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信仰研究》充分利用传统经典文献和新资料,系统探讨了未来佛一一弥勒信仰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既有对弥勒信仰形态的纵向发展的阶段分析,也有对弥勒信仰特质的探讨以及与佛教其他思想信仰关系的横向比较研究。《弥勒信仰研究》力图阐释弥勒信仰本身的性格特征,其作为“法的救度”特点,不同于西方语境的“弥赛亚”,而大乘佛教菩萨行的核心内容一一善权方便、般若智慧,*早就是从弥勒信仰开展出来的。《弥勒信仰研究》的研究为探讨弥勒信仰在不同文化地域的迁流变化提供了比较的前提,有利于推动弥勒信仰在东亚发展变异的深度解析,亦有益于重新检讨大乘佛教兴起与东传的历史缘由。
导论……………………………………………………………………………………………………1
第一节 弥勒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思路……………………………………………………1
一、选题缘起与论题释义……………………………………………………………………1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2
三、学术史回顾………………………………………………………………………………6
四、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14
五、研究架构…………………………………………………………………………………16
第二节 历史还是神话?——弥勒信仰的起源考察…………………………………………16
一、学术界关于弥勒信仰渊源的研讨………………………………………………………17
二、比较宗教视域下的弥勒信仰起源探求…………………………………………………23
上 篇
第一章 未来佛的期待:弥勒信仰的初成………………………………………………………28
第一节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28
一、弥勒信仰最初并非净土型信仰………………………………………………………28
二、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30
第二节 弥勒信仰的早期形态…………………………………………………………………38
一、 最初弥勒经的出现与弥勒信仰的形成………………………………………………38
二、弥勒信仰早期形态的内涵……………………………………………………………42
第二章 “下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发展………………………………………………………49
第一节 弥勒“下生经”的异同………………………………………………………………49
一、 弥勒下生经的种类……………………………………………………………………49
二、 阿含弥勒经与舍利弗系弥勒经的异同………………………………………………51
第二节 弥勒下生经的形成与弥勒信仰的发展………………………………………………61
一、弥勒下生经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61
二、弥勒下生信仰的基本内涵………………………………………………………………67
第三章 “上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完善………………………………………………………71
第一节 弥勒上生经的出现……………………………………………………………………71
一、弥勒上生经的性质与渊源………………………………………………………………71
二、弥勒上生经形成的时间…………………………………………………………………76
第二节 兜率净土信仰的内涵与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79
一、 兜率净土信仰的基本内涵……………………………………………………………79
二、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83
篇末结语………………………………………………………………………………………………85
中 篇
第四章 融合之变:弥勒信仰与般若等思想…………………………………………………85
第一节 弥勒信仰与般若思想的关系…………………………………………………85
一、援弥勒入般若………………………………………………………………………86
二、弥勒信仰的般若化………………………………………………………………90
第二节 弥勒信仰与禅观的关系…………………………………………………………94
一、弥勒信仰禅观修持的演变………………………………………………………94
二、禅观修持的弥勒信仰劝化………………………………………………………100
三、弥勒禅法…………………………………………………………………………102
第三节 弥勒信仰与瑜伽行派的关系…………………………………………………105
一、弥勒作为瑜伽行派祖师地位的确立……………………………………………105
二、关于弥勒祖师地位的大小乘争论………………………………………………109
第四节 弥勒信仰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一、弥勒经典中“恶世”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二、法灭思想对弥勒信仰的影响……………………………………………………117
第五节 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关系………………………………………………120
一、转轮王信仰的社会政治理念……………………………………………………120
二、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融会…………………………………………………124
第五章 不变之变:弥勒信仰与密教的融合………………………………………………130
第一节 弥勒身份的密教化……………………………………………………………130
一、弥勒与陀罗尼外围关系的确立…………………………………………………130
二、弥勒身份的真正密教化…………………………………………………………132
第二节 密教化弥勒经典的出现………………………………………………………135
一、显教弥勒经典的密教色彩………………………………………………………135
二、密教弥勒经典的形成……………………………………………………………135
第三节 弥勒信仰修行方式的密教化…………………………………………………137
一、弥勒信仰与陀罗尼密咒的结合…………………………………………………137
二、密教法门与弥勒信仰的结合……………………………………………………140
第四节 弥勒图像的密教化……………………………………………………………143
一、单尊密教弥勒造像………………………………………………………………143
二、弥勒三尊造像……………………………………………………………………146
第六章 民间流变:弥勒信仰的流布………………………………………………………148
第一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主体为中心的考察………………………………148
一、往来兜率面见弥勒………………………………………………………………148
二、生身待见弥勒……………………………………………………………………152
三、命终往生兜率……………………………………………………………………155
四、来生龙华三会……………………………………………………………………158
五、弥勒化现…………………………………………………………………………………159
第二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客体为中心的考察………………………………………162
一、 弥勒灵验信仰…………………………………………………………………………162
二、 弥勒圣迹崇拜…………………………………………………………………………164
三、 弥勒图像崇拜…………………………………………………………………………170
篇末结语…………………………………………………………………………………………179
下 篇
第七章 未来还是当下?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一节 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二节 弥勒信仰体系的基本特征…………………………………………………………185
篇末结语…………………………………………………………………………………………190
余 论……………………………………………………………………………………………191
附录一:…………………………………………………………………………………………194
附录二:…………………………………………………………………………………………204
参考文献…………………………………………………………………………………………213
中国人的品格-工人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品格》是一部塑造健全人格的经典读本。龙应台、傅佩荣一致赞赏。国民经典读本,五四运动主将,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回归做...
李子贤学术文选-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 本书特色 李子贤教授多年从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在少数名族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研究较深,特别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春秋公羊学讲疏》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简介 段熙仲(1897-1987),安徽芜湖人,在东南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师从胡小
朱光潜谈美书简-绘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它既是对朱光潜漫长美学生涯和美...
中国文学美学(上中下册) 内容简介 这部洋洋80余万言著作的作者是我省著名学者吴功正教授。吴功正教授是国内知名美学家,长期从事文学和美学史研究,曾经出版的《小说...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大师译,大乘光等笔受。又名《五蕴论》、《依名释义论》、《粗释体义论》。收在《大正藏》第
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 内容简介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引用他的著作来替经济政策辩护的论著很多。然而,探讨他所构思的社会经济理论背后的...
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之一,主要是对托马斯·里德的“常识哲学”较全面的研究,重点是对常识哲学的形而上学原理进行深入探...
易经探源与人生 本书特色 周易工作室易学系列。易经探源与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研读《易经》的次序、《易》的命名与启示、身为中国人为什么要研读《易经》、综合河洛...
平常道2 本书特色 萧然有比较高的情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重视感情的价值,认为那是人生*宝贵的东西。一位网友评价萧然,说他是才情**、才气第二、才华第三。把...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 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
美学原理 内容简介 《美学》是克罗齐的**部著作,它所讨论的不仅是普通的美学问题,尤其是美学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审美活动与其他心灵活动的分别与关系。克罗齐认为哲...
论语鼓吹(圣贤的光荣与漏洞) 本书特色 《论语鼓吹:圣贤的光荣与漏洞》可以为儒学的价值目标做一个粗略的排序:君王(同于朋友)→社稷(邦吲)→爽夏之辨(恪守华夏本...
地下室磨牙集 内容简介 本文集记叙了作者的地下室生活。“地下室”显了标明作者这些文章的原产地,以示作者诚实无欺。本书集的绝大部分都是作者一九九七年“随落”到地下...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第二版 本书特色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第2版)》(作者冯象)接续《创世记:传说与译注》,也分上下编。《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第2版)...
在西方的目光下 本书特色 《在西方的目光下》是世界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故事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瑞士的日内瓦展开。它以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为背景,探讨了专...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本书特色本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共有五十四个篇章,如“与物无待”、“万物皆一”、“天下至正”、“从容无为”等,皆由庄子语(原话)、...
儒家语录(全彩典藏图本) 本书特色 儒家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儒教,行使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它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的学说,学界称之为儒...
B因信称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旧版《福音故事800则》精选版,从许多福音故事中精选了162则*感人的福音故事。福音故事的*大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劝入向善,免去...
小逻辑-第六辑 本书特色 黑格尔先后写 过两部逻辑学著作,都叫《逻辑科学 》(D i eVVissenschaft der Logik).先写的那部篇幅较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