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解释·伯纳德特集”之一,以美、诸在之在作为核心,解读柏拉图的三篇对话 伯纳德特的重要性,在他身后才格外彰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思想史上的意义也将长久不可磨灭。 伯纳德特的这部《美之在》,以《希琵阿斯前篇》作为引子,翻译并注疏了柏拉图的三篇对话:《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 ?解读这三篇对话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阅读方式,使人在阅读柏拉图时,面对那混合着苏格拉底式和柏拉图式反讽的迷宫,一旦意识到每一条似乎能领人走出这迷宫的线索:在人企图去倚赖它时,都会突然断掉时,还能站得稳而不致失衡。
雅典似乎一直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美,正如耶路撒冷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正义;柏拉图把各个种的自然称作该种的形相;而形相有时也单独指美之形式——这三点加在一起,可能会使人猜测柏拉图之所以把美等同于诸在之在,乃是因为他错把他所属的那个民族的精神当成了事物的本质。
美并非柏拉图的高原则,柏拉图的高原则是善,或善的型相,它高于在。苏格拉底的无知终止于美与善之间颇成问题的关系——美就是诸在之在,善则是那没有它就没有在或诸在的东西。假如柏拉图不是首先思考他去往美的道路,而是单纯作为希腊性的传声筒,这一关系不可能成为问题;而除非柏拉图已经开始思考人们体现于日常用法中的关于美的共同意见,这一关系也不可能全面成为问题。《泰阿泰德》、《智术师》和《治邦者》不但在语言上、而且在主题上都由美联系在一起。
雅典似乎一直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美,正如耶路撒冷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正义;柏拉图把各个种的自然称作该种的形相;而形相有时也单独指美之形式——这三点加在一起,可能会使人猜测柏拉图之所以把美等同于诸在之在,乃是因为他错把他所属的那个民族的精神当成了事物的本质。 美并非柏拉图的高原则,柏拉图的高原则是善,或善的型相,它高于在。苏格拉底的无知终止于美与善之间颇成问题的关系——美就是诸在之在,善则是那没有它就没有在或诸在的东西。假如柏拉图不是首先思考他去往美的道路,而是单纯作为希腊性的传声筒,这一关系不可能成为问题;而除非柏拉图已经开始思考人们体现于日常用法中的关于美的共同意见,这一关系也不可能全面成为问题。《泰阿泰德》、《智术师》和《治邦者》不但在语言上、而且在主题上都由美联系在一起。《美之在》一书中,伯纳德特以《希琵阿斯前篇》作为引子,翻译并注疏了柏拉图的三篇对话——《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解读这三篇对话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阅读方式,使人在阅读柏拉图时,面对那混合着苏格拉底式和柏拉图式反讽的迷宫,一旦意识到每一条似乎能领人走出这迷宫的线索——在人企图去倚赖它时——都会突然断掉时,还能站得稳而不致失衡。 美不仅仅是偶然性地与苏格拉底的转向相结合,而是本质性地属于这种转向。其间的本质联系即在于此。苏格拉底的转向人类事务乃是把美从诗人们那里夺走,并把美确立为一个哲学问题。
作者:
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195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伯纳德特与布鲁姆(Allan Bloom)、罗森(Stanley Rosen)等师从施特劳斯。自1965年起,伯纳德特任教于纽约大学,在教书和研究的40年中,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上。他的学养和作品在古典学界和施特劳斯学派内博得很高的赞誉:很多一流古典学学者(如Harvey Mansfield和Vidal-Naquet)将其视为美国当代伟大的古典学者之一。
伯纳德特的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发现存在者》、《美之在》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作者: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195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伯纳德特与布鲁姆(Allan Bloom)、罗森(Stanley Rosen)等师从施特劳斯。自1965年起,伯纳德特任教于纽约大学,在教书和研究的40年中,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上。他的学养和作品在古典学界和施特劳斯学派内博得很高的赞誉:很多一流古典学学者(如Harvey Mansfield和Vidal-Naquet)将其视为美国当代伟大的古典学者之一。伯纳德特的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发现存在者》、《美之在》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柯常咏,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古典学-经学,译有柏拉图《智术师》(收入《柏拉图中短篇集》,即出),《发微》(合译,即出),《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戴维斯《探究希腊人的灵魂》(合译),施特劳斯“摆脱无论左派还是右派的偏见”(收入《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罗森《柏拉图的〈智术师〉》(统校)。 李安琴,华夏出版社编辑,前学刊《古典研究》执行编辑。译有“古代基督信仰注释丛书”系列之《路加福音》(合译)、《使徒行传》、《以赛亚书1-39章)》、《诗篇1-50篇》,C·S·路易斯《地狱来鸿》(合译),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合译)等。
孙正聿讲演录-哲学最有魅力 内容简介 作者曾在2007年出版的《孙正聿哲学文集》的“后记”中讲了这样两段话:其一,“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不同的生...
五十知天命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五十岁时有什么样的惊喜?居里夫人的奖金哪里去了?五十岁的康德已取得了哪些成就?……著名的《时代》周刊《谈天说地》专栏主笔格哈德·普...
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特色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
以清为贵的文化哲学-《关尹子》及其注疏研究 本书特色 关尹子是先秦道家人物的重要代表,庄子把他和老子同称为“博大真人”,《吕氏春秋》将其思想主旨概括为“关尹贵清...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
《哲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第2版)》阐释了形而上学这一令人好奇的观念.并论述了这一观念的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在这部深思熟虑的经
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本书采用中华书局权威版本,原典配以白话翻译。64开本,便于携带翻阅;双色印...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
塔木德-(精装彩插修订版) 本书特色 《塔木德·精装彩插修订版》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宗教/哲学类图书。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塔木德·精装彩插修订版》精选《塔木...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我们怎能存活呢冬青树《前车可鉴》是当代基督教卓越的思想家、有知识分子宣教士之称的法兰西斯•薛华博士的巨著。他深入神学、哲学
《校勘学释例》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至误的类例,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
普贤行愿品浅释-(附光盘) 内容简介 相信这一部《华严经》,是在美国**次讲,各位也是**次听。现在限于时阿的关系,不能详细讲。为什么?如果要详细讲的话,六个礼...
禅宗智慧 内容简介 禅宗乃是佛教*上乘之法。本书以《祖堂集》《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六祖法宝坛经》等禅门经典为底本,编撰了八十一位禅师的五百八十个公案。先【...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特色 姜正成编写的这本《老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
回首集 本书特色 《道教研究自选集:回首集》为作者朱越利的论文集,汇集作者在国内杂志、书籍上公开发表的道家道教研究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道经中的郁仪和结璘》、《...
白话观无量寿经 本书特色 《观无量寿经》主要讲述阿弥陀佛在耒成佛以前作为法藏比丘时所做的因行功德,以及他成就佛果后所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庄严情景。大致包括阿...
论语章句 内容简介 《论语》是孔子故去后众弟子对其言论的纪录的选集,其中文字不顺,意义不连贯,产生歧义而令人难以理解孔子真意之处甚多。本书作者毛起所遣《论语章句...
忏悔录-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向上帝倾诉衷曲。作者在书中所著重的乃是分析自己灵性生活的每一...
劝忍百箴:外三种 本书特色 出版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