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斯》:“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时得编修西方古典经籍。“柏拉图注疏集”将提供足本汉译柏拉图全集(36种+托名作品7种),篇目结构从忒拉绪洛斯的古本“九卷集”,亦收义疏性专著或文集,共含三个部分:1.注疏体汉译柏拉图全集2.历代柏拉图注疏选刊3.柏拉图今解
米诺斯贵为宙斯之子,每九年造访一次父亲的神社,与他讨论,向他求教。宙斯的“美德教育”无比成功,因为,米诺斯以此为子民立法,不仅是克里特人,就连向他们学习的斯巴达人,自从使用了这些法律,便获得了“永世的幸福”。
米诺斯为何会拥有恶名呢?苏格拉底声称,那是因为他招致了“我们”雅典悲剧诗人的嫉恨。为报复他强迫“我们”纳贡,“我们”就将他绑在悲剧诗行里“严刑拷打”。其实,米诺斯是个好人、好分配者,他制定的法律恒久不变。苏格拉底还对自己的雅典同伴说,米诺斯是*好的立法者……
礼法涉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涉及我们灵魂的“善和恶”,并与我们“永世的幸福”息息相关。不弄清法是什么,就不可能制定出善法来。而没有善法维系的政治共同体,显然不会是“幸福”的共同体。
《米诺斯》内容简介:米诺斯贵为宙斯之子,每九年造访一次父亲的神社,与他讨论,向他求教。宙斯的“美德教育”无比成功,因为,米诺斯以此为子民立法,不仅是克里特人,就连向他们学习的斯巴达人,自从使用了这些法律,便获得了“永世的幸福”。米诺斯为何会拥有恶名呢?苏格拉底声称,那是因为他招致了“我们”雅典悲剧诗人的嫉恨。为报复他强迫“我们”纳贡,“我们”就将他绑在悲剧诗行里“严刑拷打”。其实,米诺斯是个好人、好分配者,他制定的法律恒久不变。苏格拉底还对自己的雅典同伴说,米诺斯是*好的立法者……礼法涉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涉及我们灵魂的“善和恶”,并与我们“永世的幸福”息息相关。不弄清法是什么,就不可能制定出善法来。而没有善法维系的政治共同体,显然不会是“幸福”的共同体。
苏格拉底接下来问,我们使用的法律是因时而异、因人群而异,还是一直相同。这相当于问,我们使用的法律是否总与法的意图相符,如果相符,我们就是一直使用相同的法律。同伴对苏格拉底的问法深感诧异: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的法律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同伴以人祭的例子为证,发表了他在该对话中最长的一段话。同伴指出,在“我们”雅典,人祭既“不合法”也“不虔敬”,但对迦太基人来说却相反,他们甚至有人将自己的儿子献给了克洛诺斯(Kronos)(315c)。在此,同伴不再抱怨雅典法律的频繁改变,反倒为其变得“文明”而骄傲。他接着得意洋洋地指出,实行人祭的,并不限于那些与“我们”使用不同法律的外邦人,就连某些希腊人——吕凯亚(Lycaea)人和阿塔曼托斯(Athamas)的后裔也同样如此。此外,有些人曾把死者埋葬在他们生前住的房子里,但“我们”雅典人“从未干过这等事”。而这类事情,任何人都可信手拈来,举出无数个例子(315c-d)。雅典法律禁止实行人祭,其他法律却将人祭视为合法;雅典法律不许将死者葬在屋内,其他法律却允许。同伴由此表明,不同的法典彼此相互冲突,人类并不拥有相同的、不变的法律。同伴特地提到,吕凯亚人和阿塔曼托斯后裔这些希腊人也实行人祭。吕凯亚位于阿卡狄亚(Arcadia,一希腊城邦),据说宙斯出生于阿卡狄亚的一座山里。吕卡翁(Lycaon)曾在此为宙斯献祭了一个男孩,而触怒了宙斯。尽管宙斯惩罚了吕卡翁,当地居民仍保留着每九年献祭一个男孩的习俗(《王制》565d也提到了这一献祭)。宙斯不喜欢人祭似乎与其父克洛诺斯有关:克洛诺斯因惧怕儿子们会推翻他的统治,而吞吃了他的孩子,宙斯受母亲瑞亚(Rthea)的保护而躲过此劫。克洛诺斯吞吃儿子如同将儿子献祭,因此,宙斯反对人祭。后记尼采将柏拉图对话比作“小船”,如果此言不虚,《米诺斯》在柏拉图对话中可谓“小小船”,在后现代的海市蜃楼中,可能很不起眼。不过,这艘“小小船”在“舵手苏格拉底”的指挥下,确能引人欣赏无限风光,去领略经典的优雅景致。重读经典,首先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将文本译成中文时,我们得以触摸每个语词的真实面相;在翻译西文相关研究时,我们有了进一步深入经典的契机;在最终以论文的形式面对文本时,我们必须弄清各个细节,才能对其堂奥略窥一二。经典之为经典,是因为它面对的是永恒不变的问题:人性、政治、法律、宗教等等。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我们就无法摆脱这些问题。悖论的是,尽管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却没有高过古人,我们仍需借助古人的眼光来理解人世。这也是我们不断重返经典的动因。本稿是我的硕士论文的扩展,编译部分是论文的基础性工作,我要感谢李兰芬老师的大力支持。李老师在哈佛访学期间,百忙之中还留心帮我收集文献;在我写作论文时,不时关心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意见
柏拉图(Plato,Πλ?των, 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哲学思想录 本书特色 作为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的代表,狄德罗从自然到人文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引起人们困惑的哲学问题都有自己独到见解。他的博学让他在谈论上帝时带了一种轻松...
中国认识论史(2008/10) 目录 **章 认识的童年——原始思维一 从古猿智慧的产生到人类思维的过渡二 原始人的思维活动及其表现三 神灵观念与图腾崇拜的产生...
前智者派哲学-思辨的希腊哲学史-(一) 本书特色 卿文光所著的《思辨的希腊哲学史(1前智者派哲学)(精)/人民日报学术文库》以西方古典哲学的概念思辨方法系统而深...
「我有屬於我自己的一顆星星。」作者三十三歲撰寫此書,充滿悲劇感。二劉鄙視南北朝義疏學的遊戲規則,傳統學術竟失立足之地。清
现象学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许茨文集第三卷。讨论了众多主题,包括詹姆士思想的现象学解释,胡塞尔思想研究,本书花了较大的篇幅在胡塞尔研究上,该书在其生前未出版...
魔鬼逻辑学 本书特色 《魔鬼逻辑学》 是一本简单的逻辑学入门读物,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简明的、具有普遍性的逻辑标准,以轻松易懂的方式,循序渐进地阐述逻辑学的基...
易理乾坤 本书特色 《易经》的乐观,在于它主张人们要向大自然学习,学习它的宠辱不惊,学习它的乐观向上,就像大地从不抱怨老天的阴晴冷暖,风霜雪雨。《易经》的质朴,...
逻辑十九讲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作文、说话、办事,一定能够做到...
仰望老子4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它既复兴了古老中华文明的精华,又创造了现代新的哲学理论。它既突破了传统功利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又恢复了自然智慧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
《新约圣经背景注释》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相辅相成,提供了新约经文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涵盖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
十家论墨 内容简介 《十家论墨》是一本学术专著汇集本,撷取了近现代十位著名学者有关研究墨翟及其著作的专著共十余种,显现出近代以来墨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观点,另有胡...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浙东学派溯源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早系统介绍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强调...
十七世紀一位行者名為精進大海,歷經生死關頭後來到山上的閉關處,經過再三的懇求與數次的拒絕,閉關聖者噶瑪恰美仁波切才終於答
朱子学提纲(钱穆作品系列) 本书特色 书里记载了上自孔子,下迄清末,两千五百年中之儒学流变,旁及百家众说之杂出,足以看出朱子学术承先启后的意义价值所在。书里谈性...
雪域梵音:藏传佛教史 本书特色按照地域流布,佛教有三大系统,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传入藏地后,形成了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包含显、密二教的藏传佛教...
佛学概论-(第三版) 本书特色 弘学编著的《佛学概论(第3版)》讲解了佛、法、僧三宝和佛法与佛学的意义,使人对佛教的产生(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和原始佛教教团...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从《清代学术概论》初版以来,四分之三世纪过去了,它不仅仍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而且在学者中...
尼各马科伦理学 内容简介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
解读《推背图》-(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从学术角度阐述了《推背图》如同《周易》以及它的标识——太极图一样,是由阴阳两个部分构成的,阴的一部分由符号、卦象、易术...
南怀瑾智慧全解:三千年读史,九万里悟道 本书特色 南怀瑾的很多话语视角独特而又平实,充满智慧与哲理,能给我们带来极深的文化认知与人生启迪。本书立足他的著述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