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督教(新教)1901—1920年在华传教事业的统计资料,内容丰富翔实,其范围大大超出了宗教状况。它不但是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而且是帝国主义利用教会收集我国情报的历史证明。但在客观上,作为全面了解当时中国国情的资料,它具有绝无仅有的文献资料价值。书内对我国20世纪初期各省的行政区域、面积、边界、城市人口、地势、山川、民族、语言、气候、物产资源、经济状况、交通、邮电、教育、医疗设施等以及传教史和宗教活动情况等,都进行了极其周密的调查研究,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传教的范围。因此,本书不仅是研究中国基督教史非常难得的珍贵文献,更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性工具书。
上卷出版说明汉译本新版序言宣教会工作的定义导言序言译名释要基督教宗派名称释要中国基督教差会机关名称释要第一章 调查工作的一般背景 第一节 中国的地理与政治区域 第二节 中国的语言区域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四节 中国的交通 第五节 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变化 第六节 正在健全的工厂制度 第七节 基督教以外的中国宗教第二章 近二十年来中国基督教运动的改革与进步(1900—1920) 第一节 教会周围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教会地位的改变与进步 第三节 教会范围的扩大 第四节 教会人才的增长 第五节 教会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第六节 教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第七节 合作事业的发展 第八节 睦谊感情的增长 第九节 教会重点事业的变化第三章 各省基督教事业概况 第一节 安徽(皖) 第二节 浙江(浙) 第三节 直隶(直)(河北省) 第四节 福建(闽) 第五节 河南(豫) 第六节 湖南(湘) 第七节 湖北(鄂) 第八节 甘肃(甘) 第九节 江西(赣) 第十节 江苏(苏) 第十一节 广西(桂) 第十二节 广东(粤) 第十三节 贵州(黔) 第十四节 山西(晋) 第十五节 山东(鲁) 第十六节 陕西(秦) 第十七节 四川(蜀) 第十八节 云南(滇) 第十九节 东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第四章 特别行政区与无基督教工作地区 第一节 西南各省 第二节 甘肃省的广大未开辟地区 第三节 内外蒙古 第四节 新疆 第五节 川边 第六节 青海 第七节 西藏第五章 各省宣教事业的比较 第一节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的先后次序 第二节 宣教师驻在地的基督教事业第六章 各大宣教会宣教地及宣教事业的比较 第一节 宣教地 第二节 差会总堂历史 第三节 外国职员 第四节 中国职员 第五节 基督教教育 第六节 学校及医院方面的协作事业 第七节 宣教会公务所 第八节 宣教地下卷第七章 大宗派宣教地及工作之比较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大宗派宣教地 第三节 概论第八章 各国宣教师宣教工作的比较第九章 特殊阶层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一节 中国西南部的土著民族 第二节 傣族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三节 客家人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四节 中国穆斯林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五节 海外华侨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六节 中国国立学校学生与基督教 第七节 中国的盲人 第八节 华南船上居民中的宣教事业 第九节 邮电职工中的宣教事业 第十节 人力车夫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十一节 中国青少年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十二节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 第十三节 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 第十四节 司徒布道基金 第十五节 在华外籍人员中的宗教工作 第十六节 本章译注第十章 中国教会 第一节 会社教堂 第二节 自立的中国教会 第三节 中国教牧现状 第四节 基督教在大城市中的事业 第五节 中国教会的宣教活动 第六节 教会、学校和家庭中的宗教教育 第七节 夏令会 第八节 中国的娼妓问题 第九节 中国的酒害问题 第十节 本章译注第十一章 教育事业 第一节 国立学校教育现状 第二节 中国基督教教育 第三节 关于中国中学的资料和评论 第四节 师范学校和师资训练班 第五节 圣经学校 第六节 神学教育 第七节 中国教会大学 第八节 农业宣教会 第九节 教会学校的职业教育 第十节 中国现代医药教育 第十一节 宣教师华语学校 第十二节 外国儿童学校第十二章 医药事业 第一节 教会医院的科学效率(各宣教会比较) 第二节 教会医院科学效率研究的摘要(各省比较) 第三节 中国的卫生教育 第四节 中国结核病的一些情况 第五节 中国的麻风病 第六节 非法贩毒 第七节 罗氏医社的活动 第八节 在华宣教师家庭健康情况——摘要第十三章 基督教文字事业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文字事业调查 第二节 基督教中文书籍的实际需要 第三节 基督教文字事业的出版和发行机构 第四节 中国的《圣经》翻译和发行工作 第五节 推销宗教书籍的活动 第六节 白话文宗教报刊 第七节 报纸和报纸布道 第八节 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文字事业第十四章 罗马天主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 第一节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第二节 中国的俄罗斯正教会附录一 各省基督教事业统计表附录二 邮政地图附录三 罗马天主教会中外神甫驻在地附录四 每一万人口中国立小学学生平均数附录五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年表等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年表 五年内拟建立的总堂(1919—1924) 教会中学分布表 教会医院分布表 五年内拟建的教会医院(1919—1924)附录六 睦谊协约宣言 宣言 睦谊协约宣言的采纳附录七 中国城市人口估计表附录八 中国基督教宣教会1920年统计资料附录九 基督教在印度支那外国宣教师译名表(英—汉)外国宣教师译名表(汉—英)专有名词译名表(英—汉)专有名词译名表(汉—英)中国基督教差会机关名称表(中文译名—英文简称)跋译后记重印后记
文史哲研究丛刊-《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 本书特色 《〈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主要内容:《近思录》在长期的传刻流布中,并不是单纯以白文本的形式式传播的,它在传...
老子鉴赏辞典(文通版) 本书特色 本书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述、探讨与赏析。全书共设文本篇、主题篇、名言篇三部分,共收鉴赏139篇。每章列出《老子》原文...
大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学》原文结合注释和今译,并加以点评。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对生命的体悟,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书中生动的故事和质朴的哲理将影响无数人的...
易经解析与致用-(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章,**章阐述易理的道理,世间一切变化皆源于其阴阳的变化,可简为: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
老子传统生命学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按老子原文的内容分为81章,每章按其主旨贯以标题。主要包括〔原文〕、〔释词〕、〔译文〕和〔分析〕四个部分,其中〔分析〕部分是主...
汤用彤魏晋玄学讲义 本书特色 《汤用彤魏晋玄学讲义》搜集了汤用彤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讲课提纲及学生的听课笔记,其中,关于“贵无”之嵇康、阮籍、张湛、道安等重要论...
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修订本) 本书特色 《希腊哲学史》1-4卷,由著名哲学史家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等负责撰写、三代学人共同奋斗28载完成的皇皇巨著,...
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赫胥黎论目的与手段 本书特色 阿道司·赫胥黎是人文主义者,杰出的知识分子,在这本《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赫胥黎论目的与...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套装上下册)》:人文译丛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节选 《在历史...
《道经》解读-仰望老子-第一卷 本书特色 它既复兴了古老中华文明的精华,又创造了现代新的哲学理论。它既突破了传统功利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又恢复了自然智慧的形式逻...
本书所收德国思想家舍勒三篇重要的论文:《道德建构中的怨恨》、《论害羞与羞感》、《论哲学的本质及哲学认识的道德条件》,堪可
河南程氏遗书 河南程氏外书(全2册) 内容简介 《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又称《二程遗书》《二程外书》,是北宋有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记载“二程”平时的...
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 内容简介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正所谓“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所以文...
论自由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为“自然神论”译丛之一,共3部分,内容包括:论理性之运用、论自由思想、论基督教的根基和理由。论自由思想 目录 英国自然神论的兴衰(代序...
佛眼观处世-大师谈世事 本书特色 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谛,解答当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用佛的视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对生死,积极把握今生。 佛学,是祛除我们心中...
扣南怀瑾讲《老子》 本书特色 听名师之教,悟先贤之道,成一家之言。 这是一本读书笔记,又似一簿心灵记录,读老子,读历史,读南师,读人生。 能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果戈理与鬼 本书特色 《果戈理与鬼》揭示果戈理作品的神秘本质,揭示其作品中的魔鬼形象,亦即揭示*神秘的俄罗斯作家果戈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发现,在梅列日科...
我读庄子 内容简介 《庄子》是一本深刻而有趣的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鲜活,因此读起来备感轻松。但是,想要真正读懂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
《游绪弗伦》等六篇对话,基本属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围绕苏格拉底去世前后的一系列经历展开。这六篇对话的重要性,它们在柏拉图
梁启超演讲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保国会演说词》、《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在中国公学之演说》、《无枪阶段对有枪阶级》等演讲词。梁启超演讲集 目录 保国会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