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可以产生最好的决定,也可以做出最差的决定,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团体决策的地方,就难免有决策失误。本书认为,造成团体决策失误的,在众所周知的人类错误根源之外,存在一种非常强大的、由小集团思维(groupthink)造成的有缺陷的判断——追求一致的倾向导致过于乐观,缺乏警觉,总是把外部其他团体看作虚弱和不道德的。
以美国外交史为主要事实依据,本书研究内聚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小集团思维,即人数不巨、成员相互熟悉、参与共同决策过程的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作者通过美国历史上五个惨败的决策案例和两个成功的决策过程,分析、总结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八个主要特征、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避免的方法。
作者认为小集团思维的症状包括:对小组实力、道德的高估,对外界相反信息的忽视,对对方领导人的负面刻板印象,对团队一致意见的维护、成员抑制自己和其他成员不同声音的出现,等等。从而造成对于备选方案和目标的不全面调查、对所偏好的选择会带来的风险缺少充分分析、缺少对一开始排除的备选方案进行再评估等集体的缺陷,导致决策失败。
作者进而将“小集团思维”这种由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交叉的研究方法,由政府外交决策推衍至其他决策团体,由美国扩展到全世界,为预防小集团思维提供了种种处方,如:让团队每一个成员扮演批评性的角色,不以领导人的先入之见予以暗示和诱导,对同一决策过程设立若干讨论小组,等等。
译丛总序1
译者序
探索决策研究的新思路1
前言1
致谢5
第一编大失败
第一章引言:为什么有这么多误算?3
人无完人3
团体决策之不足4
团体内聚的结果5
与团体规范保持一致6
政治决策的观念7
什么是小集团思维?9
大失败的选择11
小集团思维和大失败之间并不完美的联系13
愚蠢团体的冷酷决定14
第二章猪湾入侵:完美的失败16
“开局不利的冒险”16
顾问团队核心成员的资格18
六个主要的误算21
为什么顾问团队失败了?29
官方的解释32
官方的解释够吗?34
肯尼迪总统顾问们中间的小集团症状37
结论50
第三章卷入朝鲜战争:“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错误的战争”52
杜鲁门总统和谐的顾问团队53
存在缺陷的决策57
被忽略的风险59
对红色中国和苏联的刻板印象62
没有能修正错误认知64
在关键的会议上错失的最后机会66
将怒火撒向集团以外69
规范传递者:“我告诉过我的顾问,我们得针锋相对。”72
团队对领导者的影响:“我的立场和其他所有人是一样的。”74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第四章回首珍珠港:堡垒何以沉睡?78
“不可能在这里发生”78
从“魔术”中所获得的内部信息80
被误读的战争预兆81
与基梅尔心心相印的顾问团83
嘈杂的警报信号和愿景思维86
共享的自我辩解:为什么不会在这里发生?90
一个传递规范并不有趣的笑话94
有海军军官不接受坚不可摧的迷思96
陆军加强了海军的乐观98
华盛顿进一步加强这种自信98
罗斯福顾问的神安气定100
关联小组的集体小集团思维102
第五章越南战争的升级:如何发生的?104
需要解释什么?104
约翰逊总统的核心圈子106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对“沼泽迷思”的批评109
一种“巨大的误判”和随后的误算112
错误的主要来源116
应用小集团思维的假设117
集团内聚压力的效果118
集团决策之前承诺的影响119
保持一致的压力123
违规者的下场: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被解职126
团队内部的一致129
忽略风险130
破坏了和平的模糊之花135
小集团思维假设的限制139
第二编相反的案例
第六章古巴导弹危机143
危机的背景143
执行委员会的使命144
在13天的危机中做出的决定148
小组内的分歧149
“猪湾事件”的遗产151
导弹危机期间表现出的新的团队规范154
主观不适159
谨慎的评估:作为小集团思维的对立面160
为什么执行委员会的决定是成功的?170
结论171
第七章制订马歇尔计划173
战后经济危机173
政策规划小组的成功174
凯南委员会的任务175
避免琐事177
对批评性评估的“极度不适”180
更多的小组,更多的折磨182
一个松散的委员会中的苦与乐184
没有小集团思维的团队内聚力185
领导人的角色186
让更多小组介入以避免隔绝187
第三编理论、含义及其运用
第八章小集团思维综合征191
小集团思维的症状191
后果192
前提条件194
小集团思维症状有多普遍?195
尼克松、福特、卡特以及里根政府时期误判的备选案例196
只出现在美国吗?204
欧洲失败的备选案例205
小集团思维与其他导致误判的原因212
第九章掩盖“水门事件”:聪明的操控者缘何陷入一个本可
避免的困境218
本案例研究的独有特点218
授权潜入水门大厦的决定219
对形成掩盖失败政策的解释221
大事记:掩盖“水门事件”的主要事件225
尼克松的助手们是与总统一起参与掩盖真相的决策,还是
唯唯诺诺的人?229
决策团队是一个内聚的团队吗?233
有缺陷的决策在导致这个大失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吗?238
能看到小集团思维的症状吗?240
在小集团决策过程中是否一直存在共同的坚不可摧的感觉?242
有无潜在的不同意见被压制的迹象?250
有集体自我辩解的表现吗?251
有无表明团队相信自己天生就道德高尚的迹象?254
团队是否依赖赤裸裸的刻板印象?254
团队是否对持不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并表现出与小集团思维
有关的症状?257
形成小集团思维的条件存在吗?260
是否有启发性的新线索?266
结论268
第十章归纳:什么时候,谁,为何会陷入小集团思维?270
一个工作假设:谁容易受到影响?270
理论模型概览271
内聚的团队注定会成为牺牲者吗?272
什么时候出现小集团思维的其他假设:组织的结构错误277
压力作为激发情境性因素的作用278
解释理论的基本原理282
八种症状的心理机制284
第十一章预防小集团思维289
一个麻花状的问题289
因此,该怎么办?290
三个处方及其负面作用292
更多避免被隔绝的处方296
更多抵消领导人偏见的处方298
提升创新的手段304
道义问题306
对小集团思维了解不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吗?308
注释310
参考文献358
索引372
图解 全方位图解美绘版:女性身体实用手册 本书特色 女性健康受体内激素的影响从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到老年期,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女性对身心健康的管理提出的要求...
没有人能使你孤独 本书特色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通过对自己发展时期关键点的自我分析与经验总结,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以诚挚的情感,剖析和解答了:什么是真正的...
《快乐美学》内容简介:本书共确认了十条“快乐的美学原理”,每条均揭示出了物质世界外在特性与快乐感觉的一种联系。1.活力:涌动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内容简介:很多人都在寻找不生气的方法,比如压抑忍耐、积极乐观等。可是本书作者却告诉我们:那些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内容简介:请每一位父母闭上眼,想一想孩子的笑脸,然后问问自己:“我到底对孩子的人生有什么期望?”仔细
《内向优势》内容简介:你是否为自己的内向而烦恼?你是否曾想过转变为性格外向的人?其实,内向不是弱点,更不是性格缺陷,我们需
不排队 不挂号听专家为您会诊-30位名院名医 送您健康大财富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让人安心的书,是一本教会您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如何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保护家人保...
经典素食名人厨房-从佛陀到摇滚披头士的自然饮食 本书特色 赖恩·贝里是有史以来**位挖掘出达·芬奇所喜爱的素食食谱的人,堪称是一位烹饪探险家。本书介绍了毕达哥拉...
李氏自我养生康复法 本书特色 当您年老体弱多病无奈时; 当您为身体处于亚健康感到担忧时; 当您为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担心时; 当您为看病难、看病贵而无助时; 请您...
拒绝被呵斥的人生.走向自由与幸福-不要用爱控制我-4 本书特色 《不要用爱控制我4:拒绝被呵斥的人生,走向自由与幸福》内容简介:“我这么说是为了你好!”“你太敏...
为研究人类“如何生活才会幸福”,哈佛大学1938年发起“格兰格幸福公式”研究,年复一年追踪724位男性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状况
人体阳气与疾病 本书特色 他是《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的老师,50多年来奔走于乡土为民解危治病;他曾治愈十几万例重症患者,其中有两万多例是被医院宣判死刑的绝症患者...
处世为人与健康长寿 本书特色 《处世为人与健康长寿》是郑伟达教授积累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医学进展和社会现实编写而成的一部新著。诚如书名所示,全书涵盖了...
《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内容简介: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
《交易之路》内容简介:怎么稳定盈利?怎么把小资金做大?怎么构建自己的交易体系?本书中,作者从基础交易理念入手,股票、债券、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本书特色 作者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诸多神秘机构,得以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终产生了——有关人体、心理学、哲学、生物...
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本书特色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一样,午夜梦回,会想如何使自己生活的更幸福。那些脆弱、沮丧、缺乏爱的一面和曾让我们面临考验的生活,我们往往不会...
健康是什么? 本书特色 l 西方医学界乃至社会学界的权威精华。l 在书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l 本书是西方医学院校“健康导论”课程普遍使用的教科书,而该...
两个人的孤独 本书特色 本书为香港著名心性治疗师素黑在大陆首度推出的“素黑心疗系列”第四本,针对女人在两性情感中出现的病态、失控、好性、梦魇、灵幻等各种心理问题...
《咖啡新规则》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精巧的咖啡知识百科,也是一本简明咖啡辞典,本书以55条咖啡世界里的基础知识——从咖啡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