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从而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导、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录,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其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所述事件皆有所本。《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收入“辛亥记忆”丛书。
第一章 中国革命之动机......
革命之趋势 孙总理略历 檀岛华侨之赞助 杨衢云略历
第二章 兴中会......
孙杨之联合 宣言书之颁布 中外人之赞助 会长及总统之选举 革命方略之会议 失败后之活动 孙杨之会长问题
第三章 乙未广州之役......
起事之筹备 失败之原因 党人之就义 党人之出险 朱淇卖党问题 谭钟麟之奏折
第四章 横滨兴中会及中和堂......
总理到日情形 兴中会与中和堂 大同学校与华侨学校
第五章 丙申孙总理欧美之游......
总理二次到檀 初次游美之成绩 伦敦使馆之被囚 师友营救
出险
第六章 革命保皇两党之冲突......
两党冲突之原因 横滨两派之盛衰 戊戌后康党之气焰 谢康之联合运动 孙梁携手之经过 檀岛保皇会之成立 日本志士之入狱 唐部对康梁之恶感 各地党报之笔战
第七章 东京留学界之革命潮......
自动的革命思想 最初之出版物 励志会与广东独立协会 学生会馆与亡国纪念会 新年团拜之演说 拒俄义勇队之成立 革命军事学校之组织 革命书报之日盛 湘学生与华兴会陈天华议请立宪
第八章 庚子李鸿章之独立运动......
刘学询之活动 香港总督之善意 两广独立之失望
第九章 正气会及自立会......
唐才常与两党留学生之参加 正气会之成立 自立会与国会
第十章 庚子秦力山大通之役......
起事之筹备 大通之占领 自立军之失败
第十一章 庚子唐才常汉口之役......
起事之布置 对外之文告 海外之汇款 拥张独立之破裂 汉口机关之失败 沈荩新堤之失败 湖南之党狱 党人之出险 保皇会之报告书 张之洞之奏折
第十二章 庚子惠州三洲田之役......
发动之筹备 总理入惠之被阻 三洲田之根据地 第一次之大捷 新安虎门之停顿 第二次之大捷 博罗之响应 第三次之大捷 第四次之大捷 运械计划之顺挫 革命军之解散 清吏之奏折 杨衢云之
被害
第十三章 庚子史坚如谋炸德寿......
史坚如略历 入党之决心 革命之运动 暗杀之布置 被逮时情形 清吏之文告
第十四章 壬寅支那亡国纪念会......
留学生与亡命客 章太炎略历 纪念会之发起 清日当局之禁止 纪念日之各地情形
第十五章 壬寅洪全福广州之役......
洪全福略历 谢赞泰与容闳 李纪堂之资助 外人之同情 起事之筹备 起事之策略 事泄之原因 党人之生死
第十六章 上海志士及苏报案......
新学书报之先河 经元善与唐才常龚超之狱 作新社与《大陆报》 张园之拒俄大会 反对王之春之通电 教育会与爱国学社 四民公会与国民议政会 邹容之《革命军》 章太炎之驳康书 苏报之历史 清吏捕人之运动 苏报案发生情形 会审公廨之审讯 章邹案之原告问题 章邹案之判决 各地学界之继起 出版物及宣传家 国民日报与警钟报
第十七章 癸卯周云祥临安之役......
保滇会与周云祥 清吏之激变 临安之占领 云祥之抱负
第十八章 癸卯东京革命军事学校......
孙总理与留学界 日野与军事学校 校内之规制及学科解散之原因
第十九章 甲辰孙总理欧美之游......
檀岛党报之创办 大同日报之改组 洪门总注册之成绩 总理之对外宣言
第二十章 革命党与洪门会党之关系......
洪门之源流及派别 洪门之秘密记号 致公堂与保皇党 革命党与哥老会 致公堂与孙总理 横滨之三点会 加拿大致公堂之殊勋 与革命无关之洪门团体
第二十一章 甲辰马福益长沙之役......
禁止爱国之反感 黄轸与刘揆一 最初之筹备 华兴会与同仇会 起事之策略 党人之出险
第二十二章 甲辰万福华枪击王之春......
万福华略历 枪击王之春情形 黄兴等之被逮 审讯与判决
第二十三章 香港中国报及同盟会......
革命报之元祖 郑贯一与新闻界 陶模与洪全福 两党报之笔战 粤路风潮与禁报 同盟会之组织 黄克强与吴崑 康同璧之涉讼 三民主义之来源 同盟会之活动 丁戊两年之军务 天讨案与二辰丸案 民生书报社之发展 南方支部与新军之役 时事画报之复活 冯自由之游美 辛亥一年之活动 革命之三时期
第二十四章 欧洲同盟会......
湖北学生与留欧学生 留欧学生与孙总理 比京革命团体之组织 德法二国之革命团体 总理之外交活动 王发科等之叛盟 新革命团体与公民党 新世纪报与无政府党
第二十五章 中国同盟会及民报......
同盟会之成立 富士见楼之欢迎会 阪本邸之成立会 冯自由赴香港之任务 戊戌庚子纪念会 总理南游之旅费 民报与取缔学生规则 章太炎之欢迎会 民报一周纪念会 国旗方式之讨论 清吏对学界之辣手 革命书报之纷起 总理离日之党潮 政闻社开幕之武剧 少数党员之异动 民报封禁与复版 总理到日之被拒
第二十六章 乙巳吴樾谋炸清五臣......
革命潮与伪立宪 诛奸之决心 实行前之著作 清五臣被炸之幸免 汪炘之被逮
第二十七章 革命方略......
军政府宣言 军政府与各国民军之关系条件 军队之编制 将官之等级 军饷战士赏恤 军律略地规则 因粮规则 安民布告 对外宣言 招降满洲将士布告 扫除满洲租税厘捐布告
第二十八章 丙午萍浏之役......
起事之地点 起事之原因 起事之声势 同盟会之接应 失败之原因 宗旨之复杂 失败之情形 党人之生死 清吏之文告
第二十九章 丙午南京之党狱......
江南新军之革命潮 萍浏革命军之接应 杨卓林等之被逮 孙毓筠等之被逮 袁有升等之被逮 龚镇鹏等之监禁
第三十章 日知会......
日知会与耶教 日知会之势力 日知会与华兴会 日知会与同盟会 日知会与法武官 武昌之党狱
第三十一章 革命党与欧美志士之关系......
革命党与英国志士 革命党与法国志士 乔义生之自述 革命党与美国志士
第三十二章 革命党与日本志士之关系......
日志士与总理 日志士与康梁 日志士与大同学校 日志士与汉口之役 日志士与星洲之狱 日志士与惠州之役 日志士与军事学校 日志士与同盟会 日志士与潮镇二役 日志士与汕尾之役
第三十三章 革命党与菲律宾志士之关系......
总理与菲岛独立 布引丸之沉没 中村弥六之骗案 头山满之斡旋 宫崎之报告书
第三十四章 浙江志士与革命运动......
文学鼓吹与会党运动 孙翼中与罪辫文案 苏报与萃新报案 敖嘉熊与新山歌案 曹阿狗与猛回头案 会党之派别及源流 癸甲两年之会党运动 组织温台处会馆之计画 甲辰起事计画之顿挫 癸午杭州之查拿党人 大通学校之继起 丁未各地义师之失败 戊申后党人之活动
张恭之狱
第三十五章 光复会......
光复会之起源 光复会与同盟会 大本营之设立 捐官之计画 大通学校之风潮 安庆起事之失败 浙省起事之失败 党人之生死 南洋之光复会 李柱中与光复会 上海之光复军 光复会之结局
第三十六章 丁未安庆徐锡麟之役......
徐锡麟略历 革命之经营 军政界之活动 先期发难之原因 起事之计画 枪击恩铭时情形 拒战及被擒情形 审讯及供词 就义时情形 党案之株连 光复军告示 清吏之文电
第三十七章 丁未绍兴秋瑾之役......
秋瑾略历 革命之运动 起事之规画 大通学校之搜捕 清吏之惨杀 党案之株连 各地义师之失败 光复军之文告 清吏之文电
第三十八章 丁未刘思复谋炸李准......
刘思复略历 谋炸李准之进行 实行机关之设置 制弹失慎之经过 炸弹案之牵连 张谷山述炸弹案经过 陈逸川述炸弹案经过 出狱后之事业
第三十九章 南洋华侨与革命运动......
南洋革命党之起源 杨衢云与尤列 保皇会与天南新报 图南报之发起 秦力山之通信 同盟会之成立 孙总理之通信 冯自由之通信 南洋总汇报之分裂 中兴报之继起 星洲晨报与书报社 振武善社之武剧 南洋支部之新章安置河口败兵之困难 七洲府之党务 缅甸之党务 荷属之党务 越南之党务 暹罗之党务 菲律滨之党务 澳洲之党务 英属之书报社 荷属之书报社 支部移庇能之经过 黄花冈一役 筹款之经过 黄兴赵声之通信 辛亥光复之助饷
第四十章 丁未潮州府城之役......
许雪秋略历 初次谋取潮城之失败 二次谋取潮城之失败 预备再举之计划
第四十一章 丁未潮州黄冈之役......
先期起事之原因 占领黄冈之战况 党军略地之布置 粤闽两省之出兵 汕头香港之接应 十五日之剧战 党军解散情形 是役同志之调查 周馥之奏折 香港筹饷之失败
第四十二章 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
惠潮同举之计划 邓子瑜之活动 七女湖之战况 清军之败北 解散后情形 清吏之文电
第四十三章 香港余纪成之狱......
被拘之原因 第一次之胜诉 第二次之胜诉 出狱后之脱险 香港政府之损失
第四十四章 丁未钦州防城之役......
官逼民变之惨状 革命党在钦廉之势力 王和顺入钦情形 防城之占领 袭取钦州之失败 进攻灵山之战 党军解散后情形 清政府之文告
第四十五章 丁未惠州汕尾之役......
运械地点之选择 萱野在日之活动 接械起事之计画 第一次失败情形 第二次失败情形 幸运丸案馀闻 计取二辰丸械之中止 关于汕尾运械事件函牍
第四十六章 丁未镇南关之役......
关仁甫之活动 王和顺之活动 镇南关之占领 孙黄同赴战地 廿九日之炮击 陆荣廷之密使 总理回越之布置 革命军之退却 清法之交涉 法文报之记载 清政府之文电
第四十七章 戊申钦州马笃山之役......
黄克强督师 小峰之战 马督山之战 夜袭之大捷 解散之原因 清吏之文电
第四十八章 戊申河口之役......
河口之形势 黎关等之被逮 攻占炮台之剧战 南溪之占领 新街之占领 黄克强赴前敌 黄克强返越被逐 清军之战略 蛮耗之败 袭取思茅之顿挫 移师桂边情形 遣送新嘉坡情形 胡汉民之报告书 清政府之文电
第四十九章 戊申安庆熊成基之役......
熊成基略历 范传甲与吴春阳 军界之活动 起事之计画 马炮营之发难 兵败之原因 党人之生死 朱家宝之文电
第五十章 己酉哈尔滨熊成基之狱......
戊申后之行踪 密售军书之交涉 谋刺载涛之告密 被逮后之供词 就义时之壮烈 孙竹丹被害始末
第五十一章 庚戌汪黄谋炸清摄政王......
汪精卫之决心 暗杀团之组织 汪精卫之留别书 实行机关之设置 埋置炸弹之失败 炸弹案之破露 汪黄等被逮与供词 三人之定罪 营救团之效果 黄复生之自述
团购: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全10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书中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第一卷)》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关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研
《谈读书》内容简介:朱光潜先生是一个爱读书、好深思的人,涵泳于中西方文化,通过阅读培养了深厚的学养,塑造了自己的人格。他对
草根英雄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草根英雄/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收录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人们,对他们身边的抗日英雄的回忆。这些英雄有的...
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全二卷) 本书特色 友情链接:布罗代尔的另一部代表作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精装全3卷★ 32开精装...
船山选集-(全四册)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线装,采用优质纸张,印制精良,岳麓书社出版★ 王夫之,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列清初三大儒,青年时...
汉官六种 内容简介 秦、西汉时期,是封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奠基时期,官僚制度和礼仪制度均处于草创阶段,几经变易调整,始初具规模。凡诸制先后颁行的具体规定,皆随...
《味与道》内容简介:本书是上海商学院立足于大学生传统商业文化教育,开展“百名师生寻访百家百年老字号”项目的成果之一。本书着
西汉故事 本书特色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套书这所以长销四十多年...
王美盛石鼓文诅楚文墨迹 本书特色 當代學者書法藝術家、古文字學家王美盛先生,對石鼓文和詛楚文年代進行了深入考訂,之後把二者斑駁泐失的文字——補齊輔全。在此基礎上...
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 本书特色 清季新政期间,财政制度前后变化至巨。本书重点探讨清季财政改制中“变”与“不变”的复杂面相,揭示“财”与“政”在制度变动过程中...
1979-2009-云南考古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汪宁生1980年出版的《云南考古》一书的补充,在一些内容与汪宁生先生《云南...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
《历史的声音》内容简介:一场演讲何以改变民族、国家甚至世界的命运?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全新力作! 一本书
希罗多德历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希罗多德历史(套装全两册 汉译名著本)》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学家希罗多德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诸城...
海盗简史 本书特色 海盗们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大行其道,其中很多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海盗简史》介绍了载入史册的海盗们,甚至包括中国女性在内的女海盗,为数不多却勇...
《资治通鉴》语录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以各朝各代治乱兴衰为线索,在记录历史的同时,分析帝王人臣的品德善恶,治国理政的政策得失,总结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因此受...
法国大革命的降临 本书特色 乔治·勒费弗尔是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法国大革命史家之一。他的专门性著作,将农民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置于大革命史的中心舞台;他的一...
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 目录 导言 提出问题**编 历史、马克思主义和机构**章 需要历史第二章 重读马克思:在阅读德里达之后第三章 历...
中国东北民族史 本书特色《中国东北民族史(套装共3册)》介绍东北民族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金毓黻《东北通史》和傅斯年《东北史纲》中对东北民族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