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是湖南湘乡人,生于公元一九○七年。先世多为文人,曾祖父蟾桂公曾随左宗棠去到西北,在甘肃省任过县知事、知府等职。祖父公卿和父亲宪文均饱读经书,但未踏入仕途,只在故乡耕读自娱。我父亲为地方兴办学校及各种公益事业,与人排难解纷,极为乡里所推重。
我年幼时,父亲教我背诵古文诗词和阅读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直到今天尚深印脑海。我的母亲姓彭,闺名玉贞,秉性慈祥,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生子女六人,都是躬亲抚养教育。我们的家境并不富裕,仅是一个小康之家,约有二十亩田地,雇有一名长工,还够不上称为富农。我母亲恤老怜贫,常尽其所有帮助他人,这种德行,乡亲们无不感激赞叹。她骂信佛教,我后来于役军旅,尽管我掌生杀大权,但从未枉杀一人,这都是受我慈母教诲的影响。我母亲由于抚养一大群子女,操理家务,备极辛劳,不到五十岁就病故了。
我上有三兄,除三哥尚在外,均已先后物故,下有一妹,尚健在,现住长沙。
一九三○年冬我任团长时,经友人之介,得识冷兰琴女士。她当时是一位相当有名的钢琴家,执教于中央大学音乐系及金陵女子学院,我们于一九三三年春结婚,生有子女五人。时值抗战军兴,余率部浴血奋战,无暇顾家,悉由吾妻负责,千里奔波,辛劳备尝。她患有先天性的高血压症,不幸于一九四九年六月因脑溢血去世,年仅三十六岁。她不仅仪态万方,而且磊落大方,不同凡俗,其言其行,对我的帮助和启发颇大,结婚十六年,情感深厚,她的早逝,是使我十分伤感的。
子女五人,于一九五一年起,各自在不同的情况下,由台湾、香港到了美国,现散住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丹佛等地,都已成家立业,第三代共有十人,第四代已有两人,真是四世同堂。我于一九六一年在北京与易吟先女士结婚,迄今二十四年。一九八○年我们经中央批准,来美探亲,原定一年回国,由于子女们的坚留,负责我们的生活费用,并为我们申请了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因此我们现在定居于纽约。
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止,这五年多时间里,我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主要就是写稿和审稿。我就亲身经历的事情,如实地写了二十八万多字的材料,但从未想到要出书。
去年文史会同仁认为我所经历的时代,正处在我国历史上大变动的时期,我所写述的资料,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的一个侧面,劝我将所写资料编整印发,我考虑再三,如客观上认为我所写的资料可供史学研究者参考,就没有拒绝的理由,因此同意了。
历史就是历史,周恩来总理曾一再强调说“文史资料的工作方向要对,要存真,要实事求是”,这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为所谓长者、尊者避讳。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死伤二百多万人,曾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这个历史事实不能抹杀。但事实也证明蒋介石在抗日战争初期并未树立打到底的坚强决心,致使军队遭受了不必要的重大损失。
我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时期,各个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有增无已,甚至大唱瓜分中国的论调;国内军阀连年内战,民不聊生,基于爱国热情,觉得青年非奋起救亡图存不可。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共产主义,更不知有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是朦朦胧胧,只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人物。在十六、七岁时,我成为爱国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其后间道赴粤,投考黄埔军校,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毕业后于役军中,参加统一广东的战斗,随后又参加了北伐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受过几次伤,在日本留学时坐过牢,都是基于爱国主义而奋不顾身的。当然,我也走过一些弯路,犯过严重错误。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进行了抗美援朝,抵制了俄国人企图控制我国的巨大压力,反击了印度、越南的侵略,任何外国人在我国犯了罪,都要受到我国法律的制裁,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这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国家仍然相当贫穷落后,一九八○年我到了美国,会见了不少老朋友,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虽已是垂暮之年,总乐意和大家谈论祖国的统一和加速祖国四个现代化。
当过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曾说过:“中国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籍华裔学者现任旧金山大学校长吴家玮先生根据这句话加以引伸说,这应该是香港、台湾与大陆统一后的中国。他希望旅美华人应该群策群力,促进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我十分赞赏和同意这种意见。我认为凡属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为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但也有已经完全丧失了国家民族意识的极少数民族败类,指责我是充当中共的鹰犬,台湾一位著名的政论家李敖先生为此写了一篇《鹰犬将军》(见附录),纽约的北美日报转载此文时加了编者按语,其中说:“宋希濂将军在垂暮之年,身在美国,远离国共两党,但因屡屡出面呼吁祖国统一大业而为人争议。这里被争议的焦点是宋将军应该效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还是应该效忠于政党?甚至于效忠于领袖个人?显然宋将军选择的是前者。这对仍然受着几千年封建意识影响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我的思想和少年时代一样,那时是救亡图存,现在是祖国的统一和祖国的富强。北美日报编者的这几句按语,可说是我这位行将八十高龄的人一生的总结。我十分感谢这位素无一面之缘的李敖先生为我所写的《鹰犬将军》,并决定用这篇大作作为本书的书名。
宋希濂
一九八五年六月于北京
蒋经国与蒋续国-蒋家王朝第二代的人生浮沉 本书特色 蒋介石的小儿子、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1997年9月在台北去世,至此,“蒋家第二代”&m...
宋世雄自述 本书特色 一桩桩难忘的旧事,一幕幕阔大的场景,一张张熟谙的面容,一声声感人肺腑的话语,如同慢镜头一般,历历在目地从作者面前经过,让他怦然心动,或者沉...
李鸿章家族 本书特色 甘政权、石庆波编著的《李鸿章家族》内容简介: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活跃了40年。身处大变革时代,李鸿章几乎以一人之力,引领淮系集团...
图说历代名将 1 内容简介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他们犹如夜空中璀璨夺目的繁星,交相辉映。岁月的流逝,却抹不...
自在.YOUNG 本书特色 我知道自己是在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中,知道自己在一步一步朝前走,在不断学习、不断沉淀、不断充实自己,这种确定,让我变得自信,让我变得有...
升迁就学曾国藩-草根官圣最干净的仕途升迁 本书特色 曾国藩升官牛b“秘经”◎“官圣”是如何炼成的,曾国藩剖肝砺胆告诉你!◎他草根出身,没有任何背景,一生又正又愣...
頂果欽哲仁波切(DilgoKhyentseRinpoche)頂果欽哲法王是最後一代在西藏完成教育與訓練的偉大上師,是古老的寧瑪巴傳承的主要上師,
《时装画手绘风格、动态、构图、色彩表现技法》内容简介:本书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全方位解读了如何营造时装画形式感与氛围的表现技
早年毛泽东 内容简介 有人说毛泽东的一生是走出来的。他早年曾有一段不携分文,“行乞”乡间的经历;曾经手握竹伞,一身布衣地考察湖湘大地。而后毛泽东走出了湘江,走出...
居里夫人自传 本书特色《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本书特色 **部由“中国*有钱的教师”、“学生规模*大的校长”、“知识分子成功创业的典范”俞敏洪口述(自述)的作品。具有俞敏...
肯尼迪(全2册赠送光盘) 本书特色 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九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遇刺。美国总统……肯尼迪(全2册赠送光盘) 内容简介 ...
安内特•因斯多夫: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电影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翻译,为标准收藏(Crit
李潔明,一個出生於山東的青島的美國人,目睹日本侵華戰爭的爆發,注定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畢生更以中國與台灣事務為事業舞台。
曾国藩全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李新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所记述的党从延安到“文化大...
姚鹓雏(1892-1954),以号行,原名锡钧,字雄伯,笔名龙公。松江县人,家住西门外祭江亭西。幼时迟钝,读书常不熟。至十三、四岁
2位首席大法官、16位最高法院大法官、12位下级法院法官,以讲演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法治的观察、对公正的理解。他们的名字,您一定
又疯又狂卡扎菲-落日强人卡扎菲传 本书特色 1. 空前绝后卡扎菲全传!2. 全景披露卡扎菲执政后期与西方国家结交细节3. 立体展现一代枭雄卡扎菲的传奇人生4. ...
李白评传 内容简介 李白人称“诗仙”,他的诗飘逸隽永,气势豪迈,可以作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中国历史上何以会产生这样一位千古奇才?著者将之定位为多元文化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