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社科院委托历史所编写的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国历史书,是一部为广大干部和国民提供传播正确历史知识和历史价值观的读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传承和弘扬的。读一读这些历史,可以培养我们更深厚的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为我们今天伟大的民族复兴而无私奉献。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历史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道理,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历史也告诉我们今天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各级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需要自觉地学习历史。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序:高度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 江泽民
绪论 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与文明起源
第一节 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
一 由猿到人的演变
二 中国的古人类与旧石器文化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与远古社会的演进
一 农业的起源与平等的农耕聚落社会
二 中心聚落的出现与社会不平等的产生
三 邦国文明的出现
第三节 古史传说与远古社会
一 三皇传说的时代特征
二 五帝传说与远古社会的演进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
第一节 夏朝
一 夏王朝的建立
二 夏朝的国家结构与政治制度
三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的探索
第二节 商朝
一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二 商朝的政治制度
三 商朝的社会经济
四 商朝的灭亡
第三节 西周
一 西周的建立和分封
二 西周的阶级结构与社会经济
三 西周王室的衰微
第四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哲学思想
二 文化和教育
三 科学技术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节 春秋五霸的迭兴
一 平王东迁与诸侯争霸
二 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三 奴隶、平民反抗斗争与卿大夫夺权
第二节 战国七雄的兼并
一 变法运动与政治改革
二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三 兼并战争与秦王政统一中国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诸子百家
二 文学和史学
三 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
四 科学技术
第四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王朝
一 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体制的建立
二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四 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覆亡
第二节 西汉王朝的兴衰
一 西汉的建立与汉初“黄老无为”政治
二 西汉前期与诸侯割据势力的斗争
三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四 西汉中后期政治
五 王莽改制与新莽的灭亡
六 西汉中后期的边疆与民族关系
第三节 东汉的社会变动与王朝政治
一 东汉的建立与前期政治
二 豪族势力的发展
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四 清议与党锢
五 黄巾起义与东汉的灭亡
六 东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与经济
一 社会阶级与阶层
二 户籍、土地和赋役制度
三 农业与手工业
四 商品经济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经学与今古文之争
二 史学、文学与艺术
三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
四 科学技术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三国的建立与治理
一 曹操与曹魏政权
二 蜀汉建国与诸葛亮治蜀
三 孙吴立国江南
第二节 西晋的短暂统一
一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二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三 门阀制度与门阀士族的形成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形势
一 “五胡”内迁与十六国前期的北方
二 后赵与前秦民族政策的差异
三 淝水之战与北方再分裂
第四节 东晋门阀政治与南朝政权的交替
一 东晋建立与北伐西征
二 士族内争与东晋门阀政治
三 南朝政权的嬗代
四 南朝寒人庶族兴起与门阀士族衰败
五 侯景之乱及其社会影响
第五节 北朝的社会发展与政治变迁
一 北魏统一北方与前期民族关系
二 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
三 六镇起义与北魏分裂
四 关陇集团与北方再统一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
一 土地制度演变与北方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二 移民浪潮与江南经济开发
三 社会阶级阶层及劳动者地位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思想与宗教
二 文学艺术
三 史学
四 科学技术
第六章 隋唐时期
第一节 隋的统一与灭亡
第二节 唐前期的昌盛
一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二 女皇帝武则天
三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第三节 唐后期的衰亡
一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二 朋党之争与宦官专权
三 王仙芝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第四节 隋唐政治制度
一 三省六部与使职差遣
二 科举制的确立
三 律令格式的完备
四 府兵制与募兵制
第五节 隋唐社会经济与阶级结构
一 均田制及其崩坏
二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三 城市与商业
四 阶级结构
第六节 隋唐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
一 突厥、回纥、西域
二 吐蕃、南诏、渤海
三 中外关系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思想与宗教
二 史学与文学
三 艺术与科技
第七章 五代十国与辽、宋、西夏、金时期
第一节 五代十国与契丹的兴起
一 五代更迭
二 十国割据
三 契丹的兴起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一 北宋的建立及其局部统一
二 北宋的统治措施
三 北宋的统治危机与农民起义
四 王安石变法
第三节 辽、西夏、吐蕃、回鹘和大理
一 辽在北方的统治
二 西夏政权的兴起和发展
三 吐蕃、回鹘和大理
第四节 金与辽、两宋的对峙
一 金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二 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 金的统治与灭亡
四 南北对峙局面确立后南宋的政局与灭亡
第五节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社会经济与阶级结构
一 社会经济
二 阶级结构
第六节 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宋学
二 宗教
三 史学
四 文学艺术
五 科学技术
第八章 元 代
第一节 蒙古族的崛起
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与创立大蒙古国
二 蒙古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一 元朝的建立与全国统一
二 中央与地方行政
三 民族地区与边疆的有效治理
第三节 民族等级制度及元政的衰败
一 四等人制
二 元中后期的政局与吏治败坏
第四节 元代的经济与阶级关系
一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 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
第五节 元代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 思想与宗教
二 史学、文学与艺术
三 科学技术
第九章 明 代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与巩固
一 元末群雄并起与朱元璋建立明朝
二 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三 屯垦与赋役制度的建立
四 明成祖对民族地区与边疆的经营
第二节 明中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从仁宣之治到弘治中兴
二 内阁制度与宦官参政
三 巡抚总督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明后期的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一 明后期的政治危机
二 南倭与“北虏”
三 张居正改革
第四节 明代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
一 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崛起
二 海外贸易与白银流入
三 资本主义萌芽
第五节 明朝的灭亡与清兵入关
一 明末的政治腐败
二 满族的崛起和后金与明朝的战争
三 李自成起义与明朝灭亡
四 清兵入关与山海关之战
第六节 明代的中外关系
一 郑和下西洋
二 明朝与朝鲜、日本及中亚的关系
三 明朝与欧洲的接触
第七节 明代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思想与宗教
二 文学艺术及文化事业
三 科学技术
第十章 清代前期
第一节 清朝定鼎北京与全国统治的确立
一 清朝的建立与清初各地抗清运动
二 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与少年君主亲政
三 平定三藩之乱与统一台湾
第二节 康雍乾时期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稳定
一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与驱准保藏
二 雍正帝稳定民族地区与边疆的措施
三 乾隆帝的平准平回与统一天山南北
四 民族地区和边疆的行政管理与清朝的民族政策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
一 中枢辅政机构和中央行政机关
二 地方直省行政机构
第四节 清代前期的赋役制度与社会经济
一 赋役制度的改革
二 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人口膨胀与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五节 清代前期的中外关系
一 清朝与邻近各国的关系
二 清政府对入华传教士及天主教的政策
三 英国使团来华与中英冲突
第六节 清代前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 清初启蒙思潮与三大思想家
二 清廷的文化政策
三 思想学术
四 文学艺术
五 科学技术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
第一节 列强侵华与国势衰微
一 两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二 中法战争与《中法新约》的签订
三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四 八国联军入侵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主权沦丧下晚清社会与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 洋货入侵对封建自然经济的冲击
二 晚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人民大众反抗斗争与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主张
一 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
二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起义
三 捻军起义与义和团运动
四 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主张
第四节 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尝试
一 “同光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兴起
二 编练海陆军与兴办工矿、交通、新式学堂
三 洋务运动的破产
第五节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与变法维新的失败
一 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时局图》
二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
三 康有为《大同书》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抨击
第六节 清末“新政”的夭折与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与广州起义
二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夭折
三 辛亥革命爆发与清帝退位
参考书目
参考图目
后记
一本书读懂德国历史 本书特色 这个民族有着严谨、冷静而内敛的民族性格,他们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事实上,精确而合理的种种安排总是能让德国社会有条不紊...
《罗马的复辟》内容简介:帝国陨落之后,还能重生吗?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数百年的帝国传统宣告终结。然而,帝国的文化、制
塞北三朝.金-腾飞五千年 本书特色 ★袁腾飞砥砺四年,白话文以来全景式麻辣解读塞北三朝的*新力作,讲述你所不知道的女真。★历史没大没小,袁sir有根有据,上承两...
《战略思维十二讲》内容简介:知名商业战略专家周掌柜重磅力作 12条高维战略理论,14个必知战略原理,15个实战战略案例 田涛、黎化
《越画越好:从零开始学素描》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素描技法基础教学图书,内容简明易学,它以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练习为主
权威的视觉震撼记录了永远改变历史进程的这场战争中涌现的历史人物、政治、事件、发生场所和技术,用一种新的方法描述了每一次重
历史文献卷(先秦至清代)-都江堰文献集成 本书特色 《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可说是一部“都江堰学”基础资料汇编,将早于清末的各种古代文献中有关都江堰的资料...
广西红瑶-身体象征与生命体系 本书特色 由冯智明著的《广西红瑶(身体象征与生命体系)》以广西龙胜县瑶族支系红瑶的女性污秽禁忌为例,探讨了红瑶污秽观的本质,指出其...
《战略高度:中国思想界访谈录》以对谈的形式,讨论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涉及改革与发展的方
明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代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主线,主要以中日人物往来中的诗文唱和为中心,重点叙说宋濂、赵秩、唐寅、宋素卿、方梅崖、仲猷祖阐以...
美国文明的兴起-(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查尔斯·比尔德,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和重要的宪法学家和历史学家,曾被誉为“二十世...
这个历史挺靠谱-全三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升级珍藏版 本书特色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中国全景式通俗解读战争的开山之作,专讲教科书不敢讲的...
厦一站幸福 本书特色 “别恋小渔村,凌乱又怡情”、“在文艺和植物主义间,踮脚张望”、“旧日别墅与当下巷弄的静好岁月”、“繁花茂树下,听海岸涛声”……看到这些别致...
《名誉》内容简介:每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名誉谋杀可能高达5000起。名誉,始终是女人头上的一把利刃! 埃斯玛的母亲彭贝死了两次。
庸人治国-大太监魏忠贤与明帝国的末路 本书特色 历史和人们开了个玩笑,一代能工巧匠朱由校,却成了肩负江山社稷一朝天子;老老实实的“典膳”太监的魏忠贤却被推上了权...
本书是“中国摄影史”系列丛书的第三卷,通过14个章节的内容,讲述了1844-1879年间中国本土摄影师和照相馆的活动,对于摄影在中国
西向天狼丛书:匈奴帝国传奇(彩图版) 内容简介 寻找2000年前失落的华夏儿女……公元2004年未,2500多名匈牙利公民向政府提出申清,要求政府承认他们是“匈...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内容简介: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代表作:“这是一本需要用心灵来写和读的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和
辛亥革命-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并非专指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从字面上理解,辛亥革命好像是辛亥年(1911年)发生的革命...
史学.史家与时代-余英时文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本卷一共收录12篇文章,涉及历史观、历史思想与历史哲学、中西历史哲学比较等主题,集中探讨史学、史家与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