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方政权自元代以来,一直从属中央,实行着政教合一僧侣政治,直到1959年西藏上层发动叛乱,中央平息叛乱,进行民主改革,才最终解体。这种封建农奴制在推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境内存续了8年,成为我国首次“一国两制”的社会实验。其间的执政经验、意见分歧对今天的“一国两制”和“西藏问题”产生了哪些影响?“藏独”思潮是怎样出现?“西藏问题”是怎样国际化的?本书追溯历史,讲述当代,用大量的一手史料和新颖的理论分析,向人们重现那段渐渐远去的历史,揭示其现实意义。
目录
绪 言…………………………………………………………………………………………/1
第一章 民主改革前西藏和其他藏区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7
一 关于封建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的理论……………………………………………/7
二 西藏的封建僧侣政治………………………………………………………………/24
三 其他藏区的封建僧侣政治与神权政治……………………………………………/40
四 关于僧侣政治的社会作用…………………………………………………………/46
第二章 西藏问题的出现和西藏民族意识的分化…………………………………………/52
一 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53
二 西藏民族意识的产生和分化………………………………………………………/63
三 两种倾向及其原因…………………………………………………………………/82
第三章 和平解放的旧与新…………………………………………………………………/91
一 和平解放战略的形成………………………………………………………………/91
二 和平解放战略的实现………………………………………………………………/124
三 历史镜像中的《十七条协议》……………………………………………………/169
第四章 对上层的统战………………………………………………………………………/191
一 结交礼仪……………………………………………………………………………/192
二 信教自由……………………………………………………………………………/206
三 促进团结……………………………………………………………………………/255
四 化解分歧……………………………………………………………………………/274
五 联袂进京……………………………………………………………………………/284
六 统战印记……………………………………………………………………………/301
第五章 渐进式改革的推进…………………………………………………………………/309
一 外围的调整…………………………………………………………………………/310
二 主动革新……………………………………………………………………………/339
三 过渡机关……………………………………………………………………………/343
四 反响…………………………………………………………………………………/359
第六章 渐进式改革的阻力和中断…………………………………………………………/361
一 粮荒…………………………………………………………………………………/361
二 骚乱…………………………………………………………………………………/364
三 阻力…………………………………………………………………………………/377
四 大藏余响……………………………………………………………………………/404
五 滞留印度……………………………………………………………………………/407
六 收缩下马……………………………………………………………………………/425
七 美国干预……………………………………………………………………………/435
八 未免叛乱……………………………………………………………………………/438
第七章 西藏的民主改革……………………………………………………………………/468
一 世界废奴运动概况…………………………………………………………………/468
二 民主改革……………………………………………………………………………/472
第八章 结语…………………………………………………………………………………/489
一 性质…………………………………………………………………………………/489
二 根源…………………………………………………………………………………/492
三 影响…………………………………………………………………………………/498
参考文献目录…………………………………………………………………………………/503
一 中文文献目录………………………………………………………………………/503
二 西文文献目录………………………………………………………………………/515
附 录 重要历史文献………………………………………………………………………/518
一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回译校勘………………………………………/518
二 西姆拉会议草约中英文本…………………………………………………………/529
三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及其附件………/533
四 中共西藏工委关于西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方案…………………………………/536
五 寺庙民主管理试行章程……………………………………………………………/545
英文目录暂无英文目录
人生之心境情调 内容简介 本书由博士生导师们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风貌的淘...
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鹿因时鸣 白鹿洞书院 本书特色 鹿洞自中唐初建,历经五代、两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屡次遭战乱废毁,又屡次经有心人重建。白鹿洞书院的千年兴...
易经新注-中英双语本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开篇介绍易经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凝二十年心血精校底本,六十四卦注评深入浅出中外译者联合翻译,英文流畅简明易懂是...
易经解码与应用丛书-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本书特色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内容简介:★作为华夏文化的思想源头,《易经》以其“制器尚象”、...
路德地伟大在于他上帝的忠诚与对耶稣基督福音的激情。引爆16世纪教改革火药桶的那一粒火星,正是从路德的心灵里发出来的。今天的
心的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近来对“意识”的批评、本能与习惯、欲望与感受、生命有机体过去的历史对其当前事件的影响、心理的及物理的因果律、知觉的定义等内容。...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本书特色 《汉译文库: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唯一一部专论前苏格拉底哲学的著作。尼采认为,长久以来,前苏格拉底哲学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
郑阿财敦煌佛教文献与文学研究-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郑阿财教授有关敦煌学的十六篇论文,内容则涉及敦煌吐鲁番文献中佛教经卷与世俗文化、文学等之间...
道家简史 本书特色 道教在它的文化旅程中,抚慰了和抚慰着无数痛苦嘶叫的灵魂,它的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难怪上至帝王将相,...
易学关键 内容简介 《易学关键》共分为辨日、二十八宿、十二子、河图与洛书、风论、易学启门共十五章,从古代天文学和人文学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三才和王、霸、亡之...
加缪的思想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摆脱千人一面的理论主义腔调,既有对加缪写作脉络的清晰整理与生活事件的着力描画,又有围绕生命、死亡和存在等重要论题开启的富于积极...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第五辑(全10册) 本书特色 伟大的思想·企鹅口袋书系列是中译出版社与企鹅出版集团联袂推出的一套经典学术名著平装版,迄今已出版60个...
佛陀尊像卷-《法界源流图》精巧本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佛陀尊像,其优美的艺术手法,反映了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艺术的文化。本书包括佛陀像几十幅,...
黑格尔与普世秩序 本书特色 绝对精神不会满足于*初偏居一隅的直接任性,它一定要首先把过往和现存的所有历史纳入自己的精神历程,把它们分别理解为自身发展史上的一定环...
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八篇文章,包括《什么是政治神学》、《为什么是政治哲学》、《哲学与律法:转向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施特劳斯...
国学经典:六祖坛经(精装) 本书特色 凡言禅,皆本曹溪。——唐·柳宗元由六祖,才把佛教的真髓深深地打入中国人的心坎中。不仅于佛教的功绩是如此,即隋、唐以来的中国...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与佛道思想 本书特色 佛道思想与苏轼哲学体系的关系在于其解脱观与内丹修炼对于祛除内心杂念的作用,这种内心的净化能立即使得本体(本心)显现出来...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由38篇研究论文组成,按照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总体思路,对它们进行了编排...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申府卷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者之一张申府文集,展现了张申府学术思想发展全貌,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作...
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宋代理学理论思想研究》首先对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的理论系统和概念系统进行了梳理,然后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对各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的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