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直是社会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经验研究方法运用得比较成熟的领域。《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1996)翻译、收录了1996年以前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极大欢迎。《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是其后续之作,选译了1996年以来发表在美国主流社会学三大学刊《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和《社会力》上的关于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的12篇经典论文,提供了国际分析与比较的视角。
作者简介
边燕杰, 曾为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社会科学部主任,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现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经济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著有《中国城市的工作与不平等》(英文, 1994), 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2001),《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2001),《社会调查实践:论中国经验与分析》(2004)。自2003年起, 与中国人民大学李路路教授合作并主持“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的长期项目。
吴晓刚,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劳动力市场与经济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目前的研究兴趣为改革时期中国的教育不平等的形成机制。他是2006—2007年美国国家教育学院斯宾塞博士后研究基金的获得者。
李路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系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组织研究。
导言 述评与展望
一、学术争论的继续
二、关于社会分层研究的最新进展
三、关于社会流动研究的最新进展
四、比较理论视角与研究展望
第一部分 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进展
后社会主义的不平等:其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原因
一、引言
二、为什么市场转型理论不是同义反复
三、起因列表、数据变化和正确的因果比较
四、中国城市的市场转型和职业获得
五、讨论与结论
中国城市的经济转型和收入不平等:来自时间序列数据的证据
一、引言
二、解释中国的制度变迁:理论问题
三、数据
四、变量
五、模型和方法
六、结果
七、讨论
附录
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
一、西方社会学文献中关于市场化及其后果的主要观点
二、市场化与政府职能转型的互动:我们的观点
三、研究假没和分析步骤
四、1988年到1995年的趋势分析
五、地区差别分析:层级线性模型分析
六、结论和启示
附录
市场真的有回报吗?——对中国城市社会中教育与收入关系的研究
一、中国转型经济中的收入不平等和对教育的回报
二、劳动力在市场上的流动:分类和假设
三、数据、变量、模型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市场与中国农村的收入不平等:经济扩展中的政治优势
一、引言
二、变化的机制:市场化还是经济扩展?
三、一项对经济扩展的分析
四、来自1996年一项全国调查的证据
五、1996年干部和企业家的收入
六、收入决定机制的分析
七、对研究发现的解释
八、结论
附录
第二部分 社会流动研究的新进展
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与生活机遇:中国城市精英生成的二元职业路径(1949—1996)
一、政治与人生机遇:研究问题的路径
二、欧洲“新阶级”理论传统的贡献
三、二元路径模型
四、以往研究的局限
五、数据与测量
六、研究方法
七、对职业路径的事件史分析
八、政治统合再探
九、职业路径的分野及维继
十、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市场的影响?
十一、结论
政党庇护下的职位升迁:通向中国管理精英的庇护性流动之路(1949—1996)
一、引言
二、政党庇护下的庇护性流动
三、政党庇护的过程分析
四、数据和研究设计
五、结论
共产党党员身份与中国的变迁
一、引言
二、政治审核持续性的动态模型
三、中国政治审核的程序
四、研究设计
五、模型
六、结论和讨论
大学文凭和中共党龄在政治精英选拔中的作用
一、西方关于政治精英选拔的主要理论观点
二、四个假设
三、数据和变量
四、分析与解释
五、总结及讨论
干部和市场机会:中国进入自雇职业的模式(1978—1996)
一、干部和转型经济中的市场
二、中国进入自雇职业的路径及其收入分配的结果
三、数据、变量和方法
四、结果分析
五、总结和讨论
第三部分 国际比较视野中的新理论
转型经济中的精英机会
一、引言
二、精英机会论
三、体制变迁的广度
四、对资产挪用的制约
五、转型经济的类型
六、精英机会的模式
七、资产结构的影响
八、总结
九、结论
不靠资本家而创造资本主义
一、引言
二、后共产主义时期的文化资本与阶级
三、第四波的“新阶级”计划?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历史名村:杨柳村》内容简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西北的杨柳湖文化风景区由杨柳村、马场山和杨柳湖三大景观组成,汇古、今
时至今日,德勒兹与福柯已成为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两则传奇。不读德勒兹的《德勒兹论福柯》,便不能说了解福柯。因为在德勒兹之
这是一部托尔斯泰自己没有看到最后出版、却是他一生思想精华之所在的哲学论著作。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罕见的
《翠湖心影》内容简介:本书收录66篇汪曾祺经典散文,包括《多年父子成兄弟》《人间草木》《四方食事》《昆明的雨》等名篇。汪曾祺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1994年初版以来,《高级迷信》一书一直是舆论界经久不衰且爱恨纠缠的焦点,引发了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
《法律人的同理心》内容简介:法律人应秉持一颗同理心,应尽量探究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样可以让司法官作出更加恰如其分的司法
AugustineintendedtheSoliloquiesandtheImmortalityofthesoultoformasinglebook.Forth...
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 1904—1996),曾为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艺术史学科中*卓越的人物之一,与思想史界的以赛亚伯林齐名,长期以来被...
《未来的冲击》是托夫勒奠定声名之作,《未来的冲击》的出版也标志着未来学进入美国文化的主流领域。在社会的剧变下,短暂性的讯
《它叫棉花糖》内容简介:灰猫奥利弗幸福地住在蒂利小姐家,独享着主人的宠爱,新来的小兔子棉花糖却打破了他的宁静生活。奥利弗对
《中国人的精神》内容简介:《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学术著作首次在中国以中文版的形式结集出版。本书是辜鸿铭向西方
余虹,1957年2月生,文学博士。学术专辑:个人简历: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比较文艺学方向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文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开始兴起以来,西方国家在大推进等理论的引导下,为欠发达国家提供大量的援助,以期推动这些地区的
《伯林书信集(卷三),建业年代:1960-1975》内容简介:《伯林书信集》(卷三)的时间跨度自1960年至1975年,其间,伯林创办沃尔夫
《发型设计技术大全》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发型设计的基础知识,对5款生活造型、45款影楼造型、28款新娘造型、12款时尚造型和14款影
导言在《将负量概念引入哲学的尝试》(EssayontheIntroductionoftheConceptofNegativeGrandeurinPhilosop...
《人类存在的意义》内容简介:“社会生物学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进化生物学先驱、殿堂级的科学巨星爱德华·威尔逊重磅新书,
苏珊•桑塔格是20世纪后半叶蜚声国际、颇具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至今仍然是一个话题人物。1978年,《滚石》杂志特约编辑乔纳森•科
《色情史》是法国著名学者乔治·巴塔耶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作者试图从被社会排斥的色情活动中寻找一种至高无上的意义,并认为色
精彩摘录很快,科学院就发榜了,我当然是名落孙山的,可是正如温先生所说的,这年他就没有招研究生。当我在1978年重新回到北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