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督教(新教)1901—1920年在华传教事业的统计资料,内容丰富翔实,其范围大大超出了宗教状况。它不但是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而且是帝国主义利用教会收集我国情报的历史证明。但在客观上,作为全面了解当时中国国情的资料,它具有绝无仅有的文献资料价值。书内对我国20世纪初期各省的行政区域、面积、边界、城市人口、地势、山川、民族、语言、气候、物产资源、经济状况、交通、邮电、教育、医疗设施等以及传教史和宗教活动情况等,都进行了极其周密的调查研究,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传教的范围。因此,本书不仅是研究中国基督教史非常难得的珍贵文献,更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性工具书。
上卷出版说明汉译本新版序言宣教会工作的定义导言序言译名释要基督教宗派名称释要中国基督教差会机关名称释要第一章 调查工作的一般背景 第一节 中国的地理与政治区域 第二节 中国的语言区域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四节 中国的交通 第五节 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变化 第六节 正在健全的工厂制度 第七节 基督教以外的中国宗教第二章 近二十年来中国基督教运动的改革与进步(1900—1920) 第一节 教会周围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教会地位的改变与进步 第三节 教会范围的扩大 第四节 教会人才的增长 第五节 教会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第六节 教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第七节 合作事业的发展 第八节 睦谊感情的增长 第九节 教会重点事业的变化第三章 各省基督教事业概况 第一节 安徽(皖) 第二节 浙江(浙) 第三节 直隶(直)(河北省) 第四节 福建(闽) 第五节 河南(豫) 第六节 湖南(湘) 第七节 湖北(鄂) 第八节 甘肃(甘) 第九节 江西(赣) 第十节 江苏(苏) 第十一节 广西(桂) 第十二节 广东(粤) 第十三节 贵州(黔) 第十四节 山西(晋) 第十五节 山东(鲁) 第十六节 陕西(秦) 第十七节 四川(蜀) 第十八节 云南(滇) 第十九节 东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第四章 特别行政区与无基督教工作地区 第一节 西南各省 第二节 甘肃省的广大未开辟地区 第三节 内外蒙古 第四节 新疆 第五节 川边 第六节 青海 第七节 西藏第五章 各省宣教事业的比较 第一节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的先后次序 第二节 宣教师驻在地的基督教事业第六章 各大宣教会宣教地及宣教事业的比较 第一节 宣教地 第二节 差会总堂历史 第三节 外国职员 第四节 中国职员 第五节 基督教教育 第六节 学校及医院方面的协作事业 第七节 宣教会公务所 第八节 宣教地下卷第七章 大宗派宣教地及工作之比较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大宗派宣教地 第三节 概论第八章 各国宣教师宣教工作的比较第九章 特殊阶层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一节 中国西南部的土著民族 第二节 傣族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三节 客家人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四节 中国穆斯林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五节 海外华侨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六节 中国国立学校学生与基督教 第七节 中国的盲人 第八节 华南船上居民中的宣教事业 第九节 邮电职工中的宣教事业 第十节 人力车夫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十一节 中国青少年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十二节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 第十三节 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 第十四节 司徒布道基金 第十五节 在华外籍人员中的宗教工作 第十六节 本章译注第十章 中国教会 第一节 会社教堂 第二节 自立的中国教会 第三节 中国教牧现状 第四节 基督教在大城市中的事业 第五节 中国教会的宣教活动 第六节 教会、学校和家庭中的宗教教育 第七节 夏令会 第八节 中国的娼妓问题 第九节 中国的酒害问题 第十节 本章译注第十一章 教育事业 第一节 国立学校教育现状 第二节 中国基督教教育 第三节 关于中国中学的资料和评论 第四节 师范学校和师资训练班 第五节 圣经学校 第六节 神学教育 第七节 中国教会大学 第八节 农业宣教会 第九节 教会学校的职业教育 第十节 中国现代医药教育 第十一节 宣教师华语学校 第十二节 外国儿童学校第十二章 医药事业 第一节 教会医院的科学效率(各宣教会比较) 第二节 教会医院科学效率研究的摘要(各省比较) 第三节 中国的卫生教育 第四节 中国结核病的一些情况 第五节 中国的麻风病 第六节 非法贩毒 第七节 罗氏医社的活动 第八节 在华宣教师家庭健康情况——摘要第十三章 基督教文字事业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文字事业调查 第二节 基督教中文书籍的实际需要 第三节 基督教文字事业的出版和发行机构 第四节 中国的《圣经》翻译和发行工作 第五节 推销宗教书籍的活动 第六节 白话文宗教报刊 第七节 报纸和报纸布道 第八节 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文字事业第十四章 罗马天主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 第一节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第二节 中国的俄罗斯正教会附录一 各省基督教事业统计表附录二 邮政地图附录三 罗马天主教会中外神甫驻在地附录四 每一万人口中国立小学学生平均数附录五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年表等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年表 五年内拟建立的总堂(1919—1924) 教会中学分布表 教会医院分布表 五年内拟建的教会医院(1919—1924)附录六 睦谊协约宣言 宣言 睦谊协约宣言的采纳附录七 中国城市人口估计表附录八 中国基督教宣教会1920年统计资料附录九 基督教在印度支那外国宣教师译名表(英—汉)外国宣教师译名表(汉—英)专有名词译名表(英—汉)专有名词译名表(汉—英)中国基督教差会机关名称表(中文译名—英文简称)跋译后记重印后记
易解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长江学术文献大系》严格筛选、规范编辑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当代原创性学术*作,已经出版的作品先后被国内外500多家图书馆、资料室收藏,同时在网...
建国初期唯物史观的论辩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
全球化的美学与艺术 本书特色 当代国际艺术界“风起云涌”,当代世界美学界也是“风云变幻”,这都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后果。本书特邀当代国际著名的十二位美学家和艺...
孔子的乐论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 本书特色 致力于国内书籍的出版,是我社一贯的宗旨。在哲学史研究领域,幸得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出版了许多让世人注目的重要著作,其...
理想主义之后的伦理学 本书特色 20世纪末,来自中东和印度的“第三世界”写作在北美主流学术界的“区域研究”中搅动了一池春水,让这一传统研究焕发出异样的生机,一时...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本书特色 现代西方哲学不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它包含着一百多年来西方各国(以英、美、德、法等国为主)众多的思想、观点、理论、流派。黑格尔说得好...
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宋代理学理论思想研究》首先对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的理论系统和概念系统进行了梳理,然后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对各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的伦...
激进诠释学精要(诠释学与当代世界书系) 本书特色 学术思考如何忠实于生活本身,避免成为“灰色的理论”避免脱离现实而成为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卡普托提出,要让传统的...
诸子集成(全八册)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先秦到汉魏六朝“诸子”著作二十六家的注释本或校本共二十八种,反映了清代及民国早期的训诂考据成就,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读...
盛世兴学-光明日报光明讲坛辑录 本书特色 “光明讲坛”创办于2006年5月18日,每周一期,对开通版,至2007年底已出版38期...
小窗幽记 本书特色 上立德,其次立言,言者心声,而人品学术恒由此见焉。无论词躁、词俭、词烦、词支,徒蹈尚口之戒,倘语大而夸,谈理而腐,亦岂可以为训乎?然则欲求传...
荀子化读本-全本 本书特色 《荀子》为战国末思想家、文学家荀况所著,他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善于博采众家之长,综合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精髓,对传统所...
理性的轨迹与思想的镜像-现当代哲学思潮及其对青年教育的影响 本书特色 史巍、韩秋红所著的《理性的轨迹与思想的镜像--现当代哲学思潮及其对青年教育的影响》由三部分...
奥义书 内容简介 “奥义书”顾名思义,即具有深刻含义的典籍,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书。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内容简介 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
空间与历史唯物主义 本书特色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包含了空间理论的思想,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重点论述的商品流通理论,在商品生产的具体空间场所以及对为了实现商品的...
人间佛教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间佛教为主题,主要内容选自印顺法师所著《佛法概论》、《佛在人间》、《华雨集》等书,将印顺法师关于人间佛教的重要论述汇于一册之中,...
《十三经清人注疏:礼书通故(繁体竖排版)(套装共6册)》包括:《十三经清人注疏:礼书通故(1册)》、《十三经清人注疏:礼书通故(2册)
南怀瑾选集-庄子諵譁-第三卷-[典藏版]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记载了庄子本人及其门人后学的思想言行,是道家的代表作品。自魏晋以降,其影响力更是跨越道家,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