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学思想史(上下)》实际上作为忽滑谷快天博士论文一部分的该书,是日本禅学和禅宗研究领域划时代的巨著,对日本旧时期的禅学研究作了总结。内容从论述印度禅学入手,进而论述禅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演变,并考察禅宗形成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流传情况和禅法特点。
原著《禅学思想史》钜着全书分为两大部,前部是"印度部",后部是"中国部"。"印度部"篇幅仅占全书约百分之十左右(共二十七章),主要的论述重点集中在"外道禅"和"小乘禅",指出佛教的禅法源于婆罗门的《奥义书》,具有"外道禅"的特色,但还是有发展。本书的所谓"外道禅",其发展时间是指西元前一千年至西元后五百年的大约一千五百年间,重点在于"摄心入定"的方法;而所谓"小乘禅"发展的时间是指始自佛住世的西元前六世纪至鸠摩罗什时代(西元后四世纪)的一千年间,其重点在于各种禅观的表现。印度禅的部分,大大有助于理解原始禅学的内涵,及其后的发展。不过,全书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中国部"的部分(共五十六章),"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这是中外学者所公认的事实,印度禅传入中国之后进一步中国化,而形成了"中国禅"。忽滑谷快天将中国禅学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准备时代、纯禅时代、禅机时代、禅道烂熟时代(前期)、禅道烂熟时代(后期)、禅道衰落时代等。自安世高以下的禅法传播内涵和各家特色,逐一介绍。因为有如此众多优点和丰富的原始资料。
中文的《禅学思想史》节译本,即《中国禅学思想史(上下)》分为以下六大部分:
(1)准备时代:从东汉桓帝(西元146年)至梁武帝大约叁百五十年间,为祖师禅勃兴的准备期。此时的禅法修持者有一类人或称能伏鬼魅,强调神通;另一类人则禅净兼修,发参禅念佛之端。后鸠摩罗什来华,叁论空宗得到新的发展,罗什门下道生、僧肇以空理会通老庄,影响唐代及唐以后禅宗之发展。
(2)纯禅时代:从达磨东来(西元528年)至六祖惠能入灭大约一百九十年间,为纯粹达磨禅实行的时代。达磨纯禅时代有七个主要特色:第一,不摒弃经教直探根本;第二,没有特殊禅的术语,尽用普通佛教术;第叁,没有厌世、不强调神通,展现平实稳健之宗风;第四不染老庄哲思,信奉大乘教理;第五,不坐死禅、枯禅;第六,不借棒喝机用,亦无脱常轨异言异行之高风;第七,致力于传教,不以闲散自乐。
(3)禅机时代:从六祖惠能寂后(西元713年)至五代末年的二百五十年间。六祖之后禅风大变,棒喝之机用大行其道,竹头接木之语泛滥禅海。其中代表人物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石头希迁、马祖道一、荷泽神会、永嘉玄觉、南阳慧忠皆为六祖门下宗匠,特别是唐武宗会昌五年(西元845)灭佛之后,自宣宗之后禅宗又进入新一波的发展,如百丈怀海门下沩山灵佑与其徒仰山慧寂开出沩仰宗;黄蘖希运棒下打出临济义玄,而为临济宗之祖;洞山良价行业纯密,开创出曹洞宗派。然唐末禅病渐生,去简就繁,舍易取深,禅风又为之变。唐灭,五代乱世佛教诸宗皆衰,唯禅门不见衰兆。如德山宣鉴之法叁传至云门文偃,开出云门宗,四传至清凉文益,而为法眼宗之祖,至此禅宗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4)烂熟时代(前期):从北宋建国(西元960年)至其南迁的一百六十年间,为禅宗烂熟时期。五代末年法眼宗开宗立派,融摄华严圆融妙谛成为禅学的思想主流。北宋建国后禅净双修、显密合流之势更加明显,如永明延寿倡导华严禅,同时兼修持咒念佛。禅净显密合流之后禅法渐失特色,虽风靡一时却造成禅道之烂熟,就像是一粒果子成熟到了极点,走向衰败势不可免。
(5)烂熟时期(后期):宋室南迁之后(西元1127年)的一百五十年为禅道烂熟之后期。此一时期曹洞宗天童正觉主"默照禅",临济宗大慧宗杲倡"看话禅",二者皆盛于一时。然此期倡叁教合一之风甚烈,儒家亦沿禅学义理为己用,宋代理学乃见大成。
(6)衰落时期:自元代(西元1206年)至清乾隆的四百五十年间,是谓禅道衰弱时期。元太祖虽崇信藏传佛教,毁斥道教,但亦助长迷信之风,佛教衰落之势愈甚,如天目中峰国师尚立足于多神信仰,以禅净双修为宗。明代以降,叁教合一、儒释混杂、多神信仰兴盛,至明宪宗、武宗溺于密教,禅法陷落之势已明。有清一代亦崇藏传佛教,清初时禅门势力更衰,至乾隆时期是禅道衰败之极。忽滑谷快天在本书中运用大量的汉译佛经及中国佛教史料,详细解析禅学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演变,从魏晋南北朝至清初禅学逐渐形成、兴盛、衰落的过程,虽已是八十年前的旧作,却依然是禅学研究者不能轻忽的大作。
《中国禅学思想史》导读 杨曾文
第一编 准备时代概说
第一章 安世高与禅数
第二章 支娄迦谶与禅教
第三章 支谦与《禅经》
第四章 康僧会与习禅
第五章 朱士行与中国沙门
第六章 竺法护及其译述
第七章 佛图澄与道安之伟业
第八章 习禅之实修
第九章 庐山慧远及其念佛禅
第十章 鸠摩罗什与佛陀跋陀罗
第十一章 僧肇与道貌岸然生
第十二章 玄高之修禅及其神异
第十三章 宝志之出世与佛陀之渡来
第二编 纯禅时代概说
第一章 禅观之流行于西域
第二章 菩堤达磨之东来
第三章 达磨之教旨
第四章 僧副之禅观傅翕之超悟
第五章 二祖慧可之教旨
第六章 三祖僧璨与《信心铭》
第七章 僧稠之禅数一亡名之《息心铭》
第八章 四祖道信及其教旨
第九章 牛头禅之祖法融
第十章 五祖弘忍及其时代
第十一章 六祖慧能及其宗风
第十二章 神秀及其禅
第三编 禅机时代概说
第一章 禅风之大变
第二章 牛头禅及无相之三句
第三章 青原与石头之宗乘
第四章 南岳与马祖之宗乘
第五章 永嘉玄觉与《证道歌》
第六章 荷泽神会与南北地宗之争
第七章 南阳之慧忠及其宗风
第八章 大珠慧海与《顿悟入道要门论》
第九章 百丈怀海之开创禅刹
第十章 南泉与西堂之玄化
第十一章 佛光如满与章敬怀晖之见解
第十二章 庞蕴之参禅与白居易之念佛
第十三章 药山惟严与丹霞天然之禅风
第十四章 五家法系之争论
第十五章 圭峰宗密之禅
第十六章 沩山仰山之宗风
第十七章 黄櫱希运之禅
第十八章 大慈山寰中沩山大安古灵神赞
第十九章 德山宣监之玄风
第二十章 临济义玄之宗旨
第二十一章 洞山良价之家风
第二十二章 长沙景岑与赵州从谂
······
第四编 禅道烂熟的时代(前期)
第五编 禅道烂熟的时代(后期)
第六编 禅道衰落时代
概说
第一章 元初佛教与道佛二教之争
······
跋(黄心川)
绛云赘语(何绛云)
后记(黄夏年)
《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由韩婴撰,许维遹校释。清人考订全书的以赵怀玉的校和周廷寀的注为最着。这两部书,在一年内相继印
先秦经典智慧名言故事丛书--《战国策》智慧明言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名言、要义、故事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关于名言。书中选取了《战国策》中四十...
《文章与讲演(1911-1921年)》包含了胡塞尔从1911年至1921年的文章与讲演,仁因此而与《胡塞尔全集》第二十二卷《文章与书评(189
读懂金融学的第一本书-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 本书特色 金融投资领域的超级经典,一部有关人类愚行的编年史和总记录。在投资理财渐渐成为大众行为的今天...
夏娃.大地与上帝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杨克勤,1 992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哲学博士.主修古典文学及新约修辞学。现任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院教授及北京大学访问教授,讲授...
流传千年的禅的故事 本书特色 《流传千年的禅的故事》的每一则故事都阐明了禅的事理,浅显的文字中深含奥义。于理,或淋漓阐发,或缄默而不宣;于事,或描述细腻生动,或...
《法华经》被称为佛说的最高教义,但因是用古汉语翻译,且夹杂众多佛学名相,不易为现代人理解,鉴于此,作者撰写了《法华经新释
圆觉经今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序分中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与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且有...
百年中国美学史略 本书特色 该书是一部1900年以来的中国现代美学史。与同类著作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将一百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归纳为三条道路,**条是以王国维、...
马克思的现实观/实践哲学论丛 本书特色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现实”可以作为支配性概念,并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具有特殊内涵。它经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现实性”...
清凉世界-五台山 本书特色 《华夏文库·名山胜寺系列·清凉世界:五台山》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
西绪福斯神话 本书特色 阿尔贝·加缪,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被称为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于1957年以《鼠疫》、《局外人》、《...
论语辨惑 内容简介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两千五百年来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论语》成书之时,印刷术尚未发明,全靠一代一代的学人辗转传抄,...
社科经典轻松读—《宽容》导读 本书特色 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别怕,我是一读就懂的经典!有统计表明:少年时期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好的礼物就是为孩...
永嘉证道歌.信心铭-中国佛学经典宝藏-21 本书特色 《永嘉证道歌》与《信心铭》为禅宗史上两部著名经典,分别为玄觉大师和禅宗三组僧粲所作。读之既可全面了解禅宗的...
话说中国精神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崇拜痴迷谈信仰、锱铢必较谈度量、四大发明话技术、生旦净末话戏曲、酬神娱人谈...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增补版) 本书特色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对胡塞尔概念的概念术语做出初步的确定,以便能为尽早形成在这些术语之中文翻译上...
现象学要求人们只相信自己的直观:在尽量不带任何之见的情况下,认真仔细、一线不苟地去描述“看到”、你经历到的内容以及它们的
现代性的哲学误读与社会学阐释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研究现代性问题的著作。主要研究了整体主义、进化论、阶段论、历史进步主义、哲学迷信等五种思维定式,并提纲挈领地描述...
经解入门 本书特色 《经解入门》是江藩为初学者写的读物,书中以浅出方式全面介绍阅读经书的基本常识和方法。全书52章,有如52条读书规章,是当今学子了解经学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