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海德格尔基本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五部分,另附三篇重要论文,大致勾勒出海错思想的轮廓,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其邈无涯际的思想王国。
新版序言
旧版序言
一 存在的真理
1.完全有必要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
2.存在的领悟
3.应该就存在者的存在来追究它们
4.生存问题总是只能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来澄清
5.此在充当的就是首先必须问及其存在的存在者
6.存在与真理“同行”
7.真理不是一种“符合关系”
8.惟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
9.哲学的耻辱
10.“主客体关系”:一个不祥的哲学前提
11.“卞体”非“人” 也与“我”无关
12.“世”就是在的所在
13.严格说来我们在一个其上主要有在的状况中
14.人不是在者的主人。人是在的看护者和邻居
15.人是“在”的“牧者”
16.本质的真理即真理的本质
17.“无蔽”非“正确”
18.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
19.“此在”即“存在”的真理之定位
20.“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东西
21.真理的发生
二 思想的任务
22.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
23.最激发思想的事是我们至今还尚未思
24.做一名教师仍然是很高尚的事
25.思是人类最简单也最费力气的一项手艺活
26.将来的思不再是哲学了
27.重要的思想家总是说同一桩事情
28思成为“哲学”思却消失了
29.思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践的
3O.正确性之外的科学就是哲学
31.思反对价值评判
32.在、人、思、言、诗同一
33.思就是在的思..
34.回到形而上学之基础
35.请科学的根本在其本质(存在)的基地上萎缩了
36.形而k学就是此在本身
37.形而上学之克服(overcome metaphysics)
38.真正的思留心于存在的真理
39.思者道说存在,诗人命名神圣
4O.任何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
41.希腊哲学的复活是不可能的也是于事无补的
42.对东方思想来说,美学思考恐。m终归是陌生的
43.“思在”即“守卫”、“回应”和“警戒”在
44. 思至多不过是一条田间小路
45.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家并且扎根于一个传统
46.要防止思想被贱价出卖
47.思想本身只能借助具有同一源头和使命的思想来改变
48.研究尼采就是研究当代人自己的“地位”与“处境”
49.这种思的本质就是去作好准备
SO.尼采的话道出了西方两千年历史的天命
引.虚无主义是西方历史基本的运动
52.现时代五大“本质性现象”
53.形而上学为时代奠定基础
54.学者消失了
55.科学堕落为探究
56.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必然相互推动
57.“人类学”不知人的可能性
58.追问是思的虔诚
59.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60.渴望知识,贪求解释,决不会导向思的洞察
61.诗人思想家(“来自思想的体验”)
62.人必须学会在无名中生存
三 语言是存在的家
63.言说表出的方式就是语言
64.“诗意的”言说
65.要能保持沉默,此在必须有某事要说
66.人显示自己为说话的存在者
67.哲学探索将不得不放弃“语言哲学”
68.言说有可能变为闲谈
69.良知的呼声为想要回家者所闻见
7O.语言之体验
71.不能满足于“科学和哲学的语言知识”
72.日常说话时语言本身并没有“发言权”
73.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
74.语言的存在――存在的语言
75.我们的讲只是不断地追随语言
76.我们讲话只是为了让语言自己言说
77.语词乃给出者
78.语词如花
79.寂静的轰鸣
80.“说”非“讲”
81.语言的本质存在是作为显示的说
82.讲是对我们所讲的语言的听
83.语言讲话
84.人须归属于语言之说才能讲
85.谈论语言比撰写有关沉默的文章或许更糟糕
86.纯粹地被说出的东西就是诗
87.寂静并非单纯的无声
88.凡人之说根植于它和语言之说的关系
89.日常语言是遭遗忘因此也是被用罄了的诗
90.诗的反面不是散文
91.慎勿将发声和表达当做人言的决定性因素
92.凡人在他倾听的限度内讲话
93.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
94.歌咏着某种从同一源头涌出的东西
95.语言的误用破坏了我们和事物本真的关系
96.希腊人不是通过自然现象了解 physis
97.语言存在的统一体是刻划
98.语言的荒疏是由于人的本质之被戕害
99.语言是在本身既澄明着又遮蔽着的到来
四 人,诗意地安居
100.我为什么住在乡下?
101.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102.必须有思者在先,诗者的话才有人倾听
103.“诗”不等于“文学”
104.“居”与“在”
105.荷尔德林的理解是实质性的
106.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
107.“小心翼翼地说话”于事无补
108.诗之道就是对现实闭上双眼
109.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110.诗是一种度测
111.诗是安居的源始形式
112.有诗人,才有本真的安居
113.质朴无华的物颇为固执地躲避着思
114.艺术就是真理自行置人作品
115.艺术家犹如一条过道
116.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各自的世界
117.作品仅仅属于它所敞开的领域
118.作品缔建一个世界
119.作品使大地成为大地
12O.大地本质上是自行退隐的
121.诗人不把语词用罄
122.世界和大地的对立是一场斗争
123.作品的存在就在于世界和大地的斗争
124.作品的存在是真理的一种发生方式
125.美是无蔽性真理的一种呈现方式
126.创造的本质取决于作品的本质
127.“保护作品”不等于“审美欣赏”
128.艺术是真理的形成和发生
129.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
13o.作品的作用系于存在的变化
131.哪里无语言,哪里即无在者的敞开
132.语言乃源始的诗
133.对艺术品的保护也是诗的
134.艺术是为历史奠基的本源的历史
135.建筑本身就是安居
136.艺术本质上就是本源
137.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
138.无家可归是安居的真正困境
139.四重性
140.聚集
141.亲近不在于缩短距离
五 技术和人的命运
142.我们对技术的本质依然茫无所知
143.i具的和人类学的定义不能揭示技术的本质
144.技术不只是工具
145.技术是某种产生性的东西
146.应当追问现代技术与现代物理学相互关系的基础
147.支配现代技术的去蔽是一种挑战
148.定位―储备
149.人其实已经先于自然变成“定位一储备”
15o.现代技术的本质是“框架”
151.框架,
152.现代物理学是框架的先驱
153.“框架”与人的历史的“天命”
154.“框架”与“自由”
155.“框架”统治之处就有最高的“危险”在
156.哪里有危险,拯救之力就在哪里生长
157.技术的本质在玄虚的意义上是两可的
158.曾经有过这样的时代
159.不可能“废除”、“打倒”或“毁灭”技术
160.人无力“克服”和“主宰”技术
161.技术本质上是人靠自己不能主宰的某种东西
162.世界图画的时代
163.人类和地球的欧化
164.这已不再是人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
165.妥为保管
166.只有一个上帝能够拯救我们
六 尼采对艺术的五点论述
七 世界图画的时代
八 谁是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
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 本书特色 黄瑜著的《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通过对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进行总体的把握和系统的研究,以凸显其...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 本书特色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探讨儒家文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倡导“价值中立,方法多元”,主张跳出儒家以反观儒学,尝试...
中国创世神话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创世神话概观、西南创世史诗群、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等内容。中国创世神话 目录 序**章 绪论**节 创世神话的性...
密教,又称秘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神秘主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出现之前。作为一种解脱手段,它属于简捷法门,可以使修持
荀子化读本-全本 本书特色 《荀子》为战国末思想家、文学家荀况所著,他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善于博采众家之长,综合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精髓,对传统所...
徐梵澄英语著作首次翻译成汉语。20世纪60年代,侨居南印度琫地舍里的徐梵澄先生,开始向印度乃至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文化传统之菁华
辜鸿铭英译《论语》 本书特色 孔丘编著的《辜鸿铭英译论语》是国学经典读物《论语》的英译版,由清末著名的国学大师辜鸿铭先生翻译,辜鸿铭先生是我国**个将国学经典介...
人文主义开创了我们当今所熟悉的西方文明。它的成就包括个体的解放、民主、普世人权,以及广泛的繁荣和舒适。它的使者是现代文化
西西弗的神话 本书特色 加缪创作的小说故事清晰、描写生动、语言干净,甚至比时下的不少国内著作还要通俗易懂得多。加缪并不是一个不顾小说本身,只为个人理念而说教不休...
美国佛教:亚洲佛教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转型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李四龙教授任职于北京大学宗教学系,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佛教学者。师从名家,学养深厚,思想深刻,著述颇丰...
梁启超修身三书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
佛教小百科(禅宗) 本书特色 不立文字灯录千年流传,教外别传宗法世代相承。佛教小百科(禅宗) 内容简介 禅宗是众多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且是其中*有生命力的一派;迄...
国学精粹-道德经三解 本书特色 道德经虽五千言,但其“前言修心致道之奥理,后言道心无为之德治”的大旨,却囊括了以修心为尚之佛家、以治国为尚之儒家的全部要义。志于...
道家思想讲演录 本书特色 《道家思想讲演录》编著者方尔加。该书由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总裁班等单位演讲稿的整理而成。该书从宏观的角度...
《阿德勒人格哲学》主要讲述了:不论我们做什么,每个行为都是我们个人对人类生命的一个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必须顾及我们是人
秀甲天下-峨眉山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系列丛书的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阈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本书特色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阈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阈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目录 导言一、问...
傅佩荣细说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中国文化中一项极珍贵的遗产。其中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数千年来一直展现其历久弥新的经典光芒及活泼强...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
老子-国学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