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华史纲》(李定一著),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作品,当代华文世界公认最佳的国史经典著作之一,集严谨、独到、激情、朴实于一书,乃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史佳作。
(1)港台权威国史读本——深受读者与学界好评,不可错过的国史佳作!
(2)既彰显民族自信、又保持客观中立。——比钱穆《国史大纲》更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更有趣。兼具客观中立与民族文化自信。
(3)一部专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绝非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庸著。作者减除与今无关的话题,较少直接引用史料而改用现代文体表达,尤其关注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
(4)深具独创性,而非仅是汇编主流观点。——对诸多重要的人与事,李定一皆有新鲜论断。如:“中华世界”概念、废除帝王年号、秦皇、汉武、王莽、曹操、孝文帝、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之高下、五胡乱华与蒙元满清之异同、近代中华衰弱原因、太平天国与湘军之比较、清末教案原因、义和团反思、维新与革命之关系等等,都有独特论断,足为文史爱好者及研究者潜心细品。
(5)李定一教授:是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几大名校的历史学泰斗。——除了融通中国通史,对中国近代史、中美外交史亦有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一部严谨独到、朴实优美的通史佳作】
《中华史纲》(李定一著),是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的代表作,也是港台近几十年来最为严谨的国史著作之一。书中独特思辨的史观,简洁朴实的语言,相比一般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内容跨度从史前传说时期直到辛亥革命为止,记叙了几千年来中华世界的政治和文明之变迁。李定一教授的出发点,是要创作一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使读者可以快速、清晰地了解本民族之国史,以略尽国民之文化义务。
《中华史纲》目录
序
☆ 第一编 中华民族文化形成时期
第一章 蒙昧时期/ 3
第一节 神话——先民心目中的“历史”/ 3
第二节 五帝——传说时期/ 9
第二章 三代——历史的肇始/ 17
第一节 夏代(前2183- 前1752)/ 17
第二节 殷商(前1752- 前1111)/ 20
第三节 西周(前1111- 前770)/ 29
第三章 春秋时代(前770- 前481)/ 38
第一节 霸政的兴起——齐桓公/ 38
第二节 霸政的发展/ 43
第三节 各国的变化/ 47
第四章 战国时代(前469- 前221)/ 51
第一节 战国变法图强/ 51
第二节 诡谲的国际斗争/ 56
第三节 社会的激剧变动/ 61
第四节 孔子——民间讲学的创始者/ 63
第五节 百花齐放——诸子百家/ 70
☆ 第二编 中华世界之创始与发展
——秦汉三国与魏晋(前221-316)
第五章 “中华世界”的创始/ 81
第一节 秦王政时期(前246- 前221)/ 81
第二节 秦始皇时代(前221- 前210)/ 86
第三节 对秦始皇的评论/ 89
第四节 复古与维新的斗争(前209- 前202)/ 95
第六章 中华世界的确立与发展/ 101
第一节 大一统局势的奠定——文景之治/ 101
第二节 武帝的兴革/ 105
第三节 中华世界的巩固/ 110
第四节 王莽兴起的背景/ 114
第五节 王莽时代——一个理想的破灭/ 118
第七章 衰颓时期(25-220)/ 125
第一节 光武帝的政策/ 125
第二节 黯淡迷惘的士风/ 128
第三节 外戚宦官与名流/ 134
第四节 长期分裂的前奏/ 137
第八章 大分裂的序幕/ 142
第一节 曹操的志事/ 142
第二节 三国的人物/ 147
第三节 三国鼎立/ 153
第四节 统一的幻梦——西晋/ 157
第九章 中华文化概述/ 161
第一节 农业情况/ 161
第二节 工商业发达/ 165
第三节 学术与科技/ 168
☆ 第三编 新陈代谢时期
——“五胡乱华”与南北朝(316-589)
第十章 大动乱局势(306-439)/ 175
第一节 西晋边境的情势/ 175
第二节 匈奴称雄时期(306-349)/ 179
第三节 羌族称雄时期——苻坚/ 183
第四节 北魏的统一/ 188
第十一章 江南的开发与繁荣——东晋/ 192
第一节 南渡后的政局/ 192
第二节 东晋的北伐/ 198
第三节 南朝的政局/ 202
第四节 新天地中的旧文化/ 211
第十二章 旧文化的再生/ 218
第一节 孝文帝的华化/ 218
第二节 中原的分裂/ 224
第三节 新民族的旧文化/ 230
☆ 第四编 中华文化之定型
——隋唐与两宋(589-1276)
第十三章 辉煌的唐代/ 239
第一节 大一统盛世的前奏/ 239
第二节 唐初的政局/ 246
第三节 由盛而衰的经过/ 254
第四节 唐代之衰亡/ 262
第五节 中华文化的广播/ 270
第十四章 唐代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277
第一节 唐代的经济社会/ 277
第二节 唐代的文化/ 282
第十五章 国势式微时期/ 289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概况/ 289
第二节 宋代开国的政策/ 295
第三节 变法图强/ 302
第四节 南宋的苟安/ 309
第十六章 两宋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316
第一节 宋代的经济社会/ 316
第二节 宋代的文化/ 321
☆ 第五编 中华文化之发展
——元明清之长期统一(1276-1842)
第十七章 元明两代之大势/ 331
第一节 蒙古人统治中国/ 331
第二节 明太祖开国政策/ 339
第三节 明初政局/ 346
第四节 明政之衰与张居正之改革/ 352
第五节 明成祖的海外发展/ 362
第六节 元明两代的文化/ 367
第七节 明代之衰亡/ 375
第十八章 大清帝国/ 381
第一节 一统中华/ 381
第二节 清初的统治/ 387
第三节 由盛而衰之历程/ 393
第四节 早期中外关系/ 402
第五节 中西文化交流/ 410
第六节 清代的文化/ 421
☆ 第六编 中华世界的没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2-1911)
第十九章 西方势力的入侵/ 431
第一节 鸦片走私问题/ 431
第二节 鸦片战争/ 437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444
第四节 大清帝国的解体/ 452
第二十章 全国大动乱/ 464
第一节 太平军的勃兴/ 464
第二节 太平军的政略/ 473
第三节 满汉政权的转移/ 482
第二十一章 自强运动/ 493
第一节 “师夷之长”的发端/ 493
第二节 基督教再度传播/ 502
第三节 自强运动的阻碍/ 509
第四节 第一次中日战争/ 518
第二十二章 救亡运动/ 530
第一节 开民智运动与百日维新/ 530
第二节 义和团/ 544
第三节 辛亥革命/ 551
第四节 国民革命之顿挫/ 558
《留人更要留人心:员工激励的破解之道》内容简介:本书是多所高校总裁班讲师、华为研究专家诚意之作 手把手教你如何留人、留人心,
阿尔伯特施佩尔是整个纳粹高层最难以捉摸的人物。他是第三帝国的首席建筑师、希特勒的宠臣、最亲密的伙伴施佩尔设计了帝国新总理
英国黄室-白金帝国 本书特色 《皇室与大国》丛书首批推出的《白金帝国:英国皇室》、《华丽高卢_:法国皇室》、《铁血王朝:德国皇室》、《沙皇霸业:俄国皇室》...
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 本书特色 为促进辽金史研究,加强中国辽金史学界间的学术交流,由白城师范学院、白城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地域性辽...
《客户关系管理》内容简介:本书供分为三篇,头篇是是课程导入,阐述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篇是客户关系的建立与
中国政治精英利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败编织了一整套饱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和“历史建构”。但在中国经济崛
《伦理世界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建构中国道德哲学的“伦理世界”为理论诉求,积极回应西方现代社会伦理发展困境,努力探索中国现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内容简介:费孝通是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之一,从1935年进入广西大瑶山展开实地调查开始,对
清前期宫廷政治释疑 本书特色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杨珍,研究方向为清史,特别是康熙年间的研究尤为突出。清前期宫廷政治中的许多热点问题迷雾...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史学珍珠,权威全译本。了解法国大革命必读书,中译本印行二十周年。旧制度与大革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研究著述。书中通过...
《上海之声》内容简介: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
人权演变史的中文必读书︱一场富有教益却也称得上残酷的良知训练讲述人权的历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使得林国荣的《历史上的
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三十年来从事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小结。运用通变观点,以宏观思维为导向,微观考实为基础,借鉴皖学实事求是的朴学方法,注重...
《大加速》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杰出的环境史学家、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约翰·R.麦克尼尔的又一部环境史力作。当下,能源危机、气候灾
沉没的甲午 内容简介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1894年这一年。大清帝国在对日的海陆战场上节节败退,全无招架之功。以往尚能藉余威...
孟森讲大清帝国 本书特色 《领导干部读经典》辑选晚近人文精粹,为领导踱索“价值”和“判断”提供治国理政的思想,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丛书。孟森的...
团购: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历史类”2册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研究法社会进化史团购: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历史类”2册 目录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历史类:中国历史研究法》...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六辑) 本书特色 亚细亚各国的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一个整体。只有尊重各国多样性的文化,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世界才能在和谐、和平的环境中...
《新基建:中国经济新引擎》内容简介: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上中下) 本书特色 500张罕见西方版画+50万字西方记者一手现场报道世界上**份以图画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