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拉•施特恩,德国最重要的女出版人之一,1960-1970年间担任Kiepengheuer und Witsch出版社领导职位,之后在WDR(西德广播)任编辑。她的富有建设性的评论文章常引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退休后,她撰写了一系列人物传记,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就包括关于Dorothea Schlegel (弗•施莱格尔的妻子)和RahelVarnhagen的传记作品。
汉斯•莫姆森1930年生于马堡,大学主修历史、日耳曼文学、哲学。1968年至1996年在波鸿鲁尔大学任教授,讲授近现代史。1977年,他在这里担任工人运动史研究所所长。他已发表过大量文字作品,内容涉及社会民主制的历史和工人运动历史、德国抵抗运动、魏玛共和国以及纳粹军事工业。他与曼费雷德•格里格尔合作编纂过一部纪实作品《第三帝国下的大众汽车厂及其员工》。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战争年代,德国经济的增长力和现代化进程建立在对强制劳工的剥削基础之上。此外,莫姆森还在《从魏玛到希特勒》一书中深刻剖析了第三帝国的内部宪法,在调研报告《希特勒的替代品》中,对1944年7月20日抵抗运动的政治和社会反响作了深入地研究。
希尔克•洛伦茨生于1962年,大学主修日耳曼文学和历史。在斯图加特《星期天周报》担任杂志业务主管。2003年,她搜集整理了那些儿童时代经历过二战的人物生平故事。于是,《战争中的孩子——一代人的命运》一书应运而生。
米尔亚姆•普莱斯勒,1940年生,毕业于法兰克福(缅)造型艺术学院。1962年到了以色列,在移民区集体农庄工作过一段时间。1970年回国后,尝试过各种不同的职业,抚养三个女儿长大,并开始写作儿童及青少年书籍。1980年,小说处女作《苦味巧克力》一举获得著名的奥尔登堡儿童及青少年图书奖;同时从事希伯来玉、通用南非语、英语、荷兰语的翻译工作,出版过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她还撰写了一本关于安妮•弗兰克的书,《我如此渴望——安妮•弗兰克的一生》。另外,一本《玛尔卡•迈》为她收获了很多奖项。洛伦茨在这本书里虚构了一个七岁的犹太女孩,同家人从纳粹德国逃到波兰农村之后,不得不再回到德国为生存而斗争的故事。
赫尔曼•芬克,1940年生于下萨克森的雷德-艾姆斯,曾在汉堡大学主修历史和社会学。她曾常年在多家日报社做过编辑,如帕本堡的《艾姆斯报》,汉堡的NDR等。1981至1986年,担任ARD驻日本通讯员;1986至1990年,任NDR和WDR驻美国通讯员;1991至1992年任ARD直播室柏林(东)社长;此后直到2000年在不来梅广播台任节目导演;2000年至今任驻东欧/巴尔干通讯记者。现住在不来梅和柏林两地,著作甚丰,其中包括《苏菲•绍尔短暂的一生》,《卡托•伯恩杰斯•范•贝克——我从不为生存而乞讨》。她的作品为她带来许多褒奖,包括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哈特穆特•冯•亨蒂希,1925年生于Posen,父亲人当时德国总领事馆总领事。父母离婚后,他在国外漂泊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加利福尼亚,哥伦比亚,荷兰。在柏林的法语中学上了六年学;1943年入伍,战争结束时被美军俘虏;1945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古代语言,195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实科中学教了十年希腊语和拉丁文;1963年在哥廷根大学和比勒费尔德大学担任教育学教授,其间还创立了实验室和高级讲座。退休十多年来,一直是一位冷静的时代观察者。
卡洛拉•施特恩,1925年生于乌瑟多姆岛,原名叫埃里卡•阿斯姆斯。二战后在民主德国当过教师。五十年代逃亡到西柏林,之后凭借东德问题专家的身份出版过多种文字作品。由于东德国家安全部门曾两次企图抓捕她,她用笔名卡洛拉•施特恩发表纪实作品。大多数人只知道她的笔名。
六十年代,施特恩在科隆一家出版社负责政审工作。1970年以后在WDR任评论员、编辑。退休后出版过两本书,《在记忆的网里》和《双重生活》,讲述了自己的一生。此外她还出版了几位重要女性的传记作品,获得了成功。
英克•布罗德森,1950年生,大学专修历史专业,曾从事过一段短暂的教学工作,之后长年担任罗沃尔特出版社政治书籍审校员、出版人,后在柏林罗沃尔特出版社任主编。很多年前,她曾与别人共同编纂过一本书,讲述人们在阿道夫•希特勒任总理期间的生活经历。这些人有一个是来自她家乡的共产主义者,于1933年被捕。布罗德森森从这个人身上了解到许多有关自己家乡以及她在纳粹时代就知道的人的故事。
如今,布罗德森为许多作家及相应的图书项目作代理,同时还是在五国发行的《卡夫卡》杂志的代理人。同多丽丝•施罗德-克普夫合作出版了《元首的家在游泳池里》,与梅布里特•伊尔纳合作出版了《电波中的谎言——关于媒体和传媒者》。
古都西安:隋唐长安城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隋唐长安城选址与城市建设;隋唐长安城空间结构及特征;唐长安城建筑耗材;隋唐长安城供水系统;隋唐长安城...
VampireNationisanuancedanalysisoftheculturalandpoliticalrhetoricframingtheserbsa...
元史-蔡东藩中华史 本书特色 朝代更迭下的民俗民生,千古兴亡中的得失成败毛泽东喜爱并推荐的历朝通俗演义顾颉刚、二月河等高度评价的通俗历史巨著元史-蔡东藩中华史 ...
《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第二版)》内容简介:缠足的历史充满了抵触和意料之外的转折。缠足源于中古时期中国的宫廷舞
大国格局-(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柏林战役恐怕是第二...
美洲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系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罗荣渠先生文集之二,分三部分,分别为“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谜”、“拉丁美洲史大纲”和“拉丁美洲史论”。破解中国人发现美洲之...
《萨什卡》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地编辑出版了这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看得见的中国史--西周 本书特色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文王治岐,万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
民俗学概论(第二版) 内容简介 《民俗学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民俗学概论》的修订版,是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基础理论教材。《民俗学...
世界历史一本通 目录 古代世界早期人类2岩石画4*早的农民6远古时代的巨石8铁器时代10早期的城市12古埃及14美索不达米亚16古代中国和印度18纸张的生产及应...
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 本书特色 1. 西域探险史存有许多难解之谜据今100多年前,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接之际,西域突然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而这持续百年的“丝绸之...
《盛开·90后新概念·花样年华书系·青梅纪》内容简介:本书共分六辑,每个章节主题独立,构思新颖。本书作品依然体现新概念作文参
国宝一九三三~一九四九 本书特色 卖点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进逼山海关,北平告急,故宫几十万件国宝牵动国民之心。硝烟炮火中,一场规模浩大、惊心动魄的故宫...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内容简介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本书以专题讲义...
《鸦片战争(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深圳读书月“年度好书”◎简·米哈尔斯基奖获奖作品 ◎奥威尔奖入围作品 ◎英国汉学家蓝诗
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罗马历史巨变时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和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的专门著作。该书在论述罗马从共...
明代八股文史 本书特色 作者曾在搜集、研究了一百多种、近千册明清八股文刻本、几百篇明清学者撰写的八股文集序言、专论后撰写了《明代八股文史探》一书。应当说,那是目...
《解密·颈肩痛》内容简介:疼痛是一种看不见的酷刑,慢性疼痛更折磨人。疼痛是组织损伤导致感觉神经系统产生的一个异常信号,请不
《文明的故事5:文艺复兴》内容简介:《文艺复兴》,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5卷。从彼特拉克到马基雅维利,从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20》内容简介:《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00多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