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十五年战争,根据江口先生亲自执笔的《广辞苑》第四版(岩波书店,1991年)上的记述是这样解释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条湖事件到1945年的投降,日本在十五年间所进行的战争,即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的总称。”为什么要如此称之呢?“十五年战争这种说法,其本来的意图和意思是为了彻底明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责任。” ——安井三吉(《季刊中国》2001年秋季号)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上海、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战争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由于这一连串的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发生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命名为“十五年战争”。著者指出,这场侵略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存在着“对美英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两条路线的矛盾,其结果是亚洲门罗主义抬头、扩张直至最后破产,作者的论述自始至终是围绕这一理论观点展开的。本书是日本著名现代史学家江口圭一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正义感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序章———十五年战争的意义1
第一篇满洲事变
第一章大日本帝国9
军事大国9
两面性的帝国主义与华盛顿体制10
天皇制立宪主义13
两条对外路线15
第二章十五年战争的开端17
满蒙特殊权益17
满蒙问题19
满蒙领有论21
柳条湖事件23
第三章战线的扩大26
政府的不扩大方针26
朝鲜军擅自越境28
轰炸锦州与十月事件30
嫩江、齐齐哈尔与辽西作战32
第四章上海事变与满洲国35
犬养内阁的成立35
第一次上海事变36
满洲国的建立38
五一五事件41
第五章排外主义与军国主义43
支持战争的动向43
动员民众的体系44
民众的国家意识46
反战斗争与满蒙放弃论49
第六章退出国际联盟与侵犯热河、河北省51
承认满洲国51
退出国际联盟53
侵犯热河、河北省与塘沽停战协定56
各国的反应58
第二篇分离华北
第七章非常时期63
“1935、1936年危机与五相会议63
广田外交65
皇道派与统制派67
国体明征69
第八章满洲帝国71
“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实态71
统治体制的强化73
满洲经济开发与农业移民75
反满抗日运动的展开77
第九章分离华北工作80
两个协定80
统治华北的目的82
冀东政权与秘密贸易84
抗日救国运动的展开86
第十章准战时体制88
二二六事件88
广田内阁与军部89
绥远事件与西安事变92
控制华北要求的确立94
第三篇日中战争
第十一章日中全面战争99
卢沟桥事件99
扩大论与不扩大论101
华北事变103
从第二次上海事变到中国事变105
第十二章日中战争的胶着108
战线的扩大与南京大屠杀108
“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110
徐州、武汉及广东作战113
汪兆铭工作114
第十三章东亚新秩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17
防共协定强化问题117
与美英关系的恶化119
张鼓峰事件与诺门坎事件1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2
第十四章日德意三国同盟125
日中战争与民众动员125
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缔结127
进驻北部法印与日荷磋商130
汪政权的建立131
第十五章日美谈判134
南进策与日苏中立条约134
日美谈判的开始136
德苏开战与“关特演138
进驻南部法印与对日石油禁运140
第十六章决定向美英荷开战142
开战预定142
东条内阁的成立145
开战决定147
赫尔备忘录149
第四篇亚洲太平洋战争
第十七章开战与初战的胜利153
开战的圣断153
陆海军的作战计划155
偷袭珍珠港和马来亚160
占领东南亚要地162
第十八章同盟国军队的反攻165
日本初遭空袭、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165
瓜达卡纳尔岛战役167
“绝对国防圈169
马里亚纳失陷与英帕尔溃退170
第十九章大东亚共荣圈173
占领地的统治173
掠夺、强制劳动与屠杀175
大东亚会议178
抗日解放斗争179
第二十章中国(包括满洲与台湾)、朝鲜182
中国战场182
毒气战、细菌战与鸦片185
在满洲国的掠夺与动员189
朝鲜、台湾的皇民化政策与动员190
第二十一章日本法西斯194
翼赞体制194
天皇制法西斯196
东条独裁与天皇198
战争经济及其崩溃200
第二十二章战线的崩溃203
菲律宾战役203
雅尔塔协定与近卫奏章205
空袭本土与硫黄岛战役207
冲绳的丧失209
第二十三章波茨坦宣言与原子弹轰炸212
本土决战体制212
终战工作214
波茨坦会谈216
投放原子弹218
第二十四章投降220
苏联对日宣战220
有条件地接受波茨坦宣言223
投降的圣断225
八一五事件与玉音广播、签署降书228
终章十五年战争的加害、受害与责任230
主要参考文献236
初版后记242
再版后记246
附录
卓越的学识、崇高的品格———记江口圭一先生杨栋梁251
江口圭一的日本“十五年战争研究杨栋梁262
文明衰亡论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部分描写了罗马帝国的繁荣并分析了巨大体系崩塌的内在与外在因素;第二部分讲述通商国家威尼斯这样的人工小岛国家如何做到兴...
金冲及文丛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 本书特色 1. 年届九旬的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新力作。2. 对革命根据地做出了新的解读。3. 材料新颖,细节故事...
《国史要义》非一般意义上的“史学史”或“史学通论”。透过史学要义的诠释,归宗于中国人本主义的弘扬,是为《国史要义》的主旨
1979,這一年是一部史詩的序幕。四個人,一個團體,五個故事,開啟了反動與開創之旅。若望保祿二世、鄧小平、柴契爾夫人、霍梅尼
有容乃大-辽宋金元时期饮食器具研究 本书特色 辽宋金元时期社会背景具有政权对峙并立的特点,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的频繁交互时期,是中国古代饮食器具集大...
中国古代典籍 本书特色 陈薛俊怡编著的《中国古代典籍》参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时间大致白未秋战国时期至清未,选取100余种较能代表我国传优文化的典籍,分为儒家典籍...
活在大清:历史旅行指南 活生生的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1、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类普及读物,集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语言通俗有趣,也呈现出了很多历史细节,既保证了阅读...
阳明学刊(第6辑) 本书特色 《阳明学刊(第6辑)》由张新民编著,本辑阳明学研究专栏隆重推出二十篇重要论文,也可看成是学术纪念活动的再继续。全书分为七篇,分别介...
《西南联大国史课》内容简介:本书主题为“国史课”。中国通史为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必修课。本书以时间为轴,由远及近,收录张荫麟
从历史看人物-许倬云看历史-02 本书特色 “许倬云看历史”系列包括《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人物》《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缘何参与大学国际化》内容简介: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特征,也是我国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战略
西洋史: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民国时代有才气的外国历史教科书胡适盛赞本书:一部开山的作品历史作品可以更优美更有诗意中国人都知道韦尔斯和《世界史纲》,知道房龙和《...
辽史百官志考订 本书特色 官制是理解国家机构运作及变迁之基石,因此向 来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历朝官制 的研究中,正史的《百(职)官志》都是核心史...
禹州瓦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04年7月1版1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参与的专家学者众多,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担任编...
图解三国志 本书特色 特色一:精筛版本、扩充品种。选读者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品种,选市场热销、畅销的经典品种,选适应时代需求,能为读者提升修养,消除困惑、开启智慧...
八月炮火 本书特色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荒谬而真实,你所知道的一战,从未如此细入骨髓!普利策奖经典历史著作!一战首月,行动者粉墨登场,以主观之意操纵亿...
南朝史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内容简介 《南朝史解读》推荐了历史具有重要的人生教育价值。阅读史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史书浩如烟海,如...
中华上下五千年: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超值白金版)》:阅读者的精品·欣赏者的上品·馈赠者的佳品·收藏者的珍品一次轻松、有趣、绚烂的彩色读...
我所知道的伪满政权 本书特色 1932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占 领东北,扶植爱新觉罗·溥仪,建立起傀儡政权&...
《《老子》通识》内容简介:《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等,是先秦时代极为重要的一部典籍,后成为道家学派的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