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斯》:“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时得编修西方古典经籍。“柏拉图注疏集”将提供足本汉译柏拉图全集(36种+托名作品7种),篇目结构从忒拉绪洛斯的古本“九卷集”,亦收义疏性专著或文集,共含三个部分:1.注疏体汉译柏拉图全集2.历代柏拉图注疏选刊3.柏拉图今解
米诺斯贵为宙斯之子,每九年造访一次父亲的神社,与他讨论,向他求教。宙斯的“美德教育”无比成功,因为,米诺斯以此为子民立法,不仅是克里特人,就连向他们学习的斯巴达人,自从使用了这些法律,便获得了“永世的幸福”。
米诺斯为何会拥有恶名呢?苏格拉底声称,那是因为他招致了“我们”雅典悲剧诗人的嫉恨。为报复他强迫“我们”纳贡,“我们”就将他绑在悲剧诗行里“严刑拷打”。其实,米诺斯是个好人、好分配者,他制定的法律恒久不变。苏格拉底还对自己的雅典同伴说,米诺斯是*好的立法者……
礼法涉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涉及我们灵魂的“善和恶”,并与我们“永世的幸福”息息相关。不弄清法是什么,就不可能制定出善法来。而没有善法维系的政治共同体,显然不会是“幸福”的共同体。
《米诺斯》内容简介:米诺斯贵为宙斯之子,每九年造访一次父亲的神社,与他讨论,向他求教。宙斯的“美德教育”无比成功,因为,米诺斯以此为子民立法,不仅是克里特人,就连向他们学习的斯巴达人,自从使用了这些法律,便获得了“永世的幸福”。米诺斯为何会拥有恶名呢?苏格拉底声称,那是因为他招致了“我们”雅典悲剧诗人的嫉恨。为报复他强迫“我们”纳贡,“我们”就将他绑在悲剧诗行里“严刑拷打”。其实,米诺斯是个好人、好分配者,他制定的法律恒久不变。苏格拉底还对自己的雅典同伴说,米诺斯是*好的立法者……礼法涉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涉及我们灵魂的“善和恶”,并与我们“永世的幸福”息息相关。不弄清法是什么,就不可能制定出善法来。而没有善法维系的政治共同体,显然不会是“幸福”的共同体。
苏格拉底接下来问,我们使用的法律是因时而异、因人群而异,还是一直相同。这相当于问,我们使用的法律是否总与法的意图相符,如果相符,我们就是一直使用相同的法律。同伴对苏格拉底的问法深感诧异: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的法律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同伴以人祭的例子为证,发表了他在该对话中最长的一段话。同伴指出,在“我们”雅典,人祭既“不合法”也“不虔敬”,但对迦太基人来说却相反,他们甚至有人将自己的儿子献给了克洛诺斯(Kronos)(315c)。在此,同伴不再抱怨雅典法律的频繁改变,反倒为其变得“文明”而骄傲。他接着得意洋洋地指出,实行人祭的,并不限于那些与“我们”使用不同法律的外邦人,就连某些希腊人——吕凯亚(Lycaea)人和阿塔曼托斯(Athamas)的后裔也同样如此。此外,有些人曾把死者埋葬在他们生前住的房子里,但“我们”雅典人“从未干过这等事”。而这类事情,任何人都可信手拈来,举出无数个例子(315c-d)。雅典法律禁止实行人祭,其他法律却将人祭视为合法;雅典法律不许将死者葬在屋内,其他法律却允许。同伴由此表明,不同的法典彼此相互冲突,人类并不拥有相同的、不变的法律。同伴特地提到,吕凯亚人和阿塔曼托斯后裔这些希腊人也实行人祭。吕凯亚位于阿卡狄亚(Arcadia,一希腊城邦),据说宙斯出生于阿卡狄亚的一座山里。吕卡翁(Lycaon)曾在此为宙斯献祭了一个男孩,而触怒了宙斯。尽管宙斯惩罚了吕卡翁,当地居民仍保留着每九年献祭一个男孩的习俗(《王制》565d也提到了这一献祭)。宙斯不喜欢人祭似乎与其父克洛诺斯有关:克洛诺斯因惧怕儿子们会推翻他的统治,而吞吃了他的孩子,宙斯受母亲瑞亚(Rthea)的保护而躲过此劫。克洛诺斯吞吃儿子如同将儿子献祭,因此,宙斯反对人祭。后记尼采将柏拉图对话比作“小船”,如果此言不虚,《米诺斯》在柏拉图对话中可谓“小小船”,在后现代的海市蜃楼中,可能很不起眼。不过,这艘“小小船”在“舵手苏格拉底”的指挥下,确能引人欣赏无限风光,去领略经典的优雅景致。重读经典,首先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将文本译成中文时,我们得以触摸每个语词的真实面相;在翻译西文相关研究时,我们有了进一步深入经典的契机;在最终以论文的形式面对文本时,我们必须弄清各个细节,才能对其堂奥略窥一二。经典之为经典,是因为它面对的是永恒不变的问题:人性、政治、法律、宗教等等。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我们就无法摆脱这些问题。悖论的是,尽管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却没有高过古人,我们仍需借助古人的眼光来理解人世。这也是我们不断重返经典的动因。本稿是我的硕士论文的扩展,编译部分是论文的基础性工作,我要感谢李兰芬老师的大力支持。李老师在哈佛访学期间,百忙之中还留心帮我收集文献;在我写作论文时,不时关心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意见
柏拉图(Plato,Πλ?των, 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生命之思 本书特色 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人类生命的哲学认识——人有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作者围绕着人的三重生命展开思考,初步探讨了从三重生命...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 本书特色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是一部有关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的论著,还是2004年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的论文辑录,也加上了少数几篇20世纪90年代的旧作,主题多半与“海德格尔”和“形而上学批判”相关。除几篇旧...
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把西方伦理学从古代到近代和现当代的发展贯通起来,从中概括出八个基本流派,并予以系统地研究。对理性主义伦理学、感性主义伦理学...
东坡禅喜集 目录 东坡禅喜集 题东坡禅喜集 序东坡禅喜集一目 颂东坡禅喜集二目 赞东坡禅喜集三目 偈东坡禅喜集四目 铭东坡禅喜集五目 书后东坡禅喜集六目 记东坡...
论语大义 本书特色 崔柏滔编著《论语大义(上下)》,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论语》原文语义以及原文章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论语》的学问体系。这就与以往有关...
圣者凡心-王立新讲《论语》 本书特色 《圣者凡心:王立新讲《论语》》:著名学者王立新引领你进入孔子的精神世界。王立新,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博士生导师。多...
贫困与饥荒 内容简介 本书的重点是关于饥饿的一般原因和饥荒的具体原因。第1章从一般意义上引入了基本方法,包括对“权利体系”分析。之所以在详细论述贫穷概念之前就进...
儒学传统与时代-新儒学与新世纪 内容简介 《儒学传统与时代(新儒学与新世纪)》主要内容包括: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如何了解儒家学问、儒家精神与道德宗教、儒学的时代性...
人生十论 本书特色 钱穆先生被誉为国学大师。他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收录本书中的篇章分别作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文集 本书特色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
儒教敬天说(第3辑) 本书特色 儒教是不是宗教?它又具备什么性质?宗教是西方输入的,还是中国固有的?这些是哲学宗教界争论多年的问题。作为宗教的材料支撑,是解决这...
《中国命理学史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研究》用现代的观念和语言,探寻和叙述传统命理学的发展历史;探寻和揭示传统命理学发展的历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内容简介 本卷是**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果,围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分五个专题展开,即:哲学观变革与时代精神、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阐释、马...
素书: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素书》为汉代黄石公著,全书分为六章,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阐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
《金刚经》史话 本书特色 全根先、林世田著的《金刚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我社推出的大型丛书《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之一种,介绍了佛教经典《金刚经》传入...
思维研究 本书特色 导语《思维研究》由浙江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等校的研究工作者集体编写。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思维的神经基础、思维与心理学、思维与人工智能、思维与...
本书是世界知名古典哲学家多罗西娅•弗雷德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古希腊哲学名师讲座系列"之邀首次访问中国所作讲座的讲稿,共七篇。
进步及其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实证哲学的基本理论,透彻地探讨了科学发展与科学进步的本性问题,是现代西方探讨科学学理论的一部重要著述。作者通过对科学的合理性与进...
百年卢梭:卢梭在中国 本书特色 《百年卢梭:卢梭在中国》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百年卢梭:卢梭在中国 内容简介 让-雅克·卢梭无疑是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