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解释·伯纳德特集”之一,以美、诸在之在作为核心,解读柏拉图的三篇对话 伯纳德特的重要性,在他身后才格外彰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思想史上的意义也将长久不可磨灭。 伯纳德特的这部《美之在》,以《希琵阿斯前篇》作为引子,翻译并注疏了柏拉图的三篇对话:《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 ?解读这三篇对话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阅读方式,使人在阅读柏拉图时,面对那混合着苏格拉底式和柏拉图式反讽的迷宫,一旦意识到每一条似乎能领人走出这迷宫的线索:在人企图去倚赖它时,都会突然断掉时,还能站得稳而不致失衡。
雅典似乎一直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美,正如耶路撒冷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正义;柏拉图把各个种的自然称作该种的形相;而形相有时也单独指美之形式——这三点加在一起,可能会使人猜测柏拉图之所以把美等同于诸在之在,乃是因为他错把他所属的那个民族的精神当成了事物的本质。
美并非柏拉图的高原则,柏拉图的高原则是善,或善的型相,它高于在。苏格拉底的无知终止于美与善之间颇成问题的关系——美就是诸在之在,善则是那没有它就没有在或诸在的东西。假如柏拉图不是首先思考他去往美的道路,而是单纯作为希腊性的传声筒,这一关系不可能成为问题;而除非柏拉图已经开始思考人们体现于日常用法中的关于美的共同意见,这一关系也不可能全面成为问题。《泰阿泰德》、《智术师》和《治邦者》不但在语言上、而且在主题上都由美联系在一起。
雅典似乎一直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美,正如耶路撒冷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正义;柏拉图把各个种的自然称作该种的形相;而形相有时也单独指美之形式——这三点加在一起,可能会使人猜测柏拉图之所以把美等同于诸在之在,乃是因为他错把他所属的那个民族的精神当成了事物的本质。 美并非柏拉图的高原则,柏拉图的高原则是善,或善的型相,它高于在。苏格拉底的无知终止于美与善之间颇成问题的关系——美就是诸在之在,善则是那没有它就没有在或诸在的东西。假如柏拉图不是首先思考他去往美的道路,而是单纯作为希腊性的传声筒,这一关系不可能成为问题;而除非柏拉图已经开始思考人们体现于日常用法中的关于美的共同意见,这一关系也不可能全面成为问题。《泰阿泰德》、《智术师》和《治邦者》不但在语言上、而且在主题上都由美联系在一起。《美之在》一书中,伯纳德特以《希琵阿斯前篇》作为引子,翻译并注疏了柏拉图的三篇对话——《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解读这三篇对话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阅读方式,使人在阅读柏拉图时,面对那混合着苏格拉底式和柏拉图式反讽的迷宫,一旦意识到每一条似乎能领人走出这迷宫的线索——在人企图去倚赖它时——都会突然断掉时,还能站得稳而不致失衡。 美不仅仅是偶然性地与苏格拉底的转向相结合,而是本质性地属于这种转向。其间的本质联系即在于此。苏格拉底的转向人类事务乃是把美从诗人们那里夺走,并把美确立为一个哲学问题。
作者:
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195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伯纳德特与布鲁姆(Allan Bloom)、罗森(Stanley Rosen)等师从施特劳斯。自1965年起,伯纳德特任教于纽约大学,在教书和研究的40年中,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上。他的学养和作品在古典学界和施特劳斯学派内博得很高的赞誉:很多一流古典学学者(如Harvey Mansfield和Vidal-Naquet)将其视为美国当代伟大的古典学者之一。
伯纳德特的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发现存在者》、《美之在》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作者: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195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伯纳德特与布鲁姆(Allan Bloom)、罗森(Stanley Rosen)等师从施特劳斯。自1965年起,伯纳德特任教于纽约大学,在教书和研究的40年中,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上。他的学养和作品在古典学界和施特劳斯学派内博得很高的赞誉:很多一流古典学学者(如Harvey Mansfield和Vidal-Naquet)将其视为美国当代伟大的古典学者之一。伯纳德特的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发现存在者》、《美之在》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柯常咏,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古典学-经学,译有柏拉图《智术师》(收入《柏拉图中短篇集》,即出),《发微》(合译,即出),《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戴维斯《探究希腊人的灵魂》(合译),施特劳斯“摆脱无论左派还是右派的偏见”(收入《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罗森《柏拉图的〈智术师〉》(统校)。 李安琴,华夏出版社编辑,前学刊《古典研究》执行编辑。译有“古代基督信仰注释丛书”系列之《路加福音》(合译)、《使徒行传》、《以赛亚书1-39章)》、《诗篇1-50篇》,C·S·路易斯《地狱来鸿》(合译),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合译)等。
瑜伽的力量-第三版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瑜伽界知名学者王志成教授关于瑜伽智慧的演讲集,涵盖了联结、整合、自我、灵性、梵、存在、智慧、喜乐等大瑜伽起始至今的全面信息...
卡尔·贝克尔是20世纪前半期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本书旨在研究启蒙运动思想的基本特色。作者提出,启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西方学术经典译丛全新译本 内容简介 古希腊哲学曾被划分为三个学科: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这种划分完全适合主题的本性,人们对此能够加以改进的也...
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有生活智慧的人懂得,幸福和快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可强求,亦不必刻意制造或逃避。智者发现:天灾与人祸都是痛苦的原因,但却不是烦恼的根由。于是他...
神奇之由:探究雪域佛教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回顾了藏传佛教本质内容的历史,并探究了神奇背后的谜底。书本借重前贤时彦的成果,并加入作者...
宽容-图解·视觉经典 本书特色 1、名家大作:《宽容》是人类通俗历史作家房龙的得意之作,曾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全球发行,至今已畅销近百年。2、全书文字通俗文雅...
万木草堂口说(外三种) (国学基本文库) 节选 《万木草堂口说(外3种)》虽不是康有为亲笔所著,却是研究康氏思想极重要的文献。康氏维新变法理论的几部重要著作正是...
净心禅:藏式身心疗法 本书特色 丹增旺杰仁波切编著的《净心禅(藏式身心疗法)》是一本有关人的内心转化的书。作为个人,我们如何能使我们的人生发生积极的改变、如何改...
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本书特色 要想成功地表现一个民族,特别是它的生活史与心灵史,浪漫的艺术家可以使用艺术的语言,通过民歌演唱来实现这个目标;严谨的学者...
对于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议题在共众传递,并且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内涵的关注从未减弱过,而这当中涉及的核心
《訄书》系章炳麟先生的代表作。在这博大精深的宏著中,章炳麟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古代各种学说,对哲学、宗教、社会学、语言文字学
儒学:学术.信仰和修养-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辑 本书特色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为复兴中国哲学研究,主办了双语学术刊物《中国哲学与文化》。刘...
博丹论主权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第44期,以“博丹论主权”为论题,围绕博丹的主权理论收集了多篇很有参考...
令具威德怀爱本尊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系统的分门别类介绍,使读者对密教的真相特别是其怀爱法门能够一目了然。主要介绍的是其中的怀爱法门,在密教中怀爱法门分成四类修法...
孟子与离娄-南怀瑾作品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对《孟子》极为重视,在讲授时阐发颇多,感触颇深。从《离娄》开始,属于《孟子》的下半部分。南先生指出,孟子重点论述了君...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 内容简介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集团*新推出的“大家小书”系列作品,是梁启超先生研究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的重...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本书特色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先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
陈梦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浙江上虞人。1932年于中央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青岛大学、燕京大学、昆明
现代性与末世论 内容简介 本书就基督教文化中的现代性、末世论、轮回、上帝国等哲学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同时亦包括对宗教哲学名人如西美尔、尼采、莫尔德曼、海德格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