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拉•施特恩,德国最重要的女出版人之一,1960-1970年间担任Kiepengheuer und Witsch出版社领导职位,之后在WDR(西德广播)任编辑。她的富有建设性的评论文章常引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退休后,她撰写了一系列人物传记,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就包括关于Dorothea Schlegel (弗•施莱格尔的妻子)和RahelVarnhagen的传记作品。
汉斯•莫姆森1930年生于马堡,大学主修历史、日耳曼文学、哲学。1968年至1996年在波鸿鲁尔大学任教授,讲授近现代史。1977年,他在这里担任工人运动史研究所所长。他已发表过大量文字作品,内容涉及社会民主制的历史和工人运动历史、德国抵抗运动、魏玛共和国以及纳粹军事工业。他与曼费雷德•格里格尔合作编纂过一部纪实作品《第三帝国下的大众汽车厂及其员工》。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战争年代,德国经济的增长力和现代化进程建立在对强制劳工的剥削基础之上。此外,莫姆森还在《从魏玛到希特勒》一书中深刻剖析了第三帝国的内部宪法,在调研报告《希特勒的替代品》中,对1944年7月20日抵抗运动的政治和社会反响作了深入地研究。
希尔克•洛伦茨生于1962年,大学主修日耳曼文学和历史。在斯图加特《星期天周报》担任杂志业务主管。2003年,她搜集整理了那些儿童时代经历过二战的人物生平故事。于是,《战争中的孩子——一代人的命运》一书应运而生。
米尔亚姆•普莱斯勒,1940年生,毕业于法兰克福(缅)造型艺术学院。1962年到了以色列,在移民区集体农庄工作过一段时间。1970年回国后,尝试过各种不同的职业,抚养三个女儿长大,并开始写作儿童及青少年书籍。1980年,小说处女作《苦味巧克力》一举获得著名的奥尔登堡儿童及青少年图书奖;同时从事希伯来玉、通用南非语、英语、荷兰语的翻译工作,出版过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她还撰写了一本关于安妮•弗兰克的书,《我如此渴望——安妮•弗兰克的一生》。另外,一本《玛尔卡•迈》为她收获了很多奖项。洛伦茨在这本书里虚构了一个七岁的犹太女孩,同家人从纳粹德国逃到波兰农村之后,不得不再回到德国为生存而斗争的故事。
赫尔曼•芬克,1940年生于下萨克森的雷德-艾姆斯,曾在汉堡大学主修历史和社会学。她曾常年在多家日报社做过编辑,如帕本堡的《艾姆斯报》,汉堡的NDR等。1981至1986年,担任ARD驻日本通讯员;1986至1990年,任NDR和WDR驻美国通讯员;1991至1992年任ARD直播室柏林(东)社长;此后直到2000年在不来梅广播台任节目导演;2000年至今任驻东欧/巴尔干通讯记者。现住在不来梅和柏林两地,著作甚丰,其中包括《苏菲•绍尔短暂的一生》,《卡托•伯恩杰斯•范•贝克——我从不为生存而乞讨》。她的作品为她带来许多褒奖,包括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哈特穆特•冯•亨蒂希,1925年生于Posen,父亲人当时德国总领事馆总领事。父母离婚后,他在国外漂泊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加利福尼亚,哥伦比亚,荷兰。在柏林的法语中学上了六年学;1943年入伍,战争结束时被美军俘虏;1945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古代语言,195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实科中学教了十年希腊语和拉丁文;1963年在哥廷根大学和比勒费尔德大学担任教育学教授,其间还创立了实验室和高级讲座。退休十多年来,一直是一位冷静的时代观察者。
卡洛拉•施特恩,1925年生于乌瑟多姆岛,原名叫埃里卡•阿斯姆斯。二战后在民主德国当过教师。五十年代逃亡到西柏林,之后凭借东德问题专家的身份出版过多种文字作品。由于东德国家安全部门曾两次企图抓捕她,她用笔名卡洛拉•施特恩发表纪实作品。大多数人只知道她的笔名。
六十年代,施特恩在科隆一家出版社负责政审工作。1970年以后在WDR任评论员、编辑。退休后出版过两本书,《在记忆的网里》和《双重生活》,讲述了自己的一生。此外她还出版了几位重要女性的传记作品,获得了成功。
英克•布罗德森,1950年生,大学专修历史专业,曾从事过一段短暂的教学工作,之后长年担任罗沃尔特出版社政治书籍审校员、出版人,后在柏林罗沃尔特出版社任主编。很多年前,她曾与别人共同编纂过一本书,讲述人们在阿道夫•希特勒任总理期间的生活经历。这些人有一个是来自她家乡的共产主义者,于1933年被捕。布罗德森森从这个人身上了解到许多有关自己家乡以及她在纳粹时代就知道的人的故事。
如今,布罗德森为许多作家及相应的图书项目作代理,同时还是在五国发行的《卡夫卡》杂志的代理人。同多丽丝•施罗德-克普夫合作出版了《元首的家在游泳池里》,与梅布里特•伊尔纳合作出版了《电波中的谎言——关于媒体和传媒者》。
内容提要:本书是《施米特文集》的第四集。与马克思一样,施米特不仅能针对现实历史的政治问题搞大学问,也是写实际政论的高手。
《间谍先生:豺狼的日子》内容简介:1963年8月25日,星期天,法国总统戴高乐不顾劝阻,出席一场声势浩大的公众聚会。豺狼,受雇在这
艺术的召唤-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2-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艺术的召唤(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2)》描写了21位艺术大师们在艺术之路上...
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本书特色 刘次沅所著的《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记载的天文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现...
宋金元卷-山东通史 内容简介 山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省,全面研究总结和宣传山东历史,继承和弘扬齐鲁文化优良传统,借鉴前人所遗留的宝...
《牛虻》内容简介:《牛虻》以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的斗争为背景,以爱国志士“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
《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内容简介: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八卷,讲述的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
《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内容简介:19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的硝烟中诞生。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五九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第159辑)》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从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征集到的文史资料进行编辑的成果。分“口述历史”、“...
全球史评论-第三辑 内容简介 《全球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刊性质的连续出版物,包括“全球史理论与方法”、“全球史专题研究”、“全球史/世界...
《互为东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对话》内容简介:本书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理论和翻
话说中国大历史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大历史》,六卷本图文对照,全景展示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以中国各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将上起原始社...
五口通商变局 内容简介 五口通商,实为中国近代港埠都市发展的先声,亦系近代史上的一重大关键,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影响甚巨。作者批寻大量极为罕见的中...
陔余丛考(全3册) 本书特色 《陔余丛考》共四十三卷,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前后以类相从,从前至后共有以下主题:论经义,论史学,杂论掌故,论艺文,论纪年,论官制,论...
简帛(第二辑)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简帛》创刊于2006年,是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一辑。2013年受到...
宁夏三马-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宁夏三马——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祖籍甘肃河州(今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他们自1912年至1949年宁夏解放前,相...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本书特色 1.“民国清流”系列是民国大师集体演绎的经典史诗级传记。《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系作者汪兆骞继“民国清流”系列七...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2:晦暗不明的战争》详述了波兰的覆灭、法国前线的战况以及北欧国家惨遭蹂躏等事件;此外,作为当时
《平安时代(岩波日本史·第三卷)》内容简介:自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开始,日本进入平安时代。从八世纪末到十二世纪末的四百年
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