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的古老和深邃,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易经》很早就传入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更成为改革运动的文化之魂。当时提出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高岛吞象先生是明治维新时期涌现的易学大师,在日本有“易圣”之称,他利用《易经》进行广泛的占卜,小到寻物、天气、婚姻.营商、疾病、个人气运等,大到国家的军事、政治,国际关系,有事必占。几乎每占必中,许多占断结果被日本天皇、内阁总理和各省大臣所采纳。他曾准确预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其中包括定远舰的沉没和战后条约的签订。
本书在清代浙东学者王治本先生译本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点校。为了彰显蕴含的义理,我们专门创造了六十四卦图解系统,采录了清朝“四库全书版”的卦画和明朝的古插图,并对所有的占题和实际占例进行了精心编排,希望能给读者的阅读和欣赏提供更大的便利。
占倒丰富:高岛亲断占例500个,每个都经过历史检验准确无误占事明了:问营商、问学业、问婚娶、问生育、问疾病、问失物无论占得何卦,均能得到清晰明了的解释
预测出中日甲午战争及两国的气运结局(见9顷需卦)
预见我国定远舰的沉没及威海卫海军基地的陷落(见29顷噬嗑卦)
知晓战后大臣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时间(见35页乾卦)
推测出条约签订后法、德、俄三国和日本的利益纠纷(见190页同人卦)。
《高岛断易》是日本有“易圣”之称的高岛吞象先生毕生实践的结晶,它以多种文字流传于世,在国际易学界有很大影响。高岛吞象活动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以占卜参政,其占筮不离《易经》一句一字,堪称占筮学之正脉。本书的占卜内容多涉及当时日本的军政大事、国际关系,其中又以中日关系为重点,曾准确预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其中包括定远舰的沉没和战后条约的签订。书中的很多占断曾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许多占断分析被当时的日本政要所采纳,在朝野有相当大的影响。
·*丰富三百八十四爻,爻爻都有丰富的占题和详尽的占例。
·*明确断辞句句直截了当,明白解除你占断时的迷惑。
·*精美创造了六十四卦图解系统,清卦画、明插图古色古香。
·*实用500个实际占例,分析明确详尽,便于进行实际操作。
《图解高岛易断》(居家必藏版)在清代浙东学者王治本先生译本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点校。为了彰显蕴含的义理,我们专门创造了六十四卦图解系统,采录了清朝“四库全书版”的卦画和明朝的古插图,并对所有的占题和实际占例进行了精心编排,希望能给读者的阅读和欣赏提供更大的便利。
《易经》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的古老和深邃,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易经》很早就传入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更成为改革运动的文化之魂。当时提出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
高岛吞象先生是明治维新时期涌现的易学大师,在日本有"易圣" 之称,他利用《易经》进行广泛的占卜,小到寻物、天气、婚姻、营商、疾病、个人气运等,大到国家的军事、政治、国际关系,有事必占,几乎每占必中,许多占断结果被日本天皇、内阁总理和各省大臣所采纳。他曾准确预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其中包括定远舰的沉没和战后条约的签订。
插图:
插图:
作者自序
人虽有智愚、贤不肖、贵贱、贫富之殊,其处世也,各劳精于思虑,一日无有间断。而其所志,或有为一家者,或有为一国者,或有为宇内之公益者,虽因各人天赋之能力不齐,而有大小轻重之差,大泛观之,无非希望国家之富饶,世界之泰平也。何则?假令能得一家之治齐,而所居之国乱,则不得独保其安也;又能得一国之治平,邻国扰乱,则亦不得独晏然于局外也。是理之所易睹也。
方今世运,益趋文明,学艺技术之进步,非复昔日之比也。博学高才之士不乏其人,治化之隆,如可翘足而待也。虽然,熟观今世之现状,皆以厚于己而薄于他为常,甲邦常思吞噬乙国,乙国亦常以抗之为事,人心益流于邪僻,仁义之风几已扫地,优胜劣败之势日甚,弱肉强食之情益著,自王侯以至于庶人,如有不安于身后之计者也。夫贤智之士,日夜劳心力,而思虑计划,尚且不自安,所以如此者何也?抑思虑之不足,而误其方耶?不可不顾虑也。
余谓是由人人忘失至诚通神之道,为使神人之间隔绝也。夫不通神,则不能禀天命;不禀天命,则不能前知将来;不知将来,则不能知人事之极。故其志望无所归著,而妄劳心力,是犹盲人而弄铳器,不能定标的而放弹,彼此皆受其害,岂不危险之甚乎?所谓不知天命而不畏之所致也。
今日之势,既已如此,余为是惧,而悯人生之不幸,将济之于迷途也。然而救济之术,唯在于介神人之间,而通其意而已。人若知神明之德不晦于今,则英雄豪杰之士,方其有疑惑也,必请教于神明,畏惮天命之严肃,博识高才之人,亦破想象之迷梦,知人生志望之所归著,则人心常有所戒惧修省,而自可生博爱之念也。于是风教亦自匡正,可得使天下之人,浴造化之恩泽也。是余之所希望,故今传人以至诚通神之术,欲使得神人冥会也。然既已有术,则不可无书,《易》则通神之书也。虽然,古昔圣人之所述,后世学者未能得其真意,而用之于实际也。今以国文译之,附以所见,欲使世人前知将来也。是所以述此书之大要也。
《易》之为书,明天地阴阳奇偶之理,以阐发造化之秘蕴。六十四卦,而网罗万象,盖宇宙间之事物,未有不阴阳相对者:有日则有月,有寒则有暑,有男则有女。且既有形而下之物,则必不可无形而上之道,亦犹人有可见之肉体,又必有不可见之心魂。心魂一脱去人身,则名之曰鬼神。鬼神虽不可见,人得以至诚通之,则依冥助
插图:
插图:
作者自序
人虽有智愚、贤不肖、贵贱、贫富之殊,其处世也,各劳精于思虑,一日无有间断。而其所志,或有为一家者,或有为一国者,或有为宇内之公益者,虽因各人天赋之能力不齐,而有大小轻重之差,大泛观之,无非希望国家之富饶,世界之泰平也。何则?假令能得一家之治齐,而所居之国乱,则不得独保其安也;又能得一国之治平,邻国扰乱,则亦不得独晏然于局外也。是理之所易睹也。
方今世运,益趋文明,学艺技术之进步,非复昔日之比也。博学高才之士不乏其人,治化之隆,如可翘足而待也。虽然,熟观今世之现状,皆以厚于己而薄于他为常,甲邦常思吞噬乙国,乙国亦常以抗之为事,人心益流于邪僻,仁义之风几已扫地,优胜劣败之势日甚,弱肉强食之情益著,自王侯以至于庶人,如有不安于身后之计者也。夫贤智之士,日夜劳心力,而思虑计划,尚且不自安,所以如此者何也?抑思虑之不足,而误其方耶?不可不顾虑也。
余谓是由人人忘失至诚通神之道,为使神人之间隔绝也。夫不通神,则不能禀天命;不禀天命,则不能前知将来;不知将来,则不能知人事之极。故其志望无所归著,而妄劳心力,是犹盲人而弄铳器,不能定标的而放弹,彼此皆受其害,岂不危险之甚乎?所谓不知天命而不畏之所致也。
今日之势,既已如此,余为是惧,而悯人生之不幸,将济之于迷途也。然而救济之术,唯在于介神人之间,而通其意而已。人若知神明之德不晦于今,则英雄豪杰之士,方其有疑惑也,必请教于神明,畏惮天命之严肃,博识高才之人,亦破想象之迷梦,知人生志望之所归著,则人心常有所戒惧修省,而自可生博爱之念也。于是风教亦自匡正,可得使天下之人,浴造化之恩泽也。是余之所希望,故今传人以至诚通神之术,欲使得神人冥会也。然既已有术,则不可无书,《易》则通神之书也。虽然,古昔圣人之所述,后世学者未能得其真意,而用之于实际也。今以国文译之,附以所见,欲使世人前知将来也。是所以述此书之大要也。
《易》之为书,明天地阴阳奇偶之理,以阐发造化之秘蕴。六十四卦,而网罗万象,盖宇宙间之事物,未有不阴阳相对者:有日则有月,有寒则有暑,有男则有女。且既有形而下之物,则必不可无形而上之道,亦犹人有可见之肉体,又必有不可见之心魂。心魂一脱去人身,则名之曰鬼神。鬼神虽不可见,人得以至诚通之,则依冥助
本文集所选文章基本上出自作者《全集》十卷,所选文章能够展示伽达默尔富有代表性的思想,并且还兼顾到其思想的各个方面。作者简
信心铭玄旨 本书特色 《信心铭》是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阐述佛法奥义的杰作,一直受到佛教修行者和理论家的重视。洪文亮编写的《信心铭玄旨》力求阐明禅宗嫡传正法之心印...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影印第8版) 本书特色 看点一:兼采众长作者采取客观的立场,写法吸纳了诸种哲学史著述方式的长处和特点,既以轻松的笔法勾勒出哲...
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 本书特色 《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由余亚斐所著,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儒学由孔子开创,孟子与荀子分别对孔子的思想在不同的路向上进行了引申...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 本书特色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结构正是围绕上述内容的逻辑展开:**章介绍先秦儒家“公私有机论”的思想来源,第二章分析证成“公私有机论”的理...
易性中国人 本书特色 此,易性深刻地落实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将天人合一视为生活的*高理念。皇帝讲“奉天承运”,百姓讲“顺天应人”,即便是强盗,也放不下“...
图说诸子百家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秦统一中国而结...
十力语要初续 本书特色 心相者,心上所现之相曰心相,此相非实有,但是意识上现似某种物相而执着为有,故云,种执着的心相。吾子所由致疑者,正以一向妄执有各个固定的物...
刘君祖易断全书-(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团结出版社出版★ 刘君祖是当代易学研究大家爱新觉罗毓鋆亲传弟子★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先生、台湾国学大家...
《文殊菩萨传》是史上第一部文殊菩萨传记。文殊本是释迦牟尼九代之祖,隐大显小,做其助手。可他经常向佛挑战,否定佛说。最离谱
严群哲学译文集-严群文集之四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严群文集》*后一册,收集了严群先生身前译著9部,包括8篇柏拉图哲学对话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二卷。这些著作...
科学与哲学的对话.2 内容简介 这是“狄德罗论坛”发言的结集。“狄德罗论坛”是由巴黎第七大学——德尼·狄德罗大学定期举办的讨论会。其组织者是法国的生命研究中心和...
同化理论-存在.变化与同化 本书特色 在一个相对的体系中,对万物而言,自身就是其行为和意义的唯一而绝对的出发点。简单说来,以自己的样子去影响它物,这就是本书所要...
行走在审美与艺术之途 本书特色 本书系多由作者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岁月的...
漫画圣经故事-新约 本书特色 1. 《圣经》是世界上发行量*大的图书——《圣经》是全世界译制本、发行量*大的书籍。长期以来,在全世界各类的畅销书中,《圣经》的年...
韩非子正宗-华夏国学经典文库-[全文解读本] 本书特色 《韩非子正宗(全文解读本)/华夏国学经典文库》编著者马银琴。 《韩非子正宗》,本书简介: 《韩非...
老子学刊-第一辑 本书特色 《老子学刊(第1辑)》要目:以真为道的人格理想——基于《道德经》圣人说的省思老子祸福相依论以心释道——《蟾仙解老》道心论发微历代道书...
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确区别开来;绝不要在一个孤立的词中,而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去寻...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 内容简介 一般说来,宋代以降,中国佛教基本是走向衰落了,但是它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诸领域却依然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在中国发展...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胡适精品典藏-04 本书特色 用20世纪的新思潮,投射到一群中国古人身上。“六经注我”,“借尸还魂”,是胡适治学的一贯作风。中国中古思想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