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解释·伯纳德特集”之一,以美、诸在之在作为核心,解读柏拉图的三篇对话 伯纳德特的重要性,在他身后才格外彰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思想史上的意义也将长久不可磨灭。 伯纳德特的这部《美之在》,以《希琵阿斯前篇》作为引子,翻译并注疏了柏拉图的三篇对话:《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 ?解读这三篇对话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阅读方式,使人在阅读柏拉图时,面对那混合着苏格拉底式和柏拉图式反讽的迷宫,一旦意识到每一条似乎能领人走出这迷宫的线索:在人企图去倚赖它时,都会突然断掉时,还能站得稳而不致失衡。
雅典似乎一直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美,正如耶路撒冷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正义;柏拉图把各个种的自然称作该种的形相;而形相有时也单独指美之形式——这三点加在一起,可能会使人猜测柏拉图之所以把美等同于诸在之在,乃是因为他错把他所属的那个民族的精神当成了事物的本质。
美并非柏拉图的高原则,柏拉图的高原则是善,或善的型相,它高于在。苏格拉底的无知终止于美与善之间颇成问题的关系——美就是诸在之在,善则是那没有它就没有在或诸在的东西。假如柏拉图不是首先思考他去往美的道路,而是单纯作为希腊性的传声筒,这一关系不可能成为问题;而除非柏拉图已经开始思考人们体现于日常用法中的关于美的共同意见,这一关系也不可能全面成为问题。《泰阿泰德》、《智术师》和《治邦者》不但在语言上、而且在主题上都由美联系在一起。
雅典似乎一直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美,正如耶路撒冷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正义;柏拉图把各个种的自然称作该种的形相;而形相有时也单独指美之形式——这三点加在一起,可能会使人猜测柏拉图之所以把美等同于诸在之在,乃是因为他错把他所属的那个民族的精神当成了事物的本质。 美并非柏拉图的高原则,柏拉图的高原则是善,或善的型相,它高于在。苏格拉底的无知终止于美与善之间颇成问题的关系——美就是诸在之在,善则是那没有它就没有在或诸在的东西。假如柏拉图不是首先思考他去往美的道路,而是单纯作为希腊性的传声筒,这一关系不可能成为问题;而除非柏拉图已经开始思考人们体现于日常用法中的关于美的共同意见,这一关系也不可能全面成为问题。《泰阿泰德》、《智术师》和《治邦者》不但在语言上、而且在主题上都由美联系在一起。《美之在》一书中,伯纳德特以《希琵阿斯前篇》作为引子,翻译并注疏了柏拉图的三篇对话——《泰阿泰德》、《智术师》、《治邦者》。解读这三篇对话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阅读方式,使人在阅读柏拉图时,面对那混合着苏格拉底式和柏拉图式反讽的迷宫,一旦意识到每一条似乎能领人走出这迷宫的线索——在人企图去倚赖它时——都会突然断掉时,还能站得稳而不致失衡。 美不仅仅是偶然性地与苏格拉底的转向相结合,而是本质性地属于这种转向。其间的本质联系即在于此。苏格拉底的转向人类事务乃是把美从诗人们那里夺走,并把美确立为一个哲学问题。
作者:
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195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伯纳德特与布鲁姆(Allan Bloom)、罗森(Stanley Rosen)等师从施特劳斯。自1965年起,伯纳德特任教于纽约大学,在教书和研究的40年中,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上。他的学养和作品在古典学界和施特劳斯学派内博得很高的赞誉:很多一流古典学学者(如Harvey Mansfield和Vidal-Naquet)将其视为美国当代伟大的古典学者之一。
伯纳德特的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发现存在者》、《美之在》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作者: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195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伯纳德特与布鲁姆(Allan Bloom)、罗森(Stanley Rosen)等师从施特劳斯。自1965年起,伯纳德特任教于纽约大学,在教书和研究的40年中,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上。他的学养和作品在古典学界和施特劳斯学派内博得很高的赞誉:很多一流古典学学者(如Harvey Mansfield和Vidal-Naquet)将其视为美国当代伟大的古典学者之一。伯纳德特的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发现存在者》、《美之在》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柯常咏,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古典学-经学,译有柏拉图《智术师》(收入《柏拉图中短篇集》,即出),《发微》(合译,即出),《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戴维斯《探究希腊人的灵魂》(合译),施特劳斯“摆脱无论左派还是右派的偏见”(收入《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罗森《柏拉图的〈智术师〉》(统校)。 李安琴,华夏出版社编辑,前学刊《古典研究》执行编辑。译有“古代基督信仰注释丛书”系列之《路加福音》(合译)、《使徒行传》、《以赛亚书1-39章)》、《诗篇1-50篇》,C·S·路易斯《地狱来鸿》(合译),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合译)等。
荀子鉴赏辞典(文通版) 本书特色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精通《诗》、《礼》、《易》、《春秋》,并兼取儒、道、墨、法等诸家思想,是集大成的一位思想家。而《...
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 本书特色 罗新慧所著的《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中国上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考察了曾子对于孔子仁学的发展以及...
毛泽东思想概论 本书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研究者和其他社会学者学习参考。毛泽东思想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
作者将带您经过40天属灵的旅程,让您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和神在您生命中特别的计划。《标竿人生》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此书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以禅修为主题的美文集,是都市灵修大师的倾心之作。内容涉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坦然生活的态度、宁静致远的秉性等内容。涵...
论语高级读解 本书特色 任继愈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台湾沿用40多年国学教师读本,内地唯一引进版,华语世界权威国学读本,台湾国学教师必读手册。这套“四书”读解,是...
中国佛教艺术史上,以《维摩诘经》为依托的维摩诘变相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艺术实践之一。东晋以来,在历代宗教与文化语境中,维摩诘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本书特色 日本著名哲学家广松涉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地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从什么...
一生的资本 本书特色 年轻人想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需要自我磨炼,不断完善自己;需要积累经验,不断强化自己;需要看这本由奥里森·马登所*的《一生的资...
一本著作、一个哲学传统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同时代人对它的理解,而且取决于后代人对它的理解。从这个考虑出发,上海人民出版社经
美学原理美学纲要 内容简介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选题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全国外国文学专家数十人共同研究和制定,所选收的作品,上自...
第一卷包含《申辩篇》、《斐多篇》、《拉凯斯篇》、《伊安篇》、《高尔吉亚篇》、《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克里托篇》、
论语新解/钱穆作品.长江人文馆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钱穆力作 ??兼采众说、折衷求是 ??关键词语解释+评述+白话译文论语新解/钱穆作品.长江人文馆 内容简介...
周国平-无用之学(最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无用之学(*新修订版)》:哲学是一切学科中*没有实用价值的一门学科。那么,哲学与生活竟然毫无关系吗?我的回答是:哲学...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
基督徒的激情 内容简介 无论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不定期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保持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平衡都是非常热处理 要的。而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诗“与”思“的...
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修订版 本书特色 衣俊卿等编著的《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修订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体例上作了调整,我对于原来“按理论主题叙述”...
刘咸炘学术论集:哲学编:中 本书特色 《刘咸炘学术论集·哲学编(中)》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咸炘学术论集:哲学编:中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君位...
仿佛居士说慧能禅 本书特色 智慧如奔泉的仿佛先生,再转禅机,直指生命的清凉峰顶,并以太极哲理将禅的悟境再次翻新,揭示新时代道家活禅。生和死是人见;生命没有止境,...
帛书《要》篇校释 本书特色 《帛书篇校释》:汇集高校哲学社会学科优秀原创学术成果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著出版的新模式扩大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