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完成这部著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军事历史的由衷热爱。古今士子对于议论兵戎之事多有浓厚的兴趣,正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时,曾听过宁可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一课,老师纵论古今形势之演进,屡出妙语灼见,满堂学子为之倾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毕业任教以后,有幸分配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接受宁可先生的专业指导,后又在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先生曾推荐阅读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并指出可以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和南北对峙局面来研究军事枢纽问题。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拟为《先秦战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讨此项课题的决心。由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这一题目所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夏商以来至明清垂垂四千余年,所涉及的军事重镇不可胜数,以个人渺渺之身来对它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如庄子所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另外,现代学者亦对于历代兵家要地多有论述,如何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我在动手写作之前曾对这项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切入角度做了一番详细的思索,特向读者说明。
导言
一 兵学中的“衢地”——枢纽区域
二 我国古代战争的地域分类和锁钥地点
三 对内地战略枢纽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 战略枢纽与首都及基本经济区的关系
五 我国古代枢纽区域地位价值的演变
郑州在三代战争中的枢纽地位
一 “甘”地与夏初军事冲突的地理背景
二 “韦”地对商汤灭夏作战方略的影响
三 “阑(管)邑”与武王伐纣的战略部署
四 周初洛邑的兴建与枢纽区域的西移
三代中国的经济区划、政治格局与国家防御战略
一 东亚大陆在三代时期的地理形势
二 从地理角度来看三代建立、巩固国家的战略活动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郑
一 诸侯争郑的历史演变
二 诸侯争郑的原因
三 郑国对盟主承担的义务
四 列强为争夺、控制郑国而采取的策略、手段
五 春秋后期争郑战事的沉寂
春秋地理形势与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一 春秋时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
二 春秋战争之地域分析
三 从地理角度所见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四 余论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一 三家分晋后的魏国疆域及其主要特征
二 从战国前期魏之用兵方向和次序分析其地缘战略
三 从地理角度分析魏国的战略失误
战国中叶秦、齐、楚诸强对“天下之枢”——韩魏的争夺
一 韩魏两国的枢纽地位和战略价值
二 列强争夺韩、魏的政治、外交斗争
三 从地理角度分析齐、秦、楚国的进攻战略
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
一 战国中叶的地理形势与函谷关、豫西通道的重要军事价值
二 范雎献“远交近攻”之策以前,秦在豫西通道沿线的作战方略
三 战国后期秦军主攻目标的改变与进兵路线之转移
敖仓在秦汉时代的兴衰
一 敖仓出现的历史背景
二 敖仓对关中、山东势力军事影响之异同
三 东汉敖仓军事意义的削弱
四 敖仓在魏晋南北朝废置的原因
合肥与曹魏的御吴战争
一 孙吴在合肥——寿春方向的历次进攻战役
二 合肥在军事上备受重视的原因
三 曹魏防守合肥的兵力部署与战略之演变
孙吴的抗魏重镇濡须和东关
孙吴武昌又称“东关”考
蜀国在汉中的兵力部署与对魏战略之演变
东晋南朝战争中的寿春
河东与两魏周齐的战争
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
隋末唐初战争中东都洛阳的防御部署
蒙古灭宁之役中的襄阳
附一 三代的城市经济与防御战争
附二 战国秦汉的“陷陈”
后记
本书是著名学者冯克利的一本论文集。本书收录了他近十余年来治学的思想笔记二十余则,有些是译序,有些曾发表在《读书》、《书城
《看图学健身房器械健身(视频版)》内容简介:有些人想要去健身房训练却又担心不会使用各种器械,也有些人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器械用
《上海之声》内容简介: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
枢垣记略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有关清代军机处的记述,作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及档案资料,对军机处的设立、作用和规制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枢垣记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代...
地图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的历史。本书以17世纪耶稣会来华传教为历史背景,描述了欧洲与中国晚明时期地图的渊源与演变、它们的科学基
唐代党项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的党项族,以其建立西夏政权和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西夏及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研究...
《东北史纲(傅斯年文集)》内容简介:《东北史纲》是傅斯年在“九一八”事变后心焦如焚的情绪下赶出来的作品,主要是为了说服国联
云南光复纪要 内容简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有的是靠口头流传,有的则是以文字为载体加以记录、阐释得以流传,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系统和各...
孟森(1869一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於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後,於1913年当选为民国临时政府来议院
《HTML 5与CSS 3权威指南(第3版·下册)》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CSS 3中各种新增样式与属性,其中主要包括CSS 3中的各种选择器
东方博物:第三十九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了:兰溪费垅口村南宋墓出土文物;松阳潘山宋墓;天一阁藏南宋石雕像初探;北宋朝会六殿等。东方博物:第三十九辑 目录 东...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任伯年闲时看花鸟》内容简介:任伯年(1840—1895),清末的上海新旧交替、中西交汇,任伯年融合不同技
明史研究:第十二辑 本书特色 《明史研究(第12辑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专辑)》(作者张显清)收录了《帝王师:刘基的治国理念》、《刘基“密奏立军卫法”辨疑》、《...
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清代财政与社会经济发展、康乾盛世的疆域与边疆民族、清代前期的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之得失等内容。本书收录...
《战争的战争(1618—1648)》内容简介: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近代欧洲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
《横向营销》内容简介:科特勒晚年研究集大成作品,营销从纵向转向横向,从个体转向团队,从定式转向可变。以定位、4P为核心理念的
话说上海 本书特色 一部上海近现代史,也可视为莽莽中华的简明历程。上海在中华以至世界城镇行列间,自有它独特的行为、独特的性格。开埠前后的上海,有很多与全国各地相...
《风景与西方艺术》内容简介:权威学者精妙解读“风景”概念与演变,带您全角度领略寻常风景的非常之美。超百幅精美名画与摄影作品
李泽厚-说西体中用 本书特色 “李泽厚旧说四种”系列,系作者毕生学术思考之核心论点的结集,每册集中阐述李泽厚的一个成系统的重要的学术观点和发现,由李泽厚亲自对此...
萨拉·B.波默罗伊,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研究中心知名古典学及历史教授(荣誉退休教授),主要从事古希腊、罗马女性及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