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研究的是中原北方地区北朝晚期的石窟寺,在年代上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朝。这一时期,在南北和东西文化不断地碰撞和交融下,石窟造像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样式和新内容,构成了这一阶段独特的风貌。学术界往往称其为上承北魏之余绪,下开唐代之先河,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因而研究北朝晚期石窟造像在中国佛教考古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在实地调查、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邺城、太原、固原、天水和敦煌五个区域的石窟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石窟处于都城或中心城市附近,洞窟数量较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大体反映这一时期石窟寺的总体特征。作者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首先从各区石窟寺的类型着手,进行分类排队,找出其前后演变发展关系,进而对各区石窟寺作分期与年代探讨。在此基础上,作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找出各区之间的异同关系,揭示了东西部石窟寺之间由不平衡向平衡发展演变的规律,并对产生这种变化的诸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的问题。
绪言
上篇 石窟寺区域类型研究
壹 石窟寺的类型
一 邺城附近诸石窟
二 太原附近诸石窟
三 固原须弥山石窟
四 天水麦积山石窟
五 敦煌莫高窟
贰 石窟寺的分区
一 诸石窟之间的横向比较
二 区域成因的诸要素分析
三 结语
下篇 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研究
一 刻经洞窟的分类
二 洞窟与刻经的关系
三 造像题材与刻经的关系
四 刻经反映的石窟性质的变化
五 刻经与末法思想
六 刻经反映的邺城三阶教的影响
七 结语
后记
弟子.警语篇-佛教故事大全 本书特色 《佛教故事大全》,史上*全面的佛教故事结集,收录近五百篇佛教故事,台湾佛光山5位佛子倾心编撰。《弟子??警语篇》言佛弟子之...
知识论读本[哲学元典选读丛书] 内容简介 知识论乃哲学的入门之学。作为一切知性活动的奠基性事业,它本身也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探险历程。本书按照历史发生的顺序,精心...
脆弱的幸福-关于卢梭的随笔 本书特色 《脆弱的幸福》是叙事学理论的主要奠基者、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托多罗夫讨论卢梭的随笔。卢梭是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
《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作为问题史的西方哲学史毫无疑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面来研究和阐释西方哲学,不过“西方哲
圣经的故事 本书特色 杰克·伦敦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作为一名作家和探险家,他以其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及尖锐而丰富的...
RENEDESCARTES(1596-1650),aFrenchphilosopherandwriterwhohasbeencalledthe"Fatherof...
逍遥真趣-超脱自在的道家智慧 本书特色 《夜航新语》丛书,取意明代张岱著《晚航船》序言中所说:旧时水路漫长,无聊之际,便以闲谈古今掌故为乐。如今此系列图书,也是...
社会契约论,一名,政治权利原理 本书特色 《社会契约论》被称为“法语世界中*伟大的著作”,它不仅是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更是卢梭*引以为荣的著作。《...
自在-星云大师的人生智慧课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以无上修行开释智慧人生。佛性、慧心、智识、福报,皆从“自在”二字得来。将“迷”的酸涩狭隘,转化成“悟”的豁然大器。...
论语毛子水-注译 本书特色 《论语今注今译》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释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典籍的优良读本。本册由国学大家毛子水注译。论...
哲学与宗教-第三辑 内容简介 《哲学与宗教》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是一本有较高学术...
论语译注与解析 本书特色 《论语译注与解析》指出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其中儒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优选。《论语》就是儒家的一部很重要的...
《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唐以来,光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种,至于寺院内外的诵持讲习则更为普遍,有
老子鉴赏辞典(文通版) 本书特色 本书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述、探讨与赏析。全书共设文本篇、主题篇、名言篇三部分,共收鉴赏139篇。每章列出《老子》原文...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本书特色 阅读完阿德勒编著《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相信会使读者从阿德勒的思想体系中体会到个体心理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帮助我们省察自己的生活风格...
刘君祖易断全书-(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团结出版社出版★ 刘君祖是当代易学研究大家爱新觉罗毓鋆亲传弟子★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先生、台湾国学大家...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前言**章 《一切经音义》编纂的时代背景第二章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的概貌第三章 《一切经音义》的编纂宗旨和体...
认知动力主义的哲学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对认知科学的重要研究范式的发展线索和内在脉络进行了探索和描述,试图勾勒一幅西方认知科学发展的历史“地图”。从行为主...
回到整体马克思:《回到马克思》质疑 内容简介 《整体马克思》一书中从内容构成和建构过程两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过整体性解读,本书则进一步在构成、建构和成因等三...
娑罗馆清言·续娑罗馆清言 本书特色 《娑罗馆清言》与《续娑罗馆清言》均系屠隆晚年所作,从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娑罗馆清言》作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1600),时屠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