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信仰研究》充分利用传统经典文献和新资料,系统探讨了未来佛一一弥勒信仰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既有对弥勒信仰形态的纵向发展的阶段分析,也有对弥勒信仰特质的探讨以及与佛教其他思想信仰关系的横向比较研究。《弥勒信仰研究》力图阐释弥勒信仰本身的性格特征,其作为“法的救度”特点,不同于西方语境的“弥赛亚”,而大乘佛教菩萨行的核心内容一一善权方便、般若智慧,*早就是从弥勒信仰开展出来的。《弥勒信仰研究》的研究为探讨弥勒信仰在不同文化地域的迁流变化提供了比较的前提,有利于推动弥勒信仰在东亚发展变异的深度解析,亦有益于重新检讨大乘佛教兴起与东传的历史缘由。
导论……………………………………………………………………………………………………1
第一节 弥勒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思路……………………………………………………1
一、选题缘起与论题释义……………………………………………………………………1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2
三、学术史回顾………………………………………………………………………………6
四、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14
五、研究架构…………………………………………………………………………………16
第二节 历史还是神话?——弥勒信仰的起源考察…………………………………………16
一、学术界关于弥勒信仰渊源的研讨………………………………………………………17
二、比较宗教视域下的弥勒信仰起源探求…………………………………………………23
上 篇
第一章 未来佛的期待:弥勒信仰的初成………………………………………………………28
第一节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28
一、弥勒信仰最初并非净土型信仰………………………………………………………28
二、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30
第二节 弥勒信仰的早期形态…………………………………………………………………38
一、 最初弥勒经的出现与弥勒信仰的形成………………………………………………38
二、弥勒信仰早期形态的内涵……………………………………………………………42
第二章 “下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发展………………………………………………………49
第一节 弥勒“下生经”的异同………………………………………………………………49
一、 弥勒下生经的种类……………………………………………………………………49
二、 阿含弥勒经与舍利弗系弥勒经的异同………………………………………………51
第二节 弥勒下生经的形成与弥勒信仰的发展………………………………………………61
一、弥勒下生经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61
二、弥勒下生信仰的基本内涵………………………………………………………………67
第三章 “上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完善………………………………………………………71
第一节 弥勒上生经的出现……………………………………………………………………71
一、弥勒上生经的性质与渊源………………………………………………………………71
二、弥勒上生经形成的时间…………………………………………………………………76
第二节 兜率净土信仰的内涵与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79
一、 兜率净土信仰的基本内涵……………………………………………………………79
二、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83
篇末结语………………………………………………………………………………………………85
中 篇
第四章 融合之变:弥勒信仰与般若等思想…………………………………………………85
第一节 弥勒信仰与般若思想的关系…………………………………………………85
一、援弥勒入般若………………………………………………………………………86
二、弥勒信仰的般若化………………………………………………………………90
第二节 弥勒信仰与禅观的关系…………………………………………………………94
一、弥勒信仰禅观修持的演变………………………………………………………94
二、禅观修持的弥勒信仰劝化………………………………………………………100
三、弥勒禅法…………………………………………………………………………102
第三节 弥勒信仰与瑜伽行派的关系…………………………………………………105
一、弥勒作为瑜伽行派祖师地位的确立……………………………………………105
二、关于弥勒祖师地位的大小乘争论………………………………………………109
第四节 弥勒信仰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一、弥勒经典中“恶世”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二、法灭思想对弥勒信仰的影响……………………………………………………117
第五节 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关系………………………………………………120
一、转轮王信仰的社会政治理念……………………………………………………120
二、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融会…………………………………………………124
第五章 不变之变:弥勒信仰与密教的融合………………………………………………130
第一节 弥勒身份的密教化……………………………………………………………130
一、弥勒与陀罗尼外围关系的确立…………………………………………………130
二、弥勒身份的真正密教化…………………………………………………………132
第二节 密教化弥勒经典的出现………………………………………………………135
一、显教弥勒经典的密教色彩………………………………………………………135
二、密教弥勒经典的形成……………………………………………………………135
第三节 弥勒信仰修行方式的密教化…………………………………………………137
一、弥勒信仰与陀罗尼密咒的结合…………………………………………………137
二、密教法门与弥勒信仰的结合……………………………………………………140
第四节 弥勒图像的密教化……………………………………………………………143
一、单尊密教弥勒造像………………………………………………………………143
二、弥勒三尊造像……………………………………………………………………146
第六章 民间流变:弥勒信仰的流布………………………………………………………148
第一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主体为中心的考察………………………………148
一、往来兜率面见弥勒………………………………………………………………148
二、生身待见弥勒……………………………………………………………………152
三、命终往生兜率……………………………………………………………………155
四、来生龙华三会……………………………………………………………………158
五、弥勒化现…………………………………………………………………………………159
第二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客体为中心的考察………………………………………162
一、 弥勒灵验信仰…………………………………………………………………………162
二、 弥勒圣迹崇拜…………………………………………………………………………164
三、 弥勒图像崇拜…………………………………………………………………………170
篇末结语…………………………………………………………………………………………179
下 篇
第七章 未来还是当下?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一节 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二节 弥勒信仰体系的基本特征…………………………………………………………185
篇末结语…………………………………………………………………………………………190
余 论……………………………………………………………………………………………191
附录一:…………………………………………………………………………………………194
附录二:…………………………………………………………………………………………204
参考文献…………………………………………………………………………………………213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本书特色 伊格尔顿作为一位坚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世界处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英文原版出版于2011年),本着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系统的...
原儒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
大学中庸译注 本书特色 《四书》是中国儒家的著名经典,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没有独...
心学源流-张九成心学与浙东学派 本书特色 《心学源流:张九成心学与浙东学派》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张九成心学与浙东学派”的成果,心学的形成和...
帛书周易注译 内容简介 《易》是历史上*古老的一部卦书。由于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重视,争相解说,遂成为贯通儒、道、墨、释、阴阳等诸家学说的经典;特别是《十翼》的...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本书特色 章太炎系我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著名学者,其一生著述颇丰,在学术上涉猎较广,经济、哲学、文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本书主要...
老子博客 本书特色 把孟子的个人经历分成邹国的岁月、初入齐国、漂泊在诸国之间、我在魏国的日子、二入齐国、走在人生的末尾六大版块,重点描写了孟子嘻笑怒骂的有趣故...
孟子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nbsp; 言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
荀子校释-全2册 本书特色 本校释一反近代以来用王先谦集解本为底本的常例,而选用古逸丛书影刻宋台本为底本。同时还先用了南宋巾箱本、题注本、元刻明修本、明世德堂本...
重新认识你自己 本书特色 ★ 《重新认识你》克里希那穆提经典作品隆重再版。★ 迄今为止*畅销的克氏作品系列。重新认识你自己 内容简介 简介★ 《重新认识你》克里...
人生在某种层次上,真像一张签纸,当我们偶然抽到一张下下签的时候,是否心情沉重,在静夜无人之际,默默饮着生命的苦汁,心里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编写组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大中国志 本书特色 曾德昭是耶稣会士,1613年到达中国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本书分两大部分,上部根据作者多年见闻,记述中国各省...
大乘起信论讲记-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目录 悬论一 作者与译者一 一般公认的传说二 古今怀疑者的意见三 维护《起信论》的近代大师四 从合理的观点来重新审定二 大...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道德法则的守护神-伊曼努尔.康德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
哲学的社会学(上下册) 内容简介 《哲学的社会学》是一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极大的书。该书展示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内涵,在1999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杰出学术著...
周易守正:2:易卦文辞释解 本书特色 从《周易》经传文辞中挖掘整理出一整套解卦系辞方法,并通过象数与义理的演绎机制,进一步寻找出诸子百家由“形下象数”而至“形上...
明代士夫的精神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对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作了综合性的研究。既从明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明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时代背景及其特色;又就士大夫...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本书特色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是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时的主要著作之一,书中记载唐初从太宗贞观十...
儒哲新思-珞珈中国哲学 目录 现代儒学新研从心之本体到心灵九境——唐君毅哲学思想述论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代自由主义——徐复观政治思想述论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