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文明产生起,法国思想就以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居特殊地位,而通观近五十年来当代法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同样可以发现,它依然构建着当代整个世界文明及其理论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
向中国介绍法国当代思想,用法国哲学学会主席雅克·董特的话说,是“再也找不到别的任何人,可以比他更好地描绘出来”了。
如果说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曾经是整个欧洲思想革命的理论源泉和“哲学导论”的话,那么,在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当代法国思想又一次光荣地成为西方文化彻底重构的主要动力来源和“哲学导论”。
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至世纪末的当代法国思想革命运动,不仅不是第一次启蒙运动的简单延续或翻版,而且,它的创造性和彻底性,简直就是一场真正的“反启蒙”,是对第一次启蒙运动发展方向的“后启蒙”。当代法国思想,几乎成为欧洲和整个西方文化及其基本理论在当代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变革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在这一时期,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符号论、诠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建构主义、新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各种理论思潮先后涌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创造书面。
当代法国思想,是由一批卓越的法国思想家和优秀的法国知识分子所创造,并不断充实和发展起来的集体思想产品。列维-斯特劳斯、拉康、罗兰·巴特、福柯、德里达、利奥塔、鲍德里亚、布迪厄、里克尔、德勒兹……这些光辉名字所隐含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对整个世界文明的贡献不言而喻。
本书所要呈现的,是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的五十年内法国思想的演变历程,包括它的思考主题、思维模式、论战过程、重构以及由此导出的各种带启发性的重要思想观点的形成及其实际效果。作者在旅居法国生活、学习和研究的二十多年中,对法国思想和文化耳濡目染,与法国思想家们往来相交。向中国介绍法国当代思想,用法国哲学学会主席雅克·董特的话说,是“再也找不到别的任何人,可以比他更好地描绘出来”了。
目录
贾克·董特序(中文版) 9
贾克·董特序(法文版) 11
AVANT-PROPOS 11
自序 14
导论:关于人的命运与西方文化奥秘的思想论战 19
第一节 当代法国思想的独创 19
第二节 在世界大战中浴火重生和历史的洗礼 22
第三节 当代法国现象学运动 24
(一)3H的思想威力 24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余音 27
(三)沙特的存在主义及其现象学基础 29
(四)不断超越‘他者’的列维纳斯伦理现象学 33
(五)梅洛彭迪的身体生存现象学 36
(六)当代法国现象学运动的伟大意义 41
第四节 ‘三位怀疑大师’的思想启发 42
(一)马克思批判精神的阐扬 46
(1)法国研究马克思历史传统的重生 47
(2)马克思思想重构三部曲 50
(二)从弗罗伊德到拉康和福柯的精神分析运动 57
(三)新尼采主义的诞生及其演变 59
第五节 人的自我否定:向人文主义挑战 62
(一) 对于‘人’的批判交响乐序曲 62
(二)对自然权利论和启蒙时代人性论的反叛 63
(三)对人的自由的重新探索 66
(四)人的主体性的虚设及其在理论视域中的消逝 67
(五)后现代关于‘非人’的论述的新挑战 71
第六节 返回自然和日常生活本身 73
(一)日常生活的超越性 73
(二)批判传统本质论以提升日常生活的理论意义 75
(三)研究日常生活基本结构作为理论思想的基础 76
(四)日常生活的反思性 79
第七节 揭开语言及其论述的奥秘 80
(一)法国当代语言学转折的特点 81
(1)发生语言学转折的具体历史时空 81
(2)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艺术创作经验的启发 82
(3)从多学科及多景观的语言研究中吸取养料 85
(二)拔除西方语音中心主义的根源 89
(1)追索并颠覆语音中心主义的重要性 89
(2)批判传统话语首先必须颠覆话语中的‘逻辑’ 89
(3)语音中心主义是传统形上学的基础 90
(4)语音中心主义是传统认识论、真理论和道德论的灵魂 92
(5)语音中心主义与主体中心主义的一致性 93
(三)在生活世界中破解语音中心主义的迷思 95
(1)从人的生命的双重性揭示语言象征的双重结构 95
(2)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 96
(3)现代日常生活对破解语言迷思的启示 99
(四)探索语言奥秘的典范转换 101
第八节 对于历史的解构 103
第九节 对‘现代性’的批判 110
(一)现代性及其自我批判力量的形成 110
(二)作为现代性的内在批判力量的当代法国思想 115
(三)对现代社会三大主轴的解构 116
(四)对现代文化及技术的集中批判 120
(1)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文化与技术 120
(2)揭示现代文化的奥秘 121
(3)对于当代技术专制的批判 124
第一章 列维•史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126
前言 126
(1)结构主义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126
(2)李维施特劳斯的生平著作 129
第一节 以“性”和“食”两大主轴而建构的人类文化 133
(1)神话是从自然向文化过渡时期的人类故事 133
(2)文化基本结构来源于自然 135
(3)性交换基本结构最初体现在原始亲属关系的模式上 137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138
(1)亲属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社会关系 138
(2)亲属关系原子结构 139
(3)亲属血缘关系的社会和自然双重性 140
(4)衬托亲属关系的语词系统 140
(5)巩固亲属关系的态度系统 141
(6)乱伦禁忌的决定性意义 142
第三节 神话的结构是人类心灵运作模式的表现形式 143
(1)神话研究在结构主义人类学中的关键地位 143
(2)李维施特劳斯《神话学》的基本结构 144
(3)神话结构的变换性和同一性 146
(4)神话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147
第四节 李维施特劳斯的符号论与象征论 149
(1)语言结构分析的重要意义 149
(2)语言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关系 150
(3)语言结构的二元对立象征性模式 151
(4)四大类型的文化基本结构 152
(5)隐喻和换喻的二元对立象征性结构 153
(6)神话思维的象征性结构 155
(7)人类象征性思维模式的同一性和灵活性 156
第二章 拉康后弗罗伊德主义 158
前言:拉康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地位 158
第一节 对弗罗伊德的超越 165
第二节 透过‘他者’对潜意识进行语言解构 166
第三節 在虚无中无限追求和超越自己的欲望 170
第四节 在语言的潜意识意向中探讨主体 176
第五节 在‘俄狄帕斯情结’之外探讨主体 180
第六节 现实、象征与想象之间的三重结构 186
第七节 简单的结论 189
第三章 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论 190
第一节 罗兰•巴特符号论的后结构主义性质 190
第二节 以‘零度书写’彰显作家的社会职责 193
第三节 在文学评论中探讨语言符号的奥秘 199
第四节 对于流行文化的符号论研究 202
第五节 巴特符号论的后现代意义 206
第四章 褔柯的新尼采主义 211
第一节 叛逆细胞充满全身的“异数” 211
第二节 研究主题及作品概述 215
第三节 作为事件的“论述” 218
第四节 知识考古学的基本意义 222
第五节 权力系谱学 225
第六节 权力的普遍性与策略性 230
(一)在力的紧张关系中运作的权力 230
(二)权力运作的不同模式 232
(三)权力系谱学的基本策略 236
第七节 监狱是当代社会的典型缩影 238
第八节 自身的技术与规训策略 241
(一)自身的技术与主体的建构 241
(二)自身的技术的不同模式 243
(三)对于身体和性的规训 245
第九节 自身的历史本体论与生存美学 248
第五章 德里达反语音中心的解构论 255
第一节 海神普罗德斯式的人物 255
第二节 改造、并超越海德格的‘解构’ 263
第三节 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270
第四节 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 274
第五节 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批判 283
第六节 在书写「延异」中「解构」 287
第七节 差异化运动的可能性倾向 291
第八节 超语言的符号游戏 294
第九节 差异化中实现模糊化 297
第十节 解构主义文学评论的兴起 298
第十一节 德里达与克利丝蒂娃的对话 306
第十二节 从反语言到反艺术 310
第六章 李欧塔的后现代论述 314
第一节 李欧塔的思想历程 314
第二节 颠覆传统时空观 317
第三节 关于后现代状况的分析 322
第四节 对于传统知识‘大叙述’的批判 328
第五节 后现代信息及文化的媒体化 331
第六节 私人生活领域的信息化和透明化 336
第七节 摄影取代绘画如同新闻取代文学 338
第七章 波德里亚的消费文化批判理论 342
第一节 紧跟时代步伐的社会思想家 342
第二节 作为理论视野的日常生活 347
第三节 西方消费社会结构的转化 353
第四节 消费的语言论述化 361
第五节 从模拟文化向拟像文化的转化 368
(1)拟像游戏的普遍化 373
(2)在极端化中冒险的消费文化 374
第六节 身体与性在当代拟像文化中的地位 376
(1)身体取代心灵的崇高地位 376
(2)身体的意识形态功能 378
(3)阳具中心主义的消费文化 379
第七节 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批判 380
第八章 布尔迪厄的社会文化结构动力学 384
第一节 历练社会文化剧变的思想家 386
第二节 将社会学当成‘战场’的社会学家 392
第三节 当代社会的文化特权再生产 398
第四节 生存心态 407
(1)生存心态的基本含意 407
(2)生存心态的时空结构 410
(3)作为分类和区分化原则的生存心态 411
(4)生存心态与文化的相互转换 413
(5)作为生活风格和美学品味的生存心态 414
第五节 场域的紧张性及其结构动力学 416
(1)社会场域是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性及其象征性的产物 416
(2)社会场域同资本之间的复杂函数关系 419
(3)场域的运作走向与资本斗争中的策略 421
(4)国家政权场域的特殊运作逻辑 425
(5)场域的相对性、相关系性及其阅读的反思性 429
第六节 语言交换市场及象征性暴力的运作逻辑 433
(1)社会就是语言交换市场 433
(2)语言交换市场的基本策略及其象征性暴力效果 434
第九章 李克尔的反思诠释学 438
第一节 意志的现象学 441
第二节 反思的行动诠释学 449
(一)诠释学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及现象学的关系 450
(二)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改造 451
(三)精神分析学与诠释学的结合 453
(四)在论述及隐喻的多重关系中诠释意义 454
(五)从文本到行动 461
第三节 时间、记述与自身的同一性 463
第四节 政治是特殊的合理性与特殊的恶的结合 479
(一)对于政治的一贯关怀 479
(二)从政治与经济和伦理的关系探讨政治的性质 481
(三)对于哈娜‧阿莲政治哲学的肯定 483
(四)对于埃里克‧维政治哲学的继承 486
(五)对政治的恶的揭露和分析 489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491
第十章 德勒兹的混沌哲学 499
第一节 在混沌世界中战斗一生 499
第二节 混沌世界的皱褶结构 504
第三节 哲学的天真无邪性 509
第四节 关于存在和自然的哲学问题 512
第五节 ‘反俄狄帕斯’与‘欲望机器’ 515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的新篇章 519
第一节 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的历史传承和新出发点 519
(一)符号论的女性主义思想 523
(二)解构主义对逻辑中心主义和阳具中心主义的批判 526
(三)解构主义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体系的批判 528
第二节 德博娃的《第二性》及其影响 536
第三节 伊丽佳蕾 538
第四节 克利丝蒂娃 544
第十二章 阿兰.杜连的社会运动理论 547
第一节 当代社会运动的探索者 547
第二节 当代社会运动与现代性 549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信息程序化社会与社会运动 552
(1)‘行动者’的复返及其积极社会意义 553
(2)‘历史性’的基本含义 554
(3)社会运动的性质及其矛盾性 557
第四节 各种力量在社会运动中的不同角色 558
(1)知识分子在社会运动中的角色 558
(2)国家与权力与社会运动的关系 559
(3)媒体的角色与功能 560
附录一: 参考文献 562
附录二:外文-中文索引 593
作者简介 631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内容简介 632
中国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演进 本书特色 社会精英的学术思想必须以知识形态实现社会化,才能被普罗大众接受,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中国近代(1840&m...
金刚经讲记 本书特色 以指月之指入般若之门“八经五论”,总揽佛法要典,超越宗派界限。或为早期佛陀的原始教法、或为祖大德的核心论著,或为南传核心,或为北传要典,共...
中国净土宗通史 内容简介 净土思潮渊源于印度。部派佛教后期,佛陀被逐渐神化,产生了众多的本生故事。大乘佛教兴起时,从本生故事中演化出“自利利他”的本愿思想,激荡...
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本书特色 像李零修理“论语”一样看熊逸如何修理!从政治主张到生活哲学,直面《老了》的一切可疑之处。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内容简介 “对待传统经...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戴东原的哲学 本书特色本书作者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安徽绩溪人。其名字“適”取“适者...
救赎下的解放-对解放神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简介 解放神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在拉丁美洲的一种基督教马克思主义,也是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性宗教运动。它的产生...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 本书特色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由廖名春所著,周易是影响*大的中国文化典籍。对...
墨子与墨学 本书特色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创说与活动、生产观和科技理论、节约观和非乐论、政治伦理观、战争观和军事学、军事游说活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并从这些方面解读...
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耿宁是瑞士伯尔尼大学荣休教授,现象学家、汉学家★ 本书根据Sch...
梁漱溟,原名换鼎,字寿铭,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皆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
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是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者之一。本书以三篇简短的讲演,概述了作者生存哲学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运用“文化学的方法”、比较方法、“时段理论”等方法,以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方逻辑东渐与...
出埃及记是希伯来经典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讲述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通过旷野到达迦南地的故事。本书是对该文化的解读,帮助读
时间理解论 内容简介 本书追求一种大众的生活哲学,在某些方面尝试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进行生活哲学的改造,使之成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一部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面对生活...
大中国志 本书特色 曾德昭是耶稣会士,1613年到达中国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本书分两大部分,上部根据作者多年见闻,记述中国各省...
六祖坛经 本书特色《六祖坛经》记载了一位觉悟者的开示,惠能觉悟了本来具足的佛性,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后,感叹原来众生都有这个佛性。对不再满足于富华人生、发愿了生死的...
爱智慧: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内容简介 本“丛书”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诸门类,也涉及自然科...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古老的教派,她所传的大圆满法,也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证法门之一。以前,我对藏传佛教只有一些极肤浅
科学辩护的沉思:科学确证与科学接受的方法论辩护--科学文化反思丛书 目录 丛书总序:构架贯通“两种文化”的桥梁前言引论参考文献及注释**章 科学确证的定性阐释*...
诗经-四书五经详解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