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语言哲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章谈论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共九章依次阐论20世纪一些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家。此后,第十四章先扼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进而探讨指称/意义这一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十五章先扼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进而探讨字面/隐含这个基本问题。第十六章从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了陈嘉映老师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的看法。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哲学题解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罗马、中世纪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第四节 近代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第五节 语言转向
第六节 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七节 语言哲学和语言学
第八节 语言哲学和逻辑学
第九节 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
第二章 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
第一节 词与句
第二节 句子与命题
第三节 索引词
第四节 类语句与例语句
第五节 使用与提及
第六节 语义上行
第七节 “是(存在)”的四种意义
第八节 “是(存在)”是不是(逻辑)谓词
第九节 悖论
第三章 意义理论
第一节 “意义”词群
第二节 意义的指称论
第三节 意义的观念论(意象论)和联想论
第四节 意义的途径论
第五节 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
第六节 意义的可证实理论
第七节 意义的使用论
第八节 意义的成真条件论
第四章 真理理论
第一节 真值
第二节 符合论
第三节 融贯论
第四节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第五节 冗余论
第六节 塔斯基与真理的语义论
第五章 索绪尔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施指/所指与任意性原则
第三节 语言/言语
第四节 共时性与历时性
第五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第六节 评论
第六章 弗雷格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意义与指称
第三节 函式、概念词与名称
第四节 语句与命题
第五节 评论
第七章 罗素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与亲知
第三节 罗素悖论和类型论
第四节 罗素的一般语言理论
第五节 逻辑语言与逻辑专名
第六节 描述语理论(摹状词理论)
第七节 评论
第八章 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及其转变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逻辑哲学论》中的世界、事实、对象
第三节 图象论
第四节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第五节 不可说
第六节 评论
第七节 中期思想转变
第九章 维也纳学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意义的可证实原则
第三节 卡尔纳普
第四节 人工语言、逻辑语言
第五节 评论
第十章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
第一节 语言游戏
第二节 意义即使用
第三节 家族相似
第四节 实指与样本
第五节 私有语言论题
第六节 自然理解VS充分分析
第七节 评论
第十一章 日常语言学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莱尔
第三节 奥斯汀论日常语言
第四节 奥斯汀与斯特劳森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
第五节 言语行为
第六节 概念结构
第七节 评论
第十二章 蒯因及戴维森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整体主义认识论
第三节 对两个教条的批判
第四节 语言学习与观察句
第五节 不确定性原则
第六节 本体论承诺和本体论相对性
第七节 评论
第八节 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
第十三章 乔姆斯基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语法之为生成句子的装置
第三节 转换一生成语法
第四节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第五节 转换一生成语法与语义问题
第六节 普遍语法与语言能力[语言官能]
第七节 关于“遵行规则”的争论
第八节 评论
第十四章 专名、可能世界、语词内容
第一节 专名之成为问题
第二节 关于描述语理论的争论
第三节 “不定簇理论”
第四节 克里普克一普特南理论
第五节 可能世界
第六节 关于固定指号和可能世界的评论
第七节 语词内容与概念一意义
第十五章 隐喻与隐含
第一节 隐喻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节 塞尔论隐喻
第三节 戴维森论隐喻
第四节 莱柯夫/约翰森谈隐喻
第五节 隐喻与语言的形式化
第六节 语境、字面、语义条件
第七节 分析与蕴含
第十六章 语言与现实
第一节 信号与语言
第二节 词与句
第三节 区分、对应、本体论
第四节 约定
第五节 可能性与符合
第六节 内在关系与必然真理
第十七章 简短的回顾与总结
附录一本书所引书目录
附录二中西文人名对照
作品目录录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生活文献介绍第二章 论《伦理学》与道德之间的差别第三章 关于“恶”之问题的几封信(与布林堡的通
《新时代文创产品设计》内容简介:作为文创产业的关键一环,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近十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以此为背景,《新时代文创
Inthisincisivebook,MicheldeCerteauconsiderstheusestowhichsocialrepresentationand...
《黑洞之心》内容简介:如果你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 黑洞真的存在吗? 我们能看到黑洞吗? …… 黑洞简洁而神秘,任何东西都无法从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
《个体化》是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有关第二现代性的理论的一部分。可以把这一理论相应分解成三个综合论断:强制
作者:〔英〕伊冯·谢拉特(Yvonne Sherratt),思想史学者,剑桥大学博士,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社会科学的大陆哲学》《阿多诺的“肯定辩...
《两面之词: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内容简介:德布雷是南美革命者格瓦拉的昔日战友,赵汀阳是中国最好的哲学家之一。两人在法国偶会
Deridedanddisregardedbymanyofhiscontemporaries,MichelFoucaultisnowregardedasprob...
历经匮乏的心,幸福来临之际也会忐忑害怕,觉得自己不配享受幸福。习惯困苦的人,哪怕拥有了美好生活的条件,仍然会迷恋匮乏时期
《判断力批判(注释本)》内容简介: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
《不咆哮 让孩子爱上学习》内容简介:很多家长,在陪孩子学习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并没有收获满意的效果,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亲
《知识的命运》内容简介:传统科学知识观出现了理性与社会的二元对立的问题。海伦·朗基诺教授指出当前科学哲学中认识论出现两种转
作品目录第一篇 科学史与“事实”崇拜第1章 导论第2章 面对事实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家第3章 科学史中的辉格史观问题第4章 事实和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著,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
《ECHO:永远的三毛》内容简介:30年前,肖全以《天堂之鸟》纪念一位朋友的离去;30年后,肖全以本书纪念一个传奇的永恒。本书由20
《奋斗者的窘境》内容简介: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对工作和效率过度的、不健康的追求,让人筋疲力尽、迷失方向,而与真正的创造、健康
《性差异的伦理学》内容简介:◆当代女性主义理论领军人物 ◆深入推进女性主义与形上学批判的对话 ◆策动爱欲伦理,达成男人女人的
《鲁山人陶说》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谈陶器的随笔集。鲁山人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家,为制作配得上自己美食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内容简介:世界上最疼你的人是谁?母亲这个名词也许很难有人代替。当一个人在五十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