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皇帝石挥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著述辑录
系统构建 “由根起”的表演理论
细述如何把握台词、动作、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
※编辑推荐※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自小混迹京城天 桥,少时饱尝世态炎凉。
投身艺术,自成一派,未竟十载名扬四海,成为影剧无冕之王。
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称他为稀有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给他宝贵指导,看了他的表演动容落泪。
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把他与高尔基相提并论。
老舍与他是莫逆之交,艰难时刻给他精神支持。
他是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代表作《日出》《原野》《秋海棠》《大马戏团》)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表演大师(代表作《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腐蚀》《夜店》《艳阳天》)
他执导的电影堪称影坛珍宝(代表作《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我这一辈子》)
------------------------------------------------------------------------------------------------
☆ 锁线精装
☆ 首次公开与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等京剧大师的讨教实录
☆ 特别收入石挥撰写的《雷雨》《原野》、滑稽戏等6篇罕见剧评
☆ 内含《秋海棠》等10篇演出手记,条分缕析角色塑造全过程,堪称石挥表演艺术的揭秘档案
☆ 完整辑录14篇石挥探讨演技层次提升的文章,系统呈现石挥对表演理念与技法的独到认识
☆ 内含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报刊广告等图像资料
☆ 收入石挥翻译的西方表演专著:《演技教练》《一个演员的手册》
☆ 依最初发表之样貌保留旧时体例,按文章类型与发表时间重新整理
☆ 遍览京津沪多家图书馆,搜求齐备,校勘精当,注释详尽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石挥系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理论的尝试。全书集结了1939年至1957年石挥公开发表在《影剧》《万象》《杂志》《中艺》《剧场新闻》《舞台艺术》等报刊上的文章,以及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等图像资料,展现了他在表演领域的重要贡献。
石挥为了艺术呕心沥血、潜精研思,他立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演出经验,努力汲取传统表演艺术的养分,译介、钻研西方的表演理论,全面探讨了生活与艺术、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演员与观众、个人修养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等话题。很多真知灼见,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
※名家点评※
石挥演的鲁贵,比我写的都好。
——曹禺
有几个人能够像高尔基像石挥那样到处流浪,哪一行都混过?
——张爱玲
他的《秋海棠》是契诃夫式的《天鹅哀歌》,演出了哲学意味。
——赵丹
一个演员,能够在角色身上把人物与自我融化得如此之协调,是难能可贵的,而他在众多人物身上都取得了这种和谐,不能不说是个具有艺术魅力的、技巧娴熟的天才表演艺术家。
——黄佐临
我崇敬石挥,他拍的作品我都喜欢。他的表演艺术理论和实践,对我启发很大。他是一个对工作一丝不苟,创作充满了灵气的人。前辈当中还有许多大艺术家都值得我去学习继承。
——黄磊
我深深地感觉到,石挥在演戏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享受……尽管演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他其实很会抓所谓戏的那部分,也就是人失控的部分,而人失控的部分往往是暴露本质的时候。
——姜文
我参加了1982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中国电影回顾展回顾展,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
——让•米特里
过去我只知道中国有个赵丹,现在我发现还有石挥。
——佐藤忠男
梅兰芳看了石挥的表演忍不住落泪,说:“我忘了我这是在看戏了。”
代序 黄佐临
导读:勿忘石挥 李镇
壹 精进演技
1939-07-25 演员如何才能抓住观众
1939-11-01 现阶段的话剧:由筹备起到演出止,全面问题的多重解
1939-12-01 话剧演员怎样创作角色?
1940-12-14 演技和抓住观众
1941-01-17 演技给予观众的刺激
1941-02-10 由“习惯动作”谈到生理动作与社会动作(演剧漫谈)
1941-03-07 表演的离心与向心
1941-03-25 当心!“抢半步”!
1941-07-01 读词与动作的难易:异议于袁牧之的说法
1941-08-10 演剧的两条路:迎头抢•由根起
1941-10-26 要使观众满意,但不给观众满足!
1943-01- ? 眼看四处,耳听八方
1943-08-25 诗与演剧
1943-10-01 舞台语
贰 演出手记
1939-07-01 一部演员的话
1940-02-01 为什么在现社会下演《日出》?
1940-07-01 《〈日出〉批评特辑》读后:对批评者挚诚倾吐
1941-01-07 此时此地演《花木兰》
1941-06-05 我期待着指示与批评
1942-12- ? 我将如何演秋海棠
1942-12-10 慕容天锡七十天记:从受胎•育成•产生•到灭亡
1943- ?- ?秋海棠之一角
1943-02-10 《秋海棠》演出手记
1943-10-09 秋海棠观后:附石挥上官云珠之答案
叁 演员制度
1943-01-10 演员创造的限度:打倒AB 制•取消代戏
1943-02-28 齿轮演剧与AB 制及明星制
1943-05-10 不是论战:谈AB 制之再检讨
1946-04-27 话剧演员的地位与待遇问题
1946-06-29 覆李健吾先生
肆 取法京剧
1942-10-01 体格锻炼与戏剧
1946-11-11 致程砚秋先生
1947-04-01 与李少春谈戏
1947-11-23 旧剧场面有改良必要
1947-12-01 怎么办
1956-11-05 必修课
1956-11-10 从盖老的眼神儿谈起
1956-11-12 与盖老先生谈心
伍 观剧感悟
1940- ?- ? 我从最表层看仇虎、金子、焦母
1940-05-18 闲话燕大《雷雨》的演出
1956-07-21 应该关心和重视它:滑稽戏《西望长安》观后感
1957-01-14 从“三毛”看滑稽戏的独特表演方法
1957-01-27 杂谈滑稽戏
1957-07-24 谈维亚特金的滑稽表演
陆 他山之石
1941-05-10 漫谈《演员艺术论》
1943-07- ? 演技教练
1944-01-10 一个演员的手册
后 记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内容简介:本书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本书主要写战争,重点描写特洛亚战争第十
认识艺术的最好办法是观看和比较。在观看任何艺术的时候,最好的途径是站在作品的面前,近距离不超过5米。但我们最方便的办法却是
中国音乐史 本书特色《中国音乐史》记录了中国音乐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依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基本可以分为秦、汉以前音乐、汉、唐时期音乐、宋、元时期音乐...
《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内容简介:《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介绍人们称徐志摩为“浪漫主义诗人”,这天生的浪漫多情,成
《龟藏》内容简介:《龟藏——藏在龟壳里的甲骨文及河洛中国》是一本以甲骨文为中心,进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浅学术大众普及读本
《幻影书》内容简介: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喜剧天才海克特•曼是二十年代好莱坞光彩夺目的新星,却在某天突然离家出走,从此音信杳无
本书是作者第四本随笔集,以书评为主。题材涉及到文化、音乐、科技等。马慧元的随笔常有独特的见解,令人惊喜,这使她的文章峰峦
《中医护理实训指导》内容简介:本书共分6个实训,分别介绍了中医护理的观察舌象技能,中药煎煮技能,经络和穴位辨认能力技能,针刺
中国古代音乐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萌芽时期——远古期、奴隶文明——殷商时期、封建文化奠基时期——周、秦等。中国古代音乐史 目录 **章 绪论第二章 ...
本书根据我们三十年的教学经验,觉得本书有以下优点:从学术上说该书把传统和声归纳得科学、缜密、井然有序;阐述得合理透彻、丝
2019-草堂-第06期 总第34卷 本书特色 由当代诗人梁平主编,高质量、高稿酬、高颜值的诗歌刊物,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化符号,是华语诗坛...
这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本书全面阐述了中国文物在近代日本的流转背景、形成原因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流
《钢琴艺术大百科》内容简介:迄今为止内容最为详实的中文版钢琴百科全书,114位中外键盘类作曲家、109位钢琴演奏家生平介绍及珍
这部极富争议性的关于影子的“简”史,是伴随着对可以从老普林尼和柏拉图的论述中梳理出来的这个话题的贡献进行重新评价而逐步展
伊甸园及其后 本书特色 《伊甸园及其后》是法国“新小说”代表作家和理论家、电影编剧和导演阿兰-罗伯格里耶同名电影作品《伊甸园及其后》文本,收录了草稿、剧本大纲、...
《玩出来的数学思维:数概念与应用(5-6岁)》内容简介:《玩出来的数学思维 数概念与应用》适合5~7岁年龄段的小朋友及其父母使用,本
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全集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作品一直是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人们常说“没有读过莎翁作品就不算接触过文学”,此话不假,几百年来,莎士比亚作品层出...
风雪夜归人 闯江湖 内容简介 《风雪夜归人》写于1942年,以京剧艺人魏莲生等人勇敢追求自由幸福、人生尊严的悲剧,表现了旧中国的黑暗世相和艺人的酸辣苦辛;《闯江...
什么样的音乐是摇滚乐?什么样的人会喜欢摇滚乐?摇滚乐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摇滚不只是电吉他和急速鼓点,不只是长发纹
《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内容简介:世界上没有哪个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样——也从未有人像托马斯•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