的攻防
一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把握
(一)作为“战后处理”程序象征的“日中关系正常化”
(二)作为“唯一合法”主权确认的“恢复中日邦交”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分析
(一)“政治解决”的思路与试探
(二)“法律解决”的战术与效果,
第六章结论:中日关系的历史连续性结构和周期性恶化的原理
参考文献
后记
《最美的中国传统:丝绸的故事》内容简介:本系列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是一套面向7-10岁孩子的知识绘本。图书选取中华传
后三国风云·血酬游戏(下) 本书特色 《后三国风云(下):血酬游戏》是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血酬理论是*犀利的剖析历史的一刀!(2)《后三国风云》是比肩吴...
平说汉唐和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汉朝公主缘何和亲匈奴、与乌孙结盟 —— 史载一上和新公主刘细君、延续与乌孙的结盟 —— 有故事的和新公主解忧等。平说...
《中国野史》主要内容简介: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蒙曼说隋-隋隋文帝杨坚-下-内赠讲座DVD光盘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颠覆性解读误读*深之大隋王朝权威力作2011年*强人气主讲人蒙曼深入揭秘隋文帝成功上位的历史密...
隋唐五代史 本书特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隋唐五代史》通过细讲某些有意义的人和事,介绍了隋唐兴衰过程,如对某些重大的出土文物的介绍评说,对悬而未解的疑问加以释感...
《交易员的自我修养:中国顶级交易员访谈实录(雨雷 在路上)》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顶级交易员访谈丛书”之一,丛书致力于通过十
《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内容简介:一部开创性的、激动人心的中国工人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历史,华工帮助打造了
太平洋的故事 本书特色 《太平洋的故事》:人类史上*惊心动魄的探险历程我有种种担心和疑惧,但我不知该如何办。不管怎样。我所做的只是告诉你们太平洋是如何被发现的。...
百家讲坛-梅铮铮 解码关公 本书特色 《解码关公》:沈伯俊,方北辰辰联袂推荐,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鼎力支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颠覆演义里的关公,还原正史中的关...
辛亥革命历史地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著者延续《辛亥革命史地图集》的创意,继续以地图来展示辛亥革命运动发展变化所处在的空间,使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他们所关心的事件...
魏晋南北朝史论研究 本书特色 由马艳辉*的《魏晋南北朝史论研究》按问题出 发,对魏晋南北朝史论所共同关注的历史动因、政治 得失、民族问题、伦理道德、人物评价等问...
本书是关于人类社会权力性质系列研究的第二卷。迈克尔·曼分析了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权力关系的历史。他主要关注
《十七史商榷》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考证学著作。中国史学发展到清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厚重积累,成就固然
本书观察晚明史的一个别开生面的视角,在于晚明与世界的联系。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的晚明时期,正处在新航路发现之后的“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9年卷 本书特色 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9年卷)(精)》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国史编年》...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在古代上厕所居然是一件危险的事?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
历史的真实未必只有一种,它也许还呈现给我们一些别的东西。而且,不同种类的真实未必不能并行不悖。《神拳考》所涉及的发生于19
一个单身赴任下级武士的江户日记:酒井伴四郎幕末食生活 本书特色 28岁的纪州和歌山藩下级武士酒井伴四郎,在樱田门外之变的第二年,独自来到江户任职,为藩主打理日常...
《现代艺术:1851—1929》内容简介:本书探讨的是西方艺术发生剧变的历史时期,权威性地总结了现代艺术勃兴期间的文化、经济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