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分析》初版的 1963 年,正是美国政治学的行为主义最为盛行的时侯。行为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学说,只是政治学研究中所强调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的主要特点恰恰就在于否定政治哲学的倾向。行为主义认为,政治学应成为一门“经验科学”,注重可以观察到的政治行为,并进行尽可能量化的分析。然而,行为主义把“价值偏好”和是非评判排除在政治学研究之外,恰恰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前提的,在否定价值判断的表象背后,实际上却反映出在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的观念中,政治哲学问题已经解决了,不需要争论了,欧洲启蒙时代的政治哲学争论在几个世纪后已经变得没有意义。在行为主义看来,现存的政治模式不仅是西方社会的最佳选择,而且应该成为评判的标准和普遍适用的模式,这正是当时所谓“意识形态的终结”的喧闹的实质。作为西方多元民主理论的泰斗,达尔在本书中关于多头政制与霸权政制的差异的分析中,就极为鲜明地表明了他对西方模式的偏好,甚至认为人类应该以明智的行动来逐步地走向多头政制。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达尔一方面声称“大多数美国人都设想,民主政制是最好的政治体系”,同时又承认由于政治体系的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似的选择”,“没有一种类型是以纯粹的形式存在”,这些话反映了达尔作为一个美国的政治学家的矛盾心态和面对当代世界的困惑。
由于行为主义主张所谓“纯科学”的研究,不关心社会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回避对种种政治选择做出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这就决定了它必然遭致各方面的批评。尤其是到 60 年代,美国由于深深地陷入越南战争而导致了更为深刻的社会分裂,触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社会道德风气也每况愈下,因而削弱了美国人“先前较为舒坦和乐观的信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治学界开始寻求某种变革。 1969 年,新当选的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戴维.伊斯顿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宣布了所谓“后行为主义的革命”。两年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发表《正义论》一书,试图建立一种继承社会契约理论的传统的、取代现行功利主义的、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罗尔斯的理论在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美国社会科学界引起了空前的轰动,也昭示出后行为主义的基本特点,即重新重视政治哲学问题,重新关注价值和道德的地位和意义。达尔作为一位有学术造诣的政治学家,敏锐地看到了“罗尔斯热”的意义,积极地接受了后行为主义的变革。我们在研读达尔的这本书时,需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第九章。虽然在前几个版本中,都安排了“政治评价”一章,并且在 1976 年第三版中探讨了规范分析与经验分析的关系,但随着后行为主义的发展和对政治哲学的重视,达尔在第四版大幅度地改写了这一章,直接地探讨了政治哲学的衰落和再次复兴。达尔概括地评述了罗尔斯的《正义论》所提出的理论及其对复兴政治哲学的意义,认为应该改变 20 世纪政治哲学主要靠吃老本、政治学单纯热衷于经验分析的状况。
美国政治学的这场“后行为主义革命”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和抛弃行为主义,而是企图找到经验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结合点。达尔认为,经验取向或科学取向与规范取向能够而且应该互相补充。离开经验分析,政治哲学容易变得离题甚至愚蠢;而忽视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经验分析就有退化到钻牛角尖的危险。他希望政治哲学可以为经验调查提供判断的标准。从纯粹方法的角度看,达尔的这些见解表明了他作为一个严肃的政治学家的科学态度,毫无疑问是值得重视的。虽然后行为主义的革命可能带来美国政治学分析方法上的某些改进,但是,既然达尔心目中的价值和道德评判仍然是以西方的政治模式为标准的,是否能够指望依靠达尔所提供的方法和工具,来使政治学成为一门能对政治现象加以“解释和预测的科学”呢?我们在研读该书时,是应该提出疑问的。
序
第三版序言片断
1 政治分析:为何?怎样?什么?
1.1为何分析政治
1.2如何分析政治
1.3四个取向
1.4本书的安排
2 什么是政治
2.1政治方面的性质
2.2政治的普遍存在
3 政治影响力
3.1标准术语的缺乏
3.2权力分析中的三个谬误
3.3影响力是什么意思
3.4更多的影响力是什么意思
3.5影响力的观察
3.6影响力差别的解释
3.7自主与原动力
4 影响力的形式
4.1影响力:积极的与消极的
4.2影响力的手段
4.3影响力形式的评价
5 政治体系的相似性
5.1政治体系的特征
6 政治体系的差别
6.1通往现在的道路
6.2“现代性”的程度
6.3政治资源和技能的分配
6.4分裂与融合
6.5冲突的严重性
6.6分享和行动权力的行使
7 政治制度:大众政制和霸权政制
7.1造成差异的各种差异
7.2下一个阶段?
8 政治人
8.1无政治阶层
8.2政治阶层
8.3谋求权力者
8.4有权者
8.5政治人的形形色色
9 政治评价
9.1政治哲学的衰落
9.2复兴
9.3若干含义
9.4多样性、冲突和制度
10 选择政策:探究和决策的策略
11 进一步的探索
宋人轶事汇编-(全五册) 本书特色 新编《宋人轶事汇编》全书收录人物二千多人,上起五代十国入宋而主要事迹在入宋以后者,下至入元而主要事迹在入元以前者。较近人丁传...
细读大秦七百年 本书特色 ·细读历史,窥探真相·秦国一开始就是不讲信义的虎狼之国吗?为什么帮助秦国强大的人才多来自别国?纵横时代,六国错失了多少次灭秦良机?奋六...
老北京地图的记忆 本书特色 ◆地图上的北京城,符号里的民国史◆二十余幅老地图,一百余幅插图,讲述民国老北京变迁的故事……◆视角独特:老地图上探北京◆资料珍贵:专...
《1942饥饿中国》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300万人饿死,300万人逃亡,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被遗忘的一年:历史文献鲜有记
文字的历史 本书特色 文字是人类思维的载体。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语言习惯的差异,文字也自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本书作者B.A.伊斯特林,根据书写符号与各语言要...
会说话的猪遭殃的机关断螺丝飞吧,歌声!一头参加过战争的大象希特勒匈牙利之行附录:写讽刺作品困难吗?作者简介 莫尔多瓦·久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内容简介: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调整和变动必然影响和扩展到其他维度,经济“
中国古代舞蹈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可以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这...
极简世界史-人地球起源到人类的现在 本书特色 《极简世界史》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威尔斯撰述的一部世界历史,它被称之为“通俗世界史的扛鼎之作”,它像小说一样好看、迷...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本书特色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人物传记类图书。该书以19世纪中国重要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
《阅读理解高分6法:五问法》内容简介:阅读理解想要拿高分,文章读不透,学习再多答题技巧也是事倍功半!本书聚焦“文章如何读”“
《牛津通识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简介:一战是人类历史上头一次真正波及全球的战争,其爆发的原因、战争的发展、舆论的变化,都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上古卷·华夏初兴》内容简介:《吕思勉白话中国史》分为《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上古卷·华夏初兴》《吕思勉白话
《大明兴衰三百年》内容简介:明太祖为什么建都南京?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是如何形成的? 明代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是
政治思想史写作在21世纪的新里程碑,精彩讲述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完整西方政治观念演化历程,刘擎、周濂、哈罗德•布鲁姆等著名学者一
历史上的大阴谋(插图本) 内容简介 关于读史的益处,前人见仁见智的论述多矣。史籍是真实的、庞杂的记录,一般说来它多以时间为序杂陈于读者面前,也或以事件为线索,以...
《幻觉》内容简介:在精神病院担任院长的冰见子医生,出身名门,美丽高贵,医术精湛,却被发现对几名患者进行超常规的“特殊治疗”
民国多少事 本书特色 一卷乱世风云,一群性情人物,一串苍茫往事,一曲流云清音。著名“写史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倾力推荐,不为人知的民国往事,难以磨灭的历史边...
《杨朔散文》内容简介:本书杨朔早期散文主要描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则有不少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通讯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本书特色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插图本)》是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新导读插图本小学初中部分。《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