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卓而不群的空性,孕育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洞见。有幸能阅读他辞世前两年记录下来的这本《最后的日记》,我的心仍然被言词中流露出的对人性的深切期许所撼动。
——胡因梦
在克里希那穆提众多出版物中,本书是唯一一本在他独自一人时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的言论,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
不同于他以往作品的言词犀利,《最后的日记》以一种平和的语言,缓缓道出生活和生命的真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迎着朝露或者伴着晚霞,去山上散步,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中的万物,与它们融为一体,体悟它们的生存哲学。在那个远离喧嚣世俗、熙攘人群和世间丑陋交易的山谷里,橘树含苞待放,花香弥漫。在每篇日记的起始,你都能看见他用优美的笔调,描绘着这个山谷的美妙。而后,在这些自然生灵的启发下,他会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带领你一起进入思想的领域,思索生命的真谛以及死亡的真义。
在书中,克里希那穆提还虚构了一位来访者。这位来访者带着沉重的疑问,神情忧伤,郁郁寡欢。他通常在早晨来访,与克里希那穆提一起喝茶聊天,共同探讨那些困扰他的问题。变化是明显的,他开始变得平和而沉稳,对于生死的思考也愈见豁然。
《最后的日记》并不是一本适合一气呵成地看完的书,而是一本适合信手拈来、随意翻阅的作品。无论是在心浮气躁还是宁心静气的时候,翻开这本带着大师体温的最后感悟,你都会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片段。
前言
加利福尼亚 奥哈伊
1983年2月25日 星期五 与所有生命建立关系
1983年2月28日 星期一 无思无欲与清空思想
1983年3月10日 星期二 归属感是人类的天性
1983年3月11日 星期五 无时间概念的沉思
1983年3月11日 (续) 人类本应和谐共处
1983年3月15日 星期二 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
1983年3月16日 星期三 生的恐惧与死的真相
1983年3月17日 星期四 内在世界里的时间与空间
1983年3月18日 星期五 远离娱乐,回归朴素
1983年3月25日 星期五 天堂的本质并不在时间与思想之中
1983年3月31日 星期四 揭发战争的真相
1983年4月18日 星期一 超越记忆的延续性
1983年4月19日 星期二 心理世界的学习同样需要遵循时间定律
1983年4月20日 星期三 从观察、倾听到产生顿悟
1983年4月21日 星期四 出自欲望的行动是腐化的、扭曲的
1983年4月22日 星期五 沉思不需要衡量与比较
1983年4月23日 星期六 思想无法改变人类
1983年4月24日 星期日 敏感性和欲望的复苏及探究
1983年4月26日 星期二 博爱与杀戮一样真实
1983年5月4日 星期三 有序而和谐地生活
1983年5月6日 星期五 无观察者的观察
1983年5月9日 星期一 语言的理论束缚头脑
1983年5月12日 星期四 什么能够改变人类?
汉普郡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83年5月30日 星期一 摆脱内心平庸的生活
加利福尼亚 奥哈伊
1984年3月27日 星期二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1984年3月28日 星期三 外在与内在就是我们生活的潮起与潮落
1984年3月30日 星期三 死亡的真意
译后记
王德峰,男,1956年生,江苏泰县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
《马基雅维利语录》内容简介:《罗马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女士,通览精研马基雅维利全部作品,从《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
《法律硕士(法学)联考大纲要点解析及应试策略》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为法律硕士联考法学方向考试大纲的解析,主要是将大纲要点
《深度学习全书:公式+推导+代码+TensorFlow全程案例》内容简介:本书共15章,分为5篇,第一篇说明深度学习的概念,包括数理基础,
《小说写作实训教程》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小说写作技术训练和课堂实操教学,突出实用性与实操性,围绕如何设计故事大纲、创造主人
《霍克尼论摄影(增订本)》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大卫·霍克尼与好友保罗·乔伊斯关于摄影的对谈十七篇,内容关于霍克尼的图像思考
这是一部关于下层民众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既可体会到微观历史下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街头文化的引人入胜,亦可看到近代中国政
如果说《苏菲的世界》是一部通俗简明的西方哲学史,《卡梅里亚的哲学世界》就是更贴近生活的《苏菲的世界》。本书将哲学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以小说的形式将卡梅里亚与其哲...
《苦才是人生2》内容简介: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
《东方学》这本书与当代历史的动荡和喧腾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书中,我相应地强调无论是“东方”这一用语,还是“西方”这一概念都
《闲情乐事》内容简介:《闲情乐事》这一集子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
《论语》内容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
让-弗朗索瓦•何维勒(Jean-Francois Revel)法兰西学院院士,1924年生,哲学教授、政治评论家,所著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皆引起很大反响,曾任法国...
《似与不似之间:回忆梅兰芳》内容简介:本书为关于梅兰芳的资料汇编,读者既可以通过本书一窥梅兰芳在美国的辉煌经历,也可以通过
仰瞻天上的炳朗星空俯抚心中的道德法则五十年来最全面的康德传记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
本书是记者晏礼中积累数年的采访集,他视角独特,面向的不是名人,而是一个一个不为常人视角所及的平民,包括快递员、卖唱者、乡
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社会理论从19世纪至今的演变轨迹。第二编考察了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像选择与决策、行动与
《十三经讲座》内容简介:本书是夏传才先生的课堂讲录,全面吸纳众家研究成果之长,综合评述十三部经典的来龙去脉、旨趣意涵,又不
《人生三境》内容简介:本书从历史故事、寓言作品、神话传说、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中取材,对“人生三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睿
维克多·特纳(1920-198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