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思想对西汉儒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主要从礼法关系、性命思想和儒士精神这三个方面入手,力图廓清荀学与西汉儒学之间的思想关联,澄清西汉儒学的思想根源,彰明荀学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历史影响和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展现出经世儒学的思想特点与历史价值。
《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由余亚斐所著,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儒学由孔子开创,孟子与荀子分别对孔子的思想在不同的路向上进行了引申和发挥。孟子着重对善的本原性问题进行探讨,既重视善的先天本源,又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体认与自觉,开创了心性儒学的路向,为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现代新儒家提供了思想资源;荀子则着重对善的客观化和普遍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善得以实现的外在力量,开创了经世儒学的路向,对西汉儒学的产生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余亚斐,1980年生,安徽淮南人,哲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师。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道德与文明》、《光明日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北方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中国文化太极老子与孔子 内容简介 本书发现并重塑了作为中国文化太极的老子和孔子,著者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哲诗交融、雅俗共赏的痴心,殚精竭虑十数年而推...
素朴为王: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的思想体系 本书特色 《老子》这本书,版本很多,笔者采用的是郭店楚简《老子》甲本。该本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章次之间具有严密的关联...
前言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学生、学者赴美求学、深造,有机会接触基督教。他们聪慧、勤奋,富于进取。不少人开始翻阅《圣经》,
增注新修道藏目录 本书特色 《增注新修道藏目录》编著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术研究服务,特以目录之学为主,而以版本之学次之.但因参考明清时代版本目录之便,亦借鉴其法,兼...
梅光羲著述集 本书特色 梅光羲是民国期间的一位佛学大家,但其著述一直未能整理出版。本书是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梅光羲著述的所有文献,首次整理出版,资料非常珍贵。梅光羲...
混元仙派研究 内容简介 混元仙派是明代较为重要的民间宗教派别,它源于道教,又吸纳了儒教、佛教的元素,自成体系,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它所提出的仙人—祖师传法世系,...
尼采读本 内容简介 尼采具有强烈的反省精神,他的理论似乎是对他的气质的一种抗衡。他自己浪漫而悲观,却偏要批判浪漫悲观主义,他自己体弱多病,却偏要鼓吹强健的生命本...
《论语与算盘》已经成为一种著名的经营模式,其基本精神就是“义利合一”,即以公益为利,利即是义——承认谋利有其正当价值,但
你是世间唯一的花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读物,讲述了日本女作家渡边和子一生的人生态度,如何对待世界,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拥有爱的话,就算生活有诸多烦恼...
名家批注论语-插图版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一本集合了孔子以及门下弟子言行的智慧语录,其中所体现的儒家先贤思想,今天依旧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给读者以启示。开篇题解提...
十四堂哲学课 本书特色 《思想启蒙读物·哲学与生活系列:十四堂哲学课》讨论风格在芝加哥、旧金山、牛津的曼切斯特学院、剑桥的新学院、牛津的新学院、多伦多以及斯特拉...
《郭店楚简校读记》主要内容有:前言、凡例、第一组:简文、第二组:简文、第三组:简文、第四组:简文、第五组:简文、附录、后
文子释译-老子的论语集 本书特色 《文子》一书由老子学生计然汇集老子的言论和谈话而成,奠定了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基础,是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老子“论语”集。鉴...
孟德斯鸠与卢梭 内容简介 本书为《涂尔干文集》的第五卷,主题为政治哲学,**篇文献为《孟德斯鸠与卢梭》,由两部分组成:《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和《卢梭的...
圣乐与崇拜 本书特色 华东神学院创办于1985年,设有神学专业和圣乐专业,至今已为中国基督教会培养教牧与圣乐人才1000多位。 谢炳国主编的《圣乐与崇拜》为华东...
《北溪字义(繁体竖排版)》陈淳,字安卿,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县)人,学者称北溪和无生。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公元一一五九年)
六祖坛经:敦煌《坛经》读本 内容简介 《六祖坛经》是对中国人影响*大的典籍之一,目前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元代宗宝本。1900年郭煌莫高窟藏经洞打开之后,发现了唐和五...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
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 本书特色 ★ 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必读书,全能大儒王阳明思想精华所在!★ 语言大师叶圣陶精心校注之作,后世《传习录》校注本之范本!★尘封民国...
康德的这本小书,中译本在世已有十多年了,今天之所以还要再版,我相民主要还不是因为康德是世界级的名人,而是由于书里面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