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现代时代中,随处可见对“轻”的崇拜。消费主义之轻并不可耻,但当它变成占绝对优势的、无处不在的生活法则,它便是人类的浅薄。
法国哲学家吉勒•利波维茨基,从生活消费、瘦身健康、材料科技、艺术、时尚、建筑设计、家庭与性、政治与思想这八个角度分析当代世界中体现出来的轻,帮助我们清醒地认识尚处于萌芽阶段的轻文明。
轻文明并不代表轻松的生活;
社会和政治规约都日渐宽松,可心灵本身却更加沉重;
一切都更轻盈、更灵活,生活却表现出迷茫、不安全感和高度的脆弱。
真正的轻呼唤勤奋、守纪和承受痛苦的勇气:它在于用严格的要求来自我约束,“带着镣铐起舞”。正是在对抗现代世界的躁动与狂热中我们才能真正变“轻”。
引言
世界之轻与文化之轻
“轻”的乌托邦
轻文明及其局限
轻的范型
再谈轻的问题
第一章
轻生活:舒适、节约与消费
古代之轻,现代之轻
诱惑资本主义:一种轻经济
消费者的波动性、流动性和浮浅性
作为负担的消费
对轻的新追求
不能承受的消费之轻?
第二章
新身体
没有病痛的身体
放松与和谐
伊卡洛斯的滑翔或复仇
从苗条到纤瘦
对瘦的痴迷
瘦与自身权力
瘦的独裁走到了尽头?
新的精神沉重
第三章
微小,纳米,无形
物质世界的轻
变轻,变小,去物质化
数字革命和游牧式流动
数字云与大数据
轻技术之重
第四章
时尚与女性
从贵族之轻到现代之轻
轻,女性气质,男性气质
轻与外表焦虑
第五章
从艺术中的轻到艺术之轻
优美与沉重
喜悦与无忧无虑
光、运动和趣味
艺术走向时尚
艺术的轻阶段
“有趣”的艺术
第六章
建筑和设计:新的轻审美
建筑和现代理性主义
从房屋到家具
柔韧性和流动性
极简主义、景观与复杂性
表达与装饰
透明、光线和去物质化
有责任感的轻
走向一种感性的建筑
炼金术般的建筑学
第七章
我们酷吗?
第三种伴侣关系
酷家长与脆弱子女
性爱娱乐主义?
生活之轻的倒退
第八章
自由、平等、轻
轻的公民身份
平等的破灭?
思想有多重?
欲望,自由和独特
反“轻”的轻
《中国式家族办公室》内容简介:随着(超)高净值群体规模和资产规模的日益增大,家族传承和家族管理的需求痛点日趋显著。越来越多
《悲剧的诞生》内容简介:《悲剧的诞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哲学(美学)著作之一。青年尼采用轻快明了的文字激情澎湃地描述自己的
杰瑞米·斯坦格鲁(Jeremy Stangroom),英国社会学理论家,哲学研究学者。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教授心理学和社会学。1...
《海底人》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位科学家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妻子,误入海底世界,阴差阳错的寻找到妻子,并被迫参与到海底世界的
Thisauthoritativebookbringstogetherthesociologiesofglobalizationandtheenvironmen...
《在西南联大》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和同学师长之间的故事。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西南联大读过书
《西门子S7-200 SMART PLC编程及应用(视频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讲述了西门子200smart的原理、编程及应用,并配有大量案例
《过程与拯救:怀特海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的标题“过程与拯救”同样具备这两方面的意思。“过程”指怀特海的哲学,“拯救”显然带有宗教的色彩,两者的关系在于宗教哲学...
《名人传》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
《第一推动丛书·宇宙系列:黑洞与时间弯曲(新版)》内容简介: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一个理论,把时间和空间结合为一种叫“时空”
SorenKierkegaard-theprodigiousDanishauthorwhopublisheddozensofgenre-bendingworks...
法国哲学是用法语来表述的哲学,它诞生于笛卡尔用他的《方法谈》和所附的关于方法的三篇论文来对蒙田的《随笔集》做出回应的时候,但是伴随着笛卡尔向蒙田挑战而出现的不仅...
本书以社会学为背景,将客观性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以此研究新闻专业性和媒介机构。在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
-编辑推荐-•人文出版品牌“拜德雅”联手青年学术团体“泼先生”,创生栩栩如生之思与诗•在lituraterre而非littérature的题铭下,
马西莫·匹格里奇 Massimo Pigliucci纽约城市大学哲学教授,拥有遗传学、演化生物学、哲学三个博士学位,在意大利费拉拉大学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在康涅...
《从零开始学短线炒股》内容简介:《从零开始学短线炒股》共分9章,前2章主要介绍了股票投资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参与股票交易,为投
《简朴的哲学》内容简介:为什么有这么多哲学家把简朴的生活等同于美好的生活?为什么简朴总是会和智慧沾边?挥霍和奢侈应该被视为道
《中国与达尔文》内容简介:虽然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是,凭借其强有力的进化学说,他的思想已经登陆中国。进化论是
2008年,导演贾樟柯带领摄影队前往成都,拍摄一部名为《二十四城记》的电影。1958年,按照毛泽东“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
丹尼尔A.鲍威斯和谢宇教授合著的《分类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一书对分类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模型,以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