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象形文字约有2200多个,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点,以一字象一物,或一事,或一意,但与图画之维妙维肖求其美感不同,而是用简单笔画初其事、物、意的轮廓来表达。既要简单,又要一个字与一个字相区别。
就有依类象形,突出特征,变易本形,依声托事等各种造字方法。用这种象形字书写的句子有的极像是一幅图画,它只是起到一种提示的作用,无固定的读法。所以,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书,即使是会说纳西语,又认得一个一个象形字,但仍不能读懂经文。只有从小从师学习的东巴教徒才能眼看经文,口诵句子,这种文字已有约1000年的历史。纳西族东巴教徒用这种象形字书写了约1500卷经书,它是研究纳西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宗教哲学、天文地理和文学艺术的重要宝藏。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著述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李霖灿先生《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么些标音文字字典》、《么些经典译注九种》、傅懋 先生《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纳西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美国人洛克《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特别是纳西族学者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60年代,丽江县文化馆和近年成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延揽著名东巴,翻译了大量的东巴经书。
纳西族还有一种标音文字,共有2400多个符号,多半是重复的异体字,较常用的有500多字,这种字也只是东巴掌握,有少量的东巴经是用标音字写的。
方国瑜(1903~1983),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认真的精神,在中国民族、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烁今的杰出成就。
1903年2月,方国瑜出生在丽江县大研镇的书香世家,从小生性质朴诚实,勤勉好学,立志走做学问的道路。1923年离家到北京求学,因成绩优异,越级升北京师范大学国文二年级,第二年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就读于两所闻名全国的大学,在钱玄同、陈垣、梁启超等导师指导下,他涉足音韵、训诂、目录、校勘、名物、历史、地理各个领域,纵横经史,博览群书,功力雄厚,学问精深,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2年和1933年,先后从两所大学毕业,出任北师大研究院编辑员。1933年秋,在刘半农的督促下,方国瑜回到家乡,立志要揭开东巴象形文字及东巴文化的神秘面纱。他不畏山高水险深入到金沙江边的石鼓、巨甸等地考察,首次发现了纳西标音哥巴文摩崖。他虚心向东巴经师求教,潜心研究,并翻译了东巴文记录的纳西传说《人类起源》及若干经书的章节。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纳西象形文字谱》初稿。1934年6月,回到北京,后到南京向赵元任、李方桂先生学习语言学,用国际音标为纳西象形文字标音,编成既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翔实、科学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章太炎先生大为赞赏欣然为之作序。解放后,吴晗、吴玉章、郭沫若对此也十分关切。可惜可叹的是,倾注了方国瑜多年心血的《纳西象形文字谱》,1981年才公开问世,该著作不仅是一本语言文字学的工具书,也是一部纳西族社会历史的学术著作,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世纪20年代,英法帝国主义在侵占缅甸、印、支三国后,侵入我国云南边疆。西方一些“东方学家”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想方设法收集我国西南边疆史地资料,歪曲历史,伪造历史,为侵略政策制造舆论。例如把南诏说成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就是西方学者分裂中国西南最卑劣的一个例子。他们精心虚构了一个泰族早期历史的线索,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云南“制造历史依据”,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方国瑜力排众议。1936年,方国瑜发表《僰人与白子》一文,向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发起了挑战,以令人信服的缜密考证,有力地戳穿了西方学者编造的谎言。方国瑜的这个论点自1950年以后被学术界广为接受。西方和有关国家也改变看法,不同程度地接受这一观点。
方国瑜在英法帝国主义觊觎云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关头,毅然改变研究方向转而考究云南史地。他始终以学术为武器,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侵略而战斗。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方国瑜就率先向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有关歪曲云南、贵州历史的谬论发起冲击,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痛斥其谰言,证明早在公元前100年云南就属于中国汉王朝的一部分。70年代初,某些国家重弹伯希和老调,方国瑜冒着风险上书中央,揭露其野心,为我国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为反对霸权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30年代到80年代,方国瑜孜孜不倦地在云南史地学的田野里筚路蓝缕,开拓前进,是云南地方史、西南民族史、西南边疆历史地理诸方面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拓荒者和勤恳踏实的奠基人。他撰写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汉晋民族史》、《滇西论丛》、《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方国瑜文集》等大量传世之作。著名史学家徐中舒教授称他是“南中泰斗,滇史巨擘”。数十年间,他培养了硕士、博士等许多优秀人才,他们正活跃在西南史地研究领域。在他迟暮之年仍壮心不已,虽然双目失明,以口授记录方式,继续着他未竟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当选为云南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中国民族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史学会会长等十多种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在参与有关边界交涉、划定边界、编辑中国历史地图等重大活动中,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力古汉语字典 本书特色 《王力古汉语字典》有以下八个特点:扩大词义的概括性、僻义归入备考兰、注意词义的时代性、表明古韵部、注明联绵字、每部前有一篇部首总论、辨...
罗常培文集-第八卷 内容简介 《罗常培文集(第8卷)(精)》主要内容包括:恬庵语文论著甲集、唐序、郑序、罗序、自序、戴东原《续方言》稿序、泰兴何石闾《韵史》稿本...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三字经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三字经》内容丰富,涉及自然、社会、历史、伦理等。它用极其简练的语言,介绍“数目”、“四时”等基本名物,介...
老北京的商市 内容简介 书中洋行、洋庄介绍了京城的涉外贸易及“外资商业”的一些概况,俗话说:“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我们从商业经济、民俗商业文化的视角,展示这种“...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 内容简介 文化全球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应该是在尊重和保持文化个性基础上对人类文化其性的发扬和推广,是在保持差异性前提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中法文化交流史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耿昇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已出版译著50部,论文90余篇,译文1...
新编国学读本(全三册) 目录 《新编国学读本》初级本目录:前言**单元一、孔子论立志二、马援少有大志三、陈蕃有大志四、郑玄少志于学五、诫子书六、宗悫乘风破浪七、...
本草纲目-全彩精华版 本书特色 《本草纲目》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之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编写而成,素来享有“东方药学巨典...
读库-1705 本书特色 本期《读库》一共包含了六篇文章。《未来的人会是怎样》、《“美漂”一家》、《布达拉宫的流动画卷》、《〈十二怒汉〉...
怎样写总结(第二版) 本书特色 《怎样写总结(第2版)》:概述总结的写作准备总结的结构和写法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全面工作总结专题工作总结年度总结个人工作总结述...
现代学人谜案 本书特色 这本小书,从晚近的若干”文化遗民”带有谜样的往事说起,于悲凉意绪之余,发掘幽深的文化地矿,澄清往事,并彰显若干士子在这一百年中国思想和学...
中国风俗文化集萃---中国古代节日风俗 本书特色 这套《中国风俗丛书》向国内外广大读者系统、全面地介绍古往今来中华各民族风俗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风俗文化集萃...
黑白宋庄 本书特色 自由摄影撰稿人赵铁林追踪采访宋庄——北京画家村长达五年之久,拍摄的几百幅充满张力的纪实图片真实记录了青年艺术家们看似荒诞的艺术实践,和看似散...
老江湖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二十多种“老江湖”,有俩意思。其一,指代人,他们生活在早已远逝的年代,他们靠卖技艺谋生,靠嘴巴求食,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见多识广,阅...
颜氏家训 本书特色 《颜氏家训》是中国***、*有影响的一部“家训”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
国学入门 目录 绪论一、什么是国学二、国学的分类三、国学的重要性四、怎样学国学上篇 群经略说一、什么是经和经学二、经学的本质三、经学的价值四、六经的顺序与今古文...
中国文化史论纲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史论纲》着重介绍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裂变、重整的,重点不仅在于从整体上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是什么样的、对文化传...
摩挲大地-壹 本书特色 再读“文化苦旅”,重拾当年感动:读到某一个地方,忽然想奔去那里; 读到某一个人,忽然爱恨上心间; 读到某一件事, 忽然胸中起波浪。风雨中...
天下歸元:瀟湘書院當家花旦,新穿越小說代表作家。於流光綺麗文字中看見闊大沉雄新天地,遂執筆為文,慢撥心事ㄠ弦,暗設流年陷阱,以中文之溫存博大撰文,於驚風密雨、眾...
2009-咬文嚼字绿皮书 本书特色 《咬文嚼字绿皮书(2009)》是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2009-咬文嚼字绿皮书 内容简介 《绿皮书(2009年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