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 (1863~1941),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863年1月19日生于德国埃姆斯勒本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882年起在华河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经验,1888年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留学意大利。1888—1890年任布莱门商会会长,1890年-1906年任布莱斯劳大学副教授(经济学特别教职),在这里,桑巴特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906年,在完成《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后不久,他离开了布列斯劳大学,来到柏林商业大学,并在那里获得教授职位。19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31年他成为荣誉退休教授,结束了正式的学术生涯。1941年5月18日卒于柏林。桑巴特曾与马克斯·韦伯、费迪南·滕尼斯共同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并合办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杂志。桑巴特一生著述甚丰,思想多变。他一共撰写了20多本着作,其中的部分作品已经成为经典,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桑巴特还发表了众多的学术论文和专题研究,是一位名符其实的高产思想家。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社会主义和社会运动》(1896)、《现代资本主义》(1902)、《犹太人与经济生活》(1911)、《资本主义》(1930)和《新社会哲学》(1934)等。
桑巴特早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后受到韦伯和历史主义的影响。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有明确内容和特殊方法的独立学科,其任务在于提出有关精神领域的社会联系的理论。他反对人文科学中的价值取向,主张价值中立。他对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贡献集中在经济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领域。他借用K.马克思的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社会结构,特别是阶级结构和资本主义精神,并把资本主义发展大致划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在探寻资本主义发生的原因时,他认为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新教伦理来源于犹太教。他还考察了犹太人文化的诸多方面。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时,桑巴特常常摇摆于物质和精神因素之间。
桑巴特一生学术生涯中,其思想的发展经历过一个明显的转折,体现了其思想的复杂性。在其学术生涯的前半段,桑巴特关心社会公正和改革,基本属于持社会主义观点的资本主义批评者。“他沉浸于马克思”,在其《现代资本主义》中,声称他的工作是马克思工作的继续和对马克思工作的完善。在其学术研究的后半段桑巴特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疯狂反对者。在这一时期,桑巴特试图用德国唯心主义的解释方式,阻遏马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反对马克思用经济决定论解释资本主义的起源,强调资本主义的进化过程是文化的演进过程,是理性精神指导下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源;反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认为资本主义在道德上已经消耗,其衰亡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新的更高形式的社会秩序。最后,由于对工业社会的厌恶,桑巴特转而与右翼反资本主义势力结盟,并转向法西斯主义——这成为桑巴特一生的污点。
桑巴特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桑巴特受到韦伯的启示,“韦伯关于清教教义对资本主义体系重要作用的研究,是推动我思考犹太教徒的重要性的原动力。”桑巴特同意韦伯关于宗教伦理对资本义精神从而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论点,但是,他不同意韦伯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新教伦理结合的观点,提出资本义产生于犹太教的主张。在《资本主义的精华》中,桑巴特指出,“清教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观的对立物。……资本主义是某种世俗的东西,某种为地球的生命而存在的东西……资本主义将受到所有认为现世生活只是来世生活准备阶段的人的憎恶和谴责。” 清教教义“与中产级的美德毫无关系”;“清教教义的鼓吹者完全反对所有发财致富的行为”。“清教教义极度谴责自由竞争。”“清教教义几乎不鼓励人们从事有长远打算的具有冒险性的事业。”“在加尔文教控制的地区教会是明确敌视资本主义的。”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主要由下列因素培育而成:犹太教的理性主义观点、犹太教的条文主义、犹太教宗教领袖的商业精神、允许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存在不同道德原则的训诫等。在犹太教的影响下,远在 16世纪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清教教义不是资本主义背后的道德力量,相反,资本主义是推动清教教义形成的力量。桑巴特不能忽视的是,清教是犹太教的发展形式,如果清教是资本主义的反对力量,犹太教何以成为资主义的推动力量。桑巴特的这一研究被韦伯斥为充满“不实之辞”,该书籍是“一本关于该论题的最糟糕的书。”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美国
第二章 社会主义在美国
第一部分 工人的政治地位
第一章 政治和种族
第二章 政治机制
第三章 两大政党的垄断
第四章 所有第三政党的失败
第五章 执政党的内在特征
附:对立法机构候选人的致辞和提问
第六章 美国工人在国家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 工人的经济状况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美国和欧洲工人的货币收入
第三章 美国和德国的生活费用
第四章 工人怎样生活
第五章 生活水平与意识形态
第三部分 工人的社会地位
第一章 美国公共生活的民主方式
第二章 雇主和工人
第三章 工人逃往自由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1864.08.17-1929.05.07],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先驱。他出生...
《从零开始学跟庄》内容简介:《从零开始学跟庄》主要内容简介::近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思维模式、投资分析
《指数基金定投:普通人的低风险理财之路》内容简介:对大多数人而言,指数基金定投是非常适合的理财方式。什么是指数基金、为何定
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内容简介 全书分9章论述了前苏联所走过的历史道路, 探讨了苏联解体这一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目录 前言**章 ...
历史深处: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本书特色 1911年,注定的变局;传统士人,共同的宿命。名节、责任、抵抗、变通……到底何处是归途?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
权力的任性: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决策(2) 本书特色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犯个错误,无伤大雅,顶多是影响我们自己及身边的人。只有极少数人,...
《上下五千年》内容简介:《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其具体,少作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发行量最大的一部高中
历史中的意义 本书特色 作为狄尔泰的代表作,可以管窥威廉·狄尔泰在历史、经验与哲学三方面的学术观点。他认为对人的研究与对自然的研究不同,对自然的研究需要的是外在...
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The age of Napoleon 本书特色 1789年至1815年这27年间的欧洲文明,是属于拿破仑的世纪。 拿破仑是一位史无前例...
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 本书特色 单霁翔主编的《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精)》是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上万张照片中遴选出的精品,以故宫博物院院藏19世...
前汉-蔡东藩中华史-现代白话版 本书特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卷 本书特色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7卷)(繁体竖排版)》: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卷 内容简...
《愚蠢心理学》内容简介:当所有的书都在教人学聪明,这本书来教你看愚蠢!学聪明,不如学愚蠢。避开所有愚蠢就是绝顶聪明!这是一
《纸上威尼斯》内容简介:这是一部16世纪的威尼斯出版史,影响波及政治、宗教、文化、地理、医学、音乐等领域,见证了威尼斯出版业
南北史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1916年至1926年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演义”系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前221...
《我在故宫看大门》作者维一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到内蒙古农村种庄稼,又到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来,回到北京闭门读书
细说明朝 本书特色《细说明朝》(精装珍藏版)从元朝末年社会动荡、各方人物揭竿而起说起,叙述了朱元璋一支力量南征北讨、建立新政权的历程以及朱明政权下的若干重要人物...
《网络空间安全通识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作为浙江省教育厅网络安全高中先修课程项目的配套教程,内容涵盖了网络空间安全基本概念及
《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简介:《十万个为什么》是“伊林经典科普小丛书”(共四册)之一种,讲述了关于日用品的科学知识。图书采用屋
《资治通鉴》(彩图全解) 本书特色 ★ 10开精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享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