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旋 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年就读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得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三十载。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薛教授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国际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巿、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中国的大都巿》、《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香港与澳门》、《香港发展地图集》等。
薛教授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他融贯西方和中国的学术的观点与方法,并且多用中英双语发表。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有独到见解,这可从他的不同著作,特别是本书体现出来。
薛教授积极参与香港地方,以及国家的政治与决策,是第八届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香港特区筹委会,以及多个特区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薛教授在香港传媒时常发表言论,是个学以致用,关心家国大事的知识分子。
序 言薛凤旋1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1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3
多元的先民文化5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10
第二章 由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15
原始文明17
仰韶晚期的聚落21
一、姜寨一期 20
二、大地湾二期 21
三、城头山初城 22
初城的性质27
第三章 韶山时代的城邦 29
什么是城邦?31
龙山时代的社会33
龙山聚落和城市37
城市结构和功能42
龙山城邦国44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47
中国文明最早奠基于夏代49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化新纪元53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55
一、核心地区 56
二、周边边远地区 57
夏代的城市文明58
其他夏代城市63
夏代——奴隶社会封建帝国的开始64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63
中国有现存文字历史的第一个朝代69
商帝国和商文明70
一、仁 君 70
二、新的国家统治制度 72
三、税制、货币、贸易和法典 74
四、经 济 75
冶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75
商的疆域和城市体系76
二里岗的城镇体系 77
在都城300公里内的区域性中心84
沿边地区的区域性中心85
商的属地和独立的方国 89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根基90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93
历史的分水岭95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97
一、封建制度 97
二、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祖先结成一个新宗教(儒教) 98
三、井田制度与城乡分别 99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102
一、规划的原则、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结构 102
二、宗 周 110
三、成 周 110
战国时代:铁器时代开始—封建被新中央集权所替代111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明114
一、临 淄 116
二、曲 阜 118
结论:中国城市结构的定型120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121
秦开创的新型皇朝奠定了中国的概念123
统一大国下的新行政和经济124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131
汉代的城市结构135
一、长 安 136
二、洛 阳 139
三、临 淄 139
四、宛 141
五、成 都 141
六、邯 郸 141
结论:新型帝国与行政型城市142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143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统一145
唐代政府体制与社会152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156
一、南方涌现新型大都会 157
二、运河城市 157
三、长江沿岸城市 157
四、东南的海港城市 157
五、行政及军事重镇 158
唐代的城市结构158
一、曹魏时都城邺城 159
二、北魏(北朝)都城洛阳 160
三、六朝(南朝)建康 160
四、长 安 163
五、扬州(中晚唐) 168
结论:成熟和完善地体现了中国都城的特点171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与复兴新城市文明 175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177
两宋社会的特点177
一、抑军政策 178
二、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的复兴181
三、商业国家 183
宋代的城市化动力184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188
一、开 封 191
二、临安(杭州) 194
三、平江(苏州) 197
四、明 州 200
五、西夏、辽和金的城市200
结论:中国开始产生城乡分离200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203
元代是城市的黑暗时代205
明代的军事和经济复兴211
明代的城市化215
明代城市案例218
一、南 京 218
二、京师(北京) 218
三、临 清 222
四、大 同 223
结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223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227
清代:中国历史的分水岭229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传统中国的城市文明233
一、城市动力 233
二、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234
三、新儒学的城市文明 237
清代后期的城市化:半殖民地化的城市239
一、对世界霸权的依赖 239
二、列强影响下的城市 243
三、其他现代城市和城市化的空间分布 247
城市案例248
一、广 州 248
二、西 安 252
三、汉 口 252
四、上 海 254
结论:城市体系和行政体系混合为一个有机体258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波动 265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2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的特殊价值观基础(1949—1981年)269
改革开放前的毛泽东式社会主义城市化(1949—1981年)273
毛泽东时代的城市和城市化278
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79
二、对城市功能的社会主义改造 283
三、城市区域(city-region) 288
四、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结构 292
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1981年起)295
深圳案例 302
结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304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309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311
真正城市:西方的一些偏见313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不是某种文明的产物314
马克思所归纳的四类城市316
一、亚洲类:城乡的统一性 317
二、远古类:城市的乡村化 317
三、封建类 317
四、资本主义类:乡村的城市化 318
中国传统的城市文明319
探讨中国现代城市的路向327
参考文献 330
出版后记 336
《女车主的第一本驾驶书》内容简介:本书旨在帮助女性车主提高驾驶技术,破解驾车难题,书中重点针对女性车主最爱犯的驾驶错误、最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本书特色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是向达的代表作,讲述了唐朝代武功全盛之时与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关系与互动。都城长安也因这种交流互动呈现一种多文...
《李白诗选》内容简介:李白是唐代最耀眼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都以雄才纵逸,想落天外著称于世,代表着盛唐诗歌的气象和最高成就,
武则天帝王笔记 本书特色 她,一介弱质女流,却稳坐龙庭;她,一抹盛世红颜,却让天下为之臣服。 她82年人生的每一天都生死攸关,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杨天石文集 本书特色 真实是历史的生命,也是历史学和历史学家追求的目标。在这块领域,容不得任何歪曲和虚假,也不能允许一切有意的粉饰、增减与遮掩。中国近代史有广大...
维克多·克莱普勒(VictorKlemperer,1881—1960),出生于瓦尔特河畔的琅茨贝尔格,在布隆贝尔格和柏林长大,在慕尼黑、日内瓦、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系列之一的《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书中具体包括了: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 本书特色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立足于全球历史观的开阔视野,共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选材涉及政治、经济、...
向达(1900-1966),字觉明,笔名方回、佛陀耶舍,湖南淑涌人,土家族,敦煌学家。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任商务印书
借助外人眼光观察封建中国,近来已蔚成读书界的热门之一。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里有个“哑铃式”的现象:一头是西、葡、意等
清初私家修史研究(以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 本书特色 《清初私家修史研究:以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清初私家修史这一史学现象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的史家...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内容简介:它有着黝黑丑陋的外表,它是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生物高度浓缩后的遗迹,它用燃烧所得的一切
1931-1945-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 本书特色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州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清代名人奏折书系:年羹尧 内容简介 年羹尧是清朝的一名虎将,他的一生轰轰烈烈。至于这部小说的真实性,萧伯纳曾经说过一句话:“历史除了人名以外,都是假的;小说除了...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求科学与理想,从中国到比利时留学。不料战争爆发,比利时被
揭密百年来操控亚太格局的幕后之手《纽约时报》百万级畅销书作者力作...................※编辑推荐※21世纪太平洋西岸的局势波诡
《大国智库》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新中国崛起背后的智库力量与智囊推手。作者专访了在不同领域参与决策或提供智力支持、切实方案的
辽金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二十多年来学习辽、金史,探索一些具体学术问题的劳动结晶。书中的内容多为*近几年才完成的研究成果,有一些成果虽然以前曾以论文形式公开...
民国逸史-第一部 本书特色 民国逸史,亦即民国名人的微历史,大历史侧面的碎片史,野史,逸闻。这些逸史散见于各种书、史、报或越来越多的口述史、回忆录等资料。这些轶...
活在大清 本书特色 毛帅著的《活在大清》讲述了生活在大清朝,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从宫廷朝堂到市井民间,都得懂得这其中的门道儿才行。男子的辫子可不像你在清官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