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是《剑桥中国史》第7卷的中译本。由国外研究明代历史的专家执笔,吸取了中国、日本和西方的研究成果,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主要论述明代的政治史,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剑桥中国史》的第8卷则对明代的制度、国际关系,以及社会和经济史、思想史、思想和宗教史进行详细的论述。 20多年前最初规划《剑桥中国史》时,当然计划从中国历史最早的时期开始。但是,出版这套丛书是在多年以前提出的,在此期间,由于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并从70年代早期以来不断增强势头的大量考古发现,我们关于中国史前史和公元前一千年间的大部分年代的知识都已发生变化。这种源源不断的新资料一再改变了我们对早期历史的看法,而且还没有对这种新证据和传统书面记载得出任何普遍认可的综合。尽管一再试图筹划并出版概括叙述我们对早期中国的认识现状的一卷或几卷,但到目前为止已经证明不可能这样做。对所有这些新发现从事有希望具有持久价值的综合,很可能还要10年才能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因此,我们勉强从最早的两个帝国政权,即秦和汉的政权的建立开始《剑桥中国史》的叙述。我们知道,这留下至少一千年有记载的历史要在别处、别的时间予以处理。我们同样知道这样的事实,公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事件和发展为我们将要叙述的中国社会及其思想和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和汉的制度、文学和艺术的发展状况、社会形态以及思想和信仰的体系牢牢扎根于过去,对更早的历史没有相当认识,是不能通晓的。既然现代的世界越来越相互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地认识它已经变得更加必要,历史学家的工作也已变得更加复杂。在原始资料激增和知识增加时,论据和理论也相互影响。尽管单单总结已知的东西也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但认识的事实基础对于历史的思考却越来越重要。 近来,西方学者更加充分地利用了中国和日本丰富的有关历史的传统学术,不但大大地促进了我们对过去事件和制度的明细的了解,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批判性的认识。此外,当前一代西方的中国史学者在继续依靠正在迅速发展的欧洲、日本和中国的研究的扎实基础的同时,还能利用近代西方有关历史的学术的新观点、新方法以及社会科学新近的研究成果。新近的有关历史的事件,在使许多较旧的看法成为疑问的同时,又突出了一些新问题。在这众多方面的影响下,西方在中国研究方面的剧烈变革正在不断增强势头。 1966年最初规划《剑桥中国史》时,目的是为西方的历史读者提供一部规范的有价值的著作:由于当时的知识状况,定为6卷。从那时起,公认的研究成果的涌现、新方法的应用以及学术向新领域的扩展,已经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史的研究。这一发展为以下的事实所表明:《剑桥中国史》现在已经变为计划出15卷,但还必须舍弃诸如艺术史和文学史等题目、经济和工艺的许多方面以及地方史的所有丰富材料。 近10年来我们对中国过去的认识的显著进展将会继续和加快。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一重要而复杂的学科所作的努力证明是得当的,因为他们自己的人民需要更多更深地了解中国。中国的历史属于全人类,不但由于正当而且必要,还由于它是一门使人发生兴趣的学科。
总编辑序
明代度量衡制
明王朝诸帝
明皇室世系
导言
第一章 明王朝的兴起,1330-1367年
引言
日益恶化的中国情况,1330-1350年
中央权力的瓦解
朱元墇的生平,1328-1367年
第二章 明代的军事起源
引言
妥懽贴睦尔时代的叛乱
明-汉之战,1360-1363年
明军在全中国的胜利,1364-1368年
军队与边疆,1368-1372年
第三章 洪武之治,1368-1398年
引言
1371-1380年:帝国的巩固和稳定
1380年:过渡和改组之年
1383-1392年:监视和恐怖加剧的年代
第四章 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之治,1399-1435年
引言
建文统治时期
永乐统治时期
洪熙统治时期
宣德统治时期
第五章 正统、景泰和天顺统治时期,1436-1464年
英宗第一次统治时期,1435-1449
北京的防御和新帝的即位
英宗的第二次统治:天顺时期,1457-1464年
第六章 成化和弘治统治时期,1465-1505年
两位皇帝
成化和弘治时期文官政府中的问题
军事问题
第七章 正德时期,1506-1521年
第八章 嘉靖时期,1522-1566
第九章 隆庆和成历时期,1567-1620年
第十章 泰昌、天启、崇祯三朝,1620-1644年
第十一章 南明,1644-1662年
第十二章 时代的历史著述
参考文献介绍
参考书目
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本书特色 本书由甲午战争发端,分析了清廷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由此展开,浓墨重彩描绘了自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晚清*后十多年的历史画卷...
《十八个时空中的世界史》内容简介:从250万年前的非洲大地到21世纪的超级城市开罗,从公元7世纪全球有着百万人口的中国长安到日本
《野草:百年纪念版》内容简介:1927年7月,《野草》由北新书局初版印行,距今已近百年。初版的《野草》由鲁迅先生编辑定稿,收录了
政治家把里根与撒切尔夫人比作政治夫妻。他们协作配合,施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如减税、放开管制、鼓励自由贸易、强硬面对苏
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张广达,历史学家,通晓多种语言文字,致力于唐史、西域史、敦煌、吐鲁番出土官府文书、...
日本帝国的衰亡(1936-1945)(上下册) 本书特色 《日本帝国的衰亡》(1936-1945)(套装全2册)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
剑桥中国史(精装全11册 )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重达15公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先生担纲主编,各卷及专门章节邀请相应领域有权...
Anastonishingfind-thelandmarkjournalofawomanlivingthoughtheRussianoccupationofBe...
《走出中东》内容简介:与中东的情缘召唤周轶君回到出发的原点: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亚、伊朗、尼泊尔……一站接一站,地覆天
《黄同学漫画兵器史》内容简介:从200万年前到19世纪:越王勾践剑·青龙偃月刀·大马士革钢刀·诸葛弩·日本武士刀·马其顿长矛·英
百年误读-胡平文集 本书特色 《胡平文集:百年误读》作者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奖《中国作家》杂志报告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
失落的秘籍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西方文化和符号主义的集大成之作,是《失落的密码》的姊妹篇,写于1928年。全书共14章,揭示了霍恩海姆和维诺的技艺、西方古代化学...
社科学术文库:下学集 内容简介 明史和清史的研究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就无法从整体了解这500多年的历史。本文集的主题是公元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国明清社会研究...
帝国黄昏:1840-1911: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抹笑容和悲怆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晚清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的书,用了随笔的写法,可当一本晚清小史来读。关于晚清的著...
《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内容简介:自王安石熙宁变法之后,党争日趋激烈,政治几经反复,大批官员在此过程中被贬出朝廷,甚至远贬
老兵讲述:6:远征军、滇军、粤军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全套16册,收录了1000多位普通民众和士兵亲历抗战岁月的回忆文章,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基...
本书是一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书。本书的开篇讨论的是全球的现代发展模式这个主题。第二章探讨了欧洲的崛起,以及欧洲成为第
滇黔志略点校 本书特色 《滇黔志略》所见有两种本子,一是刻本,一是抄本,均产生于清乾隆时期。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复旦大学图书...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莫志斌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长征准备与初期失利、艰难...
明-六史 本书特色 《蔡东藩·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秦、汉、唐、宋、明、清,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