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瘟病频发、疫情肆虐,人们在采用医疗措施予以应对的同时,也催生出各种驱瘟逐疫的宗教仪式。北宋以降,中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濒江临海的水域沿线地带,逐渐兴起以送瘟为主旨的礼俗活动,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打造船只(纸、竹、木等材质)遣送瘟君离境。这种遣船送瘟的做法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延续至今,遂成为族群集体性对抗瘟疫的古老记忆。本书立足于传世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材料,援引多种方法进行跨学科、立体式的综合研究,深入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系统勾勒出北宋以来道教送瘟信仰及其仪式的发展和演变。
上篇主要讨论宋元时期“送瘟”习俗的缘起及流传地域,旨在从宏观角度考察道教瘟疫醮的各种细节,着重分析宋元神霄派的两种送瘟仪式——遣瘟送船仪和遣瘟治病诀法。中篇主要谈论明清时期闽台地区“送王船”习俗的历史渊源及影响,介绍南方沿海地区盛传的两种禳灾祭海活动——“祠沙”和“放彩船”,分析《武陵竞渡略》所描述的武陵地区端午泛舟的场景流程及禁忌风俗,指出明清以来闽台地区“送王船”信仰中尚且保留了上述习俗之遗存,梳理了明清闽台方志中涉及“出海”、“王醮”的记载并对二地的差异及特点进行比较。下篇主要讨论现代台湾的王船信仰及曾文溪沿岸的王醮仪式,详细分析南台湾灵宝道派演行王醮仪式的三项核心内容——关祝五雷神灯仪、禳灾和瘟三献仪、打船醮的节次流程及宗教内涵,通过文献比对指出当今台湾道士的道法传承大抵源自大陆,与古老的中国文化及道教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
序(丁煌)
绪 论
一、学术回顾
二、概念诠释
三、研究方法
四、学术价值
五、内容框架
上篇:宋元时期
第一章 “祀瘟神”与“送瘟船”
——中国古代瘟疫醮之缘起
一、北宋以降“祀瘟神”习俗的流行
二、两宋“送瘟船”习俗的勃兴
三、明清“送瘟”习俗的传播及衍变
四、“打醮”与“现枷”
第二章 宋元道书所见瘟疫醮考源
一、瘟疫醮的起源
二、瘟疫醮的流程
三、瘟疫醮的神位
四、瘟疫醮的法信
五、瘟疫醮的疏文
第三章 宋元神霄派遣瘟送船仪研究
一、《神霄遣瘟送船仪》的文献学研究
二、送船仪文本的释读与分析
附录:《神霄遣瘟送船仪》(收入《道法会元》卷二二〇)
第四章 宋元神霄派遣瘟治病诀法考述
一、遣瘟送神盘法
二、入房退病法
三、两种诀法文本的比对分析
附录:《神霄遣瘟治病诀法》(收入《道法会元》卷二二一)
中篇:明清时期
第五章 “祠沙”“放彩船”考释
——兼论对明清闽台王醮仪式的影响
一、“祠沙”:北宋浙江沿海一带船员的祭海习俗
二、“放彩船”:明代越南及广东等地民众的禳灾传统
三、明清之季“王醮”仪式的理论来源
第六章 明代《武陵竞渡略》检视闽台“送王船”习俗的历史传统
一、基本流程和仪式择期
二、“送标”与“送王”
三、“兵罐”释义
四、“请巫作法”与“设醮送瘟”
五、神霄雷法与“和瘟押煞”
六、王醮科仪文本中的竞渡遗俗
第七章 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
一、闽地文献中的“出海”习俗
二、台湾志书中的“王醮”仪式
三、闽台王醮仪式的比较分析
附录:台湾方志文献中的王醮史料
下篇:现代台湾
第八章 台湾王船信仰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一、曾文溪流域
二、八掌溪流域
三、朴子溪流域
四、二仁溪流域
五、东港溪流域
六、金门、澎湖、马祖等离岛
第九章 请王•宴王•送王
——台南曾文溪沿岸的王船祭习俗
一、请王
二、“宴王”与“添载”
三、送王船
四、王船的质地及构造
五、科仪文检
附录一:台湾南部“送王船”习俗之科期一览表
附录二:台南地区王醮仪式的调查案例
附录三:苏厝长兴宫王船添载明细表(王船舱口簿)
第十章 关祝五雷神灯仪
一、《五雷神灯仪》文本的考源与分析
二、今本《五雷神灯仪》与道藏本《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的文献比较
三、关祝五雷神灯仪的科介流程、文检格式及法信名目
附录一:《金籙禳灾和瘟五雷神灯仪》(又称《灵宝禳灾瘟司部五雷灯科仪》)
附录二:《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第十一章 禳灾和瘟三献仪
一、文场部分:和瘟三献
二、武场部分:逐疫押煞
三、文检与法器
附录:《太上灵宝禳灾和瘟三献科仪》(又称《金籙禳灾和瘟正醮酌献仪》)
第十二章 打船醮
一、科仪文献分析
二、科介流程介绍
三、“唱儎”名录考释
附录一:台南地区《金籙禳灾祭奠王船醮科仪》(又称《祭奠王船真科仪》)
附录二:高屏地区《太上灵宝禳灾祭船科仪》
附录三:送船歌
结束语:从书斋走入田野
一、道教研究为何要回到田野现场?
二、信仰与仪式:道教田野调查的两个维度
三、田野调查应克服的不良倾向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佛学研究十八篇(共二册) 内容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9岁时开始拜康有为为师,治今文经学,并从受佛学,...
这本书对《周易》的版本流传、理解《周易》的方法以及《周易》中卜筮的具体过程、卦象的来历、各卦的地位都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概括300年学术发展的总趋势,认为这个“时代思潮”是对宋元明三朝“明心见性”“道学”的批判;是再开一个更切实更伟大时代的...
世纪新梦 内容简介 这个世纪末是一个无梦的世界。没有过去与未来,这样此刻的游戏与欢乐。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意义、没有魂灵的欢乐,还会是一种人的欢乐吗?人活着,总...
《观念史论文集》是A.O.洛夫乔伊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所倡导的观念史理论运用于具体的观念史研究的代表性论文的汇编。这部文集所
陈那以前之因明-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20世纪初,中国的佛家因明学研究掀起了一次高潮,梁启超、章太炎、章士钊、谭戒甫等名家竟相研习,许地山的《陈那以前之因明》,...
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麦金太尔从现代社会的道德无序出发,对西方道德观念与整个现代性的精神进行了全面的检视与反省。这是一部关于伦理思想史的著...
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 本书特色 《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向读者介绍人工智能科学的基本发展历史和基...
瑜伽的力量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瑜伽界知名学者王志成教授关于瑜伽智慧的演讲集,涵盖了联结、整合、自我、灵性、梵、存在、智慧、喜乐等大瑜伽起始至今的全面信息,主要从...
赵朴大德文汇 本书特色 《赵朴初大德文汇》作者:赵朴初纵观中国佛教两千年,可知国运旺则佛教兴;反之,佛教衰则国家弱——此所谓弱非以货币计也,何以故?无...
《宗教的本质》是费尔巴哈的一本重要书籍,作者在《宗教的本质》中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
季羡林 禅心佛语 内容简介 据我个人的看法,人一死就是涅架,不用你苦苦去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
论语注--康有为学术著作选 本书特色 康南海果如何之人物乎?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一言蔽之,则先生者,先时之人物也。——...
超人哲学浅说-外一种:体验哲学浅说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丛书之...
《当代形而上学导论(第2版)》主要内容:形而上学是哲学领域内最为高深晦涩的分支,但《当代形而上学导论》却以较为通俗的语言深入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罗素文集-第1卷 本书特色 莱布尼茨是欧洲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深邃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到了现...
超越时空 内容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是备受欧美知识界推崇的心灵导师,被萧伯纳和纪伯伦认为是菩萨般的人物,而量子物理学家大卫?博姆与爱因斯坦一起共事多年,众多诺贝尔获...
走向自然的休闲美学:以苏轼为个案的考察 内容简介 休闲美学是近几年休闲学领域以及美学领域出现的新词,休闲与审美之间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将休闲与审美相连,自古而然...
前智者派哲学-思辨的希腊哲学史-(一) 本书特色 卿文光所著的《思辨的希腊哲学史(1前智者派哲学)(精)/人民日报学术文库》以西方古典哲学的概念思辨方法系统而深...
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逻辑学、自然地理学、教育学 本书特色 《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逻辑学、自然地理学、教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