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解析》按文化起源和地理分布,历数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成就卓绝的天才人物,通过严谨的历史计量学分析的方式,编制了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科学各领域的名人录(全世界共4002人),经过量化分析,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创造力的分布如此不均衡:多见于西方而非东方,多见于男性而非女性?为什么多见于犹太人——-而且又以哲学、科学而非艺术见长?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到创造力的衰退? 最后,作者详细分析了产生卓越人物、卓越成就的各种必要因素。
答谢前言第1部 成就的概念第1章 时间的概念第2章 谜团的概念第3章 地点的概念第4章 惊叹的概念第2部 识辨重要人物和事件第5章 卓越及识辨卓越第6章 洛特卡曲线第7章 重要人物之一:重大人物第8章 重要人物之二:巨人第9章 重要事件之一:重大事件第10章 重要事件之二:超级发明第3部 规律与轨迹第11章 正视近代欧洲的作用第12章 ……及已故白人男子第13章 欧洲成就的密集分布第14章 计入人口:成就率第15章 解释一:和平与繁荣第16章 解释二:模型、名城与行动自由第17章 还有什么有待解释?第4部 论成就与兴衰第18章 亚里士多德原理第19章 动力之源:目标和自主权第20章 内涵之源:组织结构和先验物质第21章 人类成就是否每况愈下?第22章 总括附录1 为认定自己对统计一窍不通的人编写的统计原理2 一览表和知名度指数的编制方法3 一览表依据的参考书4 地理和人口数据5 重大人物资料简括参考书目译名对照表
《论鲁迅的复调小说》内容简介:本书为严家炎先生论述鲁迅小说和鲁迅思想的论文集,不仅较充分地论述了鲁迅的小说,对其成就和特色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
不确定的遗产-哈佛辛亥百年论坛演讲录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是一次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北京和台北,海峡两岸都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那么它的政治遗产...
儒家传统与明代政治转型路径研究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儒家传统在深刻影响明代政治史演进方向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迅速发展。就明代政治史的演进而言,无论立国之初明太...
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本书特色 虽然是一本随笔集,但综观全书,我们完全可以说,作者实际探讨的是同一个主题: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
湖南考古2002(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04年1版1印,岳麓书社出版★ 收入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等20余家考古研究单位、喻燕姣、柴焕波等16位...
本书为国内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初版于1989年,再版于1997年,现经过重要修订和增订后,于2014年11月推出
《愤怒的葡萄》内容简介:《愤怒的葡萄》(1939)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出版
Knownforitslively,clearproseaswellasitsscholarlyresearch,APeoplesHistoryoftheUni...
波罗外纪 本书特色 ★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隋文帝下诏创建,是中国古代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至今已经历一千四百余年,既是中国古代海神信仰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古代海...
滦水明珠洒河桥 本书特色 由马振主编的《滦水明珠洒河桥》分镇域概况和历史沿革、经济贸易与社会历史、古迹与风物、古今战事、碑刻、英才辈出、旅游景点、传说传奇、往事...
珍藏版--山海经(全4册) 本书特色 《山海经(珍藏版)(套装共4册)》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怍,大...
氐族史 本书特色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从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氐族为主,...
1945中国记忆:国府还都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披露...
《民事诉讼法律责任研究》内容简介:作者在本书中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界定民事诉讼法律责任的性质、内容以及诉讼法律
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研究-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论集-(第XI辑) 本书特色 本书对“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
春秋学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赵伯雄,南开大学教授,学术兴趣集中在古史、经学史及历史文献的考证研究方面★ 对上起先秦 ,下至清末历代...
中国庭园记 本书特色 《小书馆:中国庭院记》为“小书馆”丛书之一,绝版多年。写有“孤亭天地大,陇上一声钟”妙句的叶先生,写下的我国**本系统介绍中国庭园美学的小...
中国状元大典 本书特色 本书编撰者们对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状元及其赖以存在的科举制度,进行评价。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它为有条件读...
顾栋高(1679-1759),字复初,一字震沧,又自号左畲。江苏无锡人。年轻时与吴鼎共研经学,尤好《左传》。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