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如果说加缪一生创作和思考的两大主题就是“荒诞”和“反抗”,如果说哲理随笔《西西弗神话》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集中的阐释,那么《反抗者》就是全面阐释他反抗思想的理论力作。笛卡儿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把思想提高到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唯一标志、唯一条件。加缪在《反抗者》中,则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我反抗故我在”,将反抗视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标志与条件。是的,既然世界本就是荒诞的,对人的理想、人的愿望、人的呼喊只有冷漠的沉默与恶意的敌对,那么,人如果没有反抗,又何以为人?又与蠕虫何异?既然人生而荒诞,为了不至于自杀,为了在荒诞和绝望中寻出人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就必然要进行反抗。也唯有通过反抗这一条出路,才能最终体现出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意义。《反抗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足以与《西西弗神话》前后辉映,足以为加缪“在荒诞中奋起反抗”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引言反抗者形而上的反抗 该隐的儿女们 绝对的否定 拒绝得救 绝对的肯定 反抗的诗歌 虚无主义与历史历史上的反抗 弑君者 消灭神明 个人的恐怖行动 国家恐怖主义与无理的恐怖 国家恐怖主义与合理的恐怖 反抗与革命反抗与艺术 小说与反抗 反抗和风格 创造与革命南方思想 反抗与杀人 节制和过度 超越虚无主义
《论语:平民正心修身》内容简介:本书是以语录体记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本书则是作者以普通人的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四卷》内容简介:20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动荡与危机。在此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西
《美学三书》是李泽厚先生全面、系统地论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著三种。作者成名于五十年代的美学论战中,被认为是三派之一(另二为
《八仙的传说·何仙姑的故事》内容简介:何仙姑没成仙之前是个善良的姑娘,虽然婆婆经常打骂,但她还是免费给衣衫褴褛的人喝豆浆。
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社会理论从19世纪至今的演变轨迹。第二编考察了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像选择与决策、行动与
《生力军的进击》内容简介:民营企业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本书通过解读“一带一路”建设有关政策,阐述了“一带一路”
《致命引擎》内容简介:电影《掠食城市》原版小说,彼得·杰克逊监制,《指环王》团队制作,雨果·维文主演,蒸汽朋克+《哈尔的移动
华德福生活馆:http://huadefu.taobao.com/本书购买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36490...
《化学的秘密》内容简介:现代社会中,人类每天都在享用化学带来的便利。化学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和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的?本书针
《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内容简介:身为领导者,你或许尝试过让团队提升绩效的各种方法,比如贯彻自上而下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
过安宁的生活拥有更美好的生命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
《瓦尔登湖》内容简介:《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全
《褪色的金饭碗:国营事业职员收入变迁(1927—1949)》内容简介:收入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能比较集中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
《教授与年轻人》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写给“Z世代”年轻人的对话体科普故事集,通过“荒白教授”和“秦子同学”两个生动有趣的角色,
《Python金融大数据风控建模实战:基于机器学习》内容简介:本书采用Python语言进行代码实战。Python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新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摒弃了传统史学具有文学色彩的叙事方式,采用科学的方式将自身转换成一种历史科学。在这种所谓科学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内容简介:在本书中,作为蒙氏家庭教育专家、蒙氏父母系统课程开发者,作者把深奥的蒙台梭利教育哲学思想与日
《创意阶层的崛起》描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或工程师,建筑师或设计师,作家、画家或者音乐家,或者你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根据其在美国讲学时的讲稿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也是罗素重要代表作之一。○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
《祛湿除热一身轻》内容简介:中医认为,最容易入侵和潜伏于人体的毒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湿毒;另一类为热毒。“千寒易除,一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