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研院学人文库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公私观念与自由民主、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变迁、民国人物与思想三个部分。所收论文,涵及黄克武先生关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观念和人物等相关文稿,展现了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知识分子如何与中、西多样思潮交织互动的历史图景。
甲编:公私观念与自由民主
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
一、前言
二、清中叶以降经世思想对公私问题的讨论
三、以君民共主或民主来实现大公无私
四、自主之权、絜矩之道与公私
五、自由、权利、国民与公私
六、开明自营与公私
七、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派的公私观
八、结论
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意义与渊源
一、前言
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特点与演变
三、清末民初中国民主思想的解析
四、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清末民初民主思想之差异及其诠释
五、清末民初民主思想的渊源: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六、结论
近代中国转型时代的民主观念?
一、前言:转型时代的词汇竞争与文化想象
二、西方两种民主传统:弥尔主义与卢梭主义
三、两种乐观主义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特征
四、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意识本位的历史发展论”
五、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支流——严复、梁启超与中国式的弥尔主义
六、结论
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的发展:从严复到殷海光
一、前言
二、自由主义是什么?
三、二十世纪中国自由主义之挫败
四、“三个缺失”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复杂面貌
五、新儒家思想对自由主义的反省与批判
六、结论
乙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变迁
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以墨子学为中心之分析
一、前言
二、清代墨学的复兴
三、《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的墨子学
四、一九二○年代梁启超的墨子学
五、梁启超学术思想的特点与评估——代结论
梁启超与儒家传统延续与断裂:以清末王学为中心之考察
一、前言
二、任公思想的内在逻辑
三、心有所主而兼容并蓄:阳明学与任公思想的取舍问题
四、结论
魂归何处?梁启超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再思考
一、前言:从列文森“儒教已死”的辩论谈起
二、“方死方生”抑或“更生之变”?
三、铸造“国魂”:晚清时期梁启超的“国民”思想
四、“中国不亡论”与“国性”说:梁启超的“文化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五、余论:“游魂说”与“新启蒙”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史学之追寻?
一、前言
二、实证史学、道德知识与形上世界
三、镕铸一炉——新康德主义与佛儒思想会通下的新史学
四、任公史学思想的评估——代结论
梁启超与康德?
一、楔子:梁启超著作中的康德
二、学者对梁启超译介康德之评估
三、从カント到康德:梁启超对康德中国图像的建构
四、梁启超对康德思想的阐释与评估
五、结论
严复与梁启超?
一、前言
二、严梁之初识:戊戌变法前夕
三、严梁“交锋”:戊戌之后
四、结论
丙编:民国人物与思想
民国初年孔教问题之争论(1912—1917)
一、前言
二、康有为之孔教思想
三、孔教运动之展开及儒家是否为宗教之辩论
四、国教问题之争论
五、帝制、复辟与孔教运动之衰微
六、结论
钱穆的学术思想与政治见解?
一、前言
二、钱穆史学中的政治与学术
三、钱穆的学术思想──经学与史学合一
四、钱穆的政治见解——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五、结论
胡适与赫胥黎?
一、前言
二、以人治对抗天行:胡适初遇赫胥黎
三、作为方法的赫胥黎:萨迪法则与清代考据学的会通
四、存疑主义、科学主义与知识的范围
五、结论
蒋介石与阳明学:以清末调适传统为背景之分析
一、前言
二、梁启超的调适思想与近代中国的阳明学
三、蒋介石与日本阳明学:继承与批判
四、结语
蒋介石与梁启超?
一、前?言
二、蒋介石的读书生涯、文人认同与思想倾向
三、蒋介石与梁启超
四、结论
蒋介石与贺麟?
一、前言
二、贺蒋交往:一般文献中的贺蒋关系
三、蒋贺交往:蒋档中的蒋贺关系
四、贺麟的《当代中国哲学》与蒋介石
五、结论
救国会史料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抗日救亡呼声、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为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等内容。救国会史料集 作者简介 周天...
《珍宝中的日本精神(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珍宝中的日本精神》借有形之珍宝,讲述了日本2000年的精神史。何为“精神”?它是个
《玩转苹果流量生态》内容简介:本书对苹果广告生态进行全面分析,从苹果的流量分发机制、用户经营哲学到广告投放实操经验以及运营
《罗马的胜利》内容简介:★德克斯特·霍约斯研究罗马历史36年,讲清了罗马的复杂性,一本顶一套。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学术高度,从现
《平凡与不平凡——浙江防疫抗疫一线故事》内容简介:52个故事,52次由平凡走向不凡,温度呈现“战疫”时期所有的“平凡与不凡”。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实录 本书特色 编撰《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实录》,揭露七三一部队的人权犯罪、战争责任和医学暴行,既为记录历史,又为警示未来。七三一部队旧址现为全...
《愤怒的葡萄》内容简介:《愤怒的葡萄》(1939)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出版
2014-简帛研究 本书特色 《簡帛研究二〇一四》共收録中、韓、日學者研究戰國楚簡、秦簡、漢簡、吴簡、馬王堆帛書以及韓國木簡論文、譯文等24篇,内容涉及文字校釋...
《股权最重要的事》内容简介:对企业家而言,掌权、找人和找钱是最重要的事。通过股权架构设计建立良好的所有权结构,可以使股东、
《再见,平成时代》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对于平成的回望。2019年日本改年号为令和,结束了平成时代。新井一二三回望
大宋文臣:兴邦还是误国-宋代 本书特色 ◆大陆**套以人物群体为中心,通过其人其事在历史关键处的作为来探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并以今天的立场加以分析的普及历史...
《春秋后期霸权兴衰大起底》内容简介:伍子胥的快意复仇,越王勾践的终极翻盘,这些历史故事,千百年来,早已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内容简介:《Python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从初学者角度出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实
古代埃及社会生活-古代社会生活史手册 本书特色 古代社会生活史手册丛书全面介绍了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代埃及、古代玛雅、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欧洲文艺复兴、日本中世...
《敬业乐群》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敬业乐群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中国古人关于敬业、乐群方
老城影记商丘-寻找熟悉而陌生的古城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新兴而古老的城市,这是一个亲近而遥远的城市,这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城市,这是一个喧嚣而宁静的城市,这是一个物...
《互联网群体传播: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系统论述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概念、动因、主体、渠道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农户、集体与国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乡村集体为中间层次,以国家的逻辑为最高层面,通过“土
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 内容简介 根据辽朝境内的主要民族构成情况,本书一方面研究辽朝契丹、奚、渤海、汉人等民族的主要世家大族有哪些,他们的发展道路都有些什么特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