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完成这部著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军事历史的由衷热爱。古今士子对于议论兵戎之事多有浓厚的兴趣,正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时,曾听过宁可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一课,老师纵论古今形势之演进,屡出妙语灼见,满堂学子为之倾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毕业任教以后,有幸分配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接受宁可先生的专业指导,后又在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先生曾推荐阅读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并指出可以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和南北对峙局面来研究军事枢纽问题。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拟为《先秦战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讨此项课题的决心。由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这一题目所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夏商以来至明清垂垂四千余年,所涉及的军事重镇不可胜数,以个人渺渺之身来对它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如庄子所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另外,现代学者亦对于历代兵家要地多有论述,如何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我在动手写作之前曾对这项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切入角度做了一番详细的思索,特向读者说明。
导言
一 兵学中的“衢地”——枢纽区域
二 我国古代战争的地域分类和锁钥地点
三 对内地战略枢纽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 战略枢纽与首都及基本经济区的关系
五 我国古代枢纽区域地位价值的演变
郑州在三代战争中的枢纽地位
一 “甘”地与夏初军事冲突的地理背景
二 “韦”地对商汤灭夏作战方略的影响
三 “阑(管)邑”与武王伐纣的战略部署
四 周初洛邑的兴建与枢纽区域的西移
三代中国的经济区划、政治格局与国家防御战略
一 东亚大陆在三代时期的地理形势
二 从地理角度来看三代建立、巩固国家的战略活动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郑
一 诸侯争郑的历史演变
二 诸侯争郑的原因
三 郑国对盟主承担的义务
四 列强为争夺、控制郑国而采取的策略、手段
五 春秋后期争郑战事的沉寂
春秋地理形势与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一 春秋时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
二 春秋战争之地域分析
三 从地理角度所见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四 余论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一 三家分晋后的魏国疆域及其主要特征
二 从战国前期魏之用兵方向和次序分析其地缘战略
三 从地理角度分析魏国的战略失误
战国中叶秦、齐、楚诸强对“天下之枢”——韩魏的争夺
一 韩魏两国的枢纽地位和战略价值
二 列强争夺韩、魏的政治、外交斗争
三 从地理角度分析齐、秦、楚国的进攻战略
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
一 战国中叶的地理形势与函谷关、豫西通道的重要军事价值
二 范雎献“远交近攻”之策以前,秦在豫西通道沿线的作战方略
三 战国后期秦军主攻目标的改变与进兵路线之转移
敖仓在秦汉时代的兴衰
一 敖仓出现的历史背景
二 敖仓对关中、山东势力军事影响之异同
三 东汉敖仓军事意义的削弱
四 敖仓在魏晋南北朝废置的原因
合肥与曹魏的御吴战争
一 孙吴在合肥——寿春方向的历次进攻战役
二 合肥在军事上备受重视的原因
三 曹魏防守合肥的兵力部署与战略之演变
孙吴的抗魏重镇濡须和东关
孙吴武昌又称“东关”考
蜀国在汉中的兵力部署与对魏战略之演变
东晋南朝战争中的寿春
河东与两魏周齐的战争
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
隋末唐初战争中东都洛阳的防御部署
蒙古灭宁之役中的襄阳
附一 三代的城市经济与防御战争
附二 战国秦汉的“陷陈”
后记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本书特色 理性、精准、一丝不苟、条理分明——这是多数世人对德国的印象。这个民族孕育了无数谱写出动人旋律的音乐家、开创思想新局的哲学...
四公子2-《史记》里的豪杰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信陵君、春申君。作者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解读,把读者带回到历史上那...
洪武王朝-图说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图说中国历史”系列之一。无论是从风云变幻中走出的英雄人物,还是在惊心动魄中交替兴衰的王朝,都被...
《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拟定了一个针对媒介与政治体制的关联进行比较分析的框架。建基于一项针对欧洲和北美18个
中古文史探微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史哲学术文丛”之一,是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和研究的一些心得。本书所收论文主要涉及三个领域:一是隋唐史,二是中西交通史,三是...
读者人文读本·高中卷1 本书特色 爱读《读者》杂志的孩子不会变坏!语文光有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人文思想!集《读者》23年之菁华,奉给中学生的一份心灵大餐!*...
先秦穿越生存手册:一场与过去的对话 本书特色 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如果你万(十)分(分)幸(坑)运(爹)地没做任何准备就被穿越大神丢到时空夹缝里,来到两千多...
隋唐五代史 本书特色 国人缺乏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观点,明确以大历史观为重的史学著作; 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毕生功力所在,四大...
《全民女神:精彩演绎至美化妆术》内容简介:本书以专业化妆知识与手法为核心,融入创新的化妆元素,使化妆在突出人物五官特点的基
《一战小人物口述史》内容简介:2009年,随着仅存一位一战退伍军人的谢世,英国口述史专家彼得·哈特对英国的一战老兵进行的183次口
《开路先锋:张謇》内容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与考察江苏期间,两次提到民营企业家要有爱国情怀,要有责任担当,要服务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研究:以吉林省为例》内容简介:全书以城区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吉林省
主编的印迹:段炳仁方志文丛 本书特色 第二轮修志的新形势和需要妥善处理的十二个关系:方志学的理论架构及其他;讲政治与讲真实;说说地方志的总述;开垦地方志理论研究...
帝国崩溃前的影像 本书特色还原晚清崩溃前的世态百相,再现老大帝国的落日挽歌!《帝国崩溃前的影像》为晚清*有影响力的报纸《神州日报》副刊《神州画报》选编,所有图片...
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颠覆历史常识 内容简介 人类曾经开创多处(主要有五处)文明摇篮,后来渐渐融合成为少数几种地区的传统文明。传统文明中的精华部分彼此学习交流,到全...
相对于国际上汗牛充栋的拿破仑研究,孙中山学还有很多谜底有待揭晓。透过孙中山,关注孙中山周围的陈炯明、戴季陶、胡适诸人,可
十七史商榷-(全三册) 本书特色 《史记》以下十九部正史(迄五代),宋人习惯称为十七史。《十七史商榷》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内容简介:本书解读了《论语》的上半部。《论语》是对樊登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他捧着《论语》反
大国格局-(全2册) 本书特色 一部兼具客观性和文学性的纪实作品时空切换无比流畅,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气势宏大,突显了大人物对历史车轮的推动作用场景描写长短镜头...
中国大历史 本书特色 作者以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从夏商周开始,阐述了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勾画了中国历史数千年的全貌。其中涉及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战役、艺术思想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