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发挥成中英、 H. 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 的诠释角度对中国哲学当代诠释进行阐释,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论、心性论、境界论等固有传统予以当代解释之外,更吸收了现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学派、海德格、迦达默尔等哲学家之中的本体诠释学思想资源,从而在《道家诠释学》、《儒家诠释学》、《佛教诠释学》、《诠释学与意境美学》四书之中开展了儒道佛与中国美学的“中国哲学的诠释学”之四个面向。 《佛教诠释学》一书从事大乘佛学之本体诠释学之创建,研究中国哲学史中的大乘佛学所蕴含的丰富的本体诠释学意涵,兼论其根源之印度之大乘佛学本体诠释学原初模型及其中国转化。
《佛教诠释学》艺术从“本例诠释学”的立场,阐明佛教诠释学的意义,展开天台、禅、净土的佛教诠释学主要内容,同时也涉及佛教诠释学在宗教对话、心灵治疗和宗教社会学等应用课题。 本书以本体诠释学的进路,透过从跨界沟通,运用于人类普遍关怀的当代课题,一起进行能够促进世界永久和平的自由创造。因此,这在当今佛教的研究和发展方面,及东西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第一部分 论佛教诠释学的成立根据、意义与相关研究 第一章 佛教诠释学的重省——佛教诠释学的意义、相关研究与主要论题 导论 第一节 佛教存有学与佛教诠释学的意义与其疑难之重省 第二节 论佛教诠释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佛教之本体诠释学的基本论题 第四节 佛学诠释学的重要性 结论 第二章 当代如来藏思想的争议与佛教诠释学——印顺之后的如来藏说争议之评议 导论 第一节 诠释冲突:如来藏说之争议与诠释冲突的解决 第二节 林镇国《辩证的行旅》的解构思想与两种诠释学视点下的如来藏思想批判 第三节 评蔡耀明的“内部建构”的佛学研究法 结论第二部分 佛教诠释学的三个环节:佛教存有学、知识论和实践论 第一章 天台佛学的诠释学与人间佛教的哲学反思——佛教诠释学三环节之一 导论 第一节 对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本体诠释的反省与未来发展的前瞻 第二节 汉传佛教的思想特色:以智颛天台佛学的三谛说之思想创造为例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本体诠释之根源:古代中国思想的共通的“三”的思想模型 第四节 论佛教诠释学对于诠释学与佛学研究之意义 第五节 天台佛学的本体诠释学的三个环节 结论 融合与对活:走向未来的佛教诠释学与人间佛教在21世纪的实践 第二章 禅的佛教诠释学与世界伦理——佛教诠释学三环节之二 导论 第一节 汉斯·昆的世界伦理构想及其纲领 第二节 《楞伽经》论如来禅与如来藏藏识:禅的本体诠释学与超存有学 第三节 “指月之喻”的禅的本体诠释的三个环节 第四节 禅的伦理学与世界伦理 结论 走向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世界伦理之建构 第三章 净土信仰论之诠释:世亲、昙鸾与亲鸾之迥向思想——佛教诠释学三环节之三 导论 第一节 迥向、转变与转依的理论关联:迥向说的佛教诠释学含义 第二节 大信心即大佛性即如来:净土信仰的佛教诠释学 结论第三部分 佛教诠释学的应用 第一章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 导论 第一节 空的哲学对于基督教与佛教的对话的重要性 第二节 “空”之体验、佛性论与虚无主义的克服 第三节 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对话的本体诠释进路: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理论模型之试探 第四节 禅的哲学与基督教的“自我中心性”、“终末论”以及“罪”问题之会遇 结论 第二章 人间佛教的本体诠释学与现代性问题——以太虚、印顺的诠释差异为线索 导论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本体诠释学——从“般若空”到“中道”到“实相” 第二节 从宗教社会学的观点论现代佛教所提倡的“人间佛教” 第三节 从“表现的总体性”和“结构的总体性”看太虚大师与印顺法师“人间佛学”的理论根据的差异及其宗教社会学含义 第四节 台湾与中国内地的现代佛教的“现代性”的哲学反思 结论 第三章 佛教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 导论 第一节 从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到佛教的意义治疗学 第二节 佛教的心灵治疗技巧与佛教意义治疗学 第三节 佛教的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 结论 第四章 佛教与科学——论佛教科学观与佛教心理学作为一个范例 导论 第一节 近代科学对于宗教世界观的运用与佛教的科学观 第二节 当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的几种模式及佛法与科学的会通 第三节 佛教心理学所例示的当代佛教科学观 结论
激进民主-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通过重新建构民主观念,使民主重新有利于人民和左翼的反资本主义运动。作者认为,自由主义往往将民主等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
有马赖底禅文集-禅茶一味 本书特色 中国禅宗的东渐,日本禅宗的兴隆普及,造就了绚丽多彩而独具特色的“禅文化”。身为日本佛教界领袖和著名禅师、茶人、美术鉴赏评论家...
佛教格言 本书特色 一部*浓缩的现代大藏经 一本学佛**的手册 一种研习佛教教义的课本佛教格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勤营生、会理财、远恶习、慎交游、善养...
世纪大讲堂:美意 本书特色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美意》6年荟萃,当今华语世界*酣畅的思想饕餮。阿忆、王鲁湘、许戈辉、曾子墨,接力主持!《世纪大讲堂》开讲六年多...
《哲学修养十五讲》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五讲,主要内容包括哲学与爱智、人与世界、感性与理性、标准与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所编讲义。约撰于1923年冬至1925年春之间。生前未成完璧。其中的《清代...
左右为难-中国当代思潮访谈录 本书特色 1.李泽厚、汪晖、刘军宁、许纪霖等九位访谈对象都是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性学者,他们不仅是著作等身且极具市场号召力的知名学者...
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 本书特色 这是了解生命真相的智慧,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这是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它能勘破无明时代的文明包装,开释浮躁世间的人心归向...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语言,真理与逻辑 内容简介 艾耶尔(A.J.Ayer),英国著名哲学家,牛津大学逻辑教授,维也纳小姐成员,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之一。本书为艾耶...
中国美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中国美学史大纲》是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的名作,出版十多年来受到广泛好评,被许多大学选为教材。全书分为四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中国古...
孟子.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大学》和《中庸》原为《礼记》中的篇目,据说《大学》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而《中庸》出自孔子之孙子思之手。《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
宗镜录略讲-(卷二) 本书特色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宗...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 本书特色 把思维的研究与神话的研究结合起来,这种尝试能使两者相映得彰。因为前综合思维离不开神话世界,神话世界也离不开前综合思维。神话是前综合...
论语辨惑 内容简介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两千五百年来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论语》成书之时,印刷术尚未发明,全靠一代一代的学人辗转传抄,...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和西方实证主义的方法,以白话文的形式,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
绘画,可以通过一个身体、一张面孔、一个独一无二的眼神、生动地讲述不属于其他任何人的某个人的一生。然而,个体这个必须加以明
傅佩荣-心灵的曙光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为你授业解惑,借西方哲学之光抵达智...
那些国学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对十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
《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通过故事的叙述,将基督传入晚明中国的历史过程完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西方汉学
华严金师子章-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华严类-61 本书特色 《华严金师子章》乃唐代佛教华严宗三祖法藏贤首大师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十重玄门&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