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督教(新教)1901—1920年在华传教事业的统计资料,内容丰富翔实,其范围大大超出了宗教状况。它不但是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而且是帝国主义利用教会收集我国情报的历史证明。但在客观上,作为全面了解当时中国国情的资料,它具有绝无仅有的文献资料价值。书内对我国20世纪初期各省的行政区域、面积、边界、城市人口、地势、山川、民族、语言、气候、物产资源、经济状况、交通、邮电、教育、医疗设施等以及传教史和宗教活动情况等,都进行了极其周密的调查研究,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传教的范围。因此,本书不仅是研究中国基督教史非常难得的珍贵文献,更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性工具书。
上卷出版说明汉译本新版序言宣教会工作的定义导言序言译名释要基督教宗派名称释要中国基督教差会机关名称释要第一章 调查工作的一般背景 第一节 中国的地理与政治区域 第二节 中国的语言区域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四节 中国的交通 第五节 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变化 第六节 正在健全的工厂制度 第七节 基督教以外的中国宗教第二章 近二十年来中国基督教运动的改革与进步(1900—1920) 第一节 教会周围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教会地位的改变与进步 第三节 教会范围的扩大 第四节 教会人才的增长 第五节 教会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第六节 教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第七节 合作事业的发展 第八节 睦谊感情的增长 第九节 教会重点事业的变化第三章 各省基督教事业概况 第一节 安徽(皖) 第二节 浙江(浙) 第三节 直隶(直)(河北省) 第四节 福建(闽) 第五节 河南(豫) 第六节 湖南(湘) 第七节 湖北(鄂) 第八节 甘肃(甘) 第九节 江西(赣) 第十节 江苏(苏) 第十一节 广西(桂) 第十二节 广东(粤) 第十三节 贵州(黔) 第十四节 山西(晋) 第十五节 山东(鲁) 第十六节 陕西(秦) 第十七节 四川(蜀) 第十八节 云南(滇) 第十九节 东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第四章 特别行政区与无基督教工作地区 第一节 西南各省 第二节 甘肃省的广大未开辟地区 第三节 内外蒙古 第四节 新疆 第五节 川边 第六节 青海 第七节 西藏第五章 各省宣教事业的比较 第一节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的先后次序 第二节 宣教师驻在地的基督教事业第六章 各大宣教会宣教地及宣教事业的比较 第一节 宣教地 第二节 差会总堂历史 第三节 外国职员 第四节 中国职员 第五节 基督教教育 第六节 学校及医院方面的协作事业 第七节 宣教会公务所 第八节 宣教地下卷第七章 大宗派宣教地及工作之比较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大宗派宣教地 第三节 概论第八章 各国宣教师宣教工作的比较第九章 特殊阶层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一节 中国西南部的土著民族 第二节 傣族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三节 客家人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四节 中国穆斯林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五节 海外华侨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六节 中国国立学校学生与基督教 第七节 中国的盲人 第八节 华南船上居民中的宣教事业 第九节 邮电职工中的宣教事业 第十节 人力车夫中的基督教事业 第十一节 中国青少年中的基督教工作 第十二节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 第十三节 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 第十四节 司徒布道基金 第十五节 在华外籍人员中的宗教工作 第十六节 本章译注第十章 中国教会 第一节 会社教堂 第二节 自立的中国教会 第三节 中国教牧现状 第四节 基督教在大城市中的事业 第五节 中国教会的宣教活动 第六节 教会、学校和家庭中的宗教教育 第七节 夏令会 第八节 中国的娼妓问题 第九节 中国的酒害问题 第十节 本章译注第十一章 教育事业 第一节 国立学校教育现状 第二节 中国基督教教育 第三节 关于中国中学的资料和评论 第四节 师范学校和师资训练班 第五节 圣经学校 第六节 神学教育 第七节 中国教会大学 第八节 农业宣教会 第九节 教会学校的职业教育 第十节 中国现代医药教育 第十一节 宣教师华语学校 第十二节 外国儿童学校第十二章 医药事业 第一节 教会医院的科学效率(各宣教会比较) 第二节 教会医院科学效率研究的摘要(各省比较) 第三节 中国的卫生教育 第四节 中国结核病的一些情况 第五节 中国的麻风病 第六节 非法贩毒 第七节 罗氏医社的活动 第八节 在华宣教师家庭健康情况——摘要第十三章 基督教文字事业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文字事业调查 第二节 基督教中文书籍的实际需要 第三节 基督教文字事业的出版和发行机构 第四节 中国的《圣经》翻译和发行工作 第五节 推销宗教书籍的活动 第六节 白话文宗教报刊 第七节 报纸和报纸布道 第八节 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文字事业第十四章 罗马天主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 第一节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第二节 中国的俄罗斯正教会附录一 各省基督教事业统计表附录二 邮政地图附录三 罗马天主教会中外神甫驻在地附录四 每一万人口中国立小学学生平均数附录五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年表等 宣教师驻在地建立年表 五年内拟建立的总堂(1919—1924) 教会中学分布表 教会医院分布表 五年内拟建的教会医院(1919—1924)附录六 睦谊协约宣言 宣言 睦谊协约宣言的采纳附录七 中国城市人口估计表附录八 中国基督教宣教会1920年统计资料附录九 基督教在印度支那外国宣教师译名表(英—汉)外国宣教师译名表(汉—英)专有名词译名表(英—汉)专有名词译名表(汉—英)中国基督教差会机关名称表(中文译名—英文简称)跋译后记重印后记
老子-国学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文明论概略 内容简介 “文明论”是探讨人类精神发展的理论。其目的不在于讨论个人的精神发展,而是讨论广大群众的总的精神发展。 “文明论概略”一书共十章,书中阐述了...
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 本书特色 《维柯的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香港中文大学以钱穆先生字(宾四)冠名的“钱宾四先生学术文...
清代中叶以后,《说文》之学大兴。严可均的《说文校议》、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内容简介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哲人文豪让-雅克·卢梭的*后作品。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为自己而作”,展露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
国学经典系列丛书:墨子精解 本书特色 一位*早宣扬民权的平民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著作。读国学·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读国学·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读国学·可...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庄子全译 内容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庄子的生平事迹历史资料不多,生卒年月更很难确切考...
十诫人生 内容简介 许多人一说起十诫都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记住十诫的内容。十诫所强调的道德观是否真的过时?古老的古条诫命又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
点灯的人-南怀瑾先生纪念集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一生,从发愿到功德圆满于壬辰年中秋,殚精竭虑,矢志不移,辛苦操劳,无怨无悔。诚如他的秘书马宏达先生所说,南先生是...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最新译本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出版于尼采二十七岁时,是他的**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让他一鸣惊人。尼采认为古希腊人有两种精神,即...
郑阿财敦煌佛教文献与文学研究-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郑阿财教授有关敦煌学的十六篇论文,内容则涉及敦煌吐鲁番文献中佛教经卷与世俗文化、文学等之间...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述,每每贯通儒、释、道三家之义理而不拘泥,联系自身实证经验及日常生活实际,使“深者不觉其...
苦乐人生-学诚法师人生三书 本书特色《苦乐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第二本,是用漫画的形式阐释佛法的绘本书。 2007年2月17日,学诚法师**次在北京龙泉...
墨子及墨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及墨子的思想从哲学、政治学、逻辑学和科学各方面进行探讨,对墨学研究的许多传统看法提出了不同的论见。墨...
心力-快乐.自由与爱的源泉 本书特色 《心力》(《纽约时报》畅销书,当代高僧一行禅师的工作禅与幸福禅,现代职场和家庭的精神指引,快乐、自由与爱的源泉)生命的真正...
本书原为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的《哲学基础丛书》中的一本,供大学教学参考用。书中简单阐述了哲学中被称为“形而上学”的一系
佛教.世俗 本书特色 佛教是入世的、积极的,所展现的是饶益有情、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精神。本书秉承人间佛教精神,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将佛教种种精辟独特的看法,有关...
(精)原则--欧洲哲学史述要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潘中伟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 本书尽量完整而系统地评述欧洲哲学史上...
人性的尝试 内容简介 兼具赤字之心和深刻思想的天才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文学的思考,对智慧、艺术和生命的爱恋,是一曲真正的心灵挽歌。他是这个年代许多理想主义者的缩影...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本书特色 读懂北大哲学课,孤独将不再孤独,贫穷将不再贫穷,脆弱将不再脆弱,人生法则从此变得简单、开阔。《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由闻丽君编著,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