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死亡往往是我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陆晓娅老师的这本书,却将一束强光打到了死亡身上。通过一门课,数十部电影,陆老师将死亡雕刻得惊心动魄。但是,与其说她是引领我们坦然直视“死”,不如说是邀请我们纵身跃入“生”。因为死亡只能是“自己的”死亡,所以生命也必须是“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死亡是关于自由永不熄灭的启蒙。——学者刘瑜
陆晓娅在暌违出书20年后,推出此力作,涵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记录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开生死学讲堂的过程。她将这一深邃严峻的终极命题,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阐释。——作家毕淑敏
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课》就是一道穿透现代性困顿的灵光,它不是胡克大夫的《周一清晨》,也不是莫里教授的《相约星期二》,自成一格,别有一番风景。她不追逐体系感,只追求思想的光辉;不在乎成绩,只在乎学生抵达神圣的生命状态;伴随一幕幕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剧,引领一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影视剧的长镜头中探寻生死的本相,体察生命的雄浑与厚重,责任与担当;开始从人生知识到生命信仰,从知识积淀到精神发育的蜕变。——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
【内容简介】
《影像中的生死课》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目录
引言:一场未知的教育探险/
我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教授“知识”的课,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我唱主角的课,不想以一种我拥有标准答案的姿态来上课。我知道,当我以上面三个“不想”作为基线来设计课程的时候,我就开始了一次未知的教育探险。
起始课:通过电影直视骄阳/
《时间规划局》用绿色的倒计时和脉搏跳动的声音,将生命的过程外化,将不知不觉的流逝变得可见可感——在一秒一秒减少的数字中,在有节奏感的轰鸣声中,生命的有限性变成一种焦虑。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或许生死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减轻死亡焦虑,恰恰相反,是适度引发死亡焦虑,让死亡焦虑成为引导人去思考生命意义的起点。
教育课:生命能否承受之重/
《小猪教室》展示了我理想中的生命教育过程:孩子们不仅在养猪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体验,理解了什么是生命,如何对生命负责,更重要的是,老师把选择权给了孩子。一次次的讨论不断启发着孩子们的思考,让孩子们倾听不同的声音,逼着他们面对艰难的选择。正是思考、讨论与选择,让这些孩子对生命、生命的责任和权利有了深刻的体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的不是“知识”,而是精神上的成长。
家庭课:危机中的成长契机/
通常,人们会觉得死亡对于每个家庭、每个经历它的人而言,是悲伤、痛苦和无法挽回的丧失,但在《阳光小美女》中,每个角色都似乎因为爷爷的死亡而有了不同。死亡带来的痛感,或许是一剂成长的催化剂,它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到爱的重要,意识到存在的有限,从而努力去活出自己。
自我课:激情与绝望的对决/
在《死亡诗社》中,尼尔自杀了,基丁老师也被开除了。这场因死亡而突然中断的教育实验,带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选择死亡,是勇敢还是懦弱?以生命为代价做抗争是否有意义?面对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冲击,死亡是唯一的选择吗?影片的结束,是思考的开始。
团体课:归属与宰制的吊诡/
人们面对死亡焦虑时,有两种主要的防御方法:“凸显”与“嵌入”。“凸显”即相信个人的独特性,努力活出自我;“嵌入”即相信终极拯救者,努力将自己融合或嵌入到自身之外更大的力量中。《浪潮》中的学生们,在文格尔的操纵下放弃了自我,让自己嵌入、消融在“巨大的事物”中,臣服于“终极拯救者”。表面上,他们似乎找到了归属感和方向感,但最终他们却发现“浪潮”是如此可怕。
历史课:荒诞岁月的死与生/
这个死亡谱系,曾引起我长时间的思考,因为我发现,有些死亡是非常复杂的,将其归入这个谱系中的某个类型,可能会模糊了真实的死亡原因。是否该将电影《活着》中有庆的死亡归入“意外死”,将凤霞的死亡归入“疾病死”?这样归类,是不是改变了什么?
逆境课:绝望中的希望之光/
能拍出《美丽人生》的人,一定相信在令人绝望的黑暗中仍然有光明存在,他们让想象力在这份“相信”之上驰骋,因此才能够表现黑暗中的光明,展示绝望中的希望,发掘人的可能性和力量。“力量”,与生命中的逆境相对抗的力量,就是我们要在教学中寻找的。
伦理课:每个人的生死权利/
假如你是《姐姐的守护者》中的一个角色:决心挽救女儿凯特生命的妈妈莎拉、担心家庭随时可能崩溃的爸爸布莱恩、身染沉疴的姐姐凯特、有诵读困难但不在父母“优先名单”中的哥哥杰西、被“制造出来”挽救姐姐生命的安娜——当安娜如果不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姐姐,姐姐就会死去的残酷现实被摆在面前时,你会怎样做?
医学课:临终的选择与尊严/
《心灵病房》描述了一个成年人的死亡——死于癌症,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这样的景象似乎没什么新奇,但问题就在于“没什么新奇”:我们以为医学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病痛和死亡,却很难接受医学的有限性。当死亡绑定医疗技术,当人们视死亡为医疗的失败时,死亡的景象就被深刻地改变了。让我们跟着女主角的独白,去到临终者的床头,思考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
礼仪课:葬俗的慰藉与联结/
入殓是动作,是程序,是过程,是仪式,然而当这一切都包含着庄重的情感时,它就变成了美,变成了心灵的安慰,变成了家族历史的传承。仪式,原来充满着心理、文化的内涵。《入殓师》展现了“仪式”这种高度程式化的东西与人性的联结,与人类生命传承的联结。
哲学课:死亡是最棒的发明/
死亡焦虑,是一种原始的焦虑,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都会存在这样的焦虑。但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死亡焦虑会因生活失败而大量增加,欧文•亚隆将其总结为一个公式:死亡焦虑与生活满足成反比。在黑泽明的《生之欲》中,那个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句废话”的公务员,要用什么去战胜自己的死亡恐惧呢?
结束课:困惑是思考的起点/
导演卡梅隆离开罗丝和杰克的爱情主线,不惜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调动各种视听手段,去展现在海水涌入、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之际,各色人等的不同反应和选择,演绎出生死关头惊心动魄的人生大戏。这是一段被压缩在有限时间中的无限思想空间,阶层、性别、年龄、职业角色、宗教信仰、人生经历、个性特质,人与人的关系,都在被“死亡”拷问。
附录
后记
明刻历代列女传 1-4卷 内容简介 神州文化,源远流长,古今载籍,浩如烟海,据腾资料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典籍*多(红十万种左右)、图书类型*丰富的国家。我国古...
董每戡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有我国著名的文学史、戏曲史研究专家董每戡的文章16篇,包括《说我国戏剧体制》、《曹操名誉的演变》、《说“杂剧”》、《说“戏文”》等。...
中国历代名家名品集萃-颜真卿 祭侄文稿 本书特色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纸本,纵20.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凡二百...
田英章名家散文字帖-楷行双体 本书特色 百余年*受读者喜爱的精品美文总有一篇文字令你永生难忘总有一个句子让你刻骨铭心田英章名家散文字帖-楷行双体 内容简介 《华...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魔术 内容简介 魔术是一种表演艺术,它运用人为的隐秘技法制造出超现实的自然现象,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和特殊的审美需求,以达到了解科学知识和愉悦...
《投资理财陷阱揭秘速查速用大全集》内容简介:本书是市场上最全面的一本投资理财陷阱揭秘宝典,通过500个投资理财的陷阱案例,深度
奥赛博物馆-艺术与建筑 本书特色 《艺术与建筑:奥赛博物馆》奥赛博物馆以收藏众多的印象派时期艺术巨作而著名,成为巴黎*知名的旅游景点。坐落在塞纳河左岸的旧火车站...
文徵明 小楷三金则般若波罗蜜经 四山五十咏 前后出师表-历代名家碑帖经典-超清原帖 内容简介 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徵明,後更字徵仲,号停云,...
每个人都至少看过一部伯格曼的影片——因年龄和对电影的热爱程度而异。他于二战之后开始拍电影,初期作品(《莫妮卡》、《夏日游
《明清破局》内容简介:《明清破局》以乾隆四十一年开始编纂的《贰臣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谈论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与历
《儿童心理学(原书第7版)》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0~8岁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以及从胎儿期到8岁这一成长阶段重要的新知识。全书
世纪刻痕-王琦 王炜艺术对话录 本书特色 王琦是20世纪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硕果仅存的艺术家,其创作面极广,版画、水墨、书法皆精,同时在美术史与美术评论上也成就斐然...
猴票她爹和爹的猴儿 本书特色 作者以纪实小说的手法,以即将面世的第四轮猴年生肖邮票的发行历程为主线,将36年来中国集邮界*大的传奇——猴票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回顾。...
《战国时代:信长的雄心》内容简介:《战国时代:信长的雄心》从德川家康的出生写起,直到日本被丰臣秀吉统一为止,主要分三条线索
可见的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的著作《可见的人一电影文化》(1924)和《电影精神》(1930)的合集。作者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
55种花园及前庭(庭院设计) 本书特色 《庭院设计:55种花园及前庭》:日本11家施工公司的专业设计改造范例花园及前庭设计*佳读本。55种花园及前庭(庭院设计)...
中国当代壁画创作经典--森林之歌 内容简介 一部人类绘画史,是以壁画为开篇的一一还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在那些作为“起居室”的洞窟中,在那些游牧先民遍及的山野石...
ChantalAkermaniswidelyacclaimedasoneofthemostoriginalandimportantdirectorsworkin...
《包益民与大明星聊什么?》内容简介:《包益民与大明星聊什么?》集结了PPAPER自创刊以来50位全球重量级设计师、建筑师、时尚编辑
《人民公敌》事件 内容简介 《事件》是挪威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在1882年完成的作品,易卜生在这部 戏里讲述一位正直的医生斯多克芒发现家乡浴场水中含有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