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撰写的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而是一部以艺术史本身为论述对象的文集。20世纪80年代中期,贝尔廷第一次提出了“艺术史终结”的论题,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延续着这一思考。本书是国内首次完整授权翻译版,书中作者引领读者重新进入艺术史的历史,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艺术史如何成为一个学科的真实进程。贝尔廷在质疑一种已经视自身为典范和标准的艺术史话语的同时,向它为了自身缘故而确立和熟用的时代、地域和风格的划分发出挑战。他激进的、以平等为诉求的艺术史观是以艺术创作本身为基础而展开的,并希望由此建立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之间真切的、艺术的关联。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者而言也许尤为特别:在我们不断更新的艺术史叙述中,这种关联往往在艺术史学科、文化身份和消费的种种不同形态的压力下不断地被丢失。因此,书中每个章节之后由卢迎华和苏伟结合各自当下的工作和观察而针对贝尔廷观点进行的评述与阐发,不仅会引起读者对本土当下状况的反思,同时也揭示出这一讨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一部分 以当代文化为镜看现代主义
第一章 艺术的终结还是艺术史的终结?/ 002
对话《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 009
对话“现代主义”:汉斯•贝尔廷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 012
第二章 艺术史终结与当下文化 / 016
艺术自治的新危机 / 032
“框架”内外的艺术史 / 035
第三章 艺术评论作为艺术史的问题 / 040
自我定义的焦虑 / 053
艺术批评与现代性 / 061
第四章 风格与历史—— 现代性饱受冷落的遗产 / 067
现代性的坏习惯 / 082
风格与艺术家神话 / 086
第五章 现代主义的晚期崇拜:卡塞尔文献展与展览“西方艺术” / 090
历史书写作为一种自我认识的途径 / 101
纳粹政治与现代艺术 / 105
第六章 西方艺术:战后现代主义中的美国干预 / 109
摇摆的潮流与不变的自我价值 / 125
差异的重复,重复的差异 / 130
第七章 欧洲:艺术史分裂后的东西方 / 135
想象的产物和内在的视野 / 147
个体的选择 / 151
第八章 世界艺术与少数群体:艺术史的新地图 / 156
我们的艺术史传统在哪里?/ 173
“少数派”主体 / 177
第九章 艺术对抗艺术史——以大众文化为镜 / 181
毛泽东像和洗鸡之中的艺术本能 / 198
大众文化与艺术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203
第十章(1) 媒体艺术的时间性与历史的时间性 / 208
艺术史和思想专制在新媒体面前的不确定性 / 219
第十章(2) 媒体艺术的时间性与历史的时间性 / 223
不要让艺术制造的迷雾掩盖了艺术创造的价值 / 238
形式还是语境?—— 媒体(录像)艺术家的工作方式 / 242
第十一章(1) 新美术馆中的艺术史:寻找自身面孔的努力 / 248
美术馆的创作焦虑 / 260
第十一章(2) 新美术馆中的艺术史:寻找自身面孔的努力 / 266
平面化的艺术史和艺术系统 / 279
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化语境 / 282
第二部分 艺术史终结了吗?
第一章 今日的艺术经验与历史上的艺术研究 / 288
第二章 今日艺术中的艺术史:告别与相遇 / 291
艺术实践与理论实践:延伸的主体性探索 / 303
第三章 作为一种叙述模式的艺术史 / 307
艺术史作为一种不断的再想象 / 314
主动地面对真实,面对艺术系统 / 317
第四章 瓦萨里与黑格尔:早期艺术史书写的开端与结束 / 321
艺术史作为艺术本身 / 330
我们需要当代性的写作 / 333
第五章 艺术批评与前卫艺术 / 338
用尖叫代替阐释 / 344
艺术突变与艺术自治 / 347
第六章(1) 艺术研究的旧法新方:学科的游戏规则 / 352
不可遗忘的事物 / 362
透明规则之外的空间 / 366
第六章(2) 艺术研究的旧法新方:学科的游戏规则 / 370
始终在场的艺术 / 378
除了艺术本身,还有什么有资格成为我们从事这个职业的理由?/ 382
第七章 艺术史还是艺术品?/ 388
艺术从来都是这样的 / 408
没有答案 / 413
第八章 媒介的历史和艺术史 / 418
单纯作为一种抵制 / 427
“文化”里的创作者 / 431
第九章 发明现代艺术的“历史”/ 438
谁在虚构历史?/ 450
批判“机构批判”/ 456
第十章 后历史中的现代与当下 / 462
家中的困顿 / 483
精神领域里的“现代性”/ 487
第十一章 “普罗斯佩罗的宝典”/ 493
像宠物狗一样的美术馆 / 504
“表演”/ 507
附录 / 513
蒙古族民歌调式研究 本书特色 蒙古族自古以来积攒的旋律音调一贯守护着自己特有的五声性调式结构,充分发挥了其表达情感的深邃震撼力,成为人类音乐文化总体中弥足珍贵的...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我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作品目录导论/曹本冶华北地域增补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仪式为例/杨玉成西南地域增补南侗正
《写给大家的美术简史》内容简介:傅雷曾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师。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完成了这部著作
《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一书为奥地利美术史家李格尔撰写的西方美术史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指出了支配罗马晚期工艺
元杂剧包公戏评注 内容简介 元杂剧包公戏,创造了成熟的清官包公形象,在元杂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辑现存元杂剧包公戏共十一种,都成一集。其中除《替杀妻》一种本于...
《推销员之死》内容简介:本书是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的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巅峰之作。威利·洛曼是一名推销员,壮年时的他业
《西方钢琴艺术史(音乐卷)》以西方音乐史上对钢琴(及古钢琴)音乐贡献突出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为论述对象,从宏观上梳理西方钢琴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书中虽举有大量的作品...
新颖的视角、优美的故事,为您讲述从远古童话到“猫王”的音乐传奇。音乐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是一道没有尽头的长廊。正如莫扎特所
琴童乐趣味钢琴小曲52首 本书特色儿童学钢琴,选曲很重要,不仅要符合儿童学琴的趣味特征,也要适合儿童的音乐心理。为培养和增进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促进校外钢琴学习...
《三维六商孕育经(在线答疑版)》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三章,上篇理论篇涵盖三维六商理论概述、生存维素质、发展维素质
用叶片吹奏-张锐锋作品集 本书特色 乡村记忆和现实世界的交织,种种童年场景和隐秘文化符号之间的联系。人的各种记忆实际上记录了世界的基本图象,充满象征和暗示。从不...
中国民间情歌精选(全两册)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裸脊锁线,全彩图文,印制精美,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绘图者田原,著名画家,曾获我国漫画界*高奖“金猴奖”...
《我该几时鼓掌》内容简介:本书涉及古典音乐会中那些无法一眼看透的仪式化行为、看似古怪的惯例以及惯常的“游戏规则”,也同时回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第1章介绍了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使读者从物理学角度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第2章介绍了听觉特性,即
古琴基础教程十二课-简.线谱版 本书特色 《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教学书系·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古琴基础教程十二课(简、线谱版)》分为上下篇。上篇为右...
特约撰稿人/郭小寒媒体人、乐评人、乐童音乐副总裁,曾就职于《北京青年周刊》《VICE》。曾代理周云蓬、张玮玮、野孩子等歌手、乐
《重塑偶像》为《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系列图书首卷,“呈现”是本书的特点,也是本书的观点,将中国当代青年原创音乐人及乐队的概
中老年激情广场-乐理卷 本书特色 《中老年激情广场(乐理)》以非专业音乐爱好者及中老年大学学员为对象。采用较通俗的语言,择基本乐理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简明的讲解。具...
小号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小号的基本知识及吹奏知识,收录了发音练习、泛音练习、半音阶练习、初级乐曲、每日基本练习、旋律练习、歌唱性练习等。小号基础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