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是我国最早译出的佛教经典,而且是一部含有较多早期佛教思想的佛经。经中主要阐明人生无常等佛教基本教义和讲述修习佛道应远离诸欲、弃恶修善及注重心证等重要义理,且文字平易简明,可视为修习佛教之入门书。
经序
序分
第一章 出家证果
第二章 断欲绝求
第三章 割爱去贪
第四章 善恶并明
第五章 转重令轻
第六章 忍恶无嗔
第七章 恶还本身
第八章 尘唾自污
第九章 返本会道
第十章 喜施获福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第二十七章 无著得道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第四十二章 达世知幻
焦竑与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构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焦竑思想的系统性及其在明末清初思想脉络中的“时空性”分析,探讨中国近世思想史上的三大问题:晚明新儒学者内部“三教合...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蒋维乔先生的代表作品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里程牌式作品一部中国"近代文艺复兴"的思想启示录影响中国学界的...
佛本是道-(5) 本书特色 2006-2008年无可比拟的仙侠巨著,为仙侠类玄纪小说开启出一扇全新的门户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与现代修真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经典之作,网...
廉-中华颂.经典义理教程 内容简介 《中华诵?经典义理教程》是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助理、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组委会主任、云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华义理》辑...
2011-2013-中国应用伦理学-国际伦理专辑 本书特色 由杨通进等主编的《中国应用伦理学(2011-2013国际伦理专辑)》由六个部分组成。**部分“基...
本书全面系统、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史前或原始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已经消亡但在西方留下痕迹的古代宗教,还有印度教、耆那教、佛教、
日讲四书解义 本书特色 本书以藏于台湾的乾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进行整理标点,采用简体横排,对原书中异体字进行了统一规范,个别错漏处进行了改补。为读者阅读...
丘处机(一个人与一个教派的传奇) 本书特色 还真《射雕英雄传》中的传奇人物,重现金元之际,中国北方的历史风云。一个人、一个教派以及一段机缘,一部激动人心的传奇。...
话说中庸 本书特色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因不满意宋儒对《中庸》的解释,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
杜亚泉著作两种 本书特色 蔡元培先生曾对《人生哲学》作过如下评价:“由于杜所治为科学的哲学,与悬想哲学家当然不同……(他)科学方法研求哲理,故周详审慎,力避偏宕...
给大忙人看的道家书 内容简介 西方人有钱了,但是他们遇到了解不开的心结,寻遍治疗心病的灵丹妙药,于是把目光投向了神秘的东方,*终落在了中国的道学之中。道家的学说...
述卜筮星相学-润德堂丛书全编-1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清代易学家袁树珊先生的著作,共6册。包括袁氏父子对传统哲学、医学、史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对于国学研究有...
萨迦格言-西藏贵族世代诵读的智慧珍宝 本书特色 “为了世人有规可循,我把圣法加以弘扬”是八百年前的萨迦班智达创作《萨迦格言》的初衷。他教给世人区分智愚、扬善贬恶...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
太炎文录续编-章太炎全集 本书特色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著的《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续编)(精)》收录《太炎文录续编》7卷。《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续编)(精)》囊括章...
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彭富春教授回国7年来的思想成果,也是作者走在中西思想边界上的出神入化之作,该书打破了狭隘的专业分类,它既...
西方哲学史-上卷 本书特色 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
福杯满溢·弟兄篇 本书特色 孙儿史蒂芬6岁时,一天早晨我问他:“你说我们为什么要识字?”他想了一下,说: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变得聪明、有学问。”世界各国的教育...
本丛书发挥成中英、H.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的诠释角度对中国哲学当代诠释进行阐释,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
萧平实导师,闽南人,生长于耕读之家;年少即丧母,深感无常之苦而无以解脱。祖父饱读诗书而畏于仕途,乐天知命而不求财,中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