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得见皇城的地方念书,形成何种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制已经取消,高高耸立的皇宫,依然是某种文化符号。每天阅读此符号,不可能完全熟视无睹。或者欣赏,或者厌恶,但有一点,皇宫所包含的“政治”、“权力”、“中心”等意味,很容易感染阅读者。北大师生之故意不提紫禁城,不等于毫无这种心理积淀。每回学生示威游行,都要在天安门前演讲,当然不只是因那里地方宽敞。进入民国以后,“天安门”作为政治符号,取代了“紫禁城”的地位;更因其具有某种开放性,兼有“公共空间”与“权力象征”的双重意义,成为政府与民间共同注目的焦点。从北大民主广场到天安门城楼,这距离未免太近了。当初清政府筹建京师大学堂时,若把校址设在山清水秀、远离权力中心的郊区,学生们的政治意识是否会有所减弱,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北大学生自认继承太学传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种信念之确立,早在五四运动以前。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北大学生集会抗议,慷慨激昂,表示“要学古代太学生一样,‘伏阙上书’”。在这“北大学生争取自由的第一幕”中(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虽有“伏阙上书”的动议,但其读禁书,喜演讲,发通电,以及事后有人走向社会,组织武装等,均非汉宋太学生所能想象。而五四以后的学生运动,往往有政党的直接领导,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所谓太学传统,主要取其政治意识;至于实际运作,早已斗转星移。
将学校作为党争的基地,其间利弊得失,黄宗羲、章太炎的意见截然相反,值得三思。这里不想详细讨论学潮的功过,而是借政府对待学潮的态度,窥探现代中国政治的演进。借用谢兴尧的话来说,便是“红楼一角,实有关中国之政治与文化”(《红楼一角》)。
在“第一幕”中,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争到了马上选派出国留学的权利。此后,读书人地位急剧下降,政府态度也日益强硬。1919年的五四运动,只是以火烧赵家楼的罪名,把若干学生抓起来,可见政府对舆论尚有忌讳。到了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那可就是公开的屠杀了。周作人将后两个事件,作为现代中国政治的象征:五四代表知识阶级的崛起,三一八象征政府的反攻。“在三一八那年之前,学生与教授在社会上似乎保有一种权威和地位,虽然政府讨厌他们,但不敢轻易动手”;此后可就大不一样了,以北大教授李守常、高仁山惨遭杀害为标志,政府决定采取强硬立场,以极端手段解决学潮(《红楼内外》)。
目录
老北大的故事(代序)
校史拾零
北京大学最早期的回忆
记优级师范馆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
记译学馆
八年回想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蔡先生任北大校长对近代中国发生
的巨大影响
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
回忆“五四”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
扰攘不安的岁月
五四以后之北大世界语宣传运动
七年北大
三一八惨案中的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的复校运动
记忆残片
――忆‘一二九”时的北大
七七事变后北大的残局
我在北大
我和北大
回想北大当年
北京大学预科
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
从“五四运动”到“六三索薪
北大六年琐忆
“五四”杂忆
“但开风气不为师’
――记我在北大受到的教育
回忆我在北大的一段学生生活
我的大学生涯
一点经历・一点希望
末班车
红楼掌故
北京大学五十周年
我观北大
北大和北大人
记北京大学的教授
汉花园的冷静
沙滩上的骆驼
不是万花筒
马神庙的塑像
自由之神
理想中的北京大学
北大与北大人
蒋梦麟先生
胡适先生
钱穆先生
陈垣先生
“北大老”
沙滩
“拉丁区”与“偷听生’
“凶”“松’“空”三部曲
吃
住
课程与图书
红楼一角
红楼内外
卯字号的名人
三沈二马
红楼点滴
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
北大图书馆
我与北大图书馆的关系
松公府旧北大图书馆杂忆
北大忆旧
六十年前我在北大的几点回忆
读书有味聊忘老
北大教授剪影
外景素描
北京大学素描
北大外景速写
沙滩马神庙
――老北大回忆之一
忆沙滩
老北大
红楼
府院留痕
北大区里的小饭铺
沙滩的住
沙滩的吃
名人菜
“北大河”
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 内容简介 本套书将向广大读者展示出中国历代50余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及企业家的200余个后代在事业、生活、爱情、婚姻及家...
本书内容:1951年5月,朝鲜战争爆发不到一年。中国的无产阶段政权也只有两岁。如火如茶的抗美援朝运动正在全国展开。为保卫新生政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彭斯 本书特色 我们高兴地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推荐《巨人百传丛书》。在世纪之交,能在这样的精品丛书陪伴你,是智慧上的愉悦。我们相信,...
陈寅恪与傅斯年 内容简介 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陈寅恪与傅...
杨万里年谱 本书特色 此书为著名学者于北山生前代表撰著三种年谱之一。本书首列时事、次谱文,次注解,作者另有按语详加说明补充,系杨万里首部详谱。杨万里年谱 内容简...
科学巨匠特斯拉自传 本书特色 在书中,特斯拉亲述了其众多伟大发明创造的心路历程,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
张爱玲--花自飘零 本书特色 上海、天津、香港、旧金山……辗转几座城弗朗士、胡兰成、桑弧、赖雅……爱过几个人张爱玲美人如花自飘零张爱玲--花自飘零 内容简介 本...
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 本书特色 《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六十年来中国大陆首次出版蒋介石本人的著述。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 内容简介 虽然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历史...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践与创新》内容简介:本书是对201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过程形成的理论和实
《维珍创始人亲笔自传》内容简介:理查德·布兰森疯狂冒险、疯狂成功的60年!的人生堪称传奇,怕是小说也不敢这么写!他患有严重的
《活着:松下幸之助的生命志向》内容简介:松下幸之助被人们称为“经营之神”,他的一生经历许多坎坷和挫折。在他年轻的时候,家人
匕首与玫瑰-鲁迅与中国现代女作家 本书特色 匕首象征了鲁迅作品的战斗文风,而玫瑰则象征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多重品格;其色彩象征了女性文学的绚丽多姿,其坚刺则象征...
《向内寻找:重塑你的安全感》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从哪里来,缺乏安全感的结果,如何获取安全感等问题展开,融
萧红传 本书特色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与之相关的出版物往往强调其性别、天才的创作、错综的感情经历和悲剧的命运,从而导致了大众对萧红的刻板印象。...
民国大亨:纺织大王刘国钧的治厂之道 本书特色刘国钧是诞生于常州的民国时期的纺织大王、红色资本家,从一个赤贫儿童经过多年奋斗成为纺织界熠熠生辉的巨星。他在常州、武...
《师友自相依》内容简介:本书为“问学”丛书之一种,是故宫博物院王素先生的学术散文集。书稿由十四篇文章组成,其中正文十三篇,
普希金:经典的传播与阐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张铁夫教授继《普希金新论——文化视域中的俄罗斯诗圣》的续集。本书是张教授多年研究普希金所获得的一些体会。本书的*大特点...
刘北成,1949年8月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
斯大林周围的人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期,作者着手《斯大林周围的人》一书的写作。1980—1983年,关于斯大林某些主要亲信的首批札记发表在西方国家的报刊...
司徒乔:未完成的画 内容简介 司徒乔(1902—1958),广东省开平人。1924年入燕京大学神学院读书。1926年在北京中央公园举办**次个人画展,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