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与实践》内容简介:如果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看做一架政治机器,设计和开动这架机器的主要角色,是中国共产党。设计这一套制度体系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运作这一制度体系的主体,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由中国共产党构想、设计并在中国付诸实践的当代中国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曾经经历了苏维埃模式、参议会模式、人民代表会议模式等等。《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与实践》结合大量可靠的史料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深入、细致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演变过程。
读者从中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模仿、重新思考和适应的过程。深入了解这一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代中国代议制度是今天这样的,是不同于西方的。并且,读者在阅读《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与实践》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在中国正式确立后数十年发展过程的进一步分析后,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与当代中国代议制度发展的关系(中国代议制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确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同样取决于其在执政党实现中心任务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功能)。
最终,读者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深入地探索当代中国代议制乃至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新视角。
第一部分 制度原型
第一章 苏俄的党与苏维埃
第一节 苏维埃制度原理简述
第二节 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的领导权的逐步确立
第三节 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规划与指导
一、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关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争论与决策过程
二、共产国际及其远东局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实际影响
第二章 中国的党与苏维埃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的累积过程
一、零星建立的苏维埃政权
二、中共中央对早期苏维埃政权的规划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的苏维埃政权建设
第二节 党与苏维埃的权力结构
一、各级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模式
二、各级苏维埃的选举制度和代表制度
三、苏维埃政权中的党政关系
第三节 苏维埃作为政权原型的深远影响
一、苏维埃作为一种政权组织模式的深远影响
二、苏维埃作为一种独特的代表制的深远影响
三、党政关系的现代延续
第二部分 制度设计的历程
第三章 从议会民主制向人民代表会议制的转型
第一节 议会民主制的起落
一、议会民主制的初步构想与局部实施
二、参议会制度的设计与运作
三、“三三制”的提出与参议会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对全国性代议机关的新探索
一、推动国民大会改革
二、筹组中国人民解放联合会
第三节 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的转型
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更名活动
二、代表会模式的多元探索
三、作为新型样板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章 作为过渡模式的政治协商会议和代表会议
第一节 全国层面上的过渡模式
一、设计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历程
二、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三、作为协议机关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委会
四、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二节 逐步代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地方代表会议
一、人民代表会议的建立模式
二、人民代表会议的法律规则的形成
三、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情况
第三节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策过程
一、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二、内部分歧的出现与斯大林建议的影响
三、宪法起草和人民代表大会准备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项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遭遇挫折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操作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种新方案
三、初期运行中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双层代议模式
一、地方层面上的革命委员会
二、全国层面上的代议机构及其变迁
第三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体制的探索过程
第三部分 制度运作的过程
第六章 党与人大关系的制度结构
第一节 党与人大关系的组织体系
一、政权体系中的党与人大
二、党委与人大常委会内部的党组织
三、党委领导同级人大常委会党组织的互动模式
第二节 党委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活动方式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的党委
二、党委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活动方式
三、常委会设立以来党委活动方式的新变化
第三节 党委与人大常委会组织体系的紧密化趋势
一、组织机构的紧密化
二、党委书记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
三、相关的讨论与争论
第七章 选举与人事任免过程中的党委与人大
第一节 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过程中的党委与人大常委会
一、上级党委与人大常委会之间的文件传递与动员过程
二、县级党委与人大常委会的准备与选举机构的建立
三、党委与选举委员会在选举过程中的主要联系
第二节 代表大会选举活动中的党委与人大
一、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的准备工作
二、候选人的提名与“酝酿”
三、投票及选举结果
第三节 人事任免过程中的党委与人大常委会
一、基本规定与程序
二、主要问题与矛盾
三、党委与人大常委会的相互调适
第八章 立法与监督过程中的党委与人大
第一节 宪法修改过程中的党委与人大
一、宪法修改建议的动议方式
二、宪法修改工作机构的成立与运作
三、政治局的讨论与中共中央的征求意见活动
四、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第二节 一般立法过程中的党委与人大
一、党的政策引导与审批范围
二、党委在议程设定环节 中的作用
三、最高领导层原则同意阶段中的互动
四、监督法立法过程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三节 人大监督权行使过程中的党与人大
一、党政领导体制与人大监督权的配置模式
二、同级党委领导下的人大监督活动
三、上下级党委与人大监督之间的复杂互动
第四部分 制度发展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设计和运作代议机关的基本特征
一、设计代议制度的基本模式
二、运作和改革代议制度的基本途径
三、制度设计和变迁过程中的力量变化
第二节 设计和运作模式的主要经验、局限、挑战与展望
一、制度设计历史和运作过程中的主要经验
二、制度原理与运作层面上的局限
三、新的挑战的出现
四、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第一次把任公1894到1911年间有关政治言论的背景、动机及影响作有系统的叙述和分析。这是近代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研究上的
《图绘暹罗:一部国家地缘机体的历史》内容简介:前现代的“暹罗王国”是如何变成了“泰国”这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所谓的“泰国性
《矢志不渝》内容简介: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
梦断三国-袁绍篡位阴谋破产记 内容简介 他曾在疑云密布的东汉末世纵横捭阖,令曹操、刘备、孙权顶礼膜拜;他曾一手结束了东汉帝国,却没能登上九五之尊;他曾公然以皇帝...
华阳国志 内容简介 《华阳国志》是宋以前流传至今*古的地方志。从前的目录书,或者把它列为霸史,或者把它列为伪史,也有归入别名或杂史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列入地方...
广州考古六十年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冯永驱主编,叶剑英元帅长子叶选平题字★ 本书所用的图片,主要采自已经公开...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内容简介:在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这位自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爱唱歌、跳
《设计师的海报招贴色彩搭配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海报招贴设计的图书,其突出特点是知识易懂、案例趣味、实践性强、
《深入浅出Windows API程序设计:编程基础篇》内容简介:本书是Windows API程序设计的入门图书,提供大量的示例程序,主要介绍学习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系前苏联独具风格的著名作家尤·谢苗诺夫写的惊险系列小说中的非常精彩的一部。该书为谢苗诺夫的代表作,是最
国际名人看中国:我在中国的六十年 本书特色 本书以自传的形式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在中国生活的六十年,包括作者年幼时在东北的生活,在上海的成长及在上海亲自经历的战争和...
《故宫的隐秘角落》是作家祝勇2016年诚挚推出的全新力作,“故宫的隐秘角落”,是故宫魅力的一部分,没有了“隐秘”,就没有真正
《手把手教您汽车油漆调色(第二版)》内容简介: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颜色的个性化定制和汽车颜料技术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目前大多
手绘中国:成都城事绘 内容简介 《成都城事绘》是“手绘*国”系列图书的一本。从成都民俗、成都文化、成都美食、成都景致、成都人物、成都休闲等方面介绍这个美丽而又动...
《如何看懂艺术》内容简介:本书从欣赏西方艺术的第一站——意大利开始,由翁昕带领读者重回伟大艺术的诞生地,亲临罗马、梵蒂冈、
蒙元帝国 内容简介 公元十二世纪,蒙古势力逐渐强大,成为蒙古草原上五大部落之一。至铁木真继承汗位,通过长期的兼并争战,*终统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06年,铁木真...
《体国经野之道》除了剖析政区变迁史的基本规律外,不仅对政区形态进行了分析,强调政治过程在行政区划变迁中的作用,而且还注意
《约瑟夫斯与第一次犹太战争》内容简介:是犹太军官亦是罗马囚徒 是战争的亲历者亦是历史的叙述者 透过重重迷雾和战火硝烟,还原一
中国地理教科书 本书特色 《中国地理教科书》是刘师培先生关于中国地理学方面的通论著述。刘师培先生有感于“夫地理之学,不外考古通今,然近世之治地学者,各有所偏。官...
《图案设计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图案设计手册,针对图案设计专业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本书有大量的优秀案例、设计师经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