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海德格尔基本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五部分,另附三篇重要论文,大致勾勒出海错思想的轮廓,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其邈无涯际的思想王国。
新版序言
旧版序言
一 存在的真理
1.完全有必要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
2.存在的领悟
3.应该就存在者的存在来追究它们
4.生存问题总是只能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来澄清
5.此在充当的就是首先必须问及其存在的存在者
6.存在与真理“同行”
7.真理不是一种“符合关系”
8.惟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
9.哲学的耻辱
10.“主客体关系”:一个不祥的哲学前提
11.“卞体”非“人” 也与“我”无关
12.“世”就是在的所在
13.严格说来我们在一个其上主要有在的状况中
14.人不是在者的主人。人是在的看护者和邻居
15.人是“在”的“牧者”
16.本质的真理即真理的本质
17.“无蔽”非“正确”
18.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
19.“此在”即“存在”的真理之定位
20.“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东西
21.真理的发生
二 思想的任务
22.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
23.最激发思想的事是我们至今还尚未思
24.做一名教师仍然是很高尚的事
25.思是人类最简单也最费力气的一项手艺活
26.将来的思不再是哲学了
27.重要的思想家总是说同一桩事情
28思成为“哲学”思却消失了
29.思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践的
3O.正确性之外的科学就是哲学
31.思反对价值评判
32.在、人、思、言、诗同一
33.思就是在的思..
34.回到形而上学之基础
35.请科学的根本在其本质(存在)的基地上萎缩了
36.形而k学就是此在本身
37.形而上学之克服(overcome metaphysics)
38.真正的思留心于存在的真理
39.思者道说存在,诗人命名神圣
4O.任何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
41.希腊哲学的复活是不可能的也是于事无补的
42.对东方思想来说,美学思考恐。m终归是陌生的
43.“思在”即“守卫”、“回应”和“警戒”在
44. 思至多不过是一条田间小路
45.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家并且扎根于一个传统
46.要防止思想被贱价出卖
47.思想本身只能借助具有同一源头和使命的思想来改变
48.研究尼采就是研究当代人自己的“地位”与“处境”
49.这种思的本质就是去作好准备
SO.尼采的话道出了西方两千年历史的天命
引.虚无主义是西方历史基本的运动
52.现时代五大“本质性现象”
53.形而上学为时代奠定基础
54.学者消失了
55.科学堕落为探究
56.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必然相互推动
57.“人类学”不知人的可能性
58.追问是思的虔诚
59.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60.渴望知识,贪求解释,决不会导向思的洞察
61.诗人思想家(“来自思想的体验”)
62.人必须学会在无名中生存
三 语言是存在的家
63.言说表出的方式就是语言
64.“诗意的”言说
65.要能保持沉默,此在必须有某事要说
66.人显示自己为说话的存在者
67.哲学探索将不得不放弃“语言哲学”
68.言说有可能变为闲谈
69.良知的呼声为想要回家者所闻见
7O.语言之体验
71.不能满足于“科学和哲学的语言知识”
72.日常说话时语言本身并没有“发言权”
73.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
74.语言的存在――存在的语言
75.我们的讲只是不断地追随语言
76.我们讲话只是为了让语言自己言说
77.语词乃给出者
78.语词如花
79.寂静的轰鸣
80.“说”非“讲”
81.语言的本质存在是作为显示的说
82.讲是对我们所讲的语言的听
83.语言讲话
84.人须归属于语言之说才能讲
85.谈论语言比撰写有关沉默的文章或许更糟糕
86.纯粹地被说出的东西就是诗
87.寂静并非单纯的无声
88.凡人之说根植于它和语言之说的关系
89.日常语言是遭遗忘因此也是被用罄了的诗
90.诗的反面不是散文
91.慎勿将发声和表达当做人言的决定性因素
92.凡人在他倾听的限度内讲话
93.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
94.歌咏着某种从同一源头涌出的东西
95.语言的误用破坏了我们和事物本真的关系
96.希腊人不是通过自然现象了解 physis
97.语言存在的统一体是刻划
98.语言的荒疏是由于人的本质之被戕害
99.语言是在本身既澄明着又遮蔽着的到来
四 人,诗意地安居
100.我为什么住在乡下?
101.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102.必须有思者在先,诗者的话才有人倾听
103.“诗”不等于“文学”
104.“居”与“在”
105.荷尔德林的理解是实质性的
106.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
107.“小心翼翼地说话”于事无补
108.诗之道就是对现实闭上双眼
109.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110.诗是一种度测
111.诗是安居的源始形式
112.有诗人,才有本真的安居
113.质朴无华的物颇为固执地躲避着思
114.艺术就是真理自行置人作品
115.艺术家犹如一条过道
116.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各自的世界
117.作品仅仅属于它所敞开的领域
118.作品缔建一个世界
119.作品使大地成为大地
12O.大地本质上是自行退隐的
121.诗人不把语词用罄
122.世界和大地的对立是一场斗争
123.作品的存在就在于世界和大地的斗争
124.作品的存在是真理的一种发生方式
125.美是无蔽性真理的一种呈现方式
126.创造的本质取决于作品的本质
127.“保护作品”不等于“审美欣赏”
128.艺术是真理的形成和发生
129.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
13o.作品的作用系于存在的变化
131.哪里无语言,哪里即无在者的敞开
132.语言乃源始的诗
133.对艺术品的保护也是诗的
134.艺术是为历史奠基的本源的历史
135.建筑本身就是安居
136.艺术本质上就是本源
137.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
138.无家可归是安居的真正困境
139.四重性
140.聚集
141.亲近不在于缩短距离
五 技术和人的命运
142.我们对技术的本质依然茫无所知
143.i具的和人类学的定义不能揭示技术的本质
144.技术不只是工具
145.技术是某种产生性的东西
146.应当追问现代技术与现代物理学相互关系的基础
147.支配现代技术的去蔽是一种挑战
148.定位―储备
149.人其实已经先于自然变成“定位一储备”
15o.现代技术的本质是“框架”
151.框架,
152.现代物理学是框架的先驱
153.“框架”与人的历史的“天命”
154.“框架”与“自由”
155.“框架”统治之处就有最高的“危险”在
156.哪里有危险,拯救之力就在哪里生长
157.技术的本质在玄虚的意义上是两可的
158.曾经有过这样的时代
159.不可能“废除”、“打倒”或“毁灭”技术
160.人无力“克服”和“主宰”技术
161.技术本质上是人靠自己不能主宰的某种东西
162.世界图画的时代
163.人类和地球的欧化
164.这已不再是人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
165.妥为保管
166.只有一个上帝能够拯救我们
六 尼采对艺术的五点论述
七 世界图画的时代
八 谁是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
女人和老虎-以及其他逻辑谜题 本书特色 本书是雷蒙德·斯穆里安生的新作。这是一本有关逻辑谜题的小书,书虽小,却包罗万象,有悖论、元谜题、数字练习、组合型脑筋急转...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 本书特色 一部系统阐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理论专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它是国防大学专家学者...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类 内容简介 这两篇论文是互相独立的,是由于外界因素而形成的,然而它们又相互补充成为一个关于伦理学基本真理的体...
宗教知识讲座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各宗教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典籍教义与礼仪制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宗教知识讲座 目录 认真...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一辑-人文与宗教:儒学的现代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编选了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如高瑞泉、杨儒宾、王汎森等人的重要文章。其中高瑞全的文...
孔子-小中国工人 本书特色 胡适 钱穆 林语堂名家赞誉,梁启超的学生,唐德风的老师,易中天的前辈。通俗讲史**人 黎东方权威品读孔子抗战后方与台湾文坛两度轰动通...
传家 本书特色 在佛教里,我们常称小孩子为“小菩萨”,小菩萨是来教大人如何让自己更成熟的。……血缘传承和子女教养一直都是中国人*为关心的问题。怎样让家庭成为生活...
杨树达讲论语 本书特色 “乃自来诂释《论语》者所未有,诚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树一新模楷也。”“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人,此为学界之公论,非弟阿私之言。幸为...
《佛典选读》宗旨是帮助读者阅读佛典,将阅读对象定为一般读者,故“注释”和“导读”大多以简洁明了为特征,尽量化繁琐为简约、
道教生死学 内容简介 道教本质上是一种重视人体生死的宗教,重视生命的养生与送死,特别重视身体的修炼。道都庞大的教义体系是离不开与生死学的关系,要求真实面对生死的...
陈那以前之因明-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20世纪初,中国的佛家因明学研究掀起了一次高潮,梁启超、章太炎、章士钊、谭戒甫等名家竟相研习,许地山的《陈那以前之因明》,...
科学哲学的新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文章是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全国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了当前国内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水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流传千年的禅的故事 本书特色 《流传千年的禅的故事》的每一则故事都阐明了禅的事理,浅显的文字中深含奥义。于理,或淋漓阐发,或缄默而不宣;于事,或描述细腻生动,或...
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定不在境 本书特色 不认识自己的心,才觉人生茫然,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生命困境。假如能时时观照自心,检视自心,就能渐渐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假以...
荒漠甘泉 本书特色 信心是一泓鲜活甜美的生命甘泉,爱心是一座支取不尽的心灵宝库。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一书出版于1920年,发行以后一时洛阳纸贵,畅销不辍,仅英...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是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的第二卷。本卷是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和实质作了深入的反思...
本书是我国近世著名藏密行者──陈健民一生著、译的总集。并包含与陈氏有关的他人著述若干种。由于作者苦修藏密数十年且兼研教理
论语通译 本书特色 《论语通译》内荣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史称“圣人”。相...
中国佛教史概说野村博士序野村耀昌在亚洲世界的历史上,佛教占的比重很大,尤其在悠久的东亚方面,佛教不但在长时间中,支持着许
《道德经》归元真经 本书特色 2500年来,《道德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期间,研究和注释此经的仁人智士,仙真大德不计其数。有从哲学角度的,又从治国治民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