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荦(1634—1713),河南商丘人,字牧仲,号漫堂,别号甚多,者有早年的“绵津山人”,晚年的“两陂放鸭翁”,等等。他是降清大臣的儿子,十五岁(1648)就获得出任通判的机会,但南于奉父亲之命家居读书,备考乡试,又迭遭父母丧’,足足耽误了十六年,直至康熙三年(1664),才获得黄州通判的实职。此时他已经展露出对书画文玩的兴趣,又把苏轼当成了学习的榜样。康熙十六年(1677),他补官理藩院院判,仕途开始顺遂起来;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升江西巡抚,康熙三十一年(1692)转江苏巡抚。之后,几乎成了东南地方盛名的二品大员。此时已有一大群人围绕在他的身边,陪他谈天、作诗、赏画,奉承他的鉴定眼光,而他的诗文集中也开始出现一些题咏书画的篇章,尽管始终为数不多。他对当时流行的书画理论颇为熟悉,具有“正确的”趣味,也能作一点考证。
绪论
一、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前情提要
第一章 宋荦的收藏
一、规模
二、来源
三、讨论
1.类目
2.书画次第
3.清初鉴藏家的宋元观念和南北宗观念
四、鉴定
五、鉴赏
六、流散
第二章 宋荦的交游
一、 “当代画家”
二、 “画家”的身份和地位
三、艺坛中的遗民与顺民
四、 “当代书画”之功用
五、文坛交游中的古代书画
第三章 从形象到时风
一、人物形象的影响因素
1.个人意愿
2.后人选择
3.传统新变
4.时风改易
二、鉴藏的地位
三、汉隶趣味的兴起
四、书画鉴藏的“坚守”
五、飘荡的回声
结论
附录一:宋荦旧藏知见录
附录一: 《授砚斋鉴藏录》书画部分
附录三: 《授砚斋鉴藏录》与宋荦的旧藏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跋
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 本书特色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60年代以前的早期作品中,已具有乐观、倔强、勇猛、有力等特点。七十至八十年代,是他创作成熟和繁盛...
本书收录的是温克尔曼最重要的美学论著。包括他最著名的六篇论文,其中《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以及《对(
西方流行音乐简史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西方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将爵士乐、摇摆乐、索尔音乐、城市流行音乐、说唱音乐、摇滚乐等众多音乐类型的形成地域、风格特点、乐队、...
扼住命运咽喉的乐圣正是顽强让一位音乐天才成为人生榜样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埃德蒙•莫里斯传递贝多芬追求自由、进步与
摩里斯.郁特里羅(MauriceUtrillo1883∼1955)是巴黎畫派最著名的風景畫家。他筆下的巴黎蒙馬特街景、聖心堂、煎餅磨坊等,平凡中
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分课解析 内容简介 克莱采尔的小提琴练习曲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我们小提琴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生...
【内容简介】本书是艺术入门畅销书《小顾聊绘画•壹》的续作,书中精选了7位著名艺术家,包括丢勒、维米尔、库尔贝、克里姆特、席
《中国战疫!》内容简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世界的战役中,中国模式具有怎样的意义? 对于中国的当下和未来,这场疫情又会产
莫扎特在欧洲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不仅音乐创作史如此——柴柯夫斯基和马勒都把他奉若神明,思想史上的影响同样如此本书提供
《行愿者之歌》内容简介:《行愿者之歌》是作家马明博参访佛教名山峨眉山之后写下的一部新作。作者借参访峨眉山的契机,以通俗优美
陈中秋戏剧文选 本书特色 《陈中秋戏剧文选》是《馆员文库》的一种,选录陈中秋的戏剧、歌词等作品和文论作品。陈中秋戏剧文选 内容简介 该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
编剧的核心技巧 本书特色 好莱坞老牌编剧,以超过二十年的创作经验,提出审视故事构想的技巧,教你学习如何以“编剧”的身份来思考。由参与《红番区》《警察故事之简单任...
《希腊艺术史》的绝大部分插图都来自照片,其中绝大多数照片属于芝加哥大学所拥有的希腊图集,其他一些则来自图书或系列出版物,
什么是艺术史?它的背景是由怎样的思想、制度和实践所形成的?它如何成为今天的面貌?它运用怎样的研究方法?本书围绕着艺术史学
《联大八年》内容简介:一九三七年,日军侵华,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一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修订版)》产生于我的美术史教学经历。我曾想找到一本教科书,它能激发不熟悉这个学科的人从观看美术品获得
华伦夫人的职业:萧伯纳剧作选 内容简介 萧伯纳是尽人皆知的英国剧作家,本书选入他七个有代表性的剧本,对于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和青年学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会引起兴趣的...
经典名曲钢琴弹最美的旋律-著名进行曲-V 内容简介 《经典名曲钢琴弹·*美的旋律(5):著名进行曲》主要内容包括: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选自歌剧...
《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内容简介:世界上没有哪个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样——也从未有人像托马斯•霍
神唇之笛 本书特色 王少明教授的《神唇之笛》是以哲人的视阈站在哲学高度书写的力作,他以非凡的第三只眼,体味到音乐本体的内在奥妙,音乐与人类精神世界、宇宙万物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