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现代西方哲学》是在《现代西方哲学》1981年初版、特别是1990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再次修订而成的,可以看做是该书的第三版。这次修订的重点是力图进一步摆脱“左”的思想影响,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从整体上重新评价现代西方哲学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由于这个新的版本在指导思想上与初版和修订本都有所不同,为了与之区分开来,我们将其改名为《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新编》与初版及修订本当然有连续性,但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目标。初版的主旨是从无到有,初步搭出本学科的理论框架。修订本力图对在“左”的影响下形成的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方式多少有些突破,使本学科的研究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新编》除了进一步探讨如何使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外,更着力于探讨如何促使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进入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新阶段。《现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版本大概可以代表我对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如果说我个人尚能力图使自己的研究紧跟我国本学科研究的步伐,那么《新编现代西方哲学》的这三个版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许能多少体现近20年来我国本学科研究的轨迹。
序言
绪论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三、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四、现代西方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第一章 实证主义
第一节 实证主义概况
第二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
第三节 穆勒的归纳主义
第四节 斯宾塞的综合哲学
第二章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
第二节 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
第三节 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主义
第四节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
第三章 新康德主义
第一节 新康德主义概况
第二节 早期新康德主义者朗格的哲学
第三节 柯亨和马堡学派
第四节 文德尔班和弗莱堡学派
第五节 新康德主义的伦理学社会主义
第四章 马赫主义
第一节 马赫主义概况
第二节 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第三节 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第四节 彭加勒的约定论
第五章 生命哲学
第一节 生命哲学概况
第二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生命哲学
第三节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第六章 新黑格尔主义
第一节 新黑格尔主义概况
第二节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
第三节 美国新黑格尔主义
第四节 德、意新黑格尔主义
第七章 实用主义
第一节 实用主义概况
第二节 皮尔士与实用主义的创立
第三节 詹姆士与实用主义的系统化
第四节 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
第八章 20世纪的实在主义思潮
第一节 20世纪实在主义思潮概况
第二节 迈农的对象论和尼哈特曼的本体论的实在主义
第三节 亚历山大的层创进化论和怀特海的有机体哲学
第四节 美国新实在主义
第五节 批判实在主义
第九章 分析哲学(上)
第一节 分析哲学概况
第二节 分析哲学之父——弗雷格
第三节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第四节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第五节 逻辑经验主义运动
第十章 分析哲学(下)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
第二节 日常语言哲学
第三节 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
第四节 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
第五节 分析哲学的最新发展——戴维森与达米特
第十一章 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概况和胡塞尔的哲学活动
第二节 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意向性理论
第四节 现象学的方法
第五节 生活世界和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
第六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第十二章 存在主义
第一节 存在主义概况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第三节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
第四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
第十三章 哲学人类学和人类文化哲学
第一节 哲学人类学概况
第二节 舍勒和哲学人类学的创立
第三节 哲学人类学的几种新形态
第四节 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
第十四章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一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概况
第二节 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
第三节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
第四节 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
第五节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第六节 发生学结构主义
第七节 巴尔特结构消融论与本文批判论
第八节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第九节 福柯的后结构主义
第十五章 弗洛伊德主义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主义概况
第二节 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
第三节 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四节 阿德勒和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造和发展
第五节 新弗洛伊德主义
第六节 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第十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概况
第二节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三节 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十七章 哲学释义学
第一节 哲学释义学概况
第二节 哲学释义学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哲学释义学
第四节 伽达默尔的哲学释义学
第五节 利科的哲学释义学
第十八章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第一节 波普尔的朴素否证论
第二节 拉卡托斯的精致否证主义
第三节 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
第四节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方法论和相对主义
第五节 劳丹与历史主义尾声
第六节 科学实在论
第七节 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之争
第十九章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
第一节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概况
第二节 马利坦与新托马斯主义
第三节 鲍恩与美国人格主义
第四节 穆尼埃与法国人格主义
第五节 蒂里希与新正统主义神学
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后现代主义唑
第一节 当前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倾向
第二节 当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基本倾向
第三节 利奥塔对后现代状况的描述
第四节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与后现代文化
第五节 当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第六节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哲学的走向
英汉人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方术丛书--中国古代预言 本书特色 对于现代人来说,方术是个既熟悉又隔膜的现象。有的人笼统地把方术等间于迷信,这其实是不大恰当的。如果就学术与科学的关系...
四书释义-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内容简介 本書分為《論語要略》、《孟子要略》、《大學中庸釋義》三部分。以《四書》為目,對其進行闡釋與發揮。將《論》、《孟》裁為要略...
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留下明确...
废黜自我: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及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 本书特色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
佛家自然健康法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文涉佛家独具神效的静分禅定、调息养气、瑜迦健体等修炼绝技;秘不示人的健康和长寿、安神祛病、驻春养颜的自然保健妙方,以及众多卓有...
从“有无之辩”走向“自然”之境:王弼哲学的精神 本书特色 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无”的哲学面向,对&ldquo...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目录 目录 前言 吕氏春秋序 孟春纪** 孟春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仲春纪第二 仲春 贵生 情欲 当染 功名(一作由道) 季春纪第三 ...
本书共选录了古今近500位名人的格言2700条,按内容分为58类。这些格言,蕴含丰富,多角度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各种看法,内容
自我的建构与解构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述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专著。作者对传统的主体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正在于马克思*早解构了传统的主体概...
清代八卦教 本书特色 《清代八卦教/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编著者马西沙。《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收录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优秀代表作...
性格的塑造 本书特色《性格的塑造》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59岁时完成的一本书,书前附有w.贝仁·吴尔夫医学博士的精彩导读。作者搜集了阿...
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 本书特色 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儒家传统的重振必须同时承担两个方面的功能;既要为文化认同的维持提供象征,又要为自由民主的落实创造条件。...
做哲学-如何更清晰地思考.写作和争论 本书特色受过哲学思维训练的人,相比普通人能更条理清晰地进行思考、写作和争论。他们学会了将思考与言说结合起来的艺术。这在获得...
康德曲行认知条件对教育社会学的启示 本书特色 根据康德曲行认知理论,人的心智是接受性的而不是生产性的,任何认识都需要对象以某种方式被给予,感性直观的形成基于对象...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是关于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专著。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
本书论述先秦诸子学术,有三个特点:第一,全面分析先秦学派的源流,除道、儒、法、名、墨、阴阳等六家之外,兼及纵横家、兵家、
道藏源流考 内容简介 一九四二年国符任敎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于龙泉镇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始得读道藏。自是而后,历年翻阅箭录,排比推考,缮为草稿,积成数尺。...
当代中国公益伦理 本书特色 公益伦理是在对弱势群体实施人道救助的公益活动中调节救助者和被救助者即弱势群体之间各方面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公益救助活动中各...
哲学卷-生生之境-顾城海外遗集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一为顾城、谢烨及德国朋友的谈话;二是顾城于1993年7月1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所做的《没有目的的“...
地学歌诀集成 内容简介 风水学,起源于古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博大精深,又有些神秘和遥远。本书不是一本单纯解释风水的理论读本,也不是一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