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象形文字约有2200多个,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点,以一字象一物,或一事,或一意,但与图画之维妙维肖求其美感不同,而是用简单笔画初其事、物、意的轮廓来表达。既要简单,又要一个字与一个字相区别。
就有依类象形,突出特征,变易本形,依声托事等各种造字方法。用这种象形字书写的句子有的极像是一幅图画,它只是起到一种提示的作用,无固定的读法。所以,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书,即使是会说纳西语,又认得一个一个象形字,但仍不能读懂经文。只有从小从师学习的东巴教徒才能眼看经文,口诵句子,这种文字已有约1000年的历史。纳西族东巴教徒用这种象形字书写了约1500卷经书,它是研究纳西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宗教哲学、天文地理和文学艺术的重要宝藏。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著述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李霖灿先生《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么些标音文字字典》、《么些经典译注九种》、傅懋 先生《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纳西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美国人洛克《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特别是纳西族学者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60年代,丽江县文化馆和近年成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延揽著名东巴,翻译了大量的东巴经书。
纳西族还有一种标音文字,共有2400多个符号,多半是重复的异体字,较常用的有500多字,这种字也只是东巴掌握,有少量的东巴经是用标音字写的。
方国瑜(1903~1983),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认真的精神,在中国民族、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烁今的杰出成就。
1903年2月,方国瑜出生在丽江县大研镇的书香世家,从小生性质朴诚实,勤勉好学,立志走做学问的道路。1923年离家到北京求学,因成绩优异,越级升北京师范大学国文二年级,第二年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就读于两所闻名全国的大学,在钱玄同、陈垣、梁启超等导师指导下,他涉足音韵、训诂、目录、校勘、名物、历史、地理各个领域,纵横经史,博览群书,功力雄厚,学问精深,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2年和1933年,先后从两所大学毕业,出任北师大研究院编辑员。1933年秋,在刘半农的督促下,方国瑜回到家乡,立志要揭开东巴象形文字及东巴文化的神秘面纱。他不畏山高水险深入到金沙江边的石鼓、巨甸等地考察,首次发现了纳西标音哥巴文摩崖。他虚心向东巴经师求教,潜心研究,并翻译了东巴文记录的纳西传说《人类起源》及若干经书的章节。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纳西象形文字谱》初稿。1934年6月,回到北京,后到南京向赵元任、李方桂先生学习语言学,用国际音标为纳西象形文字标音,编成既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翔实、科学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章太炎先生大为赞赏欣然为之作序。解放后,吴晗、吴玉章、郭沫若对此也十分关切。可惜可叹的是,倾注了方国瑜多年心血的《纳西象形文字谱》,1981年才公开问世,该著作不仅是一本语言文字学的工具书,也是一部纳西族社会历史的学术著作,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世纪20年代,英法帝国主义在侵占缅甸、印、支三国后,侵入我国云南边疆。西方一些“东方学家”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想方设法收集我国西南边疆史地资料,歪曲历史,伪造历史,为侵略政策制造舆论。例如把南诏说成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就是西方学者分裂中国西南最卑劣的一个例子。他们精心虚构了一个泰族早期历史的线索,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云南“制造历史依据”,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方国瑜力排众议。1936年,方国瑜发表《僰人与白子》一文,向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发起了挑战,以令人信服的缜密考证,有力地戳穿了西方学者编造的谎言。方国瑜的这个论点自1950年以后被学术界广为接受。西方和有关国家也改变看法,不同程度地接受这一观点。
方国瑜在英法帝国主义觊觎云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关头,毅然改变研究方向转而考究云南史地。他始终以学术为武器,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侵略而战斗。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方国瑜就率先向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有关歪曲云南、贵州历史的谬论发起冲击,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痛斥其谰言,证明早在公元前100年云南就属于中国汉王朝的一部分。70年代初,某些国家重弹伯希和老调,方国瑜冒着风险上书中央,揭露其野心,为我国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为反对霸权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30年代到80年代,方国瑜孜孜不倦地在云南史地学的田野里筚路蓝缕,开拓前进,是云南地方史、西南民族史、西南边疆历史地理诸方面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拓荒者和勤恳踏实的奠基人。他撰写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汉晋民族史》、《滇西论丛》、《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方国瑜文集》等大量传世之作。著名史学家徐中舒教授称他是“南中泰斗,滇史巨擘”。数十年间,他培养了硕士、博士等许多优秀人才,他们正活跃在西南史地研究领域。在他迟暮之年仍壮心不已,虽然双目失明,以口授记录方式,继续着他未竟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当选为云南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中国民族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史学会会长等十多种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在参与有关边界交涉、划定边界、编辑中国历史地图等重大活动中,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原则(绘本版)》内容简介:时代在经历剧变,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知识。身为父母,就更焦虑于应
罗汉传 内容简介 绍轩编注的《罗汉传/民俗文化丛书》分为“漫谈罗汉”、“二十四尊得到者罗汉传”、“附录”三大部分,作者分别叙述了罗汉文化的由来以及二十四尊罗汉分...
民族民间艺术瑰宝:石板房 内容简介 简介石板房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贵阳市的小碧、花溪、湖潮至安顺等县市一带。因当地盛产石灰岩石板,开采极为方便,世居于这里的布依族、...
第五册-国学 内容简介 本册主体课文选自“经部”的《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 学习课文...
国学基础文库-国学词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工具书,力图从“旧学新知”的角度,通过现代诠释,将传统学术或文化变为现代中国人新的知识结构。文字通俗易...
赵文化与华夏文明 本书特色 《赵文化与华夏文明》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邯郸是一座饱经三千多年沧桑的古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已形成有十大文化脉系之说,即女娲文化、...
通俗编(全2册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通俗编》为清代藏书家、学者翟灝编著,经由当代学者、金庸研究专家陈志明编校,是历代关于俗语出处...
神圣的欢爱 本书特色 这本书部头大,牵扯的知识面广,冷僻词句多,相当难译。我们组织的翻译工作几经周折,历时八年才完成。在通读和校订完全部译稿之后,应出版社的建议...
中国经典十种 本书特色 很早很早的古时候,看着筮草占卜,有人楞是从中琢磨出了“理儿”来。这“理儿”很大,阴上阳下...
庭前花未开 本书特色 美丽的蔷薇花,尴尬的石楠花香,儿时记忆中的牵牛花,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花朵值得我们重新认识,一个美丽而精妙的新世界将在书中为我们展开。该书...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三版 内容简介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语言学概论”使用的教材...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问题包括:释“文化”,中华民谣源出一家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的建立及其发展等。中国古代文化专题 目录 释...
年节习俗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图配文的方式、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对老北京的一年中的各种年节习俗进行了细腻生动地描绘与叙述。图绘生动形象,文字京味儿地道,是让老北京人找...
《通往宇宙的窗口》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天文馆和天文台的介绍,历数了天文馆和天文台的演变经历和发展变迁
国学概论 本书特色 《传世经典文库:国学概论》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本书对国学的内涵和治学方法做了精辟论述,对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了...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本书特色《良训传家》一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
连阔如评书秘本-三十六英雄(上下) 本书特色 《三十六英雄》,又名《隋唐》、《响马传》,是已故评书名宿连阔如先生的代表作。《三十六英雄(上下连阔如评书秘本)》根...
孤独的真相-震惊世界的科学大骗局 本书特色 你很容易就相信特异功能、另类疗法、秘传信仰、通灵占卜吗?许多科学家研究这类玄奇之事,提出所谓的“科学根据”,可信度究...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汇集了许嘉璐先生十余年来研究中华文化成果的精华,全书分为十六个部分,全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和...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本书特色 本书系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七五”规划的一个研究项目,课题名尔原为《中国近代文化史》(1840-1919)。考虑到系统写史目前条件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