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十五年战争,根据江口先生亲自执笔的《广辞苑》第四版(岩波书店,1991年)上的记述是这样解释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条湖事件到1945年的投降,日本在十五年间所进行的战争,即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总称。”为什么要如此称之呢?“十五年战争这种说法,其本来的意图和意思是为了彻底明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责任。” ——安井三吉(《季刊中国》2001年秋季号)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上海、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战争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由于这一连串的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发生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命名为“十五年战争”。著者指出,这场侵略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存在着“对美英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矛盾,其结果是亚洲门罗主义抬头、扩张直至最后破产,作者的论述自始至终是围绕这一理论观点展开的。本书是日本著名现代史学家江口圭一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正义感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序章———十五年战争的意义1
第一篇满洲事变
第一章大日本帝国9
军事大国9
两面性的帝国主义与华盛顿体制10
天皇制立宪主义13
两条对外路线15
第二章十五年战争的开端17
满蒙特殊权益17
满蒙问题19
满蒙领有论21
柳条湖事件23
第三章战线的扩大26
政府的不扩大方针26
朝鲜军擅自越境28
轰炸锦州与十月事件30
嫩江、齐齐哈尔与辽西作战32
第四章上海事变与满洲国35
犬养内阁的成立35
第一次上海事变36
满洲国的建立38
五一五事件41
第五章排外主义与军国主义43
支持战争的动向43
动员民众的体系44
民众的国家意识46
反战斗争与满蒙放弃论49
第六章退出国际联盟与侵犯热河、河北省51
承认满洲国51
退出国际联盟53
侵犯热河、河北省与塘沽停战协定56
各国的反应58
第二篇分离华北
第七章非常时期63
“1935、1936年危机与五相会议63
广田外交65
皇道派与统制派67
国体明征69
第八章满洲帝国71
“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实态71
统治体制的强化73
满洲经济开发与农业移民75
反满抗日运动的展开77
第九章分离华北工作80
两个协定80
统治华北的目的82
冀东政权与秘密贸易84
抗日救国运动的展开86
第十章准战时体制88
二二六事件88
广田内阁与军部89
绥远事件与西安事变92
控制华北要求的确立94
第三篇日中战争
第十一章日中全面战争99
卢沟桥事件99
扩大论与不扩大论101
华北事变103
从第二次上海事变到中国事变105
第十二章日中战争的胶着108
战线的扩大与南京大屠杀108
“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110
徐州、武汉及广东作战113
汪兆铭工作114
第十三章东亚新秩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17
防共协定强化问题117
与美英关系的恶化119
张鼓峰事件与诺门坎事件1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2
第十四章日德意三国同盟125
日中战争与民众动员125
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缔结127
进驻北部法印与日荷磋商130
汪政权的建立131
第十五章日美谈判134
南进策与日苏中立条约134
日美谈判的开始136
德苏开战与“关特演138
进驻南部法印与对日石油禁运140
第十六章决定向美英荷开战142
开战预定142
东条内阁的成立145
开战决定147
赫尔备忘录149
第四篇亚洲太平洋战争
第十七章开战与初战的胜利153
开战的圣断153
陆海军的作战计划155
偷袭珍珠港和马来亚160
占领东南亚要地162
第十八章同盟国军队的反攻165
日本初遭空袭、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165
瓜达卡纳尔岛战役167
“绝对国防圈169
马里亚纳失陷与英帕尔溃退170
第十九章大东亚共荣圈173
占领地的统治173
掠夺、强制劳动与屠杀175
大东亚会议178
抗日解放斗争179
第二十章中国(包括满洲与台湾)、朝鲜182
中国战场182
毒气战、细菌战与鸦片185
在满洲国的掠夺与动员189
朝鲜、台湾的皇民化政策与动员190
第二十一章日本法西斯194
翼赞体制194
天皇制法西斯196
东条独裁与天皇198
战争经济及其崩溃200
第二十二章战线的崩溃203
菲律宾战役203
雅尔塔协定与近卫奏章205
空袭本土与硫黄岛战役207
冲绳的丧失209
第二十三章波茨坦宣言与原子弹轰炸212
本土决战体制212
终战工作214
波茨坦会谈216
投放原子弹218
第二十四章投降220
苏联对日宣战220
有条件地接受波茨坦宣言223
投降的圣断225
八一五事件与玉音广播、签署降书228
终章十五年战争的加害、受害与责任230
主要参考文献236
初版后记242
再版后记246
附录
卓越的学识、崇高的品格———记江口圭一先生杨栋梁251
江口圭一的日本“十五年战争研究杨栋梁262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最新版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新版)》:一部经典实用的中华五千年趣闻轶事百科全书俯瞰贯古通今的趣闻轶事 传承灿烂辉煌的中...
《首席数字官自述》内容简介:本书为作者在B2B业务数字化领域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全书主要围绕什么是B2B工业品电商、为何要发展B2
《玩赚微信朋友圈:私域流量成交与变现》内容简介:本书由“90后”朋友圈营销课程全网销售领先者、成交力课程主讲、私域流量变现践
清朝統治中國期間,在制度上既借用明制,亦有其創新。在制度移植的過程中,是「清承明制」或「參漢酌金」,則屬見仁見智。本書先
左传精解 本书特色 由左丘明*的《左传精解(读国学诵经典)》是中国古代哲学类读本,《左传》是我国现存**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左丘明所*,代...
石川祯浩,1963年生于日本山形县,198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2002年获京都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1984-1986),
唐代宫廷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唐代宫廷史(套装上下册)》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唐代宫廷史-(全二册) 内容简介 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具有高度开放...
量天度地衡万物-中国计量简史 本书特色 《量天度地衡万物:中国计量简史》是一部计量史著作,其写作目的是要揭示中国古代计量的大致形貌与历史上计量学家对计量发展之贡...
《民国衣冠》内容简介: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
戊戌政变记 本书特色 梁启超撰著的《戊戌政变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将对传统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辩证认识,熔铸到《戊戌政变记》的撰著中。在编纂思想上...
漆侠与历史学-纪念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文集 本书特色 姜锡东主编的《漆侠与历史学(纪念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文集)(精)》围绕着“漆侠先生与历史学:纪念漆侠先生逝世十...
《推进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新战略:发展与稳定关系的视角》内容简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反新疆分裂主义斗争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吴晗论明史-(全3册) 本书特色 《吴晗论明史》涵盖了明朝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以丰富详实的史料为基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全面解读了有...
灵现千年:宁波老江桥史话 本书特色 灵桥作为宁波的地标性建筑,历经浮桥时代和钢桥时代,在外形和和设计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承载着宁波人民的乡情。本书从历史的角度,...
民国杭州航空史 本书特色 渠长根所著的《民国杭州航空史》试图立足杭州,梳理、展示四十多年里航空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成就,这是一个区域性、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我...
阿拉伯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出版于1943年,是《阿拉伯通史》的简写本。书中从早期阿拉伯人讲起,对伊斯兰教的兴起,对阿拉伯人的建立国家和扩张,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论-黄惠贤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 本书特色 今年是吾师黄惠贤教授八十华诞,惠贤先生1931年6月生于湖南南县,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
黄带子 本书特色 四十集图式文学剧《黄带子》是叶曙光先生近作,在文体格式和艺术形式方面作了全新的创作尝试,提出了“图式文学剧”概念。 本...
1.导言目录 1.导言2.马克斯・韦伯和20世纪的政治学第一部分:对消费至上资本主义的批判3.马尔库塞和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的专
长城踞北:密云卷 本书特色 《北京长城文化带丛书·长城踞北》由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牵头、汇集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长城学会及北京市昌平、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