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导言 文本中见历史细节处显精神
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关于“五四”运动的另类叙述
一 关于“五四运动”
二 五月四日那一天
花开春日
集会天安门前
受气东交民巷
火烧赵家楼
夜囚警察厅
三 如何进入历史?
四 回到“五四”现场
第二章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
一 同人杂志“精神之团结”
二 “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
三 以“运动”的方式推进文学事业
四 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
五 提倡学术与垄断舆论
六 文化资本与历史记忆
第三章 叩问大学的意义——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
一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二 北大传统的另一种阐释
三 老北大的艺术教育
美育而非美术
社团而非院系
从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
中乐与西乐之争
博雅传统与“爱美的”
第四章 学问该如何表述——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
一 古文的骄傲与白话的先驱
二 令人神往的“提奖光复,未尝废学”
三 深思独得与有感而发
四 白话文的另一渊源
第五章 经典是怎样形成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
一 删诗事件
二 老朋友的意见
三 学生的建议
四 二周的眼光
五 胡适的自我调整
六 经典地位的确立
第六章 写在“新文化”边上——旧纸堆里的新发现
一 失落在异邦的“国故”
二 在巴黎邂逅“老北大”
三 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史”
四 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
附录一 关于《章太炎的白话文》
附录二 鲁迅为胡适删诗信件的发现
附录三 台湾版《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自序
附录四 《触摸历史?进入五四》英译本序
引用及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
中华上下五千年: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超值白金版)》:阅读者的精品·欣赏者的上品·馈赠者的佳品·收藏者的珍品一次轻松、有趣、绚烂的彩色读...
本书是1938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二辑的一个分册。本书记叙了中国自传说中之黄帝始,就出现了疆域区划的痕迹;夏代
中国的脉动-近现代史名家讲演录 本书特色 集国内*优秀的近现代史专家于一书,揭示大量晚清、民国、抗战和朝鲜战争中的政治秘闻。这些作者向公众分享前沿的研究成果,以...
"本书收近代史研究资料四种:《渟溪日记》、《花溪日记》《邵懿辰致蒋光焴函(七十通)》、《太平军陷海宁始末》。这四种资料均记
重读抗战家书 本书特色 《重读抗战家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辑整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宇宙龙骑士1:奇迹!驯龙战记》内容简介:本书2200年,当地球的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时,科学家们设计出了虫洞飞船,用来收集宇宙
《声色:永明时代的宫廷文学与文化》内容简介:在传统语境中,“声色”一词联系着“感官之娱”而暗寓贬义。本书创造性地以“声色”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新论(精)》内容简介:本书是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专刊”之一种,以柳宗元眼中的儒、佛、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笔祸史谈...
贺圣达学术文选-东南亚研究论集 本书特色 本稿是贺圣达先生多年对东南亚地区的探索研究的结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之处。在中国文学史上**次提出表层和深层的理论。...
岭南前事 本书特色 《岭南前事》讲述的是关于岭南的故事,主要是公元前222年到公元1279年之间岭南地区的故事。这1500多年是秦王朝到南宋王朝时期,公...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三藩纪事本末(简体) 本书特色《三藩纪事本末》,清杨陆荣撰。作者杂采各家野史所记,并参考王鸿绪《明史稿》中有关部分,于...
新史学:第六辑:宗教文化史:History of religious culture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宗教文化”、“宗教哲学”、“评论”、“书目索引”四部分...
蒋介石初上台湾岛 本书特色 台湾媒体*原始的新闻图片大陆首次正式出版直观反映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治、社会、民生百态展现国民党治下*真实的台湾蒋介石初上台湾岛 内容简...
《中国商用车发展报告(2022)》内容简介: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总报告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模型,概括地总结了本书的核
北宋转运使考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北宋时期转运使一职的产生、职司、功能等方面所作的较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宋代转运使上承唐代的巡院,下启元代以降的省级建置,是...
1931-1945-日本陆军的轨迹-永田铁山的构想及其支脉 本书特色 昭和陆军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打倒了一直推行国际和平协调外交、在国内也比较稳定的政党政治。它...
上帝之鞭 本书特色 刘衍钢、余太山、李锦绣编著的《上帝之鞭(精)/丝瓷之路博览》解密公元4—5世纪之间,由于亚欧大草原民族大迁徙带来的匈人横扫罗马世界之谜。来自...
本书目录简介:中国青铜时代;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夏商周三代都制与三代文化异同;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内容简介:《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又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接受了年鉴派学者“长时段”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