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收尾于宗教文化学有“双重的综合意味”。首先,这个晚近最受注目的研究方向,几乎把宗教学的交叉性推向了极致,以致可看做所有理论分支的综合或整合,或许就此意义而言,我们不应把它跟其他分支相提并论。其次,由于前一重综合性,宗教学所探讨的重大问题也几乎都在宗教文化学那里综合或整合起来了。正因如此,这一章在上篇里花的笔墨最多。
“问题聚焦”则力求透析“少年思想气象”的深厚度。为什么涉及只一个核心问题呢?或者说,回答“宗教是什么”需要这么长的篇幅吗?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宗教学的全部问题,准确些说,其他所有的问题无不跟它相关,都是环绕着它一层层展开的,也都取决于怎么理解它、如何解答它。在此意义上,该问题又可称为宗教学的“基本问题”或“元问题”。读完上篇可印证以上说法。
所以,这个称为“核心”的问题不但是宗教学的而且是宗教思想史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历代宗教思想家,无论信仰什么或属于哪个学派,都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以致一部宗教思想史就是不断更新观念、寻求答案的过程。因此,即使读完下篇也不会找到“最后的答案”,如果能从方法论上得到些许启发,就足以令你我欣慰了。
下篇的内容分为这样两部分:一是,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四种主要观点及其热烈争论,即理智论、情感论、意志论和终极论;二是,关于宗教对话问题的三种主要立场及其相互批评,即排他论、兼并论和多元论。这两部分的关系在于,前者的研讨着眼于人类精神活动的三个基本方面――智情意及其关系,后者则放眼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世界宗教关系,针对各宗教相冲突的真理观来盘根究底的――宗教到底是什么,各宗教的回答到底有什么根据,是否应就该问题进行对话;按笔者的看法,基于前者进而思考后者,我们便接触到了晚近宗教研究的前沿课题。
最后就本书的讨论重点和评述原则做几点说明:
(a)如同在整体上不求面面俱到,我们在各部分的讨论中也将相应地突出重点――“思想上的里程碑”或“理论上的分水岭”,譬如,描述理论分支时,注重的是奠基人或开拓者的思想;探讨核心问题时,则注重不同观念的倡导者或代言人的理论。
(b)评述以上人物的思想或理论时,我们将把“述”和“评”相对严格地分开。首先,尽可能地“多让他们的原著说话”,以求如实再现他们的原创性思路――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尝试解答等;其次,我们再来展开多视角的评论,像现存主要争论,学术背景分析和方法论批评等,这部分内容主要来自其他学者的成果,在部分章节特别是上、下篇的收尾部分,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但不仅希望读者把这些意见跟他人的成果分开,而且建议重“述”轻“评”,因为前者才是“原汁原味的思想理论”,这也是本书“多让原著说话”的理由。
(c)由于研究对象的错综复杂性,宗教学领域自然会存在不同的观点、严重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这一点是读者不难想象的。面对这种“自然现象或正常状态”,我们应奉行一条起码的求知治学原则:首先力求客观公正地了解那些主要的或有代表性的观点,像它们各自的立场和根据,它们之间的分歧或争论,还有他人的批评或评价等,此后才有我们的思考、探索和创见可言。这也就是缪勒给我们的启发: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阅读说明
总序
引论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0.1倡导者如是说
0.2百年历程,少年气象
上篇:学术纵横
1.宗教人类学
1.1弗雷泽
1.1.1巨制美文《金枝》
1.1.2剖析巫术原理
1.1.3从巫术到宗教
1.2马林诺夫斯基
1.2.1考察生命历程
1.2.2成年礼和丧礼
1.2. 3原始宗教启示
2.宗教社会学
2.1杜尔克姆
2.1.1天壤:神圣与世俗
2.1.2宗教:社会的神化
2.1.3方法:社会本体论
2.2韦伯
2.2.1文化史的问题思路
2.2.2资本主义精神根基
2.2.3世俗化的宗教伦理
3.宗教心理学
3.1詹姆斯
3.1.1考察“一手的宗教”
3.1.2何谓“个人的宗教”
3.1.3几个方法论结论
3.2弗洛伊德.
3.2.1从“精神冰山”说起
3.2.2“俄狄浦斯情结”
3.3荣格
3.3.1批判性的继承者
3.3.2人格与宗教心理
4.宗教语言学
4.1艾耶尔
4.1.1挑战当代信徒
4.1.2清除宗教宣言
4.2众哲学家
4.2.1威兹德姆:隐身的花匠
4.2.2弗卢:两个探险家
4.2.3黑尔:牛津的疯子
4.2.4米切尔:记游击队员
4.2.5希克:两个旅行者
5.宗教文化学
5.1道森
5.1.1“宗教是历史的钥匙”
5.1.2现代文化何以兴起
5.1.3为“黑暗时代”翻案
5.2汤因比
5.2.1“文明是历史的单位”
5.2.2文明社会泛宗教观
5.2.3文化心理与社会变迁
5.3卡西尔
5.3.1“人是符号的动物”
5.3.2从神话和语言着笔
5.3.3探求文化寻根意识
5.4新学科大写意
5.4.1圈点与品味
5.4.2方法论新立意
5.4.3启发性一二三
下篇:问题聚焦
6.宗教与理智
6.1罗素
6.1.1新旧两种世界观
6.1.2清算基督教神学
6.2斯温伯恩
6.2.1反省现代世界观
6.2.2新版设计论论证
6.3理智论两面观
6.3.1罗素功过三七开
6.3.2传统思路行得通?
6.3.3“双刃剑”是否慎用?
7.宗教与情感
7.1施莱尔马赫
7.1.1废止流行观念
7.1.2绝对的依存感
7.2奥托
7.2.1为“无理性”开路
7.2.2为“神圣者”正名
7.3情感论得失谈
7.3.1把情感提上议程
7.3.2逻辑上的质疑
7.3.3历史性的评价
8.宗教与意志
8.1帕斯卡
8.1.1无限与虚无
8.1.2为信仰赌注
8.2詹姆斯
8.2.1论信仰选择
8.2.2论信仰意志
8.2.3论实用主义
8.3意志论众口说
8.3.1“功利者的宗教观”
8.3.2“随意者的许可证”
8.3.3“美国人的哲学家”
9.宗教与终极
9.1蒂利希
9.1.1信仰到底是什么?
9.1.2宗教到底在哪里?
9.2斯马特
9.2.1扭转“西方的眼光”
9.2.2终极是“超焦点的”
9.3建构“最大的平台”
9.3.1从一神论到终极现
9.3.2从终极观到文化观
9.3.3终极意义上的平台
10.宗教与对话
10.1背景、问题和尝试
10.1. 1背景:地球村的形成
10.1.2难题:真理观的冲突
10.1.3尝试:多元化的对话
10.2排他论的正统性
10.2.1根据:经典和教义
10.2.2论证:以巴特为例
10.2.3评论:素朴的傲慢
10.3兼并论的对话观
10.3.1前提:“开放的天主教”
10.3.2立论:“匿名的基督徒”
10.3.3诘难:“匿名的×教徒”
10.4多元论的对话观
10.4.1事实:宗教的多样性
10.4.2假设:盲人摸象的寓意
10.4.3求证:康德哲学的发挥
10.4.4疑虑:一群盲人的对话?
10.5路漫漫其修远兮
阅读书目
佛教小百科(禅宗) 本书特色 不立文字灯录千年流传,教外别传宗法世代相承。佛教小百科(禅宗) 内容简介 禅宗是众多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且是其中*有生命力的一派;迄...
本书获得广泛影响的一个社会性原因恰在于,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学素养,对过去三十年间美国分析哲学教师培养出来的大批中青年人文
《易经》应指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本经,而不应包括战国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但是,在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如《
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 目录 中译者序序言**章 历史上的宗教**节 为宗教定义第二节 宗教的出现第三节 仪式和情感第四节 信念第五节 理性主义第六节 ...
天下或天地之间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形成的政治理解中,中国自身古典政治思想的精髓一直处在晦暗不明的境地。本书作者认为,与希腊政治的空间本性不同,古典中国的政治观念...
纯粹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我们不谈我们自己。但关...
作为焦虑和平静的宗教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九章:导言、在宗教中进行比较的哲学范围、比较宗教的浪漫主义养成和马克斯·缪勒的研究、比较宗教是关于宗教的历史和对历史的自...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 内容简介 中国左翼文论是非功过(代序)**编 左翼文学思潮的发轫及其历史成因**章 顺应急遽发展的政治情势一、“五卅”运动与左翼文学的酝酿二、...
论语译注-(随身本) 本书特色 《论语》为中华文化传世经典。在古今众多注本中,杨伯峻先生之《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文平实著称,被公认为适合于当代读者的《论语...
超越神话:古希腊人的哲学智慧 内容简介 片断:古典希腊的自由恰恰包含了许多矛盾冲突:**,希腊的民主自由首先是希腊人与异族间的对立。希腊人必须反对外来的奴役与侵...
郝春文、陈大为著的《敦煌的佛教与社会》利用敦煌文献资料,对敦煌佛教进行概述,对敦煌佛教徒的主要活动空间、活动场所、出家、
黑格尔与现代人的自由 本书特色 多梅尼克·洛苏尔是当代*了不起的黑格尔研究权威之一,他的这部著作必须被知晓于世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现代社会是一个大规模异质...
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 本书特色 《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自律道德为切入点对弗洛姆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
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愈看愈风滋味出。……孔子言语一似没紧要说出来,自是包含无限道理,无些渗漏。——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九》★《论语》,文字虽极简朴直...
生育对话录 本书特色 我笃信生育是*严肃的生活哲学我既不逃避对生育的怀疑也不逃避对生命的深情——宋涵《生育对话录》诚实地探讨了女性生育困...
本书专为讨论庄、老两家之思想,而辩订其先后。其在于庄、老两家之生卒年世,及历史传说之种种考订,则均详见于拙著《先秦诸子系
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增补本)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描述和分析中国现代性的观念谱系,进而梳理和评估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为目标的。而其写作的*初的触因,...
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 本书特色 第30届金鼎奖入围、中时开卷好书奖得主——释见介、释见澈继《和佛陀赏花去》之后,再度携手创作史上*美的禅意散文!世味无常,尘缘难断...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 本书特色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内容简介:民国期间历任北京政府财政部顾问,浙江瓯海(温州)、江苏镇江、淮安等关监督,农商部经济调查会会长,国民政...
庄子注译 本书特色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出现的道家学说中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该书形成了以庄周思想为主体,包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