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探讨缘起于中国话语界长久以来对“五四”运动存在着的三种单一化的解读: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史叙事、不加批判地套用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史分析,以及以捍卫国学的名义否定“五四”批判精神的遗老遗少式的悲剧式论调。以此为背景,作者通过把“五四”扩展至清末变革和民初社会革命的前后长线关联中的重新定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史化”的“五四”研究路径,揭示了“五四”前后中国知识精英从政治到文化,再到社会问题的话题转换,并在从晚清民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长程中,论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边缘知识分子崛起并进入主流话语圈的过程。本书不仅讨论了“五四”前后“社会”作为一个论域的产生以及如何替代其他主题的历史,而且通过考察中国知识分子的“代际转换”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网络的变化轨迹,特别着力研究了“五四”前后不同知识群体的行为差异及其后果,描述了一幅充满地域和代际差异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智识图景。
自 序1
第一章 导论:"五四解释学"反思
1.1 引 言3
1.2 "五四叙事学"的缺陷:过度依赖"思想史"分析6
1.3 修正途径:"五四"叙事的"社会史化"14
1.4 对"社会"的认知与"五四"知识精英的行动方略19
1.5 余论:"社会革命"得失谈27
第二章 "五四"前奏:从国家崇拜到政治疏离
2.1 "文化普遍主义"如何收缩为局部的政治建设问题 36
2.2 "民族"与"国家"概念如何相互分离40
2.3 "文化"作为一场新兴运动是如何出现的?45
2.4 东西文化之争如何演变成了"归约主义"的游戏 53
第三章 "五四"意识的转变:社会网络与身份认同
3.1 以"社会"解构"国家"67
3.2 个人-社会-国家关系是如何被重构的73
3.3 身份认同的难局81
3.4 边缘政治的鼓动者与地方历史意识的重构91
第四章 践履型知识群体的崛起与社会改造运动
4.1 地方自治的涵义103
4.2 个人修养为什么不是自足性的?110
4.3 地方性责任伦理与社会组织的建构117
出版后记128
古罗马的儿童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分析影响古罗马儿童特点的各种因素,研究了儿童的生活,从出生到死亡,以及儿童的教育和游戏,还再现了古罗马儿童的发展史。能促使人们对...
Praisedas“thebestmilitaryhistorianofourgeneration”byTomClancy,JohnKeeganherereco...
回到历史现场 本书特色 该书是一本具有历史感和现场感的“文化苦旅”,重现历史场景,引出背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为巴蜀篇,是四川旅游文化的...
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VI 本书特色 丝瓷之路VI——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是有关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专门学术刊物,以地区史研究为...
三国史话-还原被《三国演义》搅乱的历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著的《三国史话(还原被三国演义搅乱的历史)(精)/民国大师经典作品集》是作者为数不多的文史普及著作之一。...
先秦顶级文臣 本书特色 秦秋战国是一个分裂和动荡的时代。据《史记》记载,仅在春秋不到300年间就有36位国君被弑杀,有52家诸侯亡国,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更是无法...
草原帝国 内容简介 世界东方历史的必读书 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这些上帝之鞭的征服狂飙在欧亚大陆上演出一幕幕*壮观的…… 著名东方史学家勒内·格鲁塞,以其开阔...
巴蜀文化志-(修订本) 目录 **章导言**节释“巴”、“蜀”第二节关于“巴蜀文化”第三节巴蜀文化的兴衰轨迹第四节巴蜀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地理**节地理位置与文...
中国近代史-精校版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史》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和日俄战争。前三个部分内容基本...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内容简介:作者魏希德认为,帝国的延续,主要取决于在危机时刻如何维系并复苏。于是,她将研究视角放于统治
张舜徽集-(中华人民通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通史》开宗明义就介绍地理环境的变迁,记载了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其历史变化,民族,水利及建筑工程,六...
中國的知識分子在過去做了些什麼事?在未來還有哪些該做的事?十位中外知名的史學家與社會學家,針對中國歷史幾個重要轉折點上知
《学者的术与道》内容简介:本书是李连江教授论治学的封笔之作。作者的《不发表 就出局》偏重谈如何在学术界谋生存,本书侧重讲怎样
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与军事干部训练团 本书特色 《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与军事干部训练团》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与军事干部训练团 内容简介 国民党19...
《Linux开源存储全栈详解:从Ceph到容器存储》内容简介:本书致力于帮助读者形成有关Linux开源存储世界的细致的拓扑,从存储硬件、
不争两字见平生,全部工夫铸史成。——潘光旦(1899—1967)他走进教室,摘下那顶旧呢帽放在台子角上,一枚校徽老是倒插在上面,
世界史研究(第二辑) 本书特色 本论文集是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编辑的《世界史研究》(齐世荣主编)的第二辑。这里收录的26篇论文,反映了近两年本学科在这三个方向...
后汉史-蔡东藩中华史 本书特色 《后汉史》是民国蔡东潘在“演义救国”思想指 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描写的是刘秀光 武中兴至三国混战这一段历史...
大唐帝国东亚战记-朝鲜风云.白江口之战 本书特色 公元7世纪初中期,东亚政局剧烈动荡:东北亚霸主高丽(即高句丽)在维持了两三百年的统治后,面临着日渐崛起的中原帝...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包含:《秦并天下》、《汉武的帝国》、《两汉两罗马》、《三国纪》、《魏晋风度》、《南朝,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